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试验以5个普通亚麻种为材料进行含油率选择指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株结实果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有效分茎数、主茎分枝数、不实花果数6个相关性所构成的选择指数对含油率进行综合选择的效果最好。用该选择指数对5个参试品种评审结果表明,喀什7331是综合性状优良的最佳油用型品种,瑞典3号是综合性状最差的低含油率品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两个杂交组合的260个株系为材料,研究了花生育种应用选择指数的问题,建立了含有单株产量、单株果数,单果重、饱果数和总分枝数五个不同性状组合的31个选择指数,分析了各性状对产量选择遗传进度的作用和重要性。结果指出,单株产量在花生的后代选择中是第一个重要经济性状,但必须重视单株果数和单果重两者的协调一致。逐项选择法、选择指数法和独立淘汰法三种不同选择方法的选择效率比较结果,选择指数法最为有效。选择指数法可用一个“值”,对产量和其它与产量有密切关系的性状进行综合评定,它无论在理论预期进度上还是在实际进度上都比对单株产量单一性状进行直接选择有更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用9个栽培红花品种为材料,研究种子产量的选择指数。结果表明,小区种子产量的遗传力、遗传进度都很低,直接选择效果差,通过相关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其效亦不好.根据大多数选择指数方程对小区种子产量进行选择的遗传进度(86%),比进行直接选择或通过相关性状进行间接选择时的为快,选择效果较好.百粒重和单株粒重是决定小区种子产量的两个关键性状,单株无效果球数亦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选择时应重视.用选择指数对供试的9个品种评审结果表明,单选无刺是综合性状优良的高产品种,B—54是综合性状最差的低产品种。  相似文献   

4.
本文估算了花生11个性状的遗传进度和选择指数等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性状间遗传力存在较大差异,应据此掌握各世代不同性状的选择标准。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选择很重要,单株结果数是相关选择的关键性状,选择饱果数多、侧枝长的材料对单株产量也有一定的改良效果,选择时应予以重视,而百果重、百仁重不是产量的限制因素。花生育种应用选择指数方法进行综合选择比对单株产量单一性状直接选择的效率提高23.22%,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5.
我们选用9个栽培红花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含油率选择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诸性状中,对含油率的影响以种壳率最大,其次是分枝高和株高。通过种壳率进行间接选择,可有效提高含油率。这3性状综合选择,对提高含油率的效果大于单性状相关选择的作用。采用分枝高、百粒体积、始花开花天数、种壳率4性状构成的选择指数对含油率进行选择时的效果最好。用该选择指数对9个参试品种评审结果表明,油酸李德是综合性状优良的最佳油用型品种,夫里奥和AC—1次之。UC—26和张掖无刺是综合性状最差的低含油率品种。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完全双列杂交对4×4杂种一代产量和含油率遗传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株果重和含油率两性状均受加性和显性遗传效应的控制,加性遗传效应较显性重要,此外,含油率可能还受上位性遗传效应的控制。单株果重和含油率的平均显性变为部分显性,亲本中控制两性状的隐性等位基因较显性基因多。高产呈显性,高油为隐性。控制果重和含油率的显性基因组数分别为3组和1组。含油率与产量和产量构成性状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株高,侧枝长,总分枝数,有效分校数和主茎青叶数等农艺性状无关,表明试图通过容易辨认的农艺性状的间接选择来提高含油率是较困难的。  相似文献   

7.
旱稻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义遗传力、遗传相关、遗传进度和选择指数等几个方面,分析了57份旱稻品种的株高、有效穗数、主穗长度、主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粒重和剑叶长/宽7个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潜力和选择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剑叶长/宽、单株粒数、主穗长度、千粒重的广义遗传力较高,有效穗数、单株粒重的广义遗传力偏低;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有效穗数3个主要产量构成因素的遗传变幅较大,在该群体中对这3个性状进行选择的潜力较大;产量性状中的单株粒数和千粒重与单株粒重本身均有一定的遗传潜力,预期遗传进度也较大,特别是单株粒数的预期遗传进度较大;单株粒重与单株粒数、千粒重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正相关,主穗长度与有效穗数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负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单株粒数和千粒重来间断增加单株产量;用单株粒重与单株粒数、千粒重和有效穗数构成的选择指数进行综合选择,相对效率高达219.34%,比直接选择单株粒重提高了119.34%,显著高于对单株粒重的直接选择,因此采用这个指数对单株粒重进行间接选择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玉米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阮培均 《玉米科学》1995,3(2):010-013
本文对玉米28个双列杂交组合的8个数量性状进行相关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穗粗在早代间接选择单株产量可达到对单株产量进行直接选择的效率,在选择强度相同时,而通过其它性状间接选择的效率均比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选择效率低。通径分析表明,通过稳行数、千粒重和株高在早代选择单株产量也可获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作为杂交亲本材料的二十个胡麻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粒数、单株结实果数与单株粒重的遗传呈极显著正相关;直接通径系数为较大正效应。二者通过有效分枝数和千粒重对单株粒重的间接作用为负效应。有效分枝数、有效分茎数与单株粒重遗传呈极显著正相关;直接通径系数为负效应,但其通过单株结实果数、单株粒数的间接作用为较大的正效应。千粒重与单株粒重的遗传相关呈显著负相关,其直接通径系数为较大的正效应。通过单株粒数的间接效应为较大的负效应;通过其它性状的间接效应都很微弱。因此,选育高产新品种,以提高单株粒数、单株结实果数为主;间接选择有效分枝数多,千粒重大的单株。  相似文献   

10.
珍珠豆型花生产量和含油率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早期辨别杂交组合的优劣,本文对珍珠豆型花生产量和含油率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单株果重、单株果数、单株仁重、含油率这四个性状在组合间存在着真实差异,亲本性状水平越高,其一般配合力也越高,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互有高低的双亲有互补作用,两个一般配合力效应值皆高的亲本,其特殊配合力并非就高,两个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低的亲本,其特殊配合力也不一定最低,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皆高的组合才是产量和含油率均高的组合。  相似文献   

11.
2011~2013年采用“3414”完全试验设计方案,对巴西蕉(Musa AAA Cavendish cv.‘Baxi’)成熟期果实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第三梳果指外弧长、果指内弧长、果指周长、第三梳果指重4个经济性状与巴西蕉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果指数与巴西蕉单株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香蕉第三梳平均果指周长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果指内弧长次之,果指外弧长通过内弧长、果指粗、果指重及果指数对产量的间接作用最大。对巴西蕉果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得产量预测回归模型:FDW=-264.680LFOA+752.534FIA+1 274.990FF+375.053NF+2.098DWC-15 694.983,通径分析表明,自变量果指外弧长、内弧长、果指粗及果指重对单株产量的增加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强调高产育种的性状选择上,在果形选择方面,可将重点集中于这4个性状上,从而缩小育种过程中良性性状的选择范围,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2.
自然湿涝条件下花生种质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在自然湿涝条件下花生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旨在为花生耐湿涝生态育种提供理论依据。考 察了21份珍珠豆型花生种质的20个性状,以产量为目标函数进行了回归和简单相关、偏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 表明,各性状在种质材料之间存在丰富的变异;简单相关分析显示湿涝条件下高产种质的总体特征为矮秆、多枝, 根强而冠弱,根冠比高,生理落叶少,果多、果饱、果重、仁重,而饱果率、饱仁率低,收获指数高,与产量的相关程度 以单株总果数>收获指数>单株秕果数≈单株饱果数>百仁重>百果重>根冠比。进一步逐步回归分析则表明, 对产量有显著(p<0.05)影响的性状只有5个,以标准回归系数、偏相关系数分别判断其重要性依次为单株饱果数 >百仁重>单株秕果数>>饱果率>根冠比和百仁重>单株饱果数>单株秕果数>饱果率>根冠比。通径分析 显示,单株饱果数、百仁重对产量的影响以直接效应为主,根冠比对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小而间接效应较大,饱果率 对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小且间接效应呈较大负值。综合来看,百仁重、单株饱果数、单株秕果数可作为湿涝时高产种 质筛选的最主要性状指标,其次是根冠比。  相似文献   

13.
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80个花生栽培品种和品系为材料,对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饱果数、秕果数、单株结果数、单果重和单株荚果产量8个农艺学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分析。并以单株荚果产量为目的性状,利用与其它7个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系数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具有一致性;对表现型的选择就可以获得理想的基因型;果多、果大的荚果饱满度好的性状选择是花生高产育种的主要选择目标;并且在注重荚果性状选择的同时还应协调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人参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数量遗传学的分析方法,对系统选育的17个品系18个数量性状进行分析,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力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根长是影响单株根重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根粗和主根长,根长、根粗与主根长可作为本育种群体进行产量高、根形好人参新品种选育的主要参考指标;单株根重与4个主要因素构成的选择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根重+根长+根粗+主根长构成的选择指数相对效率最高,遗传进度最快,是构成本育种群体植株选择的最佳方案;对人参品系多性状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品系80-3-4的选择指数最高为6.84;其次是品系80-3-211为6.115;说明在本育种群体中80-3-211与80-3-4的2个较有前途的人参新品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44个夏玉米杂交种穗部6个主要性状与单株粒重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表明:穗长与穗粗在影响单株子粒产量诸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对穗长、穗粗重点选择的基础上,考虑对穗行数、行粒数、出子率的选择,容重可独立进行选择。穗部性状的选择必须考虑性状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综合利用某一穗部性状对单株粒重的直接效应和通过其他性状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6.
以粤油13为供试材料,通过3种不同直径的管环处理,创制不同株型。本研究统计分析了1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对单株产量进行通径分析;然后进行单株产量的逐步回归分析。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最大果节数、侧枝长、单株总果数、单株饱果数随着处理直径的增大显著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侧枝角度、最大果节数、单株总果数和单株饱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单株总果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PY.X7=2.15),而在株型相关性状中,侧枝角度具有较大的间接效应(IEX2=0.8567),在侧枝角度影响单株产量的间接因素中,通过影响单株总果数的间接效应最大(IEX2.X7=1.2060)。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单株产量的最优回归方程:Y=8.43+0.53X2 (P=6.8E-5);Y=-29.26+1.26X8+0.22X7 (P=3.13E-19;P=4.06E-11),为单株产量预测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初步解析了花生株型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探明了株型相关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培育具有"U"型特征的花生新株型品种,可为花生株型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芝麻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5个芝麻品种(品系)为材料,根据生物学意义将15个性状归纳为4个性状组,对性状和性状组基因 型值进行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并建立了由多个农艺性状间接改良品质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结果表明:对 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农艺性状(株高、果轴长、始蒴部位)和产量构成因子(蒴粒数、千粒重) ,而且农艺性状 与产量构成因子以正相关为主,因此可以同步改良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以进一步提高产量潜力;含油量与主 要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子以及种子容重呈正相关,而与粒宽和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含油量和产量可以 协调发展,同步提高,而且可以通过籽粒性状间接辅助选择高产、高含油量的芝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6个粳稻杂交组合F2代6个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遗传参数、通径分析及选择指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早期世代对每穗粒数、有效穗数、单穗重及单株谷重进行综合选择,对产量的遗传进展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抗感黄曲霉侵染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7×7 完全双列杂交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7 个亲本中有5 个抗黄曲霉品种(系),2 个高产感病品种。结果表明, 花生荚果和花生仁大小与黄曲霉感染率呈正相关。单株果重与黄曲霉感染率呈显著正相关。单株果重、单株果数、出仁率、主茎高、分枝长、果枝数、主茎叶数、百仁重等性状是超显性遗传,上位性成分和显性成分占主要,在后代中选择优于亲本的单株的概率很低,容易因遗传漂移而影响选择效果。在抗黄曲霉育种中,产量性状很难突破亲本的局限,因此在选择亲本时必须选择综合性状优良的亲本进行杂交育种,才能有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6个粳稻杂交组合F2代6个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遗传参数、通径分析及选择指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早期世代对每穗粒数、有效穗数、单穗重及单株谷重进行综合选择,对产量的遗传进展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