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2008年新疆成立第一家村镇银行以来,村镇银行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发展中也出现出资人单一、南北疆发展不均衡、农户抵押担保物缺失、风险管控存在隐患、非农化现象日渐突出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优化出资结构,构建多方出资平台;均衡区内发展,加快南疆网点布局步伐;创新农村抵押贷款方式,拓宽贷款领域;严控各类风险,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明确市场定位,有效解决"三农"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睿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90-12491,12494
在分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阻碍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结合现状,提出促进村镇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生事物,村镇银行在建立及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新的困难,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和解决,以促进其健康发展,进而发挥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昌吉国民村镇银行的成立为昌吉州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支持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村镇银行毕竟是新生事物,在三年多的发展中,昌吉国民村镇银行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昌吉国民村镇银行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其"支持三农,服务小微"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2008年11月21日,陕西省内第一家村镇银行--宝鸡市岐山硕丰村镇银行正式挂牌成立。对该村镇银行进行了专项调查,拟以该村镇银行为案例,探讨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7年我国第一家村镇银行成立以来,村镇银行始终跟随着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不断扩大其规模。但村镇银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自身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4):99-100
通过对村镇银行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指明其发展的瓶颈,提出未来发展策略:旨在通过加强信贷产品和吸存工作的创新,实现业务模式的创新;通过提高员工素质和风险意识以及完善贷款管理制度,实现全面风险管理;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公司化的有效运营;通过科技的创新,实现便捷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金融科技背景下,大型金融机构得到了极快的发展和进步,但是村镇银行受地理位置、环境条件、资源和财力、整体发展水平和实力、科技人才等的限制,在发展金融科技的过程中面临着发展困境,如何牢牢地把握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高效化的运用金融科技,提高其整体业务水平,推进村镇银行的持续发展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主要对村镇银行发展金融科技的困境与对策进行简要的阐述和分析,以期对提高村镇银行运用金融科技的水平和质量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村镇银行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旨在培育健康、多元的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有效增强对农户、农村、农业的金融服务。文章分析村镇银行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村现有的金融体系已无法满足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村镇银行作为一个新兴的农村金融机构,给农村金融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而重庆作为西部的特大型城市和城乡统筹试验区,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分析村镇银行在重庆的发展现状,了解其在发展初期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这样更有利于村镇银行的健康发展,对于村镇银行在西部地区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农业信息化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3项指标测度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农村农业信息化水平,通过建立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19个县域单元农村农业信息化测度水平的空间自相关特性。结果表明,19个县域单元中9个县域单元的农村农业信息化水平呈现99%置信水平的显著性。寒亭、寿光和广饶农村农业信息化水平较高,滨城、惠民、无棣和阳信4个县域单元农村农业信息化水平较低。以上7个县域单元揭示了农村农业信息化综合指数的空间集聚性和相似性。垦利和邹平农村农业信息化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其他10个县域单元农村农业信息化综合类型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生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江  段代祥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606-4607
综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生植物资源的利用价值,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服务支撑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奇  郭洪海 《农学学报》2013,3(12):64-68
为持续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法规、农业标准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四大服务支撑体系,着力健全和完善财政支农增长、投入、运行机制和农业行政执法。强化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准入,整合区域动植物病虫害防控资源,推进农作物病虫害和畜禽渔业疫病防控体系构建。立足优势产业,着力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升科技对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公共服务能力,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完善农民转移就业服务体系以及农村信息和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共有水生维管束植物64种,隶属25科40属;依其生态类群和群落特征划分为4个生活型26个主要的植物群丛.同时,对水生维管束植物的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其保护、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东营气象站1967 ~2011年气温与降水量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滑动平均、趋势分析等方法,对黄河三角洲湿地近45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该区域气温有显著升高趋势,倾向率为0.491℃/10a,年降水量有微弱的减少趋势,倾向率为-2.362 mm/10a;气候要素的综合变化使黄河三角洲湿地区域的湿润系数有比较显著的降低趋势;黄河三角洲湿地水循环诸要素中,人工补给量和渗漏量变化不大可忽略不计,降水量和上游来水量均处于减少状态,水分支出中蒸散发量呈增加趋势,且年均降水量少于蒸散发量,上游来水量少于入海量,湿地水循环整体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农业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实现生态农业系统功能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对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的指导思想和主攻方向的陈述,提出了可供该区选择的发展模式,旨在建立黄河三角洲农业生态复合系统,并确保农业生产系统内物流、能流和价值流的合理流动,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区园林灌木树种选择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在自然条件严酷的重盐碱地区,应根据地形、地貌、土壤和经济条件,合理运用"选树适地"、"改地选树"、"选树改地"和"选树选地"技术,既能保证树木成活,又能保证树木不受盐碱危害、生长旺盛,为打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高等抗盐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检索,对分布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盐生植物进行分类统计,同时对盐生植物用途进行归类分析.该研究为下一步调查黄河三角洲盐生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提供保障,同时为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生态环境脆弱带理论,分析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指出脆弱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一大限制性因素。今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农业发展,应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运用分形理论从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两方面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特征,提出了优化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