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江苏沿海新围滩涂上进行了水稻直播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 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直播与常栽插同样可获得高产。稻直播亩产可在350kg以上,有利于新围滩快速利用改良及适度规模机械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水稻作为阜宁县主要秋熟作物,近几年产量在9 500 kg/hm2左右徘徊。分析阜宁县当前水稻生产上四种种植方式的利弊,并针对水稻成穗数不足、产量水平偏低的问题,提出根据不同种植方式选择适宜品种,旱育秧、机插秧、抛秧应培育适龄壮秧、确定合理的栽插密度、提高栽插质量,直播稻地区宜推广机械条播并合理控制播量,此外还应注意科学肥水管理和加强病虫草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机械化直播水稻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直播具有省工、省力、高效的特点,并有利于机械化操作,为水稻种植提供了新的方向。近年来,水稻机械化直播在全国多个省份迅速发展,试验示范了多个水稻品种及多种不同农机农艺融合配套技术。本文综述了我国机械化直播水稻栽培过程中的品种选育、播种机械、产量性状、栽培技术等多方面的研究情况,探讨了水稻机械化直播面临的挑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水稻机械化直播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中晚熟水稻品种采用覆膜旱种栽培方式,其产量及各项农艺性状明显优于直播稻,并可达到插秧稻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5.
3种栽插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采用小区对比方法,研究了3种栽插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宽窄行组穴均错栽插方式大幅提高了水稻种植密度,水稻生育期延后3~4 d,改善了稻株光养供给条件,叶绿素含量较高,光能利用率提高,有效增加了单位面积总苗数、有效穗数和实粒数,可获得11 711.11 kg/hm~2的产量,比宽行窄株的2种栽插方式分别增产11.66%和19.91%。在本试验条件下,宽窄行组穴均错栽插方式水稻栽插密度为27万穴/hm2,能发挥高产潜力并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6.
童纪氚  戎雪利  任萍  褚光  王丹英 《中国稻米》2024,(1):98-100+107
以常规水稻品种秀水14为供试品种,比较了机械插秧、行走式机械直播和无人机直播3种种植方式的产量、成本和效益,分析了不同种植方式的工作效率与群体均匀性。结果表明,无人机直播的产量与机械插秧、行走式机械直播无显著差异,但其具有播种效率高、群体生长均衡、种植成本低的特点。最后小结了无人机直播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高邮市部分地区常年习惯性种植直播稻.针对直播稻田间杂草稻多、产量不稳、效益低等问题,通过使用不同机型与直播模式技术的比较,分析不同技术模式下直播稻的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显示,旱地机条播技术模式下水稻的产量较高,达677.4 kg/667 m2;且经济效益也高,达955.43元/667 m2.  相似文献   

8.
水稻覆膜旱种增产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晚熟水稻品种采各项农艺性状明显优于直播种,并可达到插秧稻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挖掘水稻抽穗期和产量相关性状新基因,并筛选携带有利等位基因的优良株系,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新基因和优异种质。【方法】以多亲本重组自交系群体MAGIC-Hei群体为材料,分别于2017和2018年连续两年种植于湖南长沙开展抽穗期和产量性状表型调查,基于基因分型(genotypingbysequencing,GBS)技术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掘影响水稻抽穗期、单株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性状QTL。【结果】在两个环境下共计检测到26个控制抽穗期和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布于除第10染色体外的其他染色体上。其中,11个位点为新位点,1个新位点(qNTP9)在两年均被检测到,该位点受环境影响较小,可用于进一步的精细定位和基因克隆。根据抽穗期和产量性状表型数据,结合SNP基因型筛选到5个携带有利等位基因的优良株系,可用于将来的水稻高产育种。【结论】本研究发掘一批新的水稻抽穗期和产量相关性状QTL位点,可有效加速水稻遗传研究和高产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区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印刷播种方式下机插水稻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特征。结果表明,与常规播种方式相比,印刷播种方式能提前水稻播种期,延长总生育期;提高机械栽插群体起点质量,优化群体结构,促进个体生长发育,增大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通过足穗、大穗,攻取较高群体颖花量,稳定结实率和千粒重;能显著增加水稻产量5%以上。其中在印刷播种方式下,机械栽插时增大秧爪抓秧量,可提高田间基本苗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1.
引进12个日本常规水稻品种,在郯城县稻麦原种场试验田种植,观测其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米质、抗性的表现,并实测产量。结果表明:所有品种熟期偏早,米质较优,抗性较强,但产量偏低,是较好的优质抗病亲本材料,可利用其优良特性,改良当地水稻品种,选育出高产、稳产、优质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以杂交水稻组合Ⅱ优498为材料,在三角形强化栽培(TSRI)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群体质量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并探讨了主要群体质量指标与茎秆抗倒伏性及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TSRI下,施氮量及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群体质量以及茎秆基部各节间抗倒伏能力均存在显著的调控作用。施氮量为150 kg/hm2与栽插规格40 cm×40 cm配合可提高结实期叶面积指数(LAI)、群体透光率,协调茎秆基部各节间弯曲力矩与抗折弯矩,缓和高产栽培的穗粒矛盾,显著提高籽粒产量;而施氮量增加至225 kg/hm2,应适当降低栽插密度,来缓解群体质量指标的恶化,降低倒伏指数,栽插规格50 cm×50 cm为宜。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下水稻群体质量指标与茎秆基部各节间抗倒伏能力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结合产量表现,尤以齐穗期、齐穗后30 d中部的群体透光率以及齐穗后30 d的根系伤流量对水稻产量及抗倒伏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由于种植水稻比较效益低,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为了节省水稻种植成本,缓解劳动力短缺矛盾,导致了近年我国水稻种植地区的直播稻面积迅速上升。由于直播稻比移栽稻产量低,出苗与成苗困难,杂草危害严重,容易倒伏,农药与化肥施用量较高等原因,直播稻的盲目发展,已经危及我国水稻生产及粮食安全。今后应更加积极主动应对,防止直播稻盲目发展;积极选育直播稻优良新品种;大力研发直播稻栽培科学技术,变被动防止直播稻为主动应对直播稻发展。  相似文献   

14.
曾涛  刘辉  胡琼  凡迪  熊玉唐 《中国稻米》2019,(1):110-112,114
为筛选到适宜黔北地区直播的优质杂交稻品种,以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的宜香4245为对照,选用近年来审定的5个优质稻品种在遵义市余庆县进行试验,同时开展宜香4245品种传统人工栽插与直播的同田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品种生长情况、农艺性状正常,均可直播种植。从产量来看,C两优华占、宜香优2115、内香优6139较高,较对照宜香4245分别增产20.82%、17.84%和13.76%。宜香4245作直播较人工栽插每667 m2增产19.56 kg,减少人工投入3.5个,节本增收420元。C两优华占、宜香优2115、内香优6139和宜香4245适宜在黔北相似生态区作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推广应用的可行性,研究不同种植密度(纵横行)、不同播种量(穴粒数)、不同施肥水平对水稻生育期、分蘖动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选择最佳栽培管理方式,为推广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是一项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的先进栽培技术,颠覆了传统的水稻人工直播栽培方式,适宜瑞安当地水稻栽培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特优009系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龙特甫A与该所选育的恢复系南恢009配组而成的高产优质杂交稻新组合。2001年通过南平市审定,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在江苏红旗种业公司开始种植,产量保持在3.0~3.5t/hm^2。由于母本龙特甫A高感条纹叶枯病及中苗栽插成本居高不下,在2008年推广了避害直播技术。避害直播技术分为2个方面:推迟特优009父母本的播期,避开6月初灰飞虱的发生高峰;改母本中苗栽插为水直播,降低用工成本。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农活用工也越来越紧张,已经影响了机插水稻的育秧和栽插环节,因此直播稻近年来又逐步兴起.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洋分公司近几年引进西瓜种植后,水稻种植的茬口分为西瓜-小麦茬和水稻-小麦茬.为了解不同肥料运筹对当地不同茬口直播稻苗情动态、群体质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设计了水稻-小麦茬施氮量21.0、24.0、27.0 kg/667 m2 3个水平,西瓜-小麦茬施氮量19.0、22.0、25.0 kg/667 m2 3个水平,每个施氮量水平中有穗肥1遍(倒2.5叶施用)和2遍(分别在倒3.5叶、倒1.5叶施用)2个处理.结果表明:水稻-小麦茬直播稻施用纯氮24.0 kg/667 m2、2遍穗肥处理的RN2S2产量最高,为583.43 kg/667 m2;西瓜-小麦茬直播稻施用纯氮19.0 kg/667 m2、2遍穗肥处理的WN1S2产量最高,为642.81 kg/667 m2.因此,水稻-小麦茬直播稻一生用氮量在24.0 kg/667 m2左右,西瓜-小麦茬直播稻一生用氮量在19.0kg/667 m2左右,且在倒3.5叶、倒1.5叶施用2遍穗肥时取得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探索水稻11个新品种在泰兴市的生育期、植株性状、抗灾性能、产量表现.结果表明武运粳30号、武运粳31号表现抗倒性、抗病性比较突出,产量较高,但成熟期较迟,生育期较长,可作为机插秧的地区搭配种植品种,适当提前播种,不宜直播水稻.南粳52、盐粳13号综合表现熟期适中,产量相对较稳,可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武运粳24号、扬育粳2号、扬农稻1号综合表现出色,熟期适中,可作为泰兴市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9.
以16个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在常规灌溉(T1)和分蘖期亏缺灌溉(T2)2种处理下油茬直播杂交水稻的分蘖状况和产量性状.结果 表明,在分蘖中期至穗分化初期进行亏缺灌溉,水稻最高茎蘖数整体上比常规灌溉处理显著降低,但分蘖成穗率除极少数品种外均显著提高.不同参试品种在2个处理下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和结实率等的变化趋势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亏缺灌溉下参试品种平均产量与常规灌溉差异不显著,其中有9个品种的产量与常规灌溉无显著差异或显著高于常规灌溉,有7个品种的产量显著低于常规灌溉.试验结果可为丘陵旱区油/麦茬直播栽培杂交水稻的阶段性非充分灌溉节水栽培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运用叶龄诊断技术,研究水稻不同栽培模式的植株生长发育进程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叶龄进程前期与秧苗素质呈正相关,后期与气象条件呈正相关,而与栽培模式关系不大。而栽培模式与分蘖进程、成穗质量、产量性状关系极大。在本试验区内,几种栽培模式各具特点,但钵育摆栽秧苗素质好,水稻产量最高,比常规栽培提高1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