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国外利用奶牛生产牛肉的现状和配套技术体系,分析了我国奶公牛犊利用的现状,并分析了我国在奶公牛犊利用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我国进一步利用的举措,完善了奶公牛犊直线育肥生产犊牛肉和嫩牛肉的技术体系,为解决我国肉牛牛源少、高档牛肉缺乏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奶牛业的迅速发展,乳公犊数量也相应急增,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就乳公犊通过育肥生产优质牛肉、血清,其脏器利用及牛皮开发等方面的综合利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设计了宣纸法新技术用于度量犊牛肉系水力,并将宣纸法和经典的滤纸法、压力法作了比较。宣纸法是利用20mm×100mm的宣纸条在30s内吸取被直径35mm金属环固定的犊牛肉样表面水分,被浸透的宣纸条高度作为犊牛肉系水力的度量值。根据本试验对24头犊牛肉样的测定分析,肉样的宣纸浸透高度与肉样贮存损失呈极显著相关(0.59~0.66,p<0.01)。宣纸法的度量效果相当于滤纸法而优于压力法。  相似文献   

4.
一、犊牛肉市场走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食品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牛肉含高蛋白、低脂肪,所以深受消费者的睛睐,爱吃牛肉的人越来越多。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每年需求量超过万吨。特别是四星级、五星级宾馆的高档菜肴中需求小白牛肉和小牛肉,年需求量很大。小白牛肉和小牛肉属高档牛肉,小白牛肉是指牛犊出生饲养到4—5月龄、体重100~120千克屠宰的犊牛肉称小白牛肉,其肉质细嫩柔软多汁,  相似文献   

5.
国际上通常把牛肉分为三种,即牛肉(牛肉的统称或指成年牛的肉)、小牛肉(出生后18个月龄的牛肉)和小白牛肉(出生后4-5月龄犊牛所产的肉),三者以小白牛肉质量最好,档次最高。多年来,国外在发展肉牛生产,增加牛肉产量的途径之一就是“向奶牛要肉”。如日本人爱吃牛肉,且所养的肉牛比奶牛头数多,但他们的牛肉有55%左右出于奶牛群,其中80.3%出自奶公犊牛;欧共体国家生产的牛肉有45%来自奶牛;美国是肉牛业最发达的国家,仍有30%的牛肉来自奶牛;不少国家(如荷兰)除留极少数作种用之外,几乎全部公犊供作肉用,有的还把第一产的奶公母犊牛全作肉用。其理由是公犊增重快,饲料报酬率、屠宰率、瘦肉率较高,经济效益好,还能充分利用奶公犊这一巨大的牛肉资源,缓和国际市场上牛肉供应的紧张局面,不断满足广大消费者对优质牛肉日益增长的需求。本文从我省实际出发,以荷斯坦奶公犊为例,试述用全乳开发生产小白牛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受我国饲料饲草资源制约,肉用犊牛营养不良,而造成的早期生长受阻是制约我国肉牛生产水平,导致出栏率低、屠宰率低、出肉率低,生产周期长的主要因素,牛肉的生产只能靠架子牛的补偿生长来改善肉质。此外,母牛的繁殖周期长,单胎也是制约我国肉牛发展的因素。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改善,特别是大中城市对高档牛肉、小牛肉等优质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犊牛肉产量的需求,生产水平的滞后,都要求我们在生产中如何生产优质高产的犊牛肉寻找出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对2006年玉米市场的预测;2006年化肥市场预测;近期小麦价跌;甲鱼头“昂”起来;春茧价格今年看涨;甘草仍保持强劲上升市态;南京野菜俏过鱼肉;犊牛肉市场潜力很大;清明过后刀鱼贬值.  相似文献   

8.
翟桂玉 《油气储运》2011,(12):16-17
三、奶牛公犊直线育肥生产牛肉技术奶牛公犊直线育肥的饲养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1)前期。公犊出生至2月龄,采用奶量递减和饲料诱食饲养法,3日龄内,每日每头喂给初乳5~6千克;4日龄后改喂常乳,每日每头喂常乳4~5千  相似文献   

9.
高档牛肉只占牛肉总重的10%左右,但其经济价值却占到整个牛的近50%。通过对高档牛肉冷却配套技术的研究与生产实践,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高档牛肉生产的冷却配套工艺,提高了高档牛肉的品质,减少了外汇支出,也有力地促进了肉牛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用常规方法测定了青海大通犊牦牛肉和成年牦牛肉的产肉性能和食用品质,并研究了犊牦牛肉与成年牦牛肉在成熟过程中肌原纤维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犊牦牛肉的系水力、pH值均高于成年牦牛肉,并且失水率、熟肉率、剪切力均低于成年牦牛肉,说明青海大通犊牛肉比成年牦牛肉食用品质高;在成熟过程中,青海大通犊牦牛肉与成年牦牛肉肌原纤维发生不同程度的轻微断裂,Z线断裂,犊牦牛肉肌原纤维间的横桥交联断裂,结构模糊,说明犊牦牛肉降解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石盼盼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8):29-30,65
总结了近年来我国雪花牛肉评级出现的新技术,分别从图像信息获取、参数提取模型建立、人造雪花牛肉的鉴别3个方面介绍了分级技术上取得的新进展,并重点介绍了应用性强的技术方法及已研制成功的分级设备。该研究对促进雪花牛肉分级技术的发展,制定更为客观科学操作性强的分级标准,提高我国雪花牛肉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消费者对牛肉的需求量快速增加。而在养殖生产上,由于一头母牛一年只能生一个牛犊,除此再无其他收入,造成养母牛无利,甚至养母牛赔钱,以致形成肉用母牛连年减栏和与此相连带的牛肉连年减产,加剧了市场牛肉的供求矛盾,出现了牛肉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和世界牛肉的生产状况及贸易状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促进我国肉牛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牛肉外贸和出口需要,保障国内牛肉安全消费,应对牛肉安全突发事件,研发本系统。系统采用VisualBasic6.0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和SQLServer2000数据库技术及耳标、分割肉产品号及对应的EAN/UCC条码号等动物标识技术进行设计,建立了涵盖繁育、饲养、屠宰加工与销售整个链条的质量追溯体系,设计了信息查询、信息采集、帮助等5个主要功能模块。该系统结合中国牛肉安全生产现实,设置了保质期与药物残留两个安全预警机制,为促进中国牛肉安全系统建设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及月龄牛肉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相同营养模式下随机选取高代安杂公犊、高代新褐杂公犊和荷斯坦奶用公犊10、12、18月龄牛各3头进行屠宰,分别取左胴体的背最长肌、臀中肌、半腱肌、股外侧肌作为肉品质试验样品,在实验室进行肉样品质理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牛肉品质在不同的品种、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年龄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年龄对肌肉的组成与结构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应将年龄作为评价肉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1985—2003年肉牛产业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对吉林省肉牛产业生产及加工环节的规模结构和成本进行了比较分析(与国内牛肉主产省份河南、山东、河北等比较),阐明了吉林省肉牛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其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并结合我国牛肉需求的特点,提出了吉林省肉牛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应主要定位于国际、国内的中高档牛肉市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牛肉市场模型构建与基础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我国牛肉市场现状及大致走向,本研究构建包括牛肉生产、进出口贸易、城乡居民消费、价格传递及市场出清在内的牛肉市场局部均衡模型,拟合各方程并对市场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牛肉消费对价格和收入水平的敏感度高于城镇居民,居民牛肉消费对收入敏感度更高;未来我国肉牛生产和市场规模将得到不断提升;农村居民及城乡户外的消费潜力巨大;牛肉价格和肉牛出栏价格将不断上涨;牛肉进口剧增而出口不断萎缩。至2020年,我国牛肉产量将达到723.17万t,净进口量为55.40万t,城乡居民总消费量为600.35万t;肉牛出栏价格和牛肉价格分别上升至37.11和79.50元/kg。  相似文献   

18.
1998年以来,我国肉牛生产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牛肉生产、加工和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和整合,把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地连接起来.使牛肉业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连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借鉴MSA体系建立我国统一的牛肉质量评价及预测标准体系的可能性,在澳大利亚肉类标准体系(MSA)的基础上,利用消费者感官评定试验,通过2×6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了烹饪方法和牛肉品种来源对牛肉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烹饪方式和牛肉品种来源对嫩度、多汁性、风味和整体喜欢程度等各项牛肉感官食用品质指标均具有显著的影响(P0.001)。煎牛肉的各项食用指标得分明显优于涮牛肉,其中煎牛肉的嫩度、多汁性、风味和整体喜欢程度得分分别比涮牛肉高出16%、12%、12%和15%;同时,和牛、安格斯和荷斯坦奶公犊等专门化肉牛品种牛肉的食用品质明显优于利木赞、西门塔尔和晋南牛等瘦肉型和本地肉牛品种;2)MQ4得分次序与消费者对牛肉质量的实测等级排序有些许差异,但整体趋势相同。研究证明基于MSA体系原理来构建符合我国肉牛产业现状的牛肉质量评价和分级体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肉牛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牛肉价格一路上涨,肉牛产业也已成为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重要领域。文章从我国国内牛肉生产、贸易、消费等方面对近年我国肉牛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并对肉牛产业的未来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