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与《花木盆景》杂志结缘始于在朋友处借阅,爱花爱盆景的我就被这本杂志吸引了。2005年,囊中羞涩的我,鼓动堂兄订阅,并且帮忙收发。"书非借不能读也",就在这一收一发的短暂时间里,我如痴如醉地阅读,贪婪地汲取知识和营养……后来,因一些养花及写作问题写信给李琴编辑,不久就收到热心敬业的李琴姐热情洋溢的回信,为我解决了不少难题,还鼓励我努力学习,多读多写,大胆投稿。以杂志为媒,以盆景结缘,我  相似文献   

2.
刘洪 《花木盆景》2003,(7):18-23
从《世界盆栽》杂志上看到MR.ROBERT先生的盆景作品,就被其盆景作品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所吸引,进而了解到ROBERT STEVEN先生是一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盆景艺术家,也是印度尼西亚盆栽协会对外联络部部长。今年我们有幸相识于北京,ROBERT STEVEN先生豪爽洒脱的性格和激情恣意的盆景理念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正我与《花木盆景》杂志相识是从偶然认识李琴编辑开始的。2007年3月,第17届中国(武汉)兰花博览会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我对花卉摄影很有兴趣,早早地就走赶去拍兰花。我正在一朵一朵地端祥着,有人递给我一张名片——李琴,花木盆景杂志社编辑。"老师,能把你拍的照片发给我吗?"我说:"没问题。"于是我就挑了些获奖兰花的相片给她……不久就收到《花木盆景》杂志,上面刊登了我的兰花摄影作品!  相似文献   

4.
我玩盆景     
李飙 《花木盆景》2014,(3):48-49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盆景爱好者,我深深地懂得若要在盆景这条艺道上有所突破或创新,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也就意味着,除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艺与修为的同时,还需要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以及朋友们的帮助与鼓励!也正是有了这些积极因素的存在,方可使我专心致志的在盆景的道路上愈走愈远。更让我在创作赏玩盆景之余,为我与爱人之间平添了几多风雅的情趣与祥和的音符!  相似文献   

5.
收到新一期《花木盈景》杂志,端详着透着油墨清香的封面,心中突然一震,嘿!《花木盆景》已伴我三十年!急切地从书橱中找来我的宝贝——花木盆景》创刊号,将前后的杂志并铺在书桌上,思绪纷呈,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盆景爱好者,平时喜欢摆弄盆景,也喜欢阅读《花木盆景》杂志及一些盆景书籍。我读书刊,主要是想从中学些盆景的制作技艺和养护方法,希望能直接指导我的实践,而对于盆景的理论与历史则兴趣不大。去年五月号上,“盆景教室”栏目开始连载由中国农业大学李树华老师撰写的《中国盆景文化史》一书。这些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对我国盆景文化的发展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读者评刊     
建议增加赏石类文章的比重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几乎每期必读,每期必藏。但在精心阅读了最近几期《盆景赏石》杂志后,我个人觉得,介绍报道盆景的文章比重很高,相比之下,有关赏石类的文章比重很低,显得太单薄了些。不是吗?盆景栏目有盆景教室、盆景技法、盆景论坛、盆景作品、盆景鉴赏、世界盆景等,而赏石只有一个栏目,显得发展上有些“不平衡”,给爱石、玩石、赏石、藏石的读者带来不小的遗憾。  相似文献   

8.
《花木盆景》2014,(5):7-7
王凡 1994出生于湖北汉川。至今接触盆景已经两年了,之前曾经在园林学校粗浅地接触过盆景学这门专业。经一位长辈介绍来到福建莆田郭国廉先生的容园,立刻被园中的各类精品盆景深深吸引,实在太漂亮了,暗自下决心学好这门艺术。之后一年间经郭国廉先生细心教导,我更深刻地认知了什么叫盆景,如何做盆景,如何做好盆景。同时也让我明白了盆景创作学无止境,必须慢慢钻研,稳扎稳打。我也在盆景制作中得到了许多乐趣,盆景的多样性,各种巧妙的变化也能让我其乐无穷。接触的越多,感悟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希望以后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各类盆景,开阔自己的眼界,让自己得到更多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花木盆景》2007,(3):78-79
我很喜欢造型现场栏目的文章,每期必读。这个栏目的指导性很强,它能让我非常直观、明了地知道怎样制作盆景。它的解说文字深入浅出,图片丰富,形象直观地再现了盆景创作的全过程。读每篇文章,就如同我一次次身如其境地站在盆景制作现场,一边看他们制作盆景,一边听他们讲解,每次都获益匪浅。希望贵刊能增大这个栏目的版面,多刊登一些制作和改作盆景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人生是一场旅行,你会与谁同行?15年前,当我在盆友家看到《花木盆景》杂志时,就深深地被它吸引,注定与它同行。从此以后,它浸润着我的心境和生活,成了我每年必订、公文包必备、书柜里必藏、每天必看的宝贝。  相似文献   

11.
正我与《花木盆景》杂志结缘始于在黄山购买创刊号阅读,相识相知迄今已有30个年头。我的种花养花知识也随着《花木盆景》杂志不断的体量扩容、质量提升,而逐渐积累丰富。当《花木盆景》杂志进入而立之年的青春时节,我也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而即将步入花甲之年。毫不夸张地讲:这30年我与《花木盆景)问历练、共成长。我第一次在《花木盆景》上发表的短文是1988年4月号上《龟  相似文献   

12.
正1991年在高中学校图书馆第一次看到《花木盆景》杂志,一下子就被杂志精彩丰富的内容吸引住了,从小就喜欢养花莳草的我由于条件所限,很少有专业的书籍期刊可以学习,《花木盆景》杂志就是我重要的启蒙老师,带领我这一个懵懂的小花迷进入了一个万花筒般的花花新世界。三年的高中生涯,看了三年的《花木盆景》,醉心于花草之间,  相似文献   

13.
为了丰富退休生活,我爱上了盆景艺术。经盆友们介绍,订阅了《花木盆景》杂志。这是一份好杂志,是我的良师益友,使我懂得了盆景方面的许多知识,如什么是盆景,盆景的来历和发展进程;什么是盆景艺术,盆景的制作和养护技艺等等。同时,与盆友们一起经常跑花木盆景市场和参观花木盆景展览等活动,也购买一些盆景苗木和树坯,自己动手学做树木盆景。我学做树木盆景坚持从本人实际情况出发,贯彻三条原则:一是为了丰富退休生活,陶冶情操,以自我娱乐为主;二是树木以本地自繁自育的小叶罗汉松(俗称雀舌罗汉松)、瓜子黄杨为主;三是住在三楼,空间有限,既可有一定的数量,又可确保盆架的安全,规格以小型为主。近六年来,通过学习交流和动手学做,我深深地爱上了盆景艺术,不仅丰富了退休生活、陶冶了情操,还养炼了身体,结识了盆友,真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主要体会有三个字:  相似文献   

14.
三十年前,我还在湖北省林业学校求学。一次到学校图书室看资料时偶然发现了《花木盆景》,当时如获至宝,认认真真地把手里的杂志阅读完。这本杂志里栏目全、信息量大,正是我需要的,于是我找到其它两期杂志借回寝室阅读。从此,《花木盆景》杂志伴我走过了异地求学的时光。  相似文献   

15.
爷爷的最爱     
泽宇 《花木盆景》2008,(7):74-74
爷爷最爱盆景。我问爸爸、妈妈和奶奶:爷爷为什么那么爱盆景?爸爸说:爷爷爱艺术,盆景是画,盆景是诗,它能唤起爷爷的激情。  相似文献   

16.
翻阅盆景杂志及盆景专著,松树类盆最精品确实不少,但多为矮壮、盘孥、拳曲者。高干的,表现松树高耸、挺拔、伟岸的实为寥若晨星。高干松树作为一种高大、壮美的形象,盆景没能宏扬似嫌不公。一味地追求低矮、敦实、茂密,这与自然环境下的松树树相不相符, 更与松树的风格不相称。因此笔  相似文献   

17.
李树华 《花木盆景》2006,(12):50-51
一、成熟前期的明代山石盆景 明代(1368-1644)人继承了宋代人的赏石爱石风习,盆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盆景在民间广为流行,该时期为盆景的成熟前期。明代的山石盆景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8.
吴道清 《花木盆景》2008,(11):75-75
潜江市花木盆景协会自1988年6月成立以来,就与花木盆景杂志社结下了浓厚情谊,不少会员都订了《花木盆景》杂志,作为自己的良师益友,认真学习实践。随着该协会的不断发展壮大,全市已发展会员100多人,现已建立家庭盆景园、机关单位盆景园等各式各样的盆景园50多个,拥有各类盆景数万盆,其中有“小中见大”的树蔸盆景,有“缩龙成寸”的树石盆景,还有“缩地千里”的山水盆景。  相似文献   

19.
正我与茶花、《花木盆景》结缘是在1975年。当时,我在杭州117医院疗养,医院旁边就是个花圃。每天治疗后就去花圃看花,在茶花小区内,我被一盆盆盛开着的茶花吸引住了。出院后我买了两株茶花小苗回到家。有了这两株小苗,我的精神生活充实多了。我又订了一份《花木盆景》杂志,经常翻翻看看,按杂志上刊登的一些养花知识给小苗浇水、施肥、治虫。渐渐地,茶花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离不开数学。很多数学领域的前辈们,都著有科普书籍介绍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也有用很浅湿的语言介绍数学在各科学领域的应用,所以, 数学无论在各科学门类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应用。但是在盆景创作中有没有得到应用呢?我注意查阅了大量的盆景书籍和杂志,尚未有涉猎数学领域的文章刊载。是数学真的与盆景创作无缘,抑或足盆景界的先生们的疏忽?近年来我一直在关注和思索这个问题,发现数学知识在盆景创作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只是我们没有很好地总结,细心地去观察,主动地推广应用罢了。几经思索,我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采取数学的手法去审视盆景创作过程,或许从中能得到一些新的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