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对杉木锯材高温过热蒸汽干燥工艺进行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杉木锯材高温过热蒸汽干燥工艺能够使杉木锯材达到预定的温度和湿度,通过干燥末期高温过热喷蒸处理工艺,消除了木材干燥应力,提高了杉木锯材的干燥质量和出材率,是一种可行的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3.
日本柳杉原产日本,现在我国长江流域已有引种。随着住宅建筑业对建材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对柳杉结构用材的干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日本柳杉干燥技术在开发背景及主要干燥方法、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发展前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40 mm厚杉木锯材制定两个高温干燥工艺并进行试验研究,检测和分析干燥周期、干燥速率、锯材干燥质量等指标。干燥工艺I采用高温湿空气进行干燥;干燥工艺II在干燥前期高含水率阶段采用过热蒸汽条件,干燥后期低含水率阶段采用高温湿空气进行干燥。结果显示:两个干燥工艺在各阶段的干燥速率差异明显,干燥前期工艺II的干燥速率为1.30%/h,较工艺I低约37.2%;但干燥后期工艺II的干燥速率为1.89%/h,较工艺I高约70.27%。干燥工艺II可以有效避免锯材内裂的发生,干燥质量满足GB/T 6491—2012《锯材干燥质量》二级材的指标要求,干燥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以40 mm厚人工林杉木和辐射松锯材为研究对象,分析高温干燥过程中温度和锯材含水率对甲醛释放浓度的影响,并与辐射松锯材常规干燥甲醛释放浓度作比较,回收释放的甲醛,探讨高温和常规干燥过程中温度和锯材含水率对甲醛释放量的影响规律以及甲醛回收措施。【方法】根据干燥过程中温度和锯材含水率分布情况,杉木锯材高温干燥采样7次,辐射松锯材高温和常规干燥分别采样9和10次,抽气速度为1.0 L·min-1,采样时间为30 min。参考EPA method 0011,利用冰水浴方法,将2个200 m L洗气瓶内装40 m L蒸馏水串联放入冰水槽中,使醛类物质充分溶于水,采用乙酰丙酮法测定甲醛浓度。【结果】杉木和辐射松锯材高温干燥(90~120℃)时,干燥过程中甲醛释放浓度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4.21和11.43 mg·m-3、3.66和12.71 mg·m-3,均高于无组织排放标准规定限值0.20 mg·m-3;在90~120℃范围内,干燥温度与甲醛释放浓度呈线性关系,其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68和0.... 相似文献
8.
青冈属木材材质好,在我国具有一定数量的蓄积量。木材加工企业在生产中通常将其分为白青冈、红青冈类,但其树种间材性存在差异,部分树种自身变异也较大,干燥时易开裂。青冈是白青冈类中的一种,至今未得到充分利用。针对30mm厚青冈锯材,采用3种干燥基准分别对其进行干燥工艺的初步研究,旨在探讨合理的青冈锯材干燥工艺,为其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结果表明:干燥初期锯材含水率下降速度快,前期干燥温度不宜过高,应采用低温预热并保持一段时间,干球温度不应高于40℃,干湿球差需控制在1℃。风速控制在1.0~1.2m/s,甚至更低为宜。研究证明采用合理的多阶段干燥基准,控制各含水率阶段的干燥速度,可以有效减少青冈锯材干燥过程中的开裂等干燥缺陷,满足二级干燥锯材质量的要求,可应用于地板基材、家具用材。 相似文献
9.
10.
木材高温干燥过程中的弹性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美洲黑杨锯材高温干燥过程中的弹性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干燥使得木材表层产生较大的塑化变定,并对干燥后期木材内层的正常收缩造成障碍。心层的拉伸应力与木材内裂有关,当心层拉伸应力超过木材横纹拉伸极限强度时,木材产生内裂。因此,在用高温干燥工艺快速干燥杨木类软阔叶树材时,在干燥后期应注意由于干燥应力转向而引起的干燥缺陷。 相似文献
11.
12.
针对移行材和早材皱缩等主要气干缺陷,拟定出赤桉半干材的干燥工艺,窑干前进行回复皱缩和减小表面硬化的汽蒸处理,窑干至目标含水率时进行终了调湿处理.结果表明:汽蒸预处理可以有效地回复皱缩材和显著地减小表面硬化;5 d内将试材的平均含水率25.61%下降到11.72%;3 h的汽蒸处理和24 h的湿空气处理均可有效地减小含水率梯度和残余塑性变定,但后者效果更佳;板材干燥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二级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木材干燥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以改变司职水分疏导功能的木材分子关键部位的微观结构为手段,通过改善木材的渗透性和水分的流动性,建立易于水分移动的新路径,达到缩短木材干燥时间的目的.在描述蒙古栎导管分子细胞壁构造变异的形态、数量和程度以及表征处理材在常规蒸汽干燥全程和各阶段干燥速率变动的基础上,探索并建立辊压预处理工艺条件、构造特征变异与干燥速率三者的相关关系.[方法]依托木材的黏弹性和水分移动机制,以蒙古栎为试材,对其含水率47%~55%、900 mm(长)×100 mm(宽)×30 mm(厚)的径切板和弦切板施行2个压缩方向(径向和弦向)、3种压缩率(10%,20%和30%)和3种压缩次数(1,4和9次)的辊压预处理,使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Fei Quanta 200)观察研究辊压处理材的导管分子微观构造特征变异,并在常规蒸汽干燥全程和各阶段测试和分析处理木材的干燥速率变动规律.[结果]环境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辊压压缩预处理使蒙古栎导管分子纹孔膜破裂和细胞壁出现裂隙,可形成水分移动的微观新路径;随着压缩率增大、压缩次数增加,纹孔膜破裂的数量和程度、细胞壁破坏的规模和尺寸增加,木材的渗透性和水分的流动性得到改善,缩短木材干燥时间.在常规蒸汽干燥的6个阶段和干燥全程,辊压预处理材的干燥速率均大于未处理材;压缩率和压缩方向相同时,干燥速率随压缩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压缩方向和压缩次数相同时,干燥速率随压缩率的增加面加快;压缩率和压缩次数相同时,径向压缩的弦切板干燥速率快于弦向压缩的径切板.[结论]以试材初含水率50%、终含水率15%计算,辊压预处理材的全程干燥时间均少于未处理材,弦向压缩径切板干燥时间缩短6.67%~23.64%,径向压缩弦切板缩短4.55% ~ 13.02%.辊压预处理可在蒙古栎试材内部形成微观的水分移动新路径,改善水分的渗透性和流动性,缩短木材干燥时间. 相似文献
14.
15.
人工林杉木板材高温和常温组合干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因其速生丰产,在我国南方广大的林区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俞新妥,1996),这也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人工速生林重要的用材树种(陈存及等,2004),其资源丰富、价格适中,广泛应用于家具及室内装修等行业,如:杉木的地板、豪华木门的框架、细木工板的芯条等.但是,由于人工林杉木的材质软、密度小、稳定性差,在利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何提高杉木的密度,并提升其干缩或湿胀的尺寸稳定性,笔者运用高温和常温组合干燥技术(亦称木材蒸汽综合干燥法),一年多来对杉木进行十几次的组合干燥处理,干燥后的杉木试验板又经过一年多的测定与研究,初步认为:此种干燥方法提高了杉木的密度与尺寸稳定性,是较为简单、干燥成本较低、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木材干燥能耗高的原因之一是常规蒸汽干燥的排气热损失大,能量利用率低.除湿干燥与太阳能干燥都是节能效果好的干燥方法,该文介绍了作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阐述了除湿机与太阳能联合干燥系统的设备组成与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与试验测试数据,最后对此类干燥技术作了一些评价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分析滇产赤桉地板毛坯料的干燥质量,认为其主要干燥缺陷是皱缩和扭翘变形,而不是开裂,据此进行干燥质量控制的试验.结果表明,3h的汽蒸处理可以有效地回复皱缩,减小扭翘变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