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蒜属植物为东亚特有属,是一类兼具药用价值与观赏价值的经济植物.对石蒜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研究现状,包括栽培技术、种球繁育、染色体核型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概括,并对石蒜属植物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石蒜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石蒜属植物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蒜属植物花色艳丽、姿态优美,成片开花效果显著,是江苏的原生物种,适合景观地被搭配栽植,目前在南京的一些公园、道路和小区均有应用。通过阐述石蒜属植物的生物学形态与常见品种,详细论述石蒜属植物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石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和外植体选择对石蒜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选择是石蒜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素,3种外植体中,种子胚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最好;在MS+2,4-D 1.0 mg/L+6-BA 1.0 mg/L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率最高可达82.4%.并能较好地诱导愈伤组织发生不定芽,MS+ NAA 0.1mg/L能较好地诱导愈伤组织发生根.石蒜再生植株进行移栽的最佳基质应为腐殖质和珍珠岩以1∶1的比例组成,其成活率为70%.  相似文献   

4.
中国石蒜生长特性及高量施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高用量的尿素和氮磷钾(N-P-K)复合肥双因素施肥对中国石蒜(Lycorischinensis)的当季和次年叶生长量及鳞茎生物量的影响,并且对叶量进行了主观评价。结果表明:高用量的尿素对中国石蒜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N-P-K复合肥对中国石蒜生长未达到显著性影响水平;叶的数量与鳞茎生物量呈线性正相关;主观评价定性结果与鳞茎生物量结果类似。  相似文献   

5.
从城市园林绿化对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强,耐旱、耐湿和耐瘠薄土壤的地被花卉需求角度,围绕石蒜属植物的优良特性,对石蒜属植物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繁殖栽培、园林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介绍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蒜SSR体系的建立及性状对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利用石蒜属球根花卉资源和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利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建立了中国石蒜的SSR分子标记体系:20 μL含Taq酶0.5 U、Mg 2+ 1.5mmol · L-1、dNTP 0.125 mmol · L-1、Primer 0.5 mmol · L-1、DNA 50 ng。利用该体系对石蒜属的8个物种和中国石蒜种内35个无性系进行扩增,每对引物在种间平均得到7个多态性位点,在中国石蒜种内得到9.5个多态性位点,反映出该体系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稳定性。利用对应分析法对中国石蒜的花葶高度、开花期等性状和SSR扩增条带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关联分析,初步得到与迟花期‘Oct’性状相关的Ly97和Ly98条带,与中矮花葶高度‘Mid’、‘Low’性状相关的Ly84、Ly87和Ly97条带等,并提出开展进一步的杂交和遗传测定,对辅助选择标记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
刘志高 《北方园艺》2011,(17):90-93
以原产江苏和安徽的中国石蒜、换锦花和长筒石蒜为试材,调查其自然结实率、种子生活力、种子百粒重和发芽特性,测定种子吸水曲线,并研究不同温度和赤霉素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换锦花、长筒石蒜和中国石蒜自然结实率分别为8.27、8.49和4.24粒/株,种子生活力分别为81.3%、65.4%和63.1%,百粒重分别为15.83、34.47和30.52 g,发芽率依次为71.1%、62.3%和48.3%;3种石蒜属植物种子的吸水曲线大体呈“S”型,吸水过程可分为快速吸水、缓慢吸水和平稳吸水3个阶段;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影响较大,25℃适宜种子萌发;10、20和50 mg/L GA3对中国石蒜和换锦花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而GA3处理抑制了长筒石蒜种子萌发.3种石蒜属植物种子没有休眠现象,适宜条件下当年即可萌发;3种石蒜属植物种子活力和萌发率存在较大差异,且对GA3处理的反应不一致.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蒜属种间关系的trnH-psbA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叶绿体基因trnH-psbA序列对石蒜属16种(含1变种)的种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测物种的序列全长在546 ~ 641 bp,GC含量为35.86% ~ 36.41%,其核苷酸变异位点14个,信息位点5个,这些位点可以区分石蒜属物种;供试材料聚为3类,除中国石蒜、忽地笑和玫瑰石蒜的系统位置有所不同外,与经典分类基本一致。叶绿体基因trnH-psbA序列可以有效地鉴别石蒜属物种及分类,是一种有效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9.
蒋婷婷  高燕会  童再康 《园艺学报》2015,42(6):1129-1138
以石蒜属植物换锦花(Lycoris sprengeri)、石蒜(Lycoris radiata)和中国石蒜(Lycoris chinensis Traub)不同组织器官、不同花发育时期以及不同杂交种的幼小鳞茎为研究材料,利用qRT-PCR技术检测Actin、EF-1α、GAPDH、5S rRNA、Ubiquitin和β-Tubulin等6个内参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利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软件综合评价6个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石蒜属植物种间和种内内参基因表达差异明显,在分析换锦花不同组织基因表达时可选用β-Tubulin、Actin和GAPDH作为内参基因,分析不同花期的基因表达时宜选用5S rRNA、EF-1α、Actin和β-Tubulin作内参基因。中国石蒜不同组织最合适的内参基因是5S rRNA、Ubiquitin、EF-1α和β-Tubulin,而不同花期最合适的内参基因则是Ubiquitin、β-Tubulin。分析石蒜不同组织间基因表达的适宜内参基因是β-Tubulin和5S rRNA,不同花期为Ubiquitin、β-Tubulin以及5S rRNA。不同杂交种鳞茎适宜内参基因为β-Tubulin和Actin。  相似文献   

10.
以18个石蒜属资源为试材,采用定期观测结合流式细胞仪倍性鉴定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石蒜属资源的主要观赏性状、倍性以及不同杂交组合对结实率的影响,以期为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蒜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石蒜属资源在观赏性状上存在差异,花色主要有大红色、蓝紫色、白色、黄色等,部分资源如长筒石蒜和中国石蒜,花葶长达56.41~62.24 cm,花大健壮,是用作切花的良好材料。对石蒜属资源的倍性进行分析,鉴定到二倍体种质12份,三倍体种质6份。根据优势互补原则,设计了64个杂交组合,对杂交结果进行了统计,换锦花、中国石蒜、红蓝石蒜和长筒石蒜等资源具有良好的杂交结实率,是后续杂交育种优良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光合特性的石蒜属植物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16种石蒜属植物为试材,采用便携式Li-6400光合测定系统,运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测定分析了16种石蒜属植物的光合特性及其种间关系.结果表明:16种石蒜属植物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存在较大差异,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也不尽相同.根据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等光合生理指标可将其聚为两大类,玫瑰石蒜、鹿葱、稻草石蒜、陕西石蒜、长筒石蒜、香石蒜、换锦花、红蓝石蒜、江苏石蒜、乳白石蒜和忽地笑共11个物种聚为一大类,中国石蒜、黄长筒石蒜、短蕊石蒜、石蒜和安徽石蒜共5个物种聚为另一类群.  相似文献   

12.
话说石蒜     
<正>"彼岸花开开彼岸,奈何桥前可奈何。叶落花开永不见,度日如年谁可恋。若君已忘相思苦,伊人便相思入骨。"2017年的第一朵石蒜花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了一些,但随后杭州的连续高温使得它也只能是灵光乍现,时至今日(7月22日大暑),本属于早花的两个种类(长筒石蒜和中国石蒜)才象征性地开了几朵,而我也终于按捺不住,敲击出一些属于自己的石蒜文字,让更  相似文献   

13.
石蒜鳞茎膨大过程中内源激素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蒜(Lycoris radiata)鳞茎自然膨大过程很慢,严重制约其商业化生产的发展,研究鳞茎膨大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能够为利用外施生长调节剂调控石蒜鳞茎的膨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构建同一遗传背景下的石蒜鳞茎膨大过程材料,研究鳞茎膨大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K)、赤霉素(GA)以及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并通过转录组测序的方式,研究此过程中内源激素合成及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内源GA能够负调控石蒜鳞茎的膨大,而内源IAA和CK正向调控,但IAA的作用时期可能更多集中于鳞茎膨大早期,且可能通过调控CK的合成及信号转导过程来发挥作用,内源ABA可能在石蒜鳞茎膨大的调控过程中作用不大。另外,还发现茉莉酸(JA)和水杨酸(SA)相关基因在石蒜鳞茎膨大过程中表达上调,暗示JA和SA的调控作用可能与石蒜鳞茎的膨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石蒜属植物作为一类新型球根花卉,在园林绿化、鲜切花生产等领域都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培育适应性强、观赏性好的新品种是当前石蒜属育种的主要任务。石蒜属的育种研究主要集中在种间杂交方面,在石蒜不同种间杂交获得了种间杂种。换锦花(L.sprengeri)和中国石蒜(L.chinensis)杂交获得新杂种秀丽石蒜,石蒜(L.radiata)和钟馗水仙(L.traubii)杂交获得的新杂种Lycoris×woodiae等。种间杂交的最大障碍是杂种胚的败育,因此如何克服胚败育是今后育种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以切成2mm左右的长筒石蒜幼嫩叶片薄片作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以及不同接种方式对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期获得长筒石蒜叶片愈伤诱导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1/2MS+NAA 0.5mg/L+TDZ 2.0mg/L+蔗糖30g/L+土豆粉3g/L培养基中,愈伤诱导率最高可达90.0%,TDZ诱导愈伤效果明显优于2,4-D;采用叶片垂直插入培养基的接种方式,培养30d后获得愈伤诱导率最高为83.3%。  相似文献   

16.
以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e(L’Her.) Herb.)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显微观测和Image-Pro Plus软件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红花石蒜鳞茎内淀粉粒的时空分布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明确石蒜鳞茎的“源-库”转换规律及其休眠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鳞茎内不同部位淀粉粒的分布密度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表现为中层鳞片>内层鳞片>鳞茎盘>外层鳞片;而在相同的鳞片中,淀粉粒的分布密度由外侧向内侧逐渐变小。在年生长发育过程中,鳞茎盘内的淀粉粒数量与粒径大小的变化不显著;鳞片内的淀粉粒数量总体呈“先降后升”趋势,淀粉粒的面积和粒径则表现出相反趋势。在6个不同发育时期,鳞茎盘内淀粉粒的平均面积和粒径均显著小于鳞片。这说明红花石蒜地上部的生长发育与地下鳞茎内的淀粉粒属性变化有一定关联。总体表现为营养生长与鳞片内淀粉粒的数量积累呈正相关,而生殖生长与淀粉粒的大小变化呈正相关。即盛花期鳞茎主要发挥“源”的功能,而在叶生长期鳞茎主要发挥“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以10个毛木耳栽培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拮抗试验和ISSR分子标记对不同的毛木耳菌株进行鉴别,并研究其原种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10个毛木耳菌株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9~0.93;在遗传相似系数0.75左右时,10个毛木耳菌株可以将10个菌株分为4类:第1类为"黄耳10号""北京8号""北京1号";第2类为"川黄耳1号";第3类"川白耳1号""川耳5号""上海1号""琥珀木耳";第4类为"43-1"和"毛9722",通过出耳试验筛选出耳片厚、商品性状好、产量和生物学效率高的毛木耳菌株"北京1号",其生物学效率为343.47%;其次是"北京8号",其生物学效率为292.77%,这2个毛木耳菌株为适宜冀中南地区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8.
基于ITS区序列的疑似野生"南华"草菇菌株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广东省韶关市"南华寺"周边山岭采得的1株疑似野生"南华"草菇菌株VNH为试材,采用ITS序列克隆和分析,并结合传统形态学研究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菌株VNH为野生"南华"草菇;为进一步研究该野生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对丰富草菇菌种资源,促进韶关文化和旅游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中国石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GA3能促进中国石蒜种子的萌发;经0.3g/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后的种子的发芽率为98%、发芽势为81%、发芽时间比对照相比提前28d。  相似文献   

2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下中国石蒜(Lycoris chinensis)叶片的形态特征和部分生理指标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叶片生长速度减慢;表皮细胞变小;气孔长宽比变大;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降低;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膜透性、POD和CAT活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除CAT活性外,上述指标在干旱胁迫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分析表明中国石蒜叶片对干旱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