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淑君 《种子科技》2005,23(6):316-3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原有的生产、经营、管理格局被打破,在发挥积极效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赖清云 《种子》2005,24(10):59-60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以来,给种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同时亦加大了种子管理工作的难度.从我省来看,一些市县逐步实现了政企分开,设立了种子管理机构和配置专业管理人员,有效地规范了种子生产、经营秩序,提高了大田种子质量,减少了种子事故的发生,加快了优良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促进了粮油单产的提高和品质的改良,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我们也看到,<种子法>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分析改进,以推动种子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种子经营全面融入市场经济当中,一个开放、有序、繁荣的市场日趋形成。  相似文献   

4.
全圣  傅秀昌 《种子科技》2007,25(5):13-15
种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搞好种子的生产和经营,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管理,保证农民用上放心的农作物种子,是种子管理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呈现崭新的局面。与《种子法》相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陆续出台,为种子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但是,在种子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是复杂多样的,而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现就在种子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笔者从事多年的种子管理工作经验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前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种子是粮食丰收的重要载体,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之一,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后,种子经营形式形成了多样的格局,种子管理工作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强化种子管理和行业自律,是种子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1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武焕青 《种子科技》2003,21(6):336-33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种子法制建设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种子产业进入了一个有法可依、规范发展的新阶段,它对于依法治种、以法兴种必将产生巨大的保障和促进作用。《种子法》实施两年来,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肤浅的看法,供广大同仁商讨。1问题1.1站司分设,并未改变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真实局面《种子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和从事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种子生产经营机构不得参与和从事种子行政管理工作。种子的行政主管部门与…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随着种子行业市场化、法制化的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正在逐步显现,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管理效果还不够理想,种子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应狠抓准入、预警、监督、查处、服务等环节,强化种子选育、生产、经营行为的管理,才能实现"保障供应、净化市场、提高质量、维护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县级种子管理部门是行使种子行政管理的最基层,县级种子管理工作的好坏、扎实与否,直接关系到种子市场的稳定,关系到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证。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对推进种子体制改革,加速优良品种的应用步伐和繁荣种子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秀川 《种子科技》2007,25(1):14-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后,我国种子管理体制及种子流通领域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依法加强种子管理,促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种子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共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后,种子产业以市场为导向逐步走出计划经济的阴影,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的种业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在市场化运作中不断会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出现。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种业发展之路,已成为种子管理工作者深思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1 存在的问题 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对种子管理人员的要求更高、更严,专业性、技术性更强。种子管理部门必须更新观念,要求种子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种子专业技术知识,而且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也能熟练掌握。过去在“三位一体”的体制下,大都忙于经营,重视经营管理,而忽视了种子行政管理,对管理的这篇“文章”没有做好。种子管理部门对《种子法》学习不透彻,理解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12.
种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的丰歉、农民的增收、农村社会的稳定。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把种子管理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对保护和合理利用种子资源、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化,促进种植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种子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种子产业已完全进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种子管理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发展与管理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发展需要管理、规范,而科学、规范的管理能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在种子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能很好地促进种子事业的发展。我国现行种子管理实行层级管理,国家、省级负责宏观、大局的管理,市、县级负责基层管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种子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种子市场秩序的好坏关系到农业是否增产,农民是否增收和农村社会是否稳定,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和种子市场的开放,市场上的经销户、代销户越来越多,各类品种也越来越多样化。据统计,2009年我县种子市场共有87户种子代销户,代销35家种子生产经销企业的“两杂”品种91个,其中,杂交水稻品种41个,杂交玉米品种50个。随着种子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进入我县杂交作物的品种和数量将会越来越多,种子市场管理工作量将不断加大,管理成本也将不断增加。如何规范种子市场秩序,让农户用上高产、优质、放心良种,成为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常规主要农作物品种无提纯复壮措施,未审先推的现象依然存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的规定,推广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必须经过国家审定或省级审定,并在其适宜的区域推广,而在种子管理工作中发现存在未审先推,  相似文献   

16.
县级种子市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县级种子管理机构是我国种子管理执法的最基层单位,在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从严治种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由于县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种子市场管理的宗旨是依据种子政策法规的规定,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创造一个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培育和发展品种创新能力强、育繁销一体化、综合实力强大、种子质量稳定、信誉良好的种子产业化龙头企业,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笔者认为,抓好种子市场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种子生产与普通农作物生产的赛程基本相同。但是,种子生产和普通农作物生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普通农作物生产出来的是一般农作物产品,对产品的要求主要是干物质含量和营养成分。种子生产则不然,要求所生产的种子遗传特性不会改变,产量潜力不会降低,种子活力得以保证,这是保证种子质量的关键所在。如果生产出来的种子遗传特性改变,活力下降,纯度不合格,目前在加工过程中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种子市场的逐步放开和不断发展,种子的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种子的生产经营也由原来独家生产经营逐步转变为多部门、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和中国加入WTO,将使种子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我国的种子产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种子标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种子标签是种子使用者选购种子的重要依据,是种子企业信誉的重要载体,是种子市场管理者把握市场;隹入关口的形式要件和追究种子质量责任的基本依据。为了明示质量信息,明确质量责任,加强质量监督,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7月12日发布了《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并于2007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