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了不同分布区域及密度紫茎泽兰对桉树林土壤全氮、水解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阴坡样地的全氮和水解氮含量均高于阳坡样地,且阳、阴坡样地中未入侵区全氮和水解氮含量均高于其它3个区;(2)在不同入侵程度的同一土层下阳、阴坡样地全氮、扮解氮含量在表层土I层或I~Ⅱ层均表现为:低密度区〉中密度区〉高密度区〉未入侵区;(3)在Ⅲ~V层(土层30cm)左右阳、阴坡样地的全氮和水解氮含量均为:高密度区〉低密度区,其余土层低密度区全氮和水解氮含量最高;(4)随着土层的加深3个区与未入侵区全氮和水解氮含量相比是有所不同的,且无明显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以紫茎泽兰重度入侵区域0~50 cm深土样及溪谷桉、冈尼桉、史密斯桉3种桉树苗为试验材料,研究该土样对桉树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桉树苗在不同深度土样中的生长表现差异较明显,随着深度增加,苗高及鲜重生长明显减慢;受侵土样中3种桉树苗生长量明显优于对照,紫茎泽兰化感物质仅在3~10 cm深土样中对史密斯桉的生长抑制作...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紫茎泽兰对桉树的化感作用,研究分析了紫茎泽兰叶片浸出液及枯落物对直杆桉苗生长的影响,同时结合紫茎泽兰对桉树人工林的入侵情况,初步研究了紫茎泽兰对桉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可以成为桉树人工林地上的单优势种群,提高桉树人工林地的土壤含水率,但会影响到桉树的健康状况。紫茎泽兰叶片浸出液对直杆桉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化感作用相反,对地上部分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地下部分根系表现出较好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根系的恢复能力,而枯落物基质浇浸出液对根系的促进效果最佳。在红壤和枯落物基质中,浸出液处理次数与根系生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复合取代试验设计研究了拉巴豆、宽叶雀稗与紫茎泽兰的竞争。结果表明,入侵地土壤显著降低了拉巴豆和宽叶雀稗的生物量,但对紫茎泽兰的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入侵地土壤也显著降低拉巴豆的竞争攻击力系数(A),但是对宽叶雀稗的A值无显著影响。这说明入侵地土壤对不同的替代植物有不同的影响,对拉巴豆的负面影响大于宽叶雀稗,在替代控制中选择宽叶雀稗可以更好地抑制紫茎泽兰生长。  相似文献   

5.
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以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分布点的气候和海拔因子作为模型运算的基础数据进行适生区预测.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在贵州的高度、中度适生区主要位于贵州西南部(24.62° ~27.76°N,103.62° ~108.95°E),面积约689.14万hm2,占全省行政区划面积...  相似文献   

6.
在滇中昆明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紫茎泽兰连续、致密分布区设置样地,进行外业调查、采集样品,在燃烧床内测定和计算枯死紫茎泽兰、凋落物的潜在火行为:点着时间、熄灭时间,辐射热,火焰高度和火强度等。结果表明:枯死紫茎泽兰、凋落物的点燃时间都很短,仅为2 s、3 s,非常易燃;着火后维持燃烧都超过7 min;最大火焰高度都不到1 m;消耗率分别为86.5%、77.0%;火强度分别为2351.2 k W·m-1、2303.9 k W·m-1,均为中强度火。  相似文献   

7.
紫茎泽兰入侵区应慎修生土隔火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紫茎泽兰的特性和危害及调查防火线、生土隔火带、火烧迹地上紫茎泽兰入侵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紫茎泽兰入侵区应慎修生土隔火带的建议及3项替代生土带的技术措施,即:充分利用山沟的阻火作用、营造防火林带和草带及在灭火过程中通过砍、烧等措施形成防火线.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多种方式结合,调查了紫茎泽兰在乐山峨眉山景区的生长可能性及结果。报道了乐山城区目前紫茎泽兰的生长情况及传播可能,结合紫茎泽兰的生物学特性及峨眉山景区的生态气候特征,对峨眉山景区预防紫茎泽兰入侵的生态条件及风险进行了评估,提出应加强紫茎泽兰的宣传及动态监控。  相似文献   

9.
采用培养法测定紫茎泽兰入侵地和非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自生固氮菌、纤维分解菌、钾细菌和有机磷细菌)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数量,比较其入侵地和非入侵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差异,并对不同类群微生物数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紫茎泽兰入侵地和非入侵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在4个季节变化的规律相似,土壤放线菌的数量在秋季最多,春季较少;其他类群微生物的数量在春季和夏季较多,秋季较少.(2)紫茎泽兰入侵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致使入侵地土壤细菌数量多于非入侵地,非入侵地土壤放线菌、自生固氮菌、纤维分解菌、钾细菌和有机磷细菌的数量多于入侵地;入侵地土壤中真菌数量在春季极显著多于非入侵地,在夏季和冬季分别显著和极显著少于非入侵地.(3)紫茎泽兰入侵影响土壤细菌与其他类群微生物数量间的相关性,入侵地土壤细菌与真菌、钾细菌和有机磷细菌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非入侵地土壤细菌仅与自生固氮菌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0.
本项研究在云南省宜良县进行。在紫茎泽兰密度较大(40%以上)的地方,营造藏柏、柳杉、圆柏、华山松等树种,来替代控制紫茎泽兰。试验面积3162.8亩,造林的平均保存率达85%,长势良好,基本上控制了紫茎泽兰的危害。引进天敌泽兰实蝇的生物防治,两年内已经扩散到全县以及毗邻七个县区的紫茎泽兰滋生地,扩散面积达4150km~2。还发现了引起紫茎泽兰得叶斑病的泽兰尾孢菌。染病的紫茎泽兰,高生长显著下降,种子发芽率降低。  相似文献   

11.
本项研究历时4年,研究结果显示,营造蓝桉纯林会引起林地土壤肥力明显降低,有机质、全N、有效N、P、K、交换性Ca2+、Mg2+等7项指标均直接受影响。蓝桉人工林,经造林初期林地施肥能提高其生长量,但不能阻止林地土壤肥力下降。由于施肥促进了林木的生长,故也加强了对土壤肥力的消耗。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史密斯桉造林密度与施肥模式进行了研究,对试验地设置3种造林密度作主区,4种施肥模式作副区。对17个月生史密斯桉的试验调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而对胸径影响差异显著,适宜密度为2000株·hm-2。施肥对史密斯桉幼树树高、胸径生长的影响极显著,不同的施肥模式对史密斯桉幼林生长的效果是:桉树专用肥>复混肥+微肥>复混肥+磷肥+微肥>复混肥+磷肥。  相似文献   

13.
桉树人工林地力衰退及其成因评述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从桉树人工林的水分、养分状况以及人工林对水肥的综合影响上评述了桉树人工林的地力衰退表现;进而,以生物多样性作为关键因素,分析了桉树人工林地上部分及土壤部分生物多样性的特点,以及导致人工林生物多样性较低的原因,从而提出制止桉树人工林地力衰退的3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选择盐角草、盐地碱蓬、二色补血草、中亚滨藜、獐毛、星星草等6种典型盐生植物,采用野外原位种植,研究各生育期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全氮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与生长初期相比,植物生长末期的盐角草、二色补血草、中亚滨藜、獐毛、星星草群落的土壤速效氮显著降低,中亚滨藜、獐毛、星星草群落的土壤速效磷显著降低,土壤速效钾虽有所降低,但并未达显著水平,土壤有机质和全氮随植物生长基本无变化。该结果可为未来盐碱地改良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浅海沉积物发育的砂壤土上种植桉树(Eucalyptus U_6),N60P_2O_590g/株作基肥,钾肥的多次追施结果表明:只有在造林时或当年施用钾肥才能发挥好的施肥效果。在NP作基肥的基础上添加氯化钾50g,株,一年生树高增长24.6%,当年再追施氯化钾50g/株的处理,一年生树高增长52.5%,二年生胸径的增长则分别为22.1%、42.8%;而后钾肥的追施效果不明显;这些差异一直保持到伐龄6年,但随林龄的增长差异有所减少。由于材积是树高和胸径的乘积,使处理间材积上的差异更加明显,并由此带来经济效益的明显不同。桉树对肥料的“相互作用效应”是明显的,造成以上结果的最大可能是桉树对元素的平衡需求。因此,建议桉树施肥以多元素的复合肥为主,并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对其提供完全的营养,才能获得理想的产量,同时,应尽早进行施肥,以免错过桉树敏感期对肥料的大量需要而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采用山毛豆(Tephrosia candida)、184柱花草(Styiosanthes guianensis)和桂牧1号杂交象草( Pennisetun americanum × Pennlsetum purpureum )×Pennisetum purpureum cv.Mott在桉树林下间种,间种方式有2种:桉树...  相似文献   

17.
广东桉树林土壤物理性质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广东省桉树人工林土壤体积质量、孔隙度、水分含量现状、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海拔、坡度和土壤有机质对上述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东省桉树人工林土壤A层总孔隙度、毛管持水量、全容水量、吸湿水含量显著高于B层,A层体积质量显著小于B层;不同区域土壤A层体积质量、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全容水量存在显著差异;除了非毛管孔隙度仅与全容水量(A层)、毛管持水量和毛管孔隙度(B层)显著相关外,土壤其他物理性质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土壤体积质量与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全容水量的最佳回归方程分别为对数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和指数方程;海拔和坡度显著影响表层土壤的物理性质,对B层影响不显著;有机质对土壤A、B层物理性质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桉树人工林水文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桉树林及各种因素(年龄、叶面积、砍伐、造林、火烧等)对蒸发散、流域产水量以及土壤水分和地下水的影响等方面综述国内外桉树人工林水文过程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综合来看,不同区域的桉树人工林对降水的截留量差异较大,桉树人工林的蒸腾量多介于0.5~6.0 mm·d~(-1),叶面积指数、林分密度、土壤水分与灌溉、林分年龄及植被变化等均会影响桉树人工林的蒸发散量;砍伐(皆伐、间伐等)桉树人工林会导致流域产水量增加,营造桉树人工林会导致流域产水量减少,但当林分生长到一定年龄后,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蒸腾耗水量下降,流域径流量增加,火烧也会导致桉树林流域产水量增加;干旱地区桉树人工林可能会消耗浅层地下水,对深层地下水的影响还未有明显证据.目前中国桉树人工林的水文效应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急待加强主要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