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综述了在菌种保藏工作中目前行业内使用的各种细菌鉴定方法,包括传统方法、仪器的自动化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并简述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以期能为行业同仁更好开展菌种保藏、鉴定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山东饲料》2006,(12):35-35
食用菌菌种的衰退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采用合适的保藏方法、尽量减少菌种的传代次数,是防止菌种衰退的有效措施之一。菌种保藏原理是使其新陈代谢作用降低。保藏的方法很多,现主要介绍两种,供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3.
菌种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在科研和教学中发挥“活标本”或“活图书”的作用。先进的保藏方法如液氮保藏法、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等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并且一般的单位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为了使菌种的生命更好地得以延续,并保持它们原有的生物学特性,以便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本文就实验室常用的几种简易、安全、可靠的菌种保藏方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菌种在工业发酵生产中对生产水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生产中一个合适的菌种保藏方法也很重要。超低温冷冻保藏法通过AIDCS测控系统把超低温冰箱的测温装置连接到电脑上,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冰箱内温度,进行在线温度记录。通过菌种验证对比得出超低温冷冻保藏法具有保存时间长、保存费用低、不容易发生变异、利于操作的特点。得出这种方法在菌种保藏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16S rRNA基因在细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应用16S rRNA基因作为靶基因对细菌进行鉴定的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并指出应用16S rRNA基因在乳酸菌鉴定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马杜拉放线菌的保藏方法,揭示了不同保藏方法和同一保藏方法的不同传代次数对其生物代谢的影响,认为菌丝冷冻保藏更有利于其生物性状的稳定,而斜面保藏则加速菌种退化。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菌种保藏技术是微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础.如在医学、食品、环保、发酵工业等领域里的科研、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尤其在畜牧兽医行业中,做好微生物菌种的保藏工作是进行兽医生物制品研制与生产、益生素开发、畜禽养殖场环境生物控制研究等必要的工作前提.但是,先进的保藏方法如液氮保藏法、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等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且一般单位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如何在普通的实验条件下,实现简易、安全、可靠有效保藏呢?为此,笔者介绍几种简易方法可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是一门古老而传统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现代化发展的学科。快速正确的鉴定临床分离的动物病原微生物,对兽医临床快速准确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意义的鉴定是建立在形态学、生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上,现代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对兽医微生物鉴定产生了极大促进与充实。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兽药杂志》2011,45(9):31-31
近日,中国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从丹麦国家血清研究所引进33株大肠杆菌菌种,用于制备大肠杆菌0抗原定型血清。丹麦国家血清研究所是世界卫生组织参考实验室,拥有大肠杆菌0抗原定型血清180种,而中国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库存的用于制备大肠杆菌0抗原定型血清的菌种有140余种。  相似文献   

11.
对 1 0只体况较好的黑颈公鸵鸟进行假阴道法采精试验 ,结果获得优良品质的精液 ,平均精液量为 0 94mL ,精子活率平均为 0 88。试验表明 ,在对公鸵鸟进行一定时间的调教之后 ,采用假阴道法采精是简单可行、具有实践意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开发出一种对COCs损伤小且采集效率和卵母细胞成熟率高的卵母细胞采集方法.从屠宰场采集来的卵巢运回实验室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抽吸法、解剖法和刀切过滤法3种方法采集COCs,然后进行体外成熟培养,通过对COCs采集效率、COCs完整性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的比较,研究解剖法、刀切过滤法和抽吸法3种采集方法对猪卵母细胞的采集效率和成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每个卵巢采集COCs个数,刀切过滤法显著高于解剖法和抽吸法(P<0.05),而解剖法仅为1.55个,显著低于抽吸法(P<0.05);采集效率抽吸法最佳,采集和挑选单个COCs的时间显著低于解剖法和刀切过滤法(P<0.05),刀切过滤法次之,但显著低于解剖法(P<0.05);A、B级COCs比例,解剖法高达99.23%,显著高于其他2种方法(P<0.05),刀切过滤法与抽吸法差异不显著(P>0.05);卵母细胞的成熟率,解剖法和刀切过滤法都达到80%,二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抽吸法(P<0.05);100个成熟卵母细胞所需的卵巢数量,刀切过滤法最少,仅为17.4个,而解剖法和抽吸法分别高达80.6和90.3个;需要的总采集时间(采集和挑选的时间),刀切过滤法最低,仅为126.6 min,而解剖法最高,为758.9min.综上所述,与抽吸法和解剖法相比,刀切过滤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卵母细胞采集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杭州地区患病的中华绒螯蟹进行了病原的分离和鉴定 ,从病蟹体内分离到 2株革兰氏阴性杆菌 ,单极生鞭毛 ,运动 ,兼性厌氧 ,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 ,氧化酶、过氧化氢酶阳性 ,七叶苷、蔗糖、水杨素阴性 ,还原硝酸盐 ,对氨苄青霉素和羧苄青霉素敏感等 ,同易损气单胞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基本相同 ,故将这 2株病原菌鉴定为易损气单胞菌 (Aeromonas trota)。人工注射感染健康蟹后 ,均在 2 d内死亡 ,死亡率为 10 0 %,从而证实易损气单胞菌为此次患病中华绒螯蟹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菌影是细菌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因素作用下,其核酸等内含物流失而形成的细菌空壳。论文介绍了目前菌影的不同形成机制和制备方法———基因灭活、抗菌肽穿孔细胞膜、化合物处理等方法,并通过分析不同制备方法的菌体裂解率,总结高效制备菌影的方法,为大规模生产安全有效的菌影及其作为疫苗、外源抗原载体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理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随着抗菌药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高,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因此了解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抗菌药主要以细菌4个必要的细胞内途径为靶位,包括细胞壁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核酸(DNA或RNA)的合成以及细菌的代谢过程。细菌耐药性产生包括生化机理和基因机理,重要的生化机理包括抗菌药破坏酶的产生、靶位的改变和主动外排系统的出现。细菌耐药性的基因机理主要包括基因的突变和外源抗性基因的获得。近年来,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机理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并且已经证明由质粒pMG252介导的耐药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动物检疫不仅是动物防疫工作的核心部分,也是保证动物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规范的动物检疫可以降低或控制畜禽传染病的发生。主要对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原则及检疫方法进行介绍,以期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安地区某些奶牛场50头乳房炎阳性奶牛的50个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细菌122株,鉴定出17种细菌。其中葡萄球菌检出47次,占38.53%;链球菌检出22次,占18.04%;大肠埃希菌检出15次,占12.30%;由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乳房炎检出次数,占68.87%。引起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且多数是由2种~3种病原菌引起,混合感染率为78%。  相似文献   

19.
抗原表位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原表位是抗原分子中能与相应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的特殊化学基团,一般由几个氨基酸残基序列或其空间结构组成。它是引起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其性质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抗原表位的鉴定方法主要有肽扫描技术、氨基酸定点突变技术、X-ray衍射或核磁共振技术、质谱技术、噬菌体展示肽技术及生物信息技术预测等,文章将从这几方面入手对近几年来鉴定抗原表位的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