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病毒病为平菇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普遍发生。平菇菌丝感染病毒后没有明显症状,只是生长速度变缓,菌落边缘不整齐。到了出菇期,感染病毒的子实体菌柄肿胀呈近球形或烧瓶形,不形成菌盖或菌盖很小;有的菌柄变扁或弯曲,表面凹凸不平或有瘤状突起,菌盖变小畸形,有深缺刻和呈波浪形;有的菌盖及菌柄上出现明显的水渍状条纹或条斑。预防平菇病毒病,可采取以下措施:(1)选  相似文献   

2.
以芦竹、麸皮等为原料,采用熟料栽培平菇的方法,研究了芦竹栽培对平菇产量的影响,通过氨基酸的化学评分(CS)与氨基酸评分(AAS)分析,评价其蛋白质品质。结果表明:芦竹栽培平菇,采收三潮后其生物转化率为89.72%,子实体粗蛋白含量为32.6%,氨基酸总量为24.29%,其中必需氨基酸占35.32%;芦竹栽培平菇蛋白质为优质蛋白源,其第一限制氨基酸为甲硫氨酸,氨基酸指数(EAAI)为0.82。  相似文献   

3.
1980年11月27日《新华日报》报导了江苏省新沂县炮车公社发现一株特大真菌的消息。闻讯后,我们立即奔赴现场,可是该子实体已经腐烂,从其附近采到一只体形较小的菇体。这是一种什么菇?它有没有实用价值?对此我们进行了初步研究。一、菌种鉴定与分离子实体复瓦状丛生(见图),菌盖宽4~12厘米,黄白色,贝壳形,边缘光滑,稍内  相似文献   

4.
在棉籽壳培养基中辅加10%麦麸或0.4l%尿素均能促进平菇苗丝生长和呼吸消耗,提高于实体生长阶段CMC酶、HC酶活性和绝对生物学效率,而在棉籽壳培养基中辅加微量的维生素B_1,对平菇生长无促进作用。这表明:氮素对平菇的生长有重要影响,棉籽壳培养基中的麦麸对平菇生长的促进作用与麦麸中的氮素有关,而与麦麸中的维生素B_1无关。  相似文献   

5.
以恶性杂草大芒为主要原料设计配方,采用熟料袋栽方式栽培平菇711,以木屑常规配方为对照,通过菌丝的生长速度、污染率、菌丝粗壮度、子实体的产量和营养成分分析,探索在海南气候条件下大芒栽培平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大芒栽培平菇是可行的,在以大芒为主要原料的基础上添加10%~30%的木屑,适合平菇栽培,可以获得比常规木屑配方更高的产量和更高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6.
7.
线虫可发生在多种食用菌的栽培中,国外对蘑菇线虫的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有关平菇栽培中线虫为害的报道并不多见,但近年来所造成的损失严重.本试验对平菇线虫的发生规律及为害特性进行了观察,并对其防治方法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线虫属线形动物门、线虫纲,种类多,分布广,危害蘑菇、平菇、香菇等。入侵这些食用菌的线虫,分属于垫刃目、骨刃目和小杆目。 发生在平菇栽培中的线虫经鉴定为小杆线虫(Rhaclitis sp.),本试验对平菇线虫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性进行了观察,并对其防治方法作了初步实验。 1 形态特征 初孵化的幼虫为白色透明体,长35~60μm,体很细,表皮光滑,分节不明显。1~2天后开始蠕动爬行,分节明显,白色,大小为47~130×676~1400μm,体表有横纹及突起,口腔无吻针,消化系统与生殖系统发达。老熟成虫黄白色,不透明,卵椭圆形或卵圆形,白色至淡黄色,大小为4~5.5×5~8.5μm。 2 发生条件 在闷湿、不通风的情况下大量发生。培养料堆温不高、湿、粘、臭,容易发生线虫。 3 线虫来源 培养料中的虫卵与越冬成虫是线虫发生的主要来源。线虫主要是由培养料、覆土和水源三  相似文献   

9.
磁场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增产效益逐渐受到国内外重视,但磁化水对平菇生长影响的研究未见报道。我们于1984年1月—6月进行了初步试验,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材料采用平菇27号,以玉米杆为栽培  相似文献   

10.
以25个平菇菌株为试验材料,采用涂抹法接种假单胞托拉斯菌株,观察记录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通过病情指数把菌株分为高抗、中抗、中感、易感四种类型。结果表明:供试25个菌株中,高抗3株,占总调查数量的12%,中抗10株,占40%,中感7株,占28%,易感5株,占20%。为平菇抗病育种和抗病材料的选育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张兆朵  王培军 《食用菌》1989,11(6):36-37
平菇子实体组织细嫩,含水量高,其子实体内氧化酶,脱氢酶活性强,极不耐鲜贮。在室温16℃以上存放1天,就出现菌柄长白毛,伞盖开裂、卷边直至褐变腐烂。因而在销售时间和空间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此,我们从1985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平菇保鲜试验,通过对多种保鲜方法的探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平菇杂交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采用杂交方法进行平菇育种的研究,通过单核菌丝的特性观察,配对杂交,拮抗试验,同工酶分析,出菇试验和品比试验,筛选出了2个高温型的高产杂交组合13—8×8—54和26—11×8—54。在品比试验中,13—8×8—54的生物转化率为107.2%,单产比优势亲本和对照增产22.6%;26—11×8—54单的生物转化率为103.2%,单产比优势亲本和时照分别增产24.0%和17.7%。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遗传类型的亲本进行杂交,这是选育平菇新品种的一条快速、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15.
平菇杂交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亲本与异核体的同工酶差异 1.酯酶同工酶的差异:异核体的酯酶同工酶谱有别于其双亲的同工酶谱,各异核体的同工酶谱带均有互补现象。26-11×8-54和13-8×8-54的酶谱出现了杂种新酶带,25-5×8-3的酶谱没有出现新酶带(图1)。  相似文献   

16.
孙婕  肖扬  边银丙 《中国食用菌》2011,30(4):66-66,68
近年来食用菌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栽培场所连年种植,以及人为环境污染和栽培管理措施不当等原因,食用菌病害发生日益严重,不仅造成产量的严重下降,影响食用菌种植的经济效益,而且使产品质量安全面临威胁,极可能严重影响产业发展。2009年至2010年,对湖北、河南、四川、河北等地平菇、毛木耳严重发生几种病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笋子芥(Brassica juncea Coss.var.crassicaulisChen et Yang)属于茎用芥菜,棒状,是四川特产蔬菜之一,其嫩茎和叶可食,但以食用鲜嫩的茎为主.在四川等西南地区称棒菜,引种到浙江种植后,被称为笋菜,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及浙江种植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19.
病毒病是引起青椒质量、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年份因病毒减产20%~30%.重病年份减产50%以上,通过抽地块调查,发现黑龙江省各市区青椒病毒病的发病率为100%,为了解哈尔滨市郊区青椒病毒病的种群情况,随机采样77份,病毒样用间接酶联法(indierctELISA)进行抗血清测定,采样的基本青椒植株症状为:花叶型、畸型、矮化、黄化.  相似文献   

20.
重庆辣椒病毒病病原初步鉴定和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思瑶  童艳  黄娅  罗信福  青玲 《园艺学报》2015,42(2):263-270
利用斑点免疫杂交法(Dot-ELISA)和RT-PCR法对重庆地区发生的辣椒病毒病的病原进行了鉴定和优势病毒分析。利用5种常见蔬菜病毒的血清对采自重庆8个区县的152份辣椒病毒病样品进行Dot-ELISA检测,结果表明,共有118份辣椒样品检测呈阳性,其中,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侵染最普遍,总检出率高达57.89%;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的总检出率最低,为22.52%;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和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2)的总检出率分别为30.26%、36.18%和24.34%。在118份阳性样品中,有66.10%的样品受两种及以上病毒复合侵染,其中33.33%的样品受到CMV和TuMV复合侵染,有26.27%的样品受3种病毒复合侵染。设计5种病毒的特异性引物,随机选取16份阳性样品进行RT-PCR扩增,克隆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确实是5种病毒的相应序列,且RT-PCR与ELISA检测结果基本吻合。检测结果表明CMV是重庆地区辣椒上的优势病毒种类,且该地区辣椒上病毒复合侵染现象普遍。本文首次报道了ToMV和TuMV侵染辣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