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根据原许村区1983年、1988年和1991年三次牛流行热的发生、流行情况,分别从牛的类别、年龄、地区性、流行方式、季节、气候等方面对牛流行热发生、流行与有关因素的关系和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牛流行热是牛的一种病毒性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1983年7—9月和1986年8— 11月在松桃普觉区两次发生,病势蔓延迅猛,发病率高。我们通过实地调查分析,诊断为牛流行热,报告如下。一、病史调查概况 1983年7—9月该病在普党区发生,且大批流行,1986年8—11月又在本区4个  相似文献   

3.
1983年9~10月间,衡水市农村发生耕牛流行热,来势凶猛,发病率高,9月9日~10月10日一个月间我站收治患牛60头,应用中西结合治疗,全部治愈,现将流行情况和治疗经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牛流行热是由弹状病毒科的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是一种重要的虫媒病毒病,具有明显的发病季节性和流行周期性,可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产奶量减少及淘汰率升高,给养牛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以淮海经济区某县1983~2017年牛流行热发生情况为背景,并对其他县市的多个规模养殖场进行牛流行热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同时对牛流行热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验证,找出该病在淮海经济区的流行规律,为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牛流行热又叫暂时热、三日热,俗称“撮脚瘟”、“僵硬热”等。该病是由弹状病毒科暂时热病毒属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一旦发生,传播极快,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科学防治。1流行病学病牛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蚊、虻、库蠓等吸血昆虫是该病的传播媒介。该病在自然条件下仅感染牛,发病率:奶牛>黄牛>水牛,高产奶牛>青壮年牛>犊牛>老牛。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约经3~5年有一次小流行,6~12年有一次大流行。该病多发生于气候炎热、雨量较多,蚊、虻、库蠓等吸血昆虫肆虐,昼夜温差较大的夏末和秋季,我省8~10月份…  相似文献   

6.
牛流行热(也称三日热、暂时热)是牛的一种病毒性急热性全身性传染病。该病1983年7—9月和1986年8—11月在松挑县普觉区两次突然发生,病势蔓延迅速凶猛,大批流行,发病率高,给农业生产和养牛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7.
牛流行热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其流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一般每隔5~7年大面积流行1次,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的危害。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畜禽流通范围更加广泛,该病流行周期极有可能缩短,1990年和1995年秋季,山东省均发生过大面积流行,1995年距今已有4年,已接近流行周期年限,且牛流行热病毒也会随着每株的变异,使本病的预防和诊疗大大增加难度。所以,本文旨在提醒业内人士,今年夏秋季节,应高度警惕,做好本病的预防诊疗工作,保护养牛业的健康发展。流行病学本病流行范围极广,多在蚊蝇孽生的8~10月份发生…  相似文献   

8.
牛流行热也叫牛的三日热、牛短暂热,也曾把牛的流行性感冒称为流行热。本病是由一种圆锥形的弹状病毒或与弹状病毒非常相近的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热性病,其特征为病程短,死亡率低,病牛跛行和僵硬。自然感染范围不广,通常只有牛患病。1983年夏秋季节,大连地区广大农村和市郊部份农牧场的黄牛、奶牛相继发生本病,在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和辽宁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帮助下,确诊本病为牛流行热,现将流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在我国,1955年最早流行于广东、浙江、山东。以后,广东(1962、1966、1971、1972、1976、1977、1978、1979、1983、1985、1987、1988年)、浙江(1958、1965、1971、1983、1987、1988年)、大连(1983年)、河南(1991年)、安徽(1991  相似文献   

10.
牛流行性热是一种急性、热性、病毒性传染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主要表现为高热,流鼻涕,跛行。1983年8—10月份我县发生的牛流行性热持续时间长,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牛流行热(也称三日热、暂时热)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1983年7~9月和1986年8~11月该病在贵州省松桃县普觉区突然发生两次,病势凶猛,蔓延迅速,大批流行,发病率高,给农业生产和养牛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为了摸清该病在本地区的流行情况,以便为拟定以后的防治措施提  相似文献   

12.
据考证江苏省曾于1955年、1958年、1977年曾流行过类似此病。我们苏州市,据病史资料记载于1955年、1959年、1964年1972年亦发生过类似“牛流行热”,(当时记录为牛流行性感冒。为摸清这次“牛流行热”在苏州地区的流行情况,我们于10月30日草拟一个有关“牛流行热”的调查提纲,发给全市22个奶牛场(厂)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3.
牛流行热,是牛一种病毒性、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1995年秋季和2004年秋季在周至县两次突然发生,病势蔓延凶猛,发病率高,给养牛生产带来严重威胁。两次发病头数1 088头,中西医结合治愈1080头,治愈率99.26%,死亡率0.74%,现将防制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的严重卡他性炎症和运动障碍。本病多发生于秋末冬初,一般发生在6—10月,而1988年在我们杨町区发病是在8月初至11月中旬结束,共发生2334例,占总耕牛数的21%。牛流行热一般采取对症治疗,如果不能合理用药,其疗效不佳,造成  相似文献   

15.
《中兽医医药杂志》1988年第5期登载了胡耀强同志的《国槐枝煎液洗治牛流感瘫痪》一文,读后深为作者就地取材,为养牛户着想的良好医德所感动。但文中有几点不妥之处,现提出与作者商榷。 (一)原文中说“1983年发生牛流感……”,实际上是由牛流行热病毒(Bovine epizootic fevet virus)引起的牛流行热(Bovine epizootic fever),或称暂时热(Ephemeral fever)、三日热(Three day fever)。牛流行热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的水泡病毒属,既不是流感病毒(属于  相似文献   

16.
牛流行热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其流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一般每隔5-7年大面积流行一次,给生产造成巨大的危害.目前,随着经济交流的日益加强,畜禽流通范围更加广泛,其流行周期极有可能缩短,1990年和1995年秋季,山东省均发生过大面积流行,1995年距今已有4年,已接近流行周期年限,且牛流行热病毒也会随着毒株的变异,使本病的预防和诊疗大大地增加难度.所以,本文旨在提醒业内人士,今年夏秋季节,应高度警惕,做好本病的预防诊疗工作,保持养牛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牛流行热(也称暂时热、三日热、僵硬病)是奶牛、黄牛和水牛的一种病毒性急性热性传染病。自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在非洲流行以来,逐步扩展到大洋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在我国,自五十年代有本病发生以来,已有几次犬流行,特别是近年(1976和1983年)来已扩展到15个省(市),危害严  相似文献   

18.
牛流行热(也称暂时热、三日热、僵硬病)是奶牛、黄牛和水牛的一种病毒性急性热性传染病。自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在非洲流行以来,逐步扩展到大洋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在我国,自五十年代有本病发生以来,已有几次大流行,特别是近年(1976和1983年)来已扩展到15个省(市),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9.
牛流行热是一种牛的虫媒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在亚热带以及温和气候的非洲、亚洲以及澳大利亚均有发生。牛流行热的流行发生在夏季和秋季的几个月,在冬季消失。本病可以分为发热期、失能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四个阶段。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肌肉僵硬和胸骨倾斜。自然感染后的动物具有较强的免疫力。本病可以治疗和预防,疫苗有弱毒活苗、灭活苗和亚单位疫苗。  相似文献   

20.
我市于1955年、1958年、1971年曾发生过奶牛流行热,均在6—8月份。1983年奶牛流行热流行的季节比前三次推迟,但来势凶猛,持继时间长。最早发病是8月27—28日,九月份大暴发,10月27日停止。个别延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