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作为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近年来,大学生犯罪陆续出现,且有增长趋势。通过分析大学生犯罪的原因,让社会关注大学生,使之健康成长,并结合多方资料探讨一些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钱晶晶 《甘肃农业》2006,(7):165-166
国际恐怖主义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恐怖主义犯罪作为危害整个社会的一个毒瘤.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今全球性的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是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是人类发展史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现象。因此,如何有效的防治恐怖主义犯罪,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与各国刑事立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成为目前法学理论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学生社会化形式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大学生社会化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发挥教育和引导作用,帮助大学生做好社会角色定位,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当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深入分析了其产生的各种根源,并据此提出了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生暴力犯罪时有发生且有上升趋势,呈现出犯罪动机的突发性、犯罪手段的残忍性、犯罪后果的严重性等特点。故有必要从心理学的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三个层面剖析大学生犯罪之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帮助措施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社会根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诚信缺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而该现象被学术界所忽视,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加剧和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利影响。造成目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因素既有客观的又有主观的,根基在主观,但对客观因素绝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6.
谈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诱因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青年大学生中,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尽管人数不多,但据有关部门资料显示,却呈现出一种上升趋势,这是值得注意的。作为向社会过渡的一个中间类型的特殊社会群体的大学生,在他们违法犯罪中,虽与社会其它违法犯罪有共同之处,但在犯罪心理、犯罪原因等方面与其他行业人员 犯罪却有明显的差异。剖析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动向和社会心理因素,找出其带有规律性的因素,对于研究对策,早期采取防范措施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类型与诱因当前,大学生犯罪行为呈多样化,既有暴力行为,又有智力犯罪,现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其心理状况应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学校不能只抓生源而忽略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任何现象的产生和存在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条件,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大学生犯罪也不例外.制约和决定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因此,要运用多种学科作为工具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有的大学生只注重专业课学习而轻视法律课学习,有的经受不起社会的诱惑,使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改变,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形形色色的网络犯罪对大学生的危害是无穷的,对大学生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健全网络法制建设和网络警察队伍的建设是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丁树歧 《甘肃农业》2005,(11):198-198
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网络犯罪的类型及特点,然后分析了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影响。针对近年来大学校园暴力事件及大学生犯罪居高不下的现状,对内蒙古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专业和动物生产类专业学生开展调研,了解农科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新形势下农科高校开展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犯罪率很低,但近年来有逐渐上升趋势,已引起社会的共同关注。本文就大学生犯罪的社会原因及个体原因进行粗浅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特点及成因,提出防控其犯罪的可行性对策,以期能为遏制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女性的犯罪率越来越高,犯罪的特点也有了新的变化,本文对农村女性的心理环境和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求找到能预防控制农村女性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犯罪实质上是一种在心理驱使之下的心理之罪。罪的心理根源与机制表现在人的本 能以及正常的或者病态心理对于犯罪的影响。人的本能心理是犯罪的潜在心理机制,人的正常 心理是犯罪的常态心理机制,而病态心理是犯罪的异常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的安全和成长成才。本文对山东农业大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有效途径开展研究,努力把握农业类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特点,梳理、寻求开展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以为提升农业类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扎实推进法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和依法治校提供理论依据,为其他农业类高校法制教育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校大学生的暴力犯罪不仅危害了社会安定,而且也给家庭造成巨大的创伤,更为重要的是影响了其自身的健康成长。本文就其犯罪的特点及心理的不成熟、家庭教育的缺陷及社会环境等暴力犯罪的主要原因进行浅析,同时对如何预防大学生暴力犯罪,落实惩防并举、以教为本的主要对策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近期,为促使在押人员检举揭发犯罪、深挖犯罪线索,镇平县检察院监所科在看守所内针对在押人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权利义务告知活动,从而使在押人员能够更好地参与改造,并树立重新做人的信念。该院驻所干警在同在押人员谈心中发现:大部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犯罪后都能正视自己所  相似文献   

18.
栾娟 《现代农业科学》2008,(5):135-135,139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引起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未成年人的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4个方面来分析未成年人的犯罪原因,以期能更好地预防此类犯罪。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在认知,需求,情感,意志和动机五个主要心理要素方面与成人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也是构建青少年犯罪预防体系的重要基石.网络瘾癖是一种病态心理,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影响甚大.网络瘾廦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交往障碍,对青少年的早期社会化产生消极影响,并给其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导致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大学生犯罪也呈上升趋势.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和社会认知受当今社会影响巨大,社会强烈冲击着他们周遭的世界.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王能武  韩玲 《农业考古》2008,(6):125-126
社会各界都在关注青少年团伙犯罪现象,本文就我国农村青少年团伙犯罪的特点及成因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并结合这一现象提出预防农村青少年团伙犯罪的对策,希望能为遏制这种公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