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壤pH值即土壤酸碱度,肥料的有效性会直接影响土壤的pH值,土壤的pH值过高或过低,一些营养元素会变得难溶,有效性降低,从而不能被根系很好的吸收。酸碱度的量程为0~14,依据pH从小到大分别为酸性、中性和碱性,pH值为7时则表示土壤呈中性反应,小于7为酸性,而大于7则为碱性。  相似文献   

2.
《绿色科技》2011,(9):146-146
土壤pH值即土壤酸碱度,“pH”的意思为“potentiaIllydrogen”。肥料的有效性会直接影响土壤的pH值,土壤的pH值过高或过低,一些营养元素会变得难溶,有效性降低,从而不能被根系很好的吸收。  相似文献   

3.
《绿色大世界》2011,(2):24-24
土壤pH值即土壤酸碱度,肥料的有效性会直接影响土壤的pH值,土壤的pH值过高或过低,一些营养元素会变得难溶,有效性降低,从而不能被根系很好的吸收。酸碱度的量程为0至14,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花卉在中性偏酸性(pH值5.5~7.0)土壤里生长发育良好。这是因为在这一界限内,花卉植物需要在土壤里吸取的营养元素都呈可吸收状态。特别是喜酸性土壤的花卉,如兰花、茶花、杜鹃、栀子、含笑、桂花、珠兰、夜来香、白兰、广玉兰等适宜在pH值5.0~6.0的土壤中生长,否则容易发生缺铁黄化病。改变培养土酸碱度的方法很多,若酸性过高时,花谚说:“酸性土壤变,老墙石灰掺”、“草木灰盆土掺,酸性土变了脸”、“酸性土石灰调,中性泥最适合”。碱性土过高时,花谚更多:“盆土蔗糖放,碱土变了样”、“养鱼水浇灌,盆碱土性变”、“…  相似文献   

5.
为了创造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对配制的花卉培养土和保定植物园拟栽培花卉的土壤进行了pH值测定。通过加入不同浓度的FeSO4溶液,对土壤进行了酸化改良试验。结果表明,花卉培养土的pH值由于配置比例不同而呈现从微碱性到强酸性的变化,保定植物园拟栽培花卉土壤的pH值为微碱性,加入酸性物质后土壤的pH值降低至中性-微酸性,适合多种花卉栽植。  相似文献   

6.
花卉栽培用酸性土的配制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大多数花卉喜生于酸性、中性的土壤之中。过酸、过碱都可抑制花卉的正常生理活动。根据花卉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程度,可分成如下几类: 1.耐酸性花卉(PH4~5);2.适宜弱酸性花卉(pH5~6);3.适宜中性偏酸性花卉(PH6~7);4.适宜中性微碱性花卉(PH7~8)。常见花卉最适宜的土壤酸碱度(PH)见下表:  相似文献   

7.
土壤酸碱度对林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的酸碱度通常用pH值表示,它是土壤中很多化学性质的综合反应。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机质的转化,矿质营养元素的存在形式及保持养分的能力等,都与土壤的酸碱度有关。因此,人们常把土壤的酸碱度作为选择造林树种的重要条件。根据我国土壤酸碱度的情况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可把土壤的酸碱度划为强酸性(pH<5.0)、酸性(pH5.0~6.5)、中性(pH  相似文献   

8.
一、园地选择 适于栽培苹果的土壤,应是肥沃、保肥、保水能力强的沙壤土或壤土,一般要求土壤厚度80cm以上;土壤酸碱度以中性或微酸性为好,最适范围是PH值5.5—6.8;地下水位保证在1m以下。  相似文献   

9.
1 肉苁蓉寄主植物栽培 1.1造林地选择 肉苁蓉对土壤要求不高,以中性或偏碱性(土壤pH值为7.5~9)、灌排良好、通透性强的沙质土、轻盐碱土为宜(土壤含盐量小于1%),可利用弃耕退耕地、沙荒地、轻盐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一、大田苗圃育苗 1.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应选择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壤深厚、酸碱度为微酸性或中性的沙壤土或壤土。重粘土、盐碱地、地下水位过高(小于等于1米)的低洼地,在未经充分改良之前均不适用:土壤pH值超过7.5时,也不宜用来培育油松苗。连作油松苗不但生长健壮,而且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但前茬已发生猝倒病的不宜再进行连作。  相似文献   

11.
5.pH的作用通常酸性的培养基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经试验证明,松针培养基抑制细菌的作用不是酸性造成的。该培养基的pH值为6.2-6.4,酸度不足以对细菌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培养皿中接种10~(-5)土壤稀释液1毫升,注入用NaOH和HCl调成不同pH值的松针培养基,进行培养和计数。在一般情况下,多数细菌生长的最适酸硷度是中性和微碱性,然而在松针培养基上,细菌的最适pH值是5和6;真菌最适pH值是5、6、7。为了抑制细菌生长,应将培养基的pH值调整到7。酚类物质易于氧化生成醌,多元酚在碱性条件下可强烈吸收空气中的氧,这可能是培养基在中性和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东北东部山区33a生落叶松纯林与胡桃揪和落叶松混交林下的pH值和速效P进行外业调查与室内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土壤pH值的因素主要是有机质含量和种类;影响速效P动态的因素主要有: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和含水量等。根据pH值和速效P变化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土壤的“强酸性期”和“富磷期”。  相似文献   

13.
湖南林地土壤酸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南省林地土壤的酸碱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林地强酸性土壤最多,其次为弱酸性土壤和极强酸性土壤,中性土壤、弱碱性土壤和强碱性土壤较少,无极强碱性土壤。不同类型土壤平均pH值从大至小依次为石灰土、潮土、紫色土、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红壤、山地草甸土。不同母质母岩发育的土壤平均pH值从大至小依次为冲积母质、紫色页岩、石灰岩、砂岩、板、页岩、花岗岩、第四纪红色粘土。  相似文献   

14.
一、因地制宜地选择适生的苗木品种。建圃择苗,应根据圃地土壤酸碱度、地下水位高低、气候条件等因素栽种适宜生长的苗木。 1、土壤酸碱度方面:HP值4.5~6.5的酸性土壤,应选种偏酸性的树种,如红枫、红花桎木、茶花、苦槠、茶梅、曾陀樟等;HP值大于7.0的偏碱性土壤,则应选种耐碱的树种,如山  相似文献   

15.
木材酸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木材的酸碱度是以其所含水分中的pH(氢离子指数)来表征的。pH<7是酸性;pH=7是中性;pH>7则为碱性。pH愈小,酸性愈大;反之,则碱性愈强。绝大多数木材呈微酸性,只有极少数木材呈微碱性。木材水溶物中含有弱酸、弱碱以及一些弱酸盐和弱碱盐,因而木材的水抽提液多少成为一种缓冲溶液。木材中含有的酸主要是甲酸和乙酸等低级脂肪酸,植物中常见的酸如苹果酸、柠檬酸、丙酮酸和草酸等也可能存在。木材在潮湿环境下贮存时,其酸度会逐渐增加,并随温度上升而逐渐增长。这是由于木材半纤维素上的乙酰基水解而形成乙酸之故。但某些菌类的生长,能中和或分解这些酸,从而抑制酸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应用改革后的氢氧化钠-草酸钠沉淀法和快速法,测定尾叶桉、湿地松和杉木林地土壤有效磷与林分各生长量及叶片含磷量的相关性,均明显地高于几种常规方法;测定广东省3000多个各种类型林业土壤有效磷,均具有检测灵敏度高,不出现零值,脱色好,操作方便的酸性、中生和碱性林业土壤有效磷的结果,亦说明沉淀法和快速法可以测定酸性、中性和碱性各种类型林业土壤有效磷,特别是对测定南方以酸性土为主的各类型体业土壤有效磷效果  相似文献   

17.
花的颜色是受本身遗传基因控制的,倘若略施小计,即可让一些花改变原有颜色。 土壤和阳光让花变紫把白色山茶、粉红色的杜鹃和菊花,栽培在pH值是7的中性土壤中,花色就会出现紫色,山茶的花瓣会出现藕色或紫色,或白中串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宁县黄甘桃园土壤养分与果实品质的关系,提出土壤养分含量优化方案,对照方案分析土壤营养的丰缺状况,为该桃的科学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调查桃园的果实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筛选出影响宁县黄甘桃果实品质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建立并求解基于果实品质与土壤养分关系的线性方程组,获得生产优质果品所对应的土壤养分含量优化方案。【结果】调查桃园的土壤均呈碱性,除有机质处于缺乏水平外,其余指标均处于中等或丰富的水平。宁县黄甘桃果实品质是土壤养分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单果质量主要受土壤硝态氮、有效Mn和有效B的影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主要受土壤pH值、有机质和有效Fe的影响,硬度主要受土壤硝态氮、速效钾、有效Zn和有效B的影响,“L”值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和硝态氮的影响,“a”值主要受土壤pH值、有机质、交换性Ca和有效B的影响,“b”值主要受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磷和交换性Ca的影响,可滴定酸含量主要受土壤pH值、硝态氮和有效Mn的影响,固酸比主要受土壤pH值、有效Fe、有效Mn、有效Cu、有效Zn和有效B的影响。【结论...  相似文献   

19.
盆栽石榴     
石榴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喜阳,耐旱,较耐寒,适于在富含石灰质、略带黏性、湿润、肥沃的山坡地生长。它对土壤的选择不严,要求土壤酸碱度在4.5~8.2。最适宜在沙质土壤中生长,栽植在粘重的土壤中,会使果皮色泽不鲜,易出现裂果现象。土壤过干,会出现干果、落果现象,土壤过湿或雨水过大会出现裂果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清西陵地区土壤养分和酸碱状况,对不同地形及不同母质母岩上发育的典型土壤剖面分层采集土样,进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中山、低山石灰性母质土壤呈微酸性,有机、无机养分丰富。丘陵区石灰性母质土壤呈微碱性,非石灰性母质土壤呈中性偏酸,土壤养分总体水平偏低,但不同剖面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