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昌萍  田飞  张磊 《绿色科技》2012,(8):138-140
指出了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镇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应加强对城镇污水中氨氮处理的研究。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氨氮各处理阶段去除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竹炭对养殖水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不同竹种、不同竹龄、不同炭化终点温度和不同炭化时间的竹炭,对鱼塘养殖水进行吸附净化处理,通过测试水的浊度、COD和氨氮去除率等指标研究竹炭对养殖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用竹炭吸附后的水样的浊度、COD和氨氮等水质指标都有明显改善;毛竹炭对水质净化处理效果最理想,氨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随着竹龄的增大,竹炭的净化处理效果增强,6年生的毛竹炭用于水质净化较适宜;不同炭化温度的竹炭对水质净化有选择性;炭化时间越长竹炭对鱼塘养殖水的吸附净化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3种菌根菌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tinctorius)、厚环乳牛肝菌(Suillusgrevillei)、血红铆钉菇(Gomphidiusviscidus)的5个菌株的生长营养条件,确定了合成培养基中适合于4个菌株生长前期、后期的最佳营养条件。最佳营养条件下的菌丝体生长率和菌丝体干重都比其它条件下大大提高。试验还得出了5个菌株产气、产酸、好氧性及产色素等生理学特性,为接种菌上山造林后的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成功地实现了泡沫分离、扩散分离及其耦合净化分离原理及其技术应用于塔拉单宁提取分离液耦合净化工艺的工业化生产,满足了塔拉工业单宁酸的生产要求.塔拉浸提液泡沫分离的浸提液浓度为2~5°Be',温度为35~60℃,浸提液下料高度为1.0~1.5 m,泡沫微细纤维分离量为分离液总固物的12.73%.塔拉浸提液的泡沫特性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5.
李峥  吴慧  李响 《绿色科技》2022,(22):109-114
黄山风景区因水量和水质变化波动大、C/N比低、温差大、场地受限等特点,采用常规生化处理工艺难以达标排放。针对高山污水处理难点制定了提标改造方案,创新采用“气浮+Phoredox+高效沉淀池+精密转鼓过滤器+紫外消毒”工艺,辅以化学除P,并合理投加碳源,强化除磷和反硝化脱氮效果;同时针对游客量变化和冬季低温实行动态运维。工程自竣工投产运行以来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可为国内山岳景区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核桃枝枯病是核桃树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核桃树因受逆境影响而生长不良时,病害尤为严重。国内外对该病害的研究甚少,而且多半着重于对病害发生规律的一般调查和研究。本文报导矩园黑盘菌(Mel—anconiunm obongum Berk)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材料和方法自然发病枝条采自北京林学院南门外15年生核桃树。用组织分离法和孢子稀释法分离。分离用培养基为PDA、PDA 10%核桃枝皮水提液(以下简称PDAB培养基)。茵丝生长测定用培养基为PDA、PDAB、玉米粉、查氏、高氏1号、黑盘孢菌产孢培养基、黑盘孢菌基本培养基等。孢子萌发试验用凹玻片液滴法。接种用孢子接种和菌  相似文献   

7.
利用在河道浅水区栽植芦苇的方法,开展芦苇对拉林河水体中TN与TP的净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芦苇群落对水体中的TN与TP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总体趋势为:水底水中水面。根部作为植株生命活动最为活跃的部位,表现出最高的净化能力(平均去除率50%左右)。  相似文献   

8.
1年生木荷苗木盆栽试验表明:木荷苗木对元素各处理反应敏感,对苗高、茎生长,磷是主要因子,配合氮肥施用,效果会更好;对地径、叶生长,氮是主要因子,配合磷肥施用效果更好;对根系,氮、磷应混合施用;木荷苗期不需要施用钾肥。另外,施肥促进木荷苗期茎干质量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9.
用根瘤切片法和根瘤均浆法,从四川桤木和台湾桤木根瘤中分离出2株根瘤内生菌,并对其形态观察、生理类型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AC0812S009和AC0812T017的形态特征、生理类型和生物学特性相似。菌株具有典型的弗兰克氏菌菌丝体形态,初步判定为弗兰克氏菌,菌株生理类型为B型,最佳培养条件——碳源为吐温—80,pH值为7.0,培养温度为28℃。  相似文献   

10.
对富硒果树营养液对果树因缺素引起的生理病害及部分侵染性病害的治疗和抑制效果进行了探讨,重点对使用富硒果树营养液生产富硒果品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得出富硒植物营养液适用于园林绿化树种,可以用来补充营养,调节生理机能,特别适合大树移栽和抢救濒危老树。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及国内外膜分离技术的分类,探讨了国内外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最终炭化温度(300~700℃)的竹炭进行比表面的测定,结果表明炭化温度为700℃的竹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385m2/g)。将炭化温度为700℃的竹炭进行生物改性处理,利用竹炭本身的吸附能力及微生物菌群的生物降解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改性竹炭对污水中COD去除率达到94.00%,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6.67%,色度去除率达到88.73%,浊度去除率达到92.56%。通过扫描电镜分析生物改性竹炭,观察到竹炭的表面和内部孔隙均分布着丰富的微生物菌群。可见,以竹炭作为载体,为微生物聚集、繁殖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在适当的温度及营养条件下,能够同时发挥竹炭的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使水质得到净化。  相似文献   

13.
对赣江上游退耕还林河岸缓冲带(宽度12 m)、退耕还林河岸缓冲带(宽度24 m)和农田河岸缓冲带等3种用地类型河段的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消减地表水TN、TP能力大小依次均为退耕还林河岸缓冲带(24 m)〉农田河岸缓冲带〉退耕还林河岸缓冲带(宽度12 m),表明宽度窄的农田竹林缓冲带具复合结构的功能型实用性,可加强研究与实践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湿地植物作为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质净化、景观构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广东省东莞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按植物覆盖度层级(覆盖度分别为0,30%,40%,50%,80%及90%)划分6个样区,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因子指数法对湿地植物覆盖度与水质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单因子指数法分析显示,水质指标值随植被覆盖度不同而发生变化;(2)植被覆盖度为50%时,总氮与NO3-浓度值最低,植被覆盖度为90%时总氮值达到最大;(3)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等指标随覆盖度增加变化不明显;(4)综合因子指数法显示,当湿地植物覆盖度维持在40%时,湿地水质相对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15.
富营养化水中14种野生植物蒸腾和营养吸收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富营养化水栽培下14种野生植物蒸腾和营养吸收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的日蒸腾量大小顺序与植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一致,且高蒸腾量的6种植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显著大于其它低蒸腾量的植物(P<0.05);植物的日蒸腾量与营养元素的吸收也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因此,日蒸腾量可作为人工湿地净化工程植物选种的一个重要指标。本项结果表明,鸭芹、凤眼莲、芦苇、早熟禾、水芹共5种植物可选为人工湿地净化工程的植物。  相似文献   

16.
水肥耦合对杨树根区水、氮运移及吸收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木材需求量不断增加,速生丰产林提质增产迫在眉睫,急需探求合理高效的水肥集约经营策略。文中对灌溉施肥条件下植物根区水和氮(N)运移分布、吸收根形态与分布,以及水和N吸收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结论如下:1)水、N分布与施肥灌水量、土壤质地、降水、地下水位等条件有关。主要研究方法有室内、大田试验以及数值模拟法。由不同时刻水、N运移分布情况发现,改善水肥耦合措施,可降低N淋失对地下水的污染,同时提高植物的水、N利用效率。2)杨树吸收根主要分布于土壤表层,呈“倒金字塔”型分布,随远离树干方向,分布趋于浅层化,垂直根呈“S”形,整体表现为“二态性”;从根系分布规律发现,少量多次随水施肥有利于吸收根及林分生长。3)杨树品种、生育阶段、施肥水平以及土壤条件等不同,其水、N吸收情况及后期分配均存在差异。但恰当的水肥比例和灌施频率均有利于水、N吸收。以往研究只关注根区水和N运移、根系分布、吸收利用过程中的某一环节,而对各环节间动态联系以及整体调控机制知之甚少。因此,应设置不同水、N耦合方式,对各环节进行关联分析,明确调控机制,以期实现水、N效率最大化,有效提升林木产量。  相似文献   

17.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净化污水,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文章综述了人工湿地的构造、特点,去除污染物的效果、机理、影响因素。同时指出了人工湿地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当前绿色环保的循环冷却水的处理工艺、现状、机理和应用情况,指出了绿色环保型循环冷却水的重要性,以期引起业内的重视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浅析人工水池生态景观设计及水体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构成园林景观、增添园林美景的重要因素。在园林规划建设中,重视对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不但可以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而且能够体现出真善美的风姿。可见,水是构成风景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景观水体的设计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将水体生态维护与水景、绿化等相结合,并根据空间变化形成多层次景观。结合地形、水面、绿化、空间层次的丰富变化,营造自然化、景观化的生态型绿色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