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进。步分析猪笼草瓶状体内消化液中蛋白质的性质,本研究在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消化液中蛋白酶的活性,并且比较了3种不同沉淀方法对消化液蛋白进行的浓缩,通过SDS-聚丙烯酰胺电泳对消化液蛋白作了初步分离。结果表明,猪笼草消化液中蛋白酶的最适酶活温度为50℃,且稳定性最高;当pH为5时,该蛋白酶活性出现峰值,采用氯仿-正丁醇法(5:1)沉淀浓缩猪笼草消化液蛋白样品效果最佳。聚丙烯酰胺电泳结果表明,消化液至少包括三种蛋白组分,分子量分别为24.3kD、35.1kD和61.4kD,且35.1kD条带具有抗胰蛋白酶消化活性。本研究为综合开发利用猪笼草野生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法研究了喷施农药对棉花植株同工酶谱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农药,不同棉花品种,施药后不同时间间隔,不同生育期棉株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的变化和差异,结果表明,喷施不同农药,不同棉花品种,不同生育期及施药后不同时间间隔均对棉株POD同工酶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是实验室常用的基本鉴定方法之一。但由于做胶方式以及各实验室仪器设备良莠不齐,经过一系列纷繁复杂的操作,电泳结果未必尽如人意。其中凝胶带型的判断就是一个较为困惑的问题,一般的聚丙烯酰胺胶跑出的条带总体上都有弧度,越是靠近凝胶两侧越是严重。在本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种较为简单易行的方案,即将难以区分的条带样品做成混合样marker来辅助辨型,通过调整电压和凝胶浓度来达到区分条带的目的。我们用该方案可以将相差0~3bp大小的条带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4.
草菇低温诱导蛋白的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低温4℃诱导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 (Bull.ex Fr)Sing.)菌丝体2h后,对其可溶性蛋白进行分析,发现草菇在低温胁迫下有新的可溶性蛋白质产生。应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和电泳分离制备技术,分离和纯化得到了草菇菌丝体中的一个低温诱导蛋白,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等电聚焦电泳等方法分析该蛋白,结果均呈现为单一条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蛋白是由分子量为51kD的一个亚基组成,等电聚焦电泳结果发现该蛋白的等电点为3.73。  相似文献   

5.
介绍用等电点聚焦电泳分离并检测蛋白酶的一种精确方法。向含有明胶铁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0.3%辛基-D-吡喃葡糖苷或8M尿素,同时向样品溶液中加入细胞色素C和PI标记蛋白,这样可避免电泳过程中蛋白酶与基质的互作。在木瓜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和蛋白酶K等常用蛋白酶的估计等电点进行检测,检测极限可达微微克至毫微克。  相似文献   

6.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法对四种水牛—摩拉(Murra)、尼里(Nili-Ravi)、广西南宁本地及其三品系杂交[Ni(■× (Mu■× Na■)■]水牛血清LDH同工酶谱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水牛血清LDH同工酶谱的基本特点是 LDH_1>LDH_2>LDH_3>LDH_4>LDH_5,但也出现了 LDH_2>LDH_1、LDH_3>LDH_2、LDH_4>LDH_3和LDH_5>LDH_4的情况。同时还发现四种水牛的部分个体中,除表现正常的五条酶带外,还出现一条新的酶带(LDH_6)。其血清的LDH同工酶谱,在同一品种内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很小,而在不同品种间的差异则较大。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以16个石榴品种为实验材料,筛选出10个重复性及多态性均较好的引物进行RAPD分析。分别采用琼脂糖凝胶以及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检测方法对PCR扩增结果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电泳方式均能得到较为清晰的扩增条带,且两种电泳方式获得的条带总数及多态性条带数均有所不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共检测出76条带,其中有43条为多态性谱带,多态性比率为56.4%;而在PAGE电泳方法共检测出123条谱带,多态性谱带数为87条,多态性比率为70.95%。PAGE电泳方法检测出的条带数约为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出条带数的1.5倍。基于两种电泳方法所得RAPD标记的多态性位点,利用NYSYS软件计算遗传相似系数,并构建遗传关系聚类图,分析结果显示,石榴遗传多样性丰富,两种电泳方法所得聚类结果大致相同,可以利用RAPD分子标记及两种电泳检测方法对不同数量的石榴进行分子水平的品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同时通过对来自几个引物随机挑选的17个片段进行克隆,测序结果显示17个片段都是对应引物的RAPD扩增产物,其中有3条是编码蛋白的基因片段,表明了RAPD不仅扩增基因组上的非编码蛋白序列,同时也可以扩增编...  相似文献   

8.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用摩根溅蚀盘测定土壤的溅蚀量,研究聚丙烯酰胺(PAM)对溅蚀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聚丙烯酰胺(PAM)会改变土壤的溅蚀速率,不同浓度PAM溶液对溅蚀速率的影响程度不同,而且随降雨历时的延长结皮埘溅蚀速率的影响作用会占主导地位.一般来说,在降雨初期,由于PAM的聚合作用,使得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增加,土壤溅蚀速率较小,随着时间的延长,溅蚀速率开始上升,但是当土壤表面开始发育结皮时,结皮的形成使土壤表面抗溅蚀的强度增强,土壤溅蚀速率减小.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牛乳清蛋白(WPI)加压凝胶的消化性,使用未加压WPI及加压(200~600MPa)WPI凝胶进行了体外模拟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消化率的测定,并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SDS-PAGE)电泳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压力对WPI构成蛋白消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消化后,加压WPI凝胶消化率显著高于未加压WPI,分别为72.59%和61.02%;400MPa以上加压处理后,加压WPI凝胶消化率未见有明显的变化(p<0.05)。尽管未加压WPI中β-乳球蛋白不易被胃蛋白酶消化,400MPa加压WPI凝胶中的β-乳球蛋白则能被胃蛋白酶部分消化,而600MPa加压后β-乳球蛋白几乎被完全消化。此外,在胃蛋白酶消化阶段,有3500~6500u范围的多肽产物生成。  相似文献   

10.
影响PCR-SSCP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PCR-SSCP是一种基于PCR的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e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分析技术,是DNA已知突变的检测或未知变异分析中十分常用和实用的技术之一,本研究从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配制、样品的变性处理、电泳条件,显色方法和结果分析等方面对影响PCR-SSCP实验室操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作者的经验给出了大小在100~200bp范围以内的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酰胺防治土壤侵蚀的适宜品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治理田间水土流失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措施等,但都存在或投资大、或周期长、或见效慢等不足。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酰胺应用于水土保持领域在国内外尚处于起步阶段,为给田间施用聚丙烯酰胺防治土壤侵蚀提供依据和指导,我们应用聚丙烯酰胺的3种不同剂型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表明,不同剂型的聚丙烯酰胺均具有防治土壤侵蚀的作用,以阴离子型分子量300万~400万的聚丙烯酰胺减少土壤侵蚀量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为快速筛选及确定合适的预聚体系,以高效制备对茶叶等食品中残留的溴氰菊酯具有特异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以溴氰菊酯为模板,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和紫外光谱对预聚体系中功能单体和溶剂进行种类筛选及配比确定,辅助溴氰菊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设计。对模板与不同功能单体预聚体系的结合能计算和光谱分析结果均表明溴氰菊酯与丙烯酰胺能形成更为稳定的复合物,且以乙腈为溶剂更有利于溴氰菊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差示紫外光谱计算进一步得出当溴氰菊酯与丙烯酰胺的化学配位比n=4时,可在乙腈溶液中形成稳定的预聚体系,其结合常数为6.614×10~5。基于上述结果,采用沉淀聚合法正交优化制备溴氰菊酯分子印迹聚合物,扫描电镜和静态平衡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多孔结构和特异吸附性,印迹因子为2.269,对3种结构类似物的分离因子均大于3.2。研究结果表明分子模拟和光谱分析方法对分子印迹预聚体系筛选和聚合物合成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世界首例性别控制水牛在广西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13日上午11时20分,一头杂交母水牛在广西南宁顺利地产下了经分离XY精子性别控制的雌性试管水牛双犊,这在世界上尚属首例。分离水牛XY精子的性别控制研究项目由广西大学动物繁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卢克焕教授主持,广西水牛研究所和广西畜禽品种改良站共同参与完成。该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区人民政府主席基金和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资金联合资助。这两头性别控制试管水牛犊体重均为29 kg。“姊妹花”的出生经历了复杂、严密的科学设计:首先是用流式细胞仪分离出良种摩拉水牛精液的X精子和Y精子,然后将X精子与本…  相似文献   

14.
紫云英和稻草在分解过程中水溶性有机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助气相色谱、阴极溶出伏安法、循环伏安法及凝胶分离等手段,研究了紫云英和稻草在培养分解过程中水溶性有机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挥发性有机酸及水溶性有机物质中的碳、氮、二价硫、酚类物质的数量、种类及其变化因植物的种类及分解阶段而异。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对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olima、Shan2A、Ogu和辐照处理的新雄性不育系Xin1和Xin2及其保持系Shan2B的种子进行了脂酶和过氧化物酶分析,结果表明:5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比保持系Shan2B多1条迁移率为0.45的脂酶(EST)谱带;Xin1、Shan2A和Polima各有4条过氧化物酶(POD)谱带,保持系缺少1条迁移率为0.61的POD谱带,推测这一同工酶的表达可能与雄性不育相关。  相似文献   

16.
聚丙烯酰胺防治土壤侵蚀的持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并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对具有防治水土流失作用的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酰胺最优剂型的适宜用量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得出聚丙烯酰胺能保持减少土壤流失量50%以上的效果,即聚丙烯酰胺防治水土流失效果的持效期可以达到2年以上。  相似文献   

17.
银杏内生真菌刺盘孢遗传多样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银杏内生真菌的刺盘孢菌株的遗传分化,选用了分离自江苏5个县市的14个菌株,利用RAPD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5个引物,扩增出62条DNA带,在此基础上分析并建构了遗传相关聚类图。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刺盘孢菌株其遗传差异性不同,14个菌株可聚为两大类,其中启东、邳州的6株聚为一类,南京、南通和泰兴的8株又聚为一类。所有的14个菌株的相似性系数范围在46%~89%。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酰胺对蚯蚓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聚丙烯酰胺作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水处理剂,而其排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形成潜在的威胁。该研究在人工土壤条件下,通过急性和亚急性暴露试验研究了聚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对赤子爱胜蚓存活、生长和繁殖的影响,旨在评价聚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对蚯蚓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大于2000和164.01?mg/kg,聚丙烯酰胺比丙烯酰胺毒性低;在急性和亚急性毒性暴露期内,聚丙烯酰胺对蚯蚓的存活和生长无显著影响;而当丙烯酰胺浓度大于100?mg/kg时即对蚯蚓的存活和生长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聚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均对蚯蚓的繁殖能力有非常显著的影响(P<0.05)。因此残留于污泥中的聚丙烯酰胺对环境有一定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9.
棉铃虫法胱氨酸蛋白酶底物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半胱氨酸蛋白酶的底物专一性,进一步阐明该蛋白酶的性质和应用前景,从棉铃虫卵巢中 化了该蛋白酶,用电泳方法检测了该蛋白酶对牛血红蛋白(Hb)、牛血清蛋白(BSA)、卵黄磷蛋白(Vn)、明胶(gelatin)等4种动物蛋白,及大事产、玉米、马铃薯、豇豆、向阳花种子及棉籽蛋白等6种植物蛋白的水解作用,结果显示该酶对4种埃6种植物蛋白都有明显水解活性。用吸光度测定法测定了棉铃虫半胱氨酸蛋白酶对牛血红蛋白,牛血清蛋白、卵磷蛋白、明胶等4种底物的米氏常数(Km)值。结果显示棉铃虫半胱氨酸蛋白酶对牛血红蛋白和卵磷蛋白的水解产物的吸光度值较高,而对牛血清蛋白和明胶的水解产物的吸光度值较低。 测得该蛋白酶对牛血红蛋白、牛血清蛋白的水解产物的吸光度值较高,而对牛血清蛋白和明胶的水解产物的吸光度值较低。测得该蛋白酶对牛血红蛋白、牛血清蛋白、卵黄磷蛋白、明胶的Km值分别为10、0.91、0.08μmol/L和250mg/L,其中对卵黄磷蛋白的Km值最小,说明棉铃虫半胱氨酸蛋白酶与卵黄磷蛋白的亲和力量大,即卵黄磷蛋白是棉铃虫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最适底物,同时用电泳方法检测了该蛋白酶对粗提的棉铃虫卵黄磷蛋白的水解作用,结果显示该酶对其有明显水解活性,由此推测该酶可能参与棉铃虫胚胎发育中卵磷蛋白的水解。  相似文献   

20.
拟盘多毛孢菌属真菌侵染的寄主种类多、范围广,可引起多种经济作物和观赏植物的多类病害,病征具有多样性。在前期对贵州省油茶叶枯病的研究过程中,分离到一个拟盘多毛孢菌的新致病菌KLXY-7-2。通过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形态学鉴定和微管蛋白基因(TUB2)构建系统发育树等多种检测方法,KLXY-7-2菌鉴定结果为木防已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cocculi)。病原菌与拟盘多毛孢属EF055226.1、EF055231.1真菌聚为一个独立的进化分支,且置信度为99%。本研究所鉴定的油茶木防已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cocculi),在油茶叶枯病的相关研究属于首次报道,可为进一步明确该病原菌的发生规律及预防时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