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萹蓄角腔叶(虫甲)(Gastrophysa atrocyanea Motschulsky)(鞘翅目叶(虫甲)科)是麦田、旱谷田蓼科杂草: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酸模(Rumex crispus)、白花蓼(Polygonumorientale)及红花蓼(P.hydropiper)等的狭食性天敌,是一种有一定利用前景的本地杂草生防作用物。在江苏、福建、湖北等省田间,对蓼科杂草表现出明显的防除效果。该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食性范围及对蓼科杂草的控制效果等已有初步报道。本文根据  相似文献   

2.
李扬汉 《植物保护》1983,9(5):11-13
最近由有关方面转来,台湾省台中区农业改良场技正林宝鑫先生,为了答复美国农部1980年2月书面调查“台湾有害杂草相(Notorlous Weeds In Talwan);及有关问题”的资料。他根据过去的调查研究和台湾省糖业研究所叶鸿展先生提供的资料进行整理,将我国台湾省现有杂草分为台湾顽强杂草、问题杂草及主要杂草三大类。其中顽强杂草(Noxious weeds)在水田有8种,旱田有22种(见表1);问题杂草(Troublesome weeds)在水田有3种,旱田有7种(见表  相似文献   

3.
稗草(包括光头稗)、异型莎草、节节菜是水稻田中的重要杂草,与作物争光夺肥占空间,影响秧苗素质,使水稻产量下降。1980~1985年我们对这三种重要杂草在秧田中的发生与危害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方法 1.三种杂草在秧田中出现频率和发生密度的调查每年6~7月,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后季稻秧田14块,杂草群落发生结束后,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调查各类型田5平方尺内杂草种类和数量,统计三种杂草出现频率和发生密度。  相似文献   

4.
氟乐灵(Trifluralin)是防除豆田单子叶杂草的化学除草剂之一。我国自1978年引进试用,1980年黑龙江省应用面积达800万亩,效果良好。现就1978~1980年生产实践的有关应用技术问题,略谈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018-2020年青岛海关进境大豆携带杂草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进境大豆携带杂草疫情分属31个科121属,其中检疫性杂草共35个种(类),分属8个科.主要检疫性杂草有蒺藜草(属)(非中国种)、豚草属、假高粱(及其杂交种)、苍耳属(非中国种)、黑高粱,其截获种次占进口大豆截获检疫性杂草总种次的90.18%...  相似文献   

6.
羊蹄齿胫叶(虫甲)(Gasfrophysa alrocyfltlca Motschulsky) (又名蓼蓝角胫叶(虫甲))和凹胸萤叶(虫甲)(Inadimonia polanini Ogloblin),也是田园重要杂草巴天酸模(Rumex patientia L.)的天敌。现就田间观察和室内饲养的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越冬杂草是指越冬的一年生杂草(或称越年生杂草)和某些多年生杂草。通常多在秋季(少数在早春)发芽生长,年内仅发生叶丛,伴随越冬作物生长并为害,有的对晚秋作物亦有影响。一、越冬杂草的休眠现象: 据播种后观察,几种主要越冬杂草不同时期成熟的种子,出苗情况如下:(见表1)  相似文献   

8.
(一)棉田草害的发生特点: 春茬直播棉田,由于播种时间较早、行距较大、密度较稀,封行期也较迟,因而杂草具有发生量大、出草持续时间长、种类多、群落复杂等特点。据1980~1985年田间定点观察,从棉花播后10天左右到8月上中旬,田间都有杂草出土,出草数量呈多峰曲线,高峰一般出现在棉花播后20~45天和梅雨期间,出草持续时间达100~120天,平均每平方米出草1402.7株,杂草种类有45种之多。 (二) 目前棉田使用的除草剂评价:  相似文献   

9.
二刀薄荷生长期在7—10月,此时期雨水充沛、温度高、杂草蘖主较快,第一批杂草20%种子萌发80%是头刀1号残留下来的杂草,根落蘖生的杂草如马唐,一般需除草3—4次,亩用工10—15个工,对产量、质量影响极大。为了摸索二刀薄荷田化学除草的安全有效的除草剂及剂量,1984年进行了试验,现初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供试品种:73—8薄荷。供试药剂:5%除草醚可湿性粉剂、25%敌草隆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0.
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于2011年12月19日对印度进境的仙娜叶(番泻叶)(260包,26t)实施检疫,检获2种杂草,经本局植检实验室初步鉴定后,送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植检实验室复核鉴定,确定其中1种为进境植物危险性杂草——美洲蒺藜草(Cenchrus ciliaris L.),属汕头口岸首次截获,另一种为国家进境  相似文献   

11.
新型水田除草剂苄嘧磺隆(稻无草)系江苏省如东农药厂产品,为验证其在本地土壤条件下(pH值6.5左右)防除冰田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的效果,并总结其应用技术条件,我们于1990年8月开展药效试验的同时,进行大田示范试验。一、示范田设计 1.大田示范设3个处理:(1)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荆每亩16克;(2)人工除草;(3)无药对照。二、示范情况 1.示范田:土壤为沙壤土,pH值6.8,田间杂草以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为主,每平方米密度大于20株,且稗革密度较低。  相似文献   

12.
水稻田化学除草在日本开展得很好,在热带水稻生产国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Noda(1980)报道各种稗草,特别是稗,在日本和东南亚国家是一种很重要的杂草,其它一年生杂草如异型莎草、碎米莎草等也是稻田的主要杂草。一种能有效防除这些一年生杂草的新型除草剂莎稗磷(代号为Hoe 30374)已在赫司特公司开发研制成功,并已于前几年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了广泛的试验。本文报道有关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进口花卉在上海地区的逸生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地区已有10种进口花卉逸生为杂草,部分逸生为杂草的进口花卉对农作物危害已相当严重。经调查明确,引进花卉逸生成为有害杂草,主要有4种原因:(1)管理措施不当;(2)一些花卉繁衍抗逆力强;(3)环境制约失控;(4)外来植物的克生作用。对此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1)加强立法;(2)严格审批和加强检验检疫;(3)改进风险分析方法;(4)建立杂草监测和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何永垠 《植物保护》1991,17(5):45-45
自1980年春季推广用2.4滴丁酯防治麦田杂草以来,以灰菜为主的麦田春性杂草得到控制。但近几年来,以离子草、播娘蒿和荠菜为主的麦田越冬性双子叶杂草危害日益猖獗,危害严重的地块已超过(4千亩),每平米有杂草1521棵,折每亩杂草100万棵以上,超  相似文献   

15.
一、杂草的分类方法农田杂草种类很多,分类方法各异,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一)根据杂草的生态习性分荒地杂草:在常年荒芜地上自然生长的杂草种群。隙地杂草:在有时栽植利用有时抛荒的土地上自然生长的杂草(以上两类杂草受人的影响较小,保持着野生植物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威罗生(Piperophos bimethametryn)又名排草净、哌净混剂(哌草磷与戊草净混合剂),能防除稻田大部分单子叶及双子叶杂草。我所于1979、1980和1987年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979年每亩82.5~206.25克(有效量,下同),影响水稻的分蘖,造成水稻减产5.33~13.1%;  相似文献   

17.
20%氟磺胺草醚EC是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除草剂新产品,为明确该药剂对大豆田杂草的防效和对大豆生长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04年夏,我们进行了田间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20%氟磺胺草醚EC(商品名:苗无欺,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2.8%氟磺胺草醚ME(商品名:帅虎,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2防除对象大豆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试验地禾本科杂草有:马唐、旱稗;双子叶杂草有:鳢肠、铁苋菜、马齿苋、田旋花、苍耳、苋菜、龙葵、苘麻。其中,铁苋菜、鳢肠、龙葵、马唐、旱稗为优势杂草…  相似文献   

18.
直播稻田杂草消长及其对产量损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播种后3~7天,直播稻田杂草开始陆续发生,播后10~20天为第一次发生高峰期,播后35天左右又出现第二次杂草发生高峰。免耕(一年)稻田杂草发生量高于耕翻田块,一免耕直播稻田杂草比耕翻田多2倍左右,造成水稻分蘖减少,成穗率降低,产量损失严重。尤其是稗草影响更大,经水稻抽穗期测定,水稻产量损失与稗草密度、分蘖数密切相关。直播齐穗期的严重损失预测式为:Y=470.0716-13.1377X_1-2.1092X_2,该方程式经田间小区验证,误差率为10%左右(Y<500千克0≤X≤50)。  相似文献   

19.
绿黄隆[Chlorsulfuron,2-氯-N-(4-甲氧基-甲基-甲基-1,3,5-三氮苯-乙基)(氨基羰基)苯磺酰胺]代号DPX-W4189,系磺酰胺脲类超高效超低量除草剂的一种,由Dupont公司于1980年开发,可防治麦田多种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对麦类作物较安全。该品种的出现,把除草剂的品种开发推向超高效阶段,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并成为1982年召开的第五届国际农药会议上唯一得奖品种。本试验所用绿黄隆系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合成的25%干胶悬剂。试验于1987年秋分别在昆山县农干校、玉山镇共青村、巴城镇黄泾村的小麦田进行,小区随机排列,重复3次。现  相似文献   

20.
由国际杂草学会(International Wead Science Society)组织、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杂草学会(Weed Science society of Victoria)主办的第一届国际杂草防除大会(The First International Weed Control Congress)于1992年2月17-21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南郊的摩拿士大学(Monash University)召开。 参加这次大会的有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丹麦、印度、意大利、法国、日本、荷兰、菲律宾、瑞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