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瑞生  秦利 《中国蚕业》2012,33(3):83-84
柞树枝干害虫有的蛀食柞树枝干及根部,有的吮吸柞叶或嫩枝汁液,严重影响柞树的正常发育,降低柞叶的质量和产量,影响柞蚕生产。橡实害虫主要危害柞树橡实,使被危害的橡实不能发芽。下面介绍柞树主要的枝干害虫与橡实害虫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郭剑  宋松  周志栋 《北方蚕业》2015,(1):30-31,33
介绍了河南省柞蚕区柞树芽叶、枝干的害虫分布及其幼虫特征、生活习性,对罗锅虫、大头虫、栎天牛、栎大蚜、壳点红蚧、麻栎瘿蜂的为害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3.
柞树瘿蜂科害虫寄生在柞树枝、芽、叶、根上,寄生在枝芽上形成虫瘿,造成柞树不能正常发芽,寄生于根部形成虫瘿则会影响柞树吸收土壤营养。查明辽宁、吉林、山东柞蚕区柞树瘿蜂科害虫有10种,明确了其种类分布区域及为害特点。  相似文献   

4.
《北方蚕业》2020,(2):40-42
柞园食叶害虫不仅影响柞树的生长发育,而且与柞蚕争食,严重影响柞蚕的产量和质量。通过调查确定了柞园食叶害虫的主要种类,依据害虫种类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5.
2021 年 9 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柞蚕饲养技术岗位专家李喜升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柞树害虫生物学研究及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应用"成果参加第十二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的评选,获得了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奖项于2020 年 11 月由中国林学会组织专家在沈阳进行评审,专家组一致评价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成果针对柞树害虫发生危害严重、综合防治技术集成不够等问题,研究了柞树主要害虫的种类、为害特点、防治技术及害虫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等,为保护柞树资源和促进柞蚕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该项成果查明柞树害虫有8 目83 科 624 种,主要害虫有4 目43 科391 种;明确了辽宁等各柞蚕主产省区柞树害虫优势种及潜在优势种,调查分析了天幕毛虫等 16 种芽叶害虫、栗天牛等 6 种枝干害虫,以及橡实象虫等23 种柞树主要害虫的生物学习性与发生规律;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明了柞树主要害虫栎黄掌舟蛾、橡实象虫、刺蛾类间的亲缘关系;研究建立了芽叶类、枝干类及橡实类柞树主要害虫的综合配套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6.
在柞蚕二化一放地区,由于柞蚕收蚁时间晚于天幕毛虫和舞毒蛾的羽化期,提前羽化的天幕毛虫和舞毒蛾,一旦在柞蚕场地内大量发生,将会食尽柞树叶,导致柞蚕幼虫无叶可食, 影响柞蚕生产.现将柞树主要害虫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河南省柞蚕生产区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柞树叶片生长发育,为一化性柞蚕区壮蚕用叶提供适熟叶。试验结果: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使柞树叶片延迟老化20d以上,一年生柞园壮蚕期单位面积可用叶量是冬季砍伐后火芽的1倍以上,且随着柞树树龄的增长而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8.
辛硫磷防治天幕毛虫及舞毒蛾等柞树害虫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柞树是柞蚕的主要饲料,在自然条件下常遭受一些食叶害虫的为害。其中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innaeus.)、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ats.)、栎枯叶蛾(Bhima sp.)等在辽宁蚕区都是柞树的主要害虫,常啃食嫩梢、吃光树叶,影响更新中刈柞树的发条和展叶,使春蚕生产受到较大的损失。我们针对上述害虫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从室内的药剂筛选中看出,以辛硫磷杀虫效果为好,可收到一药多治之功效。本文仅就辛硫磷药效与防治试验初步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发展柞蚕生产是否会对柞树的生长以及山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根据植物的生长冗余理论与补偿机制并结合已有的柞树去叶试验和柞蚕放养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柞树部分去叶后有利于光合同化产物向枝条和剩余叶片中的分配,补偿因去叶带来的地上与地下部分的生长不平衡,直到二者恢复正常比例;柞树的生长冗余现象和补偿作用主要体现在茎、叶等主要部位与器官,以及柞树夏梢的二次生长方面。据此认为,采用科学方法放养柞蚕和管理柞树能够使柞树的生长特性与放养柞蚕有机结合,使柞树生长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实现柞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对河南一化性柞蚕区主要柞树食叶类害虫的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为害状进行详细调查,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是一化性柞蚕主产区,放养方法与其它地区不尽相同.在春柞蚕放养过程中,除稚蚕期利用很少老梢柞叶外,四、五龄壮蚕期历来采用火芽饲养.而蚕坡的轮伐直接影响柞树的生长,且存在着柞树有效产叶量低,养蚕劳动强度大,生态效益差等缺点,是柞蚕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依照柞树、柞蚕的生长发育协调一致满足蚕儿生理需要的原则,就河南柞蚕全龄老梢育技术,在此与同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柞树主要害虫名录(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记述了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和夜蛾科(Noctuidae)的柞树主要害虫75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域,为有效控制灯蛾类、夜蛾类柞树主要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中国柞树主要害虫名录(Ⅰ)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记述了我国有关鳞翅目(Lepidoptera)刺蛾科(Limacodidae)和卷蛾科(Tortricidae)等16个科的柞树害虫88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有效控制刺蛾类、卷蛾类等柞树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人工饲料对柞蚕幼虫肠道菌群组成、多样性特征及菌群功能的影响,收集从收蚁开始分别饲育柞树叶和人工饲料至2龄时期的柞蚕肠道样品,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肠道微生物进行分析,并采用Tax4Fun软件预测菌群潜在功能。结果发现,不同饲育组柞蚕幼虫肠道菌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人工饲料组柞蚕幼虫肠道菌群多样性低于柞树叶组。肠道菌群功能预测结果显示,人工饲料组肠道菌群中翻译、复制和修复、能量代谢、辅助因子和维生素代谢等功能基因丰度显著升高,在碳水化合物代谢、膜运输等功能基因丰度显著降低。结果表明人工饲料显著改变了柞蚕肠道的菌群结构组成,并影响其代谢功能,这些变化可能与柞蚕幼虫生长缓慢、体质量减轻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中国柞树主要害虫名录(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了鳞翅目(Lepidoptera)舟蛾科(Notodontidae)、毒蛾科(Lymantriidae)等7个科的柞树主要害虫77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植物种类及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域,为有效控制舟蛾类、毒蛾类等柞树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6.
<正> 栎根瘿蜂(Biorhiza weldi Y. et M.)属于膜翅目,瘿蜂科,是柞树的一种寄生性害虫。日本佐佐木(1902)曾以Cynipis sp·和Andricus terminalis F. 报道;向川(1904、1914)、名和(1906)、新岛(1913)均以Dryophanta nawai Ashm.报道,门前(1929)曾以Diplolipis nawai Ashm.报道,(1931年)又以Biorhiza nawai Ashm.报道;桝田(1956)以Biorhiza meldi Y. et M.报道。 此蜂在辽宁的柞林里均有发生,危害柞树的芽和根。受害柞树发芽少,枝条短小,树势衰弱,影响放养柞蚕。  相似文献   

17.
柞蚕及其饲料中的矿物质元素和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是科学评价柞蚕食品营养价值与实施产品生产质量监控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辽宁省6个市(县)选点采集柞蚕蛹和辽东栎柞树的叶片(采样柞蚕的饲料),在沈阳市采集分属5个种的柞树叶片,采用HNO_3-H_2O_2高压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上述样品中的矿物质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学验证加标回收率为97.50%~102.60%,相对标准偏差(RSD)3.13%。对柞树叶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同一地区各种柞树叶片中的矿物质元素含量存在差异,槲、麻栎2个种叶片中的重金属元素Mn、Fe、As、Hg、Pb含量较高;来自不同地区的辽东栎叶片中的矿物质元素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Mg、P、K、Ca、Mn平均质量比分别为2 909.13、1 727.28、7 060.91、13702.74、514.66 mg/kg,Fe、Cu、Zn、Ni的平均质量比分别为280.11、15.48、22.75、5.19 mg/kg,Se的平均质量比为0.05 mg/kg,重金属元素Cr、As、Cd、Hg、Pb的平均质量比分别为1.52、0.30、0.09、0.02、2.63 mg/kg。检测不同地区来源的柞蚕蛹样品中的矿物质元素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Mg、P、K、Ca平均质量比分别为3 725.74、8 019.68、15 102.84、1 234.52 mg/kg,Fe、Mn、Cu、Zn、Ni的平均质量比分别为120.15、14.80、16.64、132.06、2.82 mg/kg,Se的平均质量比为0.37 mg/kg,重金属元素Pb、Hg、Cr、As、Cd的平均质量比分别为1.63、0.01、5.01、0.92、0.32 mg/kg。相关性分析表明,柞树叶与柞蚕蛹中的Mn含量中度相关且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柞树叶与柞蚕蛹中的P、K、Cr、Cu、Zn、As含量低度相关,Ni、Hg、Mg、Ca、Fe、Se、Cd、Pb含量在二者间的相关关系极弱。  相似文献   

18.
3 柞树缩叶病 3.1 分布与危害 缩叶病也称烂斑病、叶肿病,分布于河南、山东、四川、东北等地区.危害麻栎、栓皮栎、白栎、槲栎等树种. 3.2病症 柞树缩叶病多发生于未成熟的叶片,5、6月间开始出现症状,发病初期叶片的正面出现黄绿色至黄色的凸起斑块,似水泡状,后期病斑变灰绿色至棕褐色.叶背病斑略凹陷,灰绿色,后期出现灰白色或紫灰色粉层,为病菌的子囊层.病斑可扩展相连成大块枯斑,造成叶片皱缩、卷曲.夏末秋初,病叶多早落(图3).  相似文献   

19.
夏润玺  秦利 《中国蚕业》2013,34(1):91-92
在自然界中,柞树经常因遭受各种病原物的侵染而发病,生长受到抑制,产叶量下降,叶质变劣,甚至死亡,直接影响柞蚕生产.常见的柞树病害:危害叶部的有白粉病、锈病、褐斑病、褐粉病、蛙眼病、早烘病、缩叶病、污叶病等,危害枝干的有干枯病、枯枝病、干基腐朽病、白腐病等,危害根部的有根朽病、幼苗根腐病等,危害果实的有橡实僵干病等.本文简述常见的柞树病害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 我省地处寒温带,春季干燥多风。柞树因受低温、冷害等影响,不能适时开叶,影响柞蚕的适时放养。为了探索柞树开叶规律,我们从1959年开始,进行了蚕场(以柞树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