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规模化猪场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规模化养猪场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有利于控制母猪繁殖障碍的疾病发生,提高母猪繁殖力,增加窝产活仔数和增强母猪的抵抗能力,对养猪行业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空怀母猪、妊娠母猪、分娩母猪、哺乳母猪等方面简述了不同生理阶段母猪饲养管理要点;从提高繁殖力、发情鉴定与适时配种等方面阐述了提高母猪生产繁殖性能的饲养管理要点;同时,又简述了猪舍环境卫生控制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王国桥 《猪业科学》2015,(6):114-115
母猪的配种与妊娠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文章以饲养管理的工作程序为岗位工作时序,突出配种妊娠猪舍的工作重点与岗位职责,明确岗位任务的中心与明细,以期加强对配种妊娠猪舍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1配种舍、妊娠舍配种母猪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妊娠母猪在妊娠舍内饲养。配种舍内设配种栏,每个配种栏内养公猪1头,设在4个单体栏之后,共设8个配种栏。配种后的母猪在单体栏饲养,观察4星期,确认妊娠后转妊娠舍饲养;未妊娠或返情的母猪送回到配种栏内接受第2情期配种。对连续2个情期均配不上的母猪淘汰处理,用后备母猪增补。单体栏呈60厘  相似文献   

4.
1引言妊娠母猪舍主要是一个能让母猪保持舒适生活环境、继续怀孕的饲养舍。因此,该设施的设计应能满足母猪维持妊娠、维护身体状况和延长生产寿命以  相似文献   

5.
对妊娠母猪来说,紧闭栏饲养一般是指母猪配种一周以后转入妊娠舍,至临产前一周,在妊娠舍紧闭栏内饲养管理14周后转入产房的饲养方式。(如待配猪舍充足,可在配种后4周后转入妊娠舍紧闭栏)。1妊娠舍紧闭栏的设计与制作1.1妊娠舍的建造建设好妊娠舍将极大地方便妊娠母猪的日常饲管,提高生产效率。紧闭栏妊娠舍多采用双列式,其跨度一般8.25~8.50米即可。椽下高度2.20~2.50米,长度一般50~80米,隔热保温坡顶,一端建有值班室和贮料间。双列紧闭栏头对头排列,两列中间有1.0~1.2米宽走道,主要用于喂料和紧闭栏出猪;每列尾端有一个0.24米宽的平底…  相似文献   

6.
1配种后30天此期母猪易发生流产,应饲养于限位栏内,每栏6头,以减少运动,防止流产。同时应采取限饲,从配种后的次日开始,每天减料0.5千克,直至每天喂妊娠母猪料2千克。此期限饲,有利于受精卵着床与胚胎的分化,提高产仔率。2妊娠31~89天妊娠母猪出限位栏,于大栏内饲养,每天喂妊娠母猪料2千克,此期应注意控制给料量,让母猪充分运动,增强体质。3妊娠90~110天此期为妊娠后期,是胎儿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从第90天开始,应每天加喂妊娠母猪料1.2千克,直至7千克,采取敞开饲喂,让母猪自由采食。仍于大栏内饲养。4临产母猪(111~115天)入产房内饲养,入…  相似文献   

7.
目前,一般的猪场都要经历母猪、仔猪和肥育猪3个环节饲养管理过程,如何把握这3个关键环节,是取得养猪成功的非常重要因素。1母猪1.1空怀母猪刚断奶的母猪,应根据猪舍条件进行强弱分栏,并由专人看护以防咬伤。随时发现发情母猪,并及时配种。空怀母猪以及妊娠后30天内的母猪,  相似文献   

8.
<正>1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促其早发情促进母猪早发情,饲养上应做到:①多喂优质青绿饲料;②母猪舍应设运动场,以加强运动,增强体质;③按母猪的不同生长阶段给予不同的全价配合饲料。管理上应做到:①定期预防注射,特别是对乙  相似文献   

9.
妊娠母猪舍可设计为双列和多列式。小规模的猪场可用单列带动场的开放式。空怀、妊娠母猪最常用的一种饲养方式是分组大栏群饲,一般每栏饲养妊娠母猪2-4头。猪圈布置多为单走道双列式。地面坡降不要大于45°,地表不要太光滑,以防母猪跌倒。1对猪舍的要求1.1圈栏根据饲养妊娠母猪头数可分为大圈栏和单体栏两种。大圈栏的结构有实体式、栏栅式、综合式三种,  相似文献   

10.
1配种舍配种舍包括公猪栏和待配母猪栏,小规模猪场常分别建公猪舍和母猪舍,采用单列带运动场开放式。在集约化、工厂化猪场,为了管理方便,常将公猪栏和待配母猪栏设置在同一栋猪舍,叫配种舍。配种舍可设计成双列式和多列式,母猪可采用圈养,每圈4~10头,面积1.4~1.7m2;也可采用限位栏饲养,每栏长2.1m,宽0.6m。公猪采  相似文献   

11.
(一)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促其早发情 母猪一年四季均可发情。应满足母猪各个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尤其是配种阶段的营养需要,这是促使母猪早发情,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关键。饲养上应做到:一是多喂优质青绿饲料;二是母猪舍应设运动场,以加强运动,增强体质;三是按母猪的不同生长阶段给予不同的全价配合饲料。管理上做到:一是定期预防注射,特别是对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病的预防;二是定期消毒,定期驱除寄生虫;三是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相似文献   

12.
如何提高母猪产仔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母猪产仔头数和成活率的高低是规模化养猪能否取得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也是发展养猪生产的重要举措。通过一些养猪专业户总结多年养猪生产实践经验和综合国内的一些报道证明,母猪产仔率的高低,主要与猪舍温度、营养、胎次、配种技术及种猪精液品质和妊娠期间死胎与流产等因素有密切关系。1猪舍内温度实践证明,母猪舍温度控制在20℃以下时,可提高母猪产仔头数,舍温在35℃以上时,不但影响受精卵的发育和胚胎着床困难,而且还容易造成胚胎死亡。所以,母猪舍适宜温度应在17-20℃,妊娠母猪适宜温度应在11-15℃之间为…  相似文献   

13.
张萌 《中国饲料》2019,(8):77-80
现代猪场基本都已实现了规模化养殖,在养殖过程中,集母猪、种公猪、仔猪和育肥猪为一体。其中想要提高猪场的养殖效益,妊娠母猪尤为关键,但与妊娠母猪饲养效果息息相关的还有仔猪和哺乳母猪,这些本质上都是妊娠母猪的饲养。从科学配种到精细化养好妊娠母猪,从产房的母猪管理到仔猪饲养,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精细到位才能提高养殖效益。本文从科学饲养妊娠母猪和仔猪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妊娠母猪的饲养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1母猪 1.1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舍应有足够的运动空间,以便于运动,既可保证母猪的正常发育,又可减少肢蹄疾病的发生.经常刷拭猪体,既能保持体表清洁,防止皮肤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又能使母猪性情温顺,便于以后预防注射、配种、接产和哺乳仔猪等生产环节的管理.每天清扫猪舍2次以上,加强调教,使母猪养成定点排粪尿的习惯.在4月龄和配种前各驱虫1次,每次连续用药2次(间隔时间7~10天).配种前15~30天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猪细小病毒苗、猪乙型脑炎病苗等.  相似文献   

15.
母猪配种或输精后及早进行妊娠诊断,以便对怀孕母猪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顺利分娩;及早检出空怀母猪,尽快进行再次配种或及时治疗,对于缩短繁殖周期,提高母猪繁殖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猪妊娠诊断方法研究引起了养猪界普遍重视和关注,探索了多种猪的妊娠诊断方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从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配种、妊娠母猪早期后期的饲养管理、母猪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控以及乳猪的饲养管理方面简述了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母猪的繁殖能力对于整个规模化猪场的发展以及生产经济效益具有直接的影响,高质量、高水平的配种以及妊娠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饲养人员应该从后备母猪的选择和饲养开始,把握好养殖、配种以及妊娠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养殖技术要点,以确保本场内母猪的良好繁育生殖性状,提高养殖场内的经济收益。本文主要综述了后备母猪的选择与管理、配种前的饲养管理、配种管理的目标、发情鉴定、人工授精以及妊娠检查和管理等几方面的技术措施,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詹燕 《吉林畜牧兽医》2021,42(4):9-9,12
母猪怀孕期,是指从配种开始至分娩结束这个阶段,饲养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胎。本文根据妊娠母猪饲养管理阶段的目的是生产数量多、个体大、发育健康的仔猪,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提出了妊娠母猪饲养管理要点,目的是为养殖场做好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冬季气候寒冷,日照时间短,妊娠母猪常常出现流产、早产、死胎、成活率低等现象。为实现母猪高产高效、降低胚胎死亡数量,提高其产仔成活率,冬季要做好母猪繁殖管理工作。具体做法如下:1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控制猪舍环境饲养中可通过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控制猪舍环境,把胚胎死亡数降到最低限度。猪舍的温度应保持在16-22℃,相对湿度70%~80%,配种后喂料量应降低到原来的较低水平,但应保证优质全价,保持圈舍清洁卫生,以便减少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正>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是指处于妊娠生理阶段的母猪的管理。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目的是保证胎儿在母体内正常发育,防止死胎与流产现象的发生,从而获得数量多、初生重大而健壮的仔猪;保证母猪在妊娠期有良好的膘情;保证妊娠母猪的乳房发育,为哺乳期的泌乳进行营养贮备;保证初产青年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1妊娠期的饲养管理1.1妊娠诊断母猪配种后,应尽早诊断其是否妊娠。一般情况下母猪在配种21d后,经检查未发情,即可初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