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棉籽饼粕的营养价值和棉酚 1.1 棉籽饼粕的营养价值 棉粕营养成分随棉花品种、是否去壳和加工工艺不同而异.一般粗蛋白含量超过34%.但是棉粕蛋白质组成不理想,精氨酸含量高达3.6%~3.8%,显著高于豆粕,是菜籽粕的2倍;而赖氨酸含量仅为1.3%~1.5%,只有豆粕的50%,利用率低,赖氨酸是棉粕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含量仅为0.4%,只有菜籽粕的50%,另外,棉籽中还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等.  相似文献   

2.
1 棉籽饼粕的营养价值及棉酚的安全使用限量 1.1 棉籽饼粕的营养价值 棉籽饼粕粗蛋白质含量较高(30 %~45 %),棉仁饼粕粗蛋白质可达41 %~60 %.从棉籽饼粕的氨基酸含量看,赖氨酸含量较低,只有豆粕的50 %左右;蛋氨酸含量也稍低,只有菜籽粕的50 %左右;胱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相对较丰富.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评定棉粕与豆粕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在绵羊瘤胃内的降解动力学参数变化及瘤胃降解前后有效赖氨酸的含量变化。选用3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体重为(28.0±2.97)kg的育肥哈萨克公羊,代谢笼内单笼饲喂,每天饲喂棉籽壳200 g、精料500 g、小麦秸500 g,余料不超过10%。采用尼龙袋技术评定棉粕与豆粕DM、OM及CP的降解动力学参数,计算有效降解率(ED)及瘤胃停留时间(RRT),染料结合法(DBL)测定有效赖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在瘤胃固相食糜的平均外流速度为1.84%/h条件下,豆粕DM、OM及CP的瘤胃降解率及有效降解率均高于棉粕,而瘤胃停留时间均短于棉粕。豆粕经瘤胃内培养16 h后有效赖氨酸含量略有升高,而棉粕无明显变化。该试验结果为进一步评定棉粕及豆粕养分的小肠消化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棉粕是优良的植物源蛋白之一,其粗蛋白含量高达35%,但棉粕中的游离棉酚及其他抗营养因子严重影响它的饲用价值。为此试验分别采用热处理方法、硫酸亚铁浸泡方法、青贮发酵法和尿素处理方法对全棉籽和棉籽饼粕进行处理,并测定其游离棉酚和常规养分含量。试验结果表明:5倍硫酸亚铁脱毒效果最好,湿热处理次之,而尿素处理最不理想。使用微生物发酵对棉籽饼粕进行脱毒,效果好,不会对其风味、色泽及适口性构成损害,还会增加棉籽蛋白的含量(补充一定菌体蛋白),微生物发酵提高棉籽饼粕的营养价值和蛋白的营养性能。  相似文献   

5.
棉籽饼粕富含硫胺素,植物蛋白含量约为33.21%~45.09%。磷含量在1.0%以上,钙不足0.03%,赖氨酸含量较低。棉籽饼水解后,可得17种氨基酸。由于棉籽饼粕中含有对家畜产生毒副作用的棉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在饲料中的应用。通过对棉籽饼粕的脱毒处理,则可使其成为优良的高蛋白饲料。1有机溶剂萃取法就是利用有机溶剂将棉籽油料中的棉酚萃取出来,通常与制油工序同时进行。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丙酮、酒精、异丙醇等。其优点是在加工过程中采取低温脱溶处理,避免了氨基酸和其它营养素的破坏,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原有的营养水平。同时,所提取的棉酚经过…  相似文献   

6.
棉籽饼粕是重要的蛋白质饲料资源,但使用不当,会引起动物中毒。其含有的游离棉酚为有害物质,是限制其利用的主要因素。我国生产的机榨或预压浸出的棉籽饼粕,游离棉酚的含量一般在0.06%~0.08%,这类棉籽饼粕不经过处理,直接与其它饲料搭配使用,用量过大会导致中毒。其在饲粮中的安全用量与畜禽的种类有很大关系。1猪对游离棉酚比较敏感,饲粮中棉籽饼粕的添加量应小于10%,同时,猪的饲粮中应适量添加赖氨酸、钙、胡萝卜素等。一般来讲,猪的饲粮中游离棉粕含量不超过100毫克/千克时,猪生长正常,含量在100~2…  相似文献   

7.
<正> 一、棉籽饼1.营养价值与毒性:我国棉籽饼粕产量每年有20多亿公斤,一般含粗蛋白质30~40%,粗脂肪4~8%,无氮浸出物30~37%,粗纤维10~15%,还含有丰富的磷、胆碱、烟酸、泛酸、硫铵素,而胡萝卜素、V_A、V_D 含量少。维生素类可因加工方法(热处理温度)不同,其含量不同,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蛋氨酸较多,赖氨酸较少(与豆饼相比)。  相似文献   

8.
以初始平均体重为(7.01±0.05)g的青鱼为研究对象,配制5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以含40%豆粕的饲料作为豆粕对照饲料,含41%棉籽粕的饲料作为高棉籽粕饲料,并在高棉籽粕饲料中分别用0.342%的晶体赖氨酸(有效含量79%)、0.115%的七水硫酸亚铁以及0.342%的晶体赖氨酸+0.115%的七水硫酸亚铁等量替代面粉,以研究高棉籽粕饲料中补充赖氨酸和铁对青鱼幼鱼生长、免疫力及组织中游离棉酚含量的影响。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与豆粕对照组相比,高棉籽粕组青鱼的特定生长率、血液红细胞数量以及血清补体4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同时肝脏游离棉酚累积,但在高棉籽粕饲料中同时补充铁与赖氨酸可显著提高青鱼的特定生长率和血液红细胞数量(P<0.05),并与豆粕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高棉籽粕饲料中补充铁可显著提高青鱼血清补体4含量(P<0.05),补充赖氨酸或铁可显著提高血清溶菌酶活力(P<0.05)并显著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P<0.05),且单一补充铁时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与豆粕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高棉籽粕饲料中补充铁可显著降低肌肉和肝脏中游离棉酚含量(P<0.05),补充赖氨酸可显著升高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5)。由结果可知,高棉籽粕饲料中补充铁和赖氨酸能促进青鱼幼鱼的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肌肉和肝脏中游离棉酚含量,同时补充铁和赖氨酸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上的产棉大国,目前全世界年产棉籽约3000万吨,其中我国年产棉籽约1000万吨,占了三分之一。影响棉籽饼粕利用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它含有以棉酚为主的有毒物质(如游离棉酚、棉绿素、棉酚紫、环丙烯类脂肪酸等);二、棉籽饼粕蛋白品质低下,尤其是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其利用率都较低。当前对棉籽饼粕去毒问题的研究比较重视,而对棉籽饼粕蛋白品质低下影响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研究得不够。棉籽加工工艺流程一般为:棉籽榨汕各道工序样品成分分析见表1。据资料报道,棉籽仁蛋白质消化率为88%─90%,赖氨酸有效性100%…  相似文献   

10.
发酵棉粕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粕是一种仅次于豆粕的优质植物性蛋白原料,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丰富,但由于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而限制了其在饲料中的应用。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处理棉粕可以有效降低其抗营养因子含量,还能提高发酵底物中小分子肽、消化酶、有机酸、益生菌等的含量,从而提高其营养价值。发酵棉粕在动物生产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在生长育肥猪日粮中使用5%~10%的发酵棉粕替代豆粕,对猪的采食量、日增重和料肉比等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且可降低饲料成本;在鸡日粮中添加5%~15%的发酵棉粕可以提高鸡群免疫力,降低发病率,从而节约用药成本,并可改善鸡肉、鸡蛋的品质;发酵棉粕还可作为反刍动物精料补充料中的蛋白质原料,其所含的营养物质可通过促进瘤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增加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的利用率;在水产饲料中用发酵棉粕代替鱼粉和豆粕,不仅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及饵料系数,还可以改善水质,提高水产动物体内消化酶含量,从而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作者综述了发酵棉粕的营养价值,并总结了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棉粕是一种仅次于豆粕的优质植物性蛋白原料,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丰富,但由于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而限制了其在饲料中的应用。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处理棉粕可以有效降低其抗营养因子含量,还能提高发酵底物中小分子肽、消化酶、有机酸、益生菌等的含量,从而提高其营养价值。发酵棉粕在动物生产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在生长育肥猪日粮中使用5%~10%的发酵棉粕替代豆粕,对猪的采食量、日增重和料肉比等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且可降低饲料成本;在鸡日粮中添加5%~15%的发酵棉粕可以提高鸡群免疫力,降低发病率,从而节约用药成本,并可改善鸡肉、鸡蛋的品质;发酵棉粕还可作为反刍动物精料补充料中的蛋白质原料,其所含的营养物质可通过促进瘤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增加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的利用率;在水产饲料中用发酵棉粕代替鱼粉和豆粕,不仅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及饵料系数,还可以改善水质,提高水产动物体内消化酶含量,从而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作者综述了发酵棉粕的营养价值,并总结了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正>1棉籽粕营养价值及分级1.1营养价值棉籽粕主要是以棉籽为原料,使用预榨浸出或者直接浸出法去油后所得产品,以区别于以压榨法取油后的棉籽饼。棉籽粕粗蛋白含量在38%~50%,粗纤维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原料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体外发酵法,以豆粕、棉仁粕、花生粕、菜籽饼、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和玉米胚芽饼为发酵底物,测定产气量、消化率、瘤胃液发酵参数、挥发性脂肪酸(VFA)及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杂粕各组的48 h产气量(GP)显著低于豆粕组(P<0.05)。玉米胚芽饼组的粗蛋白(CP)降解率显著高于豆粕组(P<0.05),棉仁粕、花生粕、菜粕、DDGS组显著低于豆粕组(P<0.05)。棉仁粕、菜粕组的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高于豆粕组(P<0.05),棉仁粕组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乙丙比显著高于豆粕组(P<0.05),菜粕组的乙丙比显著高于豆粕组(P<0.05),玉米胚芽饼组的戊酸含量显著高于豆粕组(P<0.05)。花生粕、菜粕、DDGS组总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豆粕组(P<0.05),棉仁粕组亮氨酸(Leu)、赖氨酸(Lys)、蛋氨酸(Met)、精氨酸(Arg)、谷氨酸(Glu)含量显著高于豆粕组(P<0.05),花生粕、菜粕、DDGS组的苏...  相似文献   

14.
水产饲料中棉籽饼粕替代鱼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棉籽饼粕的营养价值分析表明,棉籽饼含粗蛋白2 8%~35 % ,粗纤维1 2 %~1 5 % ;而棉仁饼粗蛋白含量高达41 %~44 % ,粗纤维含量在6 %左右。棉籽(仁)饼粕不仅粗蛋白含量较高,而且蛋白质品质也属上乘。1 0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除蛋氨酸略显不足外,其他9种均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棉籽饼(粕)含代谢能1.90~1.95兆卡/公斤,粗蛋白质33.8~41.4%,赖氨酸1.29~1.39%,蛋氨酸0.36~0.41%。虽其营养价值低于豆饼,但在当今普遍缺乏蛋白质饲料的情况下,只要利用得当,仍不失为较好的饲用蛋白质来源。我省年产棉籽饼(粕)量约占全国产量的25%,还未得到充分地合理利用,造成了一定的浪费。此外,产蛋母鸡采食了含有棉籽饼的饲粮后所产鸡蛋经过一段时间贮存  相似文献   

16.
配合饵料中添加赖氨酸饲养鲫鱼的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实验设计了3种配方喂养鲫鱼种,1:鱼粉豆粕型;2:鱼粉豆饼、棉粕型;3:鱼粉豆粕、棉粕添加游离赖氨酸型。3种配方粗蛋白含量相近且鱼粉添加量一致。在水族箱中饲养6周。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赖氨酸3组增重最高。其次2组,最差1组。说明在配合饵料中添加赖氨酸能改善鲫鱼生产性能,豆饼、棉粕搭配使用能改善饲喂效果  相似文献   

17.
毛棉籽经油脂制取加工后的饼粕含有22 %~55 %粗蛋白 ,棉籽粕仍含有毛棉籽中所具有的天然毒素 ,即棉酚。毛棉籽中的棉酚在制取油的过程中 ,随生产方法和工艺条件的不同 ,除部分进入毛棉油外 ,主要部分仍留存在棉籽饼粕中。棉籽饼粕中棉酚使饲喂动物中毒 ,其症状轻则便秘、增重缓慢 ;重则引起呼吸困难 ,周身水肿 ,拒食 ,生殖障碍 ,抽搐 ,甚至死亡。因此棉籽饼粕饲喂禽畜必须作去毒处理。不同种类的动物对棉酚的耐受量不一。对于奶牛、肉牛可不必去毒 ,甚至不限量饲喂 ;而其它禽畜 ,则以消除毒性后的棉籽饼粕饲喂才安全。以下介绍几种棉籽…  相似文献   

18.
豆粕、鱼粉营养价值高,在养殖实践中,饲料费用可占总养殖成本的50%以上,若采用合理的饲料配方降低饲养成本,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蛋白质饲料中豆粕、鱼粉的氨基酸平衡较好,营养价值高,在蛋鸡日粮中添加合理可充分发挥蛋鸡的生产性能,但饲料成本也较高。棉粕价格较低,若用棉粕代替部分豆粕和鱼粉可降低饲养成本。该试验旨在探讨用棉粕代替部分豆粕和鱼粉,并平衡饲料配方中的氨基酸含量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及饲料管理:试验于2003年5月1日~7月30日,在某鸡场进行。选取健康的150日龄蛋鸡400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2…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集了不同来源的豆粕、棉粕和脱酚棉籽蛋白样品,测定它们在0.2%KOH溶液中的蛋白质溶解度(Protein Solubility,PS),比较两种豆粕品质的优劣以及探讨PS法评价棉粕、脱酚棉籽蛋白品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带皮豆粕PS范围为78.01%~81.27%,去皮豆粕PS范围为85.00%~86.59%,去皮豆粕的品质优于带皮豆粕;棉粕PS范围为52.24%~66.56%,脱酚棉籽蛋白PS范围为56.60%~64.72%,PS法评价棉粕或脱酚棉籽蛋白存在一定的缺陷,不适宜评价棉粕或脱酚棉籽蛋白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棉、菜籽粕在(4~7)周龄番鸭日粮中适宜用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棉籽饼粕的总产量仅次于豆饼,据测定蛋白质含量达34%以上,菜籽饼粕蛋白质含量达34%~38%。它们都是重要的植物蛋白质饲料资源。但是,棉、菜籽粕(饼)含有有毒物质。棉籽粕含有棉酚,游离棉酚在体内有明显的积蓄作用,可引起积蓄性中毒。使动物生长受阻,降低动物生长速度。因此,目前棉、菜饼粕在我国作为饲料的用量不足40%。用棉、菜籽粕代替部分豆粕,不仅可以缓解豆粕的不足,而且还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鸭的经济效益。本试验旨在探讨棉、菜籽粕在(4~7)周龄番鸭日粮中的适宜用量,为生产实际提供依据。现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