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综述了在菌种保藏工作中目前行业内使用的各种细菌鉴定方法,包括传统方法、仪器的自动化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并简述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以期能为行业同仁更好开展菌种保藏、鉴定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3.
菌种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在科研和教学中发挥“活标本”或“活图书”的作用。先进的保藏方法如液氮保藏法、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等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并且一般的单位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为了使菌种的生命更好地得以延续,并保持它们原有的生物学特性,以便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本文就实验室常用的几种简易、安全、可靠的菌种保藏方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5.
16S rRNA基因在细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应用16S rRNA基因作为靶基因对细菌进行鉴定的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并指出应用16S rRNA基因在乳酸菌鉴定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7.
微生物菌种保藏技术是微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础.如在医学、食品、环保、发酵工业等领域里的科研、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尤其在畜牧兽医行业中,做好微生物菌种的保藏工作是进行兽医生物制品研制与生产、益生素开发、畜禽养殖场环境生物控制研究等必要的工作前提.但是,先进的保藏方法如液氮保藏法、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等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且一般单位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如何在普通的实验条件下,实现简易、安全、可靠有效保藏呢?为此,笔者介绍几种简易方法可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7,(1)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是一门古老而传统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现代化发展的学科。快速正确的鉴定临床分离的动物病原微生物,对兽医临床快速准确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意义的鉴定是建立在形态学、生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上,现代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对兽医微生物鉴定产生了极大促进与充实。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本研究旨在开发出一种对COCs损伤小且采集效率和卵母细胞成熟率高的卵母细胞采集方法.从屠宰场采集来的卵巢运回实验室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抽吸法、解剖法和刀切过滤法3种方法采集COCs,然后进行体外成熟培养,通过对COCs采集效率、COCs完整性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的比较,研究解剖法、刀切过滤法和抽吸法3种采集方法对猪卵母细胞的采集效率和成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每个卵巢采集COCs个数,刀切过滤法显著高于解剖法和抽吸法(P<0.05),而解剖法仅为1.55个,显著低于抽吸法(P<0.05);采集效率抽吸法最佳,采集和挑选单个COCs的时间显著低于解剖法和刀切过滤法(P<0.05),刀切过滤法次之,但显著低于解剖法(P<0.05);A、B级COCs比例,解剖法高达99.23%,显著高于其他2种方法(P<0.05),刀切过滤法与抽吸法差异不显著(P>0.05);卵母细胞的成熟率,解剖法和刀切过滤法都达到80%,二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抽吸法(P<0.05);100个成熟卵母细胞所需的卵巢数量,刀切过滤法最少,仅为17.4个,而解剖法和抽吸法分别高达80.6和90.3个;需要的总采集时间(采集和挑选的时间),刀切过滤法最低,仅为126.6 min,而解剖法最高,为758.9min.综上所述,与抽吸法和解剖法相比,刀切过滤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卵母细胞采集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杭州地区患病的中华绒螯蟹进行了病原的分离和鉴定 ,从病蟹体内分离到 2株革兰氏阴性杆菌 ,单极生鞭毛 ,运动 ,兼性厌氧 ,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 ,氧化酶、过氧化氢酶阳性 ,七叶苷、蔗糖、水杨素阴性 ,还原硝酸盐 ,对氨苄青霉素和羧苄青霉素敏感等 ,同易损气单胞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基本相同 ,故将这 2株病原菌鉴定为易损气单胞菌 (Aeromonas trota)。人工注射感染健康蟹后 ,均在 2 d内死亡 ,死亡率为 10 0 %,从而证实易损气单胞菌为此次患病中华绒螯蟹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15.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理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随着抗菌药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高,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因此了解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抗菌药主要以细菌4个必要的细胞内途径为靶位,包括细胞壁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核酸(DNA或RNA)的合成以及细菌的代谢过程。细菌耐药性产生包括生化机理和基因机理,重要的生化机理包括抗菌药破坏酶的产生、靶位的改变和主动外排系统的出现。细菌耐药性的基因机理主要包括基因的突变和外源抗性基因的获得。近年来,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机理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并且已经证明由质粒pMG252介导的耐药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