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我系现存的部分家蚕品种进行摄食性的调查,家蚕品种间不同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表现出极大的差异,经筛选获得了一些对人工饲料适应性和摄食性好的基因类型,为选育人工饲料育的专用蚕品种提供资源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山东省蚕业研究所现有低成本人工饲料饲养本所家蚕资源品种,研究其摄食性,结果杂交种优于日系与中系,在收蚁与1龄期间是日系明显优于中系,至3龄起蚕日系的存活率也是明显高于中系,而在2龄期间存活下来的中系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优于日系。  相似文献   

3.
华南地区家蚕资源品种的人工饲料摄食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华南地区保存的167个家蚕资源品种和组配的19个杂交种进行人工饲料摄食性调查发现,摄食率高于91%的品种占调查品种的44%,表明华南地区选育适合人工饲料饲育的家蚕品种有丰富的基础材料。同品种不同蛾区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调查发现,摄食率高于97%的品种蛾区间差异不明显,摄食性遗传稳定;摄食率低于90%的品种蛾区间的差异较大,表明可有效选拔提高品系的人工饲料摄食性。  相似文献   

4.
5.
家蚕种质资源对无桑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 38 6个家蚕保存品种进行无桑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调查 ,蚁蚕 48h摄食率平均为 1 74%,最高为83 98%。蚁蚕 48h疏毛率平均为 0 5 7%,最高为 6 6 4 8%。家蚕种质资源的不同品种对无桑人工饲料的摄食性 ,以中系一化为最好 ,多化最差。 48h疏毛率与摄食率呈高度正相关 (r =0 85 9)。不同品种对无桑人工饲料和有桑人工饲料摄食性的相关系数为 0 0 86 9,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广东蚕业》2008,42(2)
本试验以夏广、华广和夏广×932三个蚕品种为材料,进行全龄(1~5龄)人工饲料养蚕试验。结果为:(1)24小时疏毛率,夏广×932是98.3%,华广是97%,夏广是96.3%。(2)原种夏广和华广,一龄至三龄眠蚕体重,均是华广重于夏广,四龄眠蚕体重和五龄熟蚕体重夏广高于华广。(3)夏广×932的眠蚕、熟蚕体重、存活率都比原种夏广和华广高,夏广×932的存活率达86.3%,夏广的存活率是66.3%,华广的存活率为46.5%。表明杂交种较原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好。(4)茧层率夏广×932为21.9%、夏广为21.2%、华广为20.3%。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外对家蚕人工饲料实用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日本及国内的研究发现,颗粒饲料有着广阔的应用发展前途.本试验就本室选育的若干家蚕颗粒饲料摄食性基础品种的杂交组合进行了颗粒饲料育五龄一日生长测定.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广东省现行蚕品种的四个原种932、7532、湘晖、芙蓉品种为材料进行稚蚕人工饲料育的对比实验,调查了每批蚕的疏毛率、蚕的发育状况及茧质。试验结果表明,湘晖蚕品种对该配方的人工饲料适应性最好,芙蓉、932次之,7532最差。  相似文献   

9.
对四川省苏稽蚕种场保存的144份家蚕品种资源人工饲料饲育后进行24h疏毛率调查.结果显示:103份一化性家蚕资源,疏毛率在80%以上的资源有8份,变异系数为41.42%;41份二化性家蚕资源,疏毛率在80%以上的资源为3份,变异系数为48.78%.结论表明在适应人工饲料育方面,一化性家蚕资源优于二化性家蚕资源.  相似文献   

10.
人工饲料养蚕是我国蚕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揭示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遗传规律,可为利用摄食性好的家蚕种质资源培育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对人工饲料摄食性差异显著的3对家蚕品种(品系)分别组配P_1、P_2、F_1、F_2及BC_1共10个世代的交配材料,以人工饲料育收蚁36 h疏毛率为摄食性考核指标,应用联合尺度检验等方法进行摄食性遗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多代食性歧化选择选育的菁松A、菁松B的高摄食性与低摄食性品系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呈现加性遗传效应;广食性品种中广04对低摄食性品种鲁七的摄食性呈现显性-加性-母性遗传模式。由此可见,家蚕不同品种(品系)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遗传模式不同,在选育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时,可依据加性效应为主的遗传模式,对摄食性好的蛾区和个体进行系统选育。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蚕用人工饲料的最新研究进展,目前还没有哪种蚕用人工饲料的饲养成绩比全龄桑叶育的效果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现阶段研究认为:人工饲料的主要原料有桑叶粉、脱脂大豆粉、维生素、玉米粉、成型剂、纤维素、抗生素、蔗糖、柠檬酸、无机类物质和防腐剂等。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决定因素与蚕品种和饲料的适口性等因素有关,在组配家蚕人工饲料时应注意改善饲料的适口性。  相似文献   

12.
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生理遗传学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崔为正 《蚕业科学》2003,29(2):107-113
从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影响因素,摄食性的个体差异及其生理原因,摄食性的遗传模式及人工饲料育适应性蚕品种的选育等方面,总结了有关家蚕食性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近进展,探讨了家蚕食性研究在人工饲料育实用化和广食性蚕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蚁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选择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勇  杨明观 《蚕桑通报》1992,23(3):40-42
关于桑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选择效果的报道已有许多,松野(1979)将同一品种分别向高摄食性和低摄食性进行多代双向选择,到F_7代其疏毛率相差达93.4%。渡边(1974)用同一人工饲料对疏毛率为5%的中132号进行选拔,至F_5代提高到89%以上。因此,认为人工饲料摄食性选择效果很明显。但由于受摄食性表现型特点的限制,对桑蚕的摄食性还没有从统计遗传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利用生统遗传学方法对摄食性的选择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家蚕不同系统蚕品种对人工饲料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关于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国外作过较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对广西现行蚕品种6个亲本进行人工饲料摄食性筛选,结果是:首次筛选时,品种间24h疏毛率差异显著,最高达14.023%,最低为0;同一品种蛾区间的差异最高达28.722%。第二代再次筛选,品种间24h疏毛率差异还是显著,最高达27.399%,最低为0;同一品种蛾区间的差异最高达35.450%。疏毛率与摄食性呈一定的正相关,各品种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7532881A8711湘晖932芙蓉。累代筛选有提高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趋势,且品种间、蛾区间的摄食性差异显著,通过多代筛选,有望选出摄食性较好的品系。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发育不齐的问题,就家蚕不同收蚁时间、不同饲料含水率对家蚕幼虫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发育整齐度,孵化当天收蚁〉-二夜包〉三夜包〉四夜包;(2)饲料含水率以73%左右为适当,过高或过低都会延缓蚕的发育,影响发育整齐度。  相似文献   

17.
现行原种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拟通过对现行蚕品种原种的人工饲料适应性研究,为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及理论依据。本试验周查了中系、日系共14个现行原蚕品种收蚁后在温度对290℃、湿度95%下经过48小时后蚁蚕的疏毛率。结果疏毛率最低为12.7%,最高为97.1%。系统间蚁蚕的摄食性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同系统内不同品种间也存在着较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蚕桑业正处于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的关键阶段。家蚕人工饲料技术的突破对蚕桑丝可持续发展、工厂化养蚕和蚕桑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成本及成效、摄食、遗传三方面介绍家蚕人工饲料研究进展,为家蚕人工饲料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基于现代饲料加工过程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控制技术的应用程度,未来家蚕人工饲料的研究将以多指标、多参数、高效率、自动化处理为手段,实现安全、卫生、可靠、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9.
20.
家蚕全龄人工饲料饲育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报告了如东县2011年晚秋蚕期开展家蚕全龄人工饲料饲育试验的相关情况,调查认为:1~4龄采用人工饲料育累计淘汰迟小蚕8.18%,但实际结茧率仅为24.96%,主要是因为蚕座霉变所致;平均张产仅7.71kg;生产的蚕茧茧形小、丝长短、纤度细。作者认为,利用农村养蚕生产条件,实施家蚕全龄人工饲料饲育是可行的,同时指出,实施人工饲料养蚕,饲料质量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