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小棚生产的不断发展,栽培的品种也不断增加,我们总结出在北方条件下小棚西瓜栽培模式,通过采用嫁接栽培、提早栽培,充分利用4~5月份温光条件,不仅可提前20-30天上市,同时可以一次播种两次收获,使产量大幅度提高,增加经济效益,深受农民的欢迎。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其栽培技术逐步完善,现已初步达到模式化、规范化种植水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小棚生产的不断发展,栽培的品种也不断增加,我们总结出在北方条件下小棚西瓜栽培模式,通过采用嫁接栽培、提早栽培,充分利用4-5月份温光条件,不仅可提前20-30天上市,同时可以一次播种两次收获,使产量大幅度提高,增加经济效益,深受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3.
随着小棚生产的不断发展,栽培的品种也不断增加,小棚西瓜栽培,由于提早种植,采用嫁接栽培,不仅提前20~30 d上市,还延长收获期,从而使产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深受广大农民欢迎。1嫁接苗育苗1.1品种选择砧木为白籽南瓜华砧107和华砧106。接穗选用耐寒、抗病和口感好早熟品种,如黑美人、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滦南县菜—稻高效栽培模式,包括小棚甘蓝、莴笋、菜花,以期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防虫网小白菜不同栽培方式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虫网小白菜全程覆盖栽培可有效防虫,减少农药用量,节省用药成本,降低菜农劳动强度,提高蔬菜安全性,增加种植收入。连栋柱式平棚栽培与大棚或小棚栽培相比温差最小,维生素C、叶绿素含量最佳,硝酸盐积累增加最少,增产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对西瓜地膜、小棚栽培的密度、磷、钾肥施用量进行了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测定参数,使用APPLE—Ⅱ“程序包”,解析了密度(X_1)、三料磷(X_2)、硫酸钾(X_3)等因素对产量的效应及其互相关系,提出了双膜覆盖栽培郑州三号西瓜最佳密度与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7.
景宁县渤海镇梅坑村农民,近年来采用大小棚双膜覆盖栽培马铃薯,使春马铃薯提早到3月中旬上市,比地膜覆盖栽培提早到3月中旬上市,比地膜桥头栽培提早20多天,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收入近4000元,大小棚栽培春马铃薯的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寒冷季节,利用防寒设施,人为地创造适合蔬菜生长发育的外界环境条件的栽培方法,称为蔬菜保护地栽培。目前,蔬菜生产上应用的主要设施有温室、大棚、中棚、小棚等。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存在关土壤障碍问题,主要表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土壤盐渍化设施栽培下的土壤有两个特点:(1)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县推广中小棚种番茄,已获成功,现将技术经验介绍如下:一、栽培条件1.大棚建造我县修建大棚有二种  相似文献   

10.
淮北地区利用大、中、小棚等保护地措施栽培早熟西瓜,争取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西瓜大量上市,种植效益较高,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2500~3000千克,价格在1.5~1.8元/千克,效益达4000元以上。如果再采取间作套种棉花、玉米等作物,667平方米效益可提高到6000元以上,是农民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1品种选择西瓜在低温、高湿条件下,易感病,难坐瓜,所以保护地早熟西瓜早春栽培要选择抗病、耐低温、耐高湿、早熟、优质、高产品种。本地常用品种主要有抗裂高欣、特早熟佳龙、西农8号等。2播种育苗2.1播期本地大中棚西瓜栽培,播期一般在元月底2月初,小棚或…  相似文献   

11.
三垄一空栽培,是对过去小棚生产的技术整合,是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再扣小拱棚,改常规全垄栽培为种三垄空一垄,调整株距稀植,增加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害,增积温,促早熟。经过几年生产应用。效果显著。适用于北纬40度以北地区,对积温不足区域是一个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2.
刘归定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0):168-169
介绍了"绿甜十号"西瓜新品种早熟栽培的几种不同模式。通过采用营养钵育苗、地膜覆盖、大棚,小棚覆盖等科学管理措施,有效地改善了西瓜的生长环境条件,促使西瓜提早成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3.
韩良彩 《农友》2001,(1):14-14
栽培美国矮生四季豆。以地膜覆盖和露地栽培为主,不需搭架。用大棚套小棚加地膜的三层覆盖方式栽培美国矮生四季豆,4月上旬即可采收上市,比常规栽培提前50天,亩产值增加30%左右。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番茄高棚、小棚保护设施综合栽培管理技术,是一种能早定植、早上市的栽培方式,也是目前保护地栽培的主要生产形式。中早熟品种番茄品质优、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对缓和早春蔬菜淡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棚、中棚、小棚等设施栽培方式对不同茭白品种进行促早栽培试验,以筛选出适合缙云县栽培的茭白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浙大茭采用大棚覆盖的栽培方式采茭期最早、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鲜食春大豆的3个促早栽培措施与常规栽培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促早栽培措施以小棚育苗移栽栽培鲜食春大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为突出,分别是常规直播栽培的1.14倍和1.91倍。  相似文献   

17.
西瓜栽培由覆膜直播模式改进为育苗移栽模式,产量高,由于终霜晚,育苗期气温低而时间长,因此,现在大多数农户采用覆膜直播模式。2005~2006两年又试验了西瓜膜中膜栽培模式。效果比较理想,它集中了地膜和小棚的优点,解决了早春低温冷害和秋季烂瓜问题。提早上市20~30天,增产60~173公斤/亩,增加效益1200—2000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鲜食春大豆的3个促早栽培措施与常规栽培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促早栽培措施以小棚育苗移栽栽培鲜食春大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为突出,分别是常规直播栽培的1.14倍和1.91倍.  相似文献   

19.
春季中,小棚覆盖栽培是应用中棚,薄膜,小拱棚等各种保护设施,采用综合的栽培管理技术,达到早定植,早上市的栽培方式,这也是目前保护地栽培的一种主要生产形式,对缓和早春蔬菜淡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以中棚为例简要介绍春季早离番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特早熟栽培提前到2月中下旬播种,为了保温育苗,改用大(中)棚套小棚和提高土壤温度的苗床,定植后为了避免低温袭击,在小拱棚中再覆盖节约棚。早熟栽培则于3月中旬用小棚(冷床)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于小拱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