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常用水质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王凡  周扬  刘伟  刘灵  何国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394-15396
介绍目前运用较多的3种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即主成分分析评价法、模糊模式识别评价法、BP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的结构原理和算法。根据建立的不同水质综合评价模型,采用MATLAB语言编写相应的评价程序进行实例评价,试图找出3种方法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根据水质监测资料,以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作为评价参数,经过反复试验,构建具有3层结构用于水质综合评价的BP人工神经网络,对湖北洪湖进行水质综合评价。评价方法简便易行,符合客观实际。结果表明,洪湖全湖水质为III类。  相似文献   

3.
燕山湿地库区水质监测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燕山湿地库区水质部分指标的监测,采用单项标准和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评价了水库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燕山湿地库区水质符合国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体标准。  相似文献   

4.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长江水质进行评价和分类。根据长江水质中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的监测数据,构造隶属函数,对长江沿线17个监测点的水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对各项数据进行处理、标定,运用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对长江水质进行等级分类。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与模糊聚类分析结果相一致,更优于传统的统计方法,从而为水质检测提供了一种更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应用模糊可变综合评价方法评价葠窝水库的水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葠窝水库水质污染严重。为避免单指标评价结果不够准确,采用模糊可变综合评价方法,依据葠窝水库兰河断面2006年的水质资料,对葠窝水库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水库水质为Ⅳ级。该方法使得水质评价结果更具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单因子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属性识别模型和改进密切值法的基础上,以新疆艾比湖5个监测断面2003~2008年的实测水质资料为基础,采用熵权法确定出权重,运用以上4种方法对水质分别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就时间样本而言,艾比湖水质逐年恶化;就空间样本而言,湖心2的水质相对较好,而奎屯河口的水质较差;就评价方法而言,单因子评价法评价出的水质较差,而改进密切值法又过于乐观,属性识别模型是4种方法中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渔业水域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分析淡水养殖渔业水质的评价问题,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德尔裴法和模糊数学方法,研究了渔业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模型的检验;提出了渔业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渔业水质的综合评价符合渔业水质的实际情况,评价结果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涪江绵阳段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涪江绵阳段水环境质量,确定水质类别。[方法]根据2015年涪江绵阳段水质监测资料,建立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模糊综合评价集。[结果]平武水文站、涪江铁路桥、涪江顺河前街和三台百顷断面水质等级均为Ⅰ类,丰谷渡口断面水质等级为Ⅲ类。[结论]该研究可为其他河流或湖泊的水环境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状态评价的精度,提出了一种融合高光谱遥感和萤火虫算法(FA)改进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的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状态评价方法。针对ELM模型性能受其初始输入权值和隐含层偏置参数选择的影响,将萤火虫算法应用于ELM模型参数寻优。结果表明,与PSO-ELM、GA-ELM、DE-ELM和ELM相比,FA-ELM可以有效提高水质富营养化评价的准确率,为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状态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陆克芬  刘延明  方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765-13767
在分析影响灌溉用水水质因素的基础上,选择酸度、碱度和矿化度为评价因子,建立了灌溉用水水质评价的投影寻踪分析模型,采用人工鱼群算法对评价模型进行优化,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某灌区灌溉水质的评价。结果表明,用投影寻踪回归分析法进行水质评价。避免了传统评价方法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评价结果合理可信,方法简单,为灌溉用水水质的评价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指标规范值的灰色聚类法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方法]以巢湖流域为例,介绍了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灰色聚类评价法,并将评价结果与未确知测度法得出的评价结果相比较,进一步验证该方法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可行性。[结果]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灰色聚类评价,将同级标准规范值相近的指标归为一类,同属一类的指标只需设计为相同的白化函数,从而大大减少了白化函数的设计个数。将指标规范值的灰色聚类法用于巢湖流域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其评价结果与未确知测度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除流域总体相差一级外,合肥、巢湖、六安的生态环境质量分别属于3级(及格)、4级(较差)、5级(差),表明该方法具有实用性。[结论]该研究可为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灰色聚类评价在典型热带水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利用灰色聚类方法评价典型热带水体水质的可行性。[方法]在海南松涛水库库区设置8个采样点(S1~S8),监测总磷含量、总氮含量、叶绿素a含量、高锰酸盐指数、透明度等水质指标,利用灰色系统方法评价该水库的水质。[结果]监测点S1、S2、S3、S4、S5、S6为灰类Ⅱ,属二级水质;监测点S7、S8为灰类Ⅲ,属三级水质,说明松涛水库水质整体较好,大多数水质指标能达到Ⅱ类标准,基本满足松涛水库的Ⅱ类水质目标要求,但水库局部水体出现总磷等多点浓度超标。[结论]灰色聚类方法评价水体水质具有计算简单、分辨率高、结果客观合理等优点,是适用于水环境质量评价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受自然环境因素、人为活动因素综合作用,土壤环境质量在空间上具有明显分层异质性,基于采样点进行环境质量分区是土壤环境质量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采样点与辅助因素的土壤环境质量分区方法,在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土壤环境质量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高斯混合模型对土壤采样点进行属性聚类,结合河流道路等对聚类结果进行边界调整,形成环境质量分区。以北京市顺义区采样数据为例开展方法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法的分区结果优于SOFM聚类、K-means聚类,适用于人为和自然活动综合影响的环境质量分区。  相似文献   

14.
刘冰  杨国范  谷建  金鑫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33-11934
运用灰色聚类样点排序法对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该方法与灰色聚类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灰色聚类样点排序法适用于各测点的实测污染质量浓度都在级别标准范围内无规律地变化、各污染物的标准值之间差异大时;而等斜率灰色聚类法只适用于当各测点的实测污染质量浓度都在级别标准范围内较有规律地变化、各污染物的标准值之间差异不太大的时候。应用灰色聚类样点排序法对浑河抚顺段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西日本松材线虫病生态地理分布图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西日本98个地域,21个生态因子,采用灰色聚类和模糊聚类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在西日本的生态地理分布图式。其结果将西日本识别为最适宜、适宜、比较适宜、一般适宜、不适宜、最不适宜6类分布环境类型,并给出了分布图。  相似文献   

16.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综述,分别对比了单因子评价法、污染指数评价法、模糊评价法、灰色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和水质指数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并简要介绍了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提出了水质评价方法应该具备的特点,并对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李鹏山  谢跟踪  苏珊  孟相彩  于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327-2330,2369
利用海口市2008年社会经济数据,采用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模型,对研究区构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影响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而得到海口市滨海旅游区2008年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指数,并在GIS中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得到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格局的环境效应状态评价。结果表明:2008年海口市滨海旅游区,生态环境综合效应指数为0.582,结合生态环境质量评判标准,得出该区域生态环境处于一般状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已有退化。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格局表现出不同状态,主要表现在建设用地生态环境恶劣,未利用地生态环境较差,耕地生态环境状态一般,水域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状态,有林地和湿地的生态环境处于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8.
张文涛  吕学研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2012-2013,2041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6~2008年大沙河水库的23次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叶绿素a与监测项目pH、DO、CODMn、WT、SD、TN、TP以及TN/TP的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在环境理化因子中,叶绿素a与pH的关联度最大;在营养因子中,叶绿素a与TN的关联度大于其与TP的关联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AHP的海口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金睿    辛欣  宋希强    何荣晓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3):262-268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质量是衡量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以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与社会功能3方面构建海口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海口市9个主要公园绿地的植物群落进行科学而有效的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海口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质量整体优良,但优质植物景观群落配置相对缺乏。基于评价结果推荐了5个优秀植物群落景观配置模式,并提出以“近自然”复层式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优化海口热带滨海城市植物景观,突出本土特征,强化景观功能,提高景观质量。  相似文献   

20.
海口市草莓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草莓的生物特性,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海口市1952—2010年9月至翌年3月期间的温度、降水、日照的变化规律,得出在海口种植草莓的有利与不利气候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生产建议,为草莓高产、优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