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枣树落花落果严重是影响其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生产中要根据其发生的不同原因,采取必要措施进行调控,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1枣树落花落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核桃落花落果规律观察及保花保果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桃落花落果的时期:秦巴山区主要在5月20日至6月7日;落花落果的原因:一是先天遗传的差异;二是后天管护的优劣。营养、水分状况的不良,病虫害都将引起大量的落花落果。保花保果的主要措施是:花期施速效性磷肥,座果期喷萘乙酸、吲哚乙酸生长素,同时对生长过旺的树在花期喷抑制素都可提高座花坐果率。  相似文献   

3.
柿树寿命长 ,经济效益高 ,一般栽植后 3~ 5a结果 ,柿果色泽艳丽 ,姿态美观 ,营养丰富 ,滋味甘美 ,很受欢迎。但近年来 ,柿树落花落果普遍发生 ,严重的造成绝收 ,直接影响柿树的生产发展。1 落花落果的原因柿树落花落果的原因很多 ,但树体营养不良 ,柿蒂虫的危害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宜昌柑桔落花落果气象指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宜昌市夷陵区温州蜜柑2个品种和秭归县脐橙品种的落花落果率观测资料以及相对应时段的气象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宜昌市温州蜜柑和脐橙的落花落果关键期均与气温关系密切,通过典型年资料普查,发现落花落果关键期气温偏高、湿度偏低是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低温连阴雨也是造成落花落果严重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通过对当地气温资料普查,得出了宜昌市柑橘落花落果高峰期不同时间段的气象主控因子指标。  相似文献   

5.
1枣树的落花落果及原因在北方枣区,由于枣树根系活动晚,生长期短,开花量大,花期长,再加上营养分配不平衡,导致枣树落花落果严重。明显的落花落果有两次。第一次在盛花期后1周左右,第二次在盛花末期10d左右。落花落果高峰大约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此次落花落果量约占落花落果总  相似文献   

6.
八角树落花落果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八角生产不断发展,八角树落花落果现象发生较严重,笔者几乎每次到八角声地都会碰上这一问题。根据多年的实践调查,就其发生原因及对策谈几点看法:落花落果原因归纳起来,我区八角落花落果原因有:1.遗传上的因素:八角树具有花期长,花量多,花果几乎终年不离校的习性,每年干冲季节都有不同程度的生理落果现象,其轻重视具体情况而定。2.造林地较差:按我区八角立地类型五级划分标准,八角落花落果多发生在海拔300米以下的中下坡造林地,属于四级较差的造林地。3.营养亏损:八角树终年花果不高枝,消耗养分大,因此,每…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于9月6—11日在长沙召开油茶保花保果学术座谈会,参加会的有广东、广西、湖北等省(区)有关方面的科研人员;还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林业研究所以及湖南省林业院校、林业研究所、生产单位的代表和特约研究员等。会上各代表都根据一两年来试验研究所积累的数据和资料,从油茶落花落果的大量现象中反复探讨其原因和规律。也结合讨论了关于营造油茶新林速生丰产的技术关键。各位代表反映,历年来油茶落花落果都很普遍而严重,落花落果率达开花着果总数的70—80%,至于落花落果的原因,大家认为主要是生理失调、病虫害和不良天气所造成,而三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的环境下互相作用,并有一主  相似文献   

8.
哈密大枣落花落果高峰一般在盛花期后。在哈密地区,哈密大枣第一次落花落果高峰大约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此次落花落花落果量约占落花落果总量的50%以上。到7月中、下旬仍有落果,但逐渐减少。约在7月下旬有一个较小的落果高峰,主要是由于枣头二次枝成花需要大量营养,此次落果数量较少。至此,生理落果基本停止。但由于病虫害等引起的落果仍在继续,一直到采前,仍有少量落果。  相似文献   

9.
枣树萌芽晚、落叶早,落花落果现象严重,主要原因是树体营养水平差和不良的环境条件。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加强花期管理和改善枣园外界环境条件,可明显减轻落花落果,提高枣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0.
枣树落花落果机理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枣树开花多,但落花落果十分严重,极大地影响了枣树的丰产稳产,通过对枣树落花落果机理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枣树落花从开花后5-7d开始,第2-3周达到高峰,总落花率因品种而异,从63.72%-93.36%不等。生理落果有2次高峰,第1次是在座果后第2-4周,占全部落果率的50%-90%,第2次出现在采收前的第2周,占1.5%-3.0%,总的落花落果率为99.15%-99.97%。落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仁用杏开花、坐果习性及药粉生活力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连续三年对龙王帽、一窝蜂开花、坐果习性及花粉发芽率的观察,认为中、短果枝及花束状果枝是仁用杏完全花比例和坐果率较高的结果枝组,此类枝组花粉生活力较高,但不同品种间的表现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绿香、香玲、元林核桃落花落果及果实的生长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山东泰安地区对3个核桃早实品种的坐果和果实生长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观测,分析了早实核桃落花落果的原因。核桃落果现象主要发生在两个阶段,即核桃青果发育开始前落果和核桃青果发育开始后落果;核桃青果迅速膨大期发生在5月初至6月初,硬核期发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核桃果仁充实期发生在7月上旬至8月底,核桃果实采收期为8月底至9月初,各阶段具体时间因品种而异;在核桃青果内部结构发育程度上,绿香要早于元林7天左右,香玲早于元林2~4天。  相似文献   

13.
对枣树采用花期避雨、疏蕾、疏果、枣吊摘心及对照等 5 种处理,研究了5 种处理对枣树落花落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枣树落花高峰是在开花后第 2,3 周,落果有 2 次高峰;花期避雨以及适度的疏蕾、疏果可减少落花落果,大大提高果吊比;枣吊摘心能抑制落花落果,但不能提高果吊比  相似文献   

14.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杏林地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台地和26°坡地杏林地连续3年的降雨、冠层截留、地表径流、土壤水分和生物量的定位观测结果,研究分析陕北黄土区自然降水与土壤水分补给、土壤水分补给与生物量、土壤水分消耗与生物量的关系.提出台地土壤水分可承载的杏树生物量为3 728 kg·hm~(-2),坡地为2 423 kg·hm~(-2),台地杏林地适宜的果实产量为4 714 kg·hm~(-2),坡地杏林地适宜的产量为3 064 kg·hm~(-2).建议综合应用水保工程、修剪、保墒、花果控制、生长激素等措施,平衡利用雨水资源,实现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油茶落花落果成因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分析了品种、授粉、林龄、气候、土壤、栽培技术、病虫危害、机械损伤等影响油茶落花落果的外界因素与生理因素,同时,提出了合理的品种配置、控制授粉条件、营养平衡调控、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油茶保花保果技术。  相似文献   

16.
对柿子落花落果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保花保果试验与人工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引起柿子严重落花落果的主导因子是授粉受精不良所致,最后提出了提高柿子产量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比较不同生境油茶林区油茶史氏叶蜂幼虫危害程度、同一种生境距林边不同距离油茶史氏叶蜂的危害程度,分析了油茶史氏叶蜂对油茶春梢发育、夏梢发育、花芽分化率、花芽数目、落果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史氏叶蜂对油茶的春梢发育、夏梢发育、花芽分化率、春梢上花芽数目、同期的落果率等有显著危害,且危害程度和林区的生态多样性相关;不同生境下,生态多样性越低,危害越严重;同一生境下,距混合林区距离越远,危害程度越重,说明保护油茶林区及周边生境的生态多样性,对防治和控制油茶史氏叶蜂是必要的。另外通过间接证据,提出了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和伯劳Lanius schach等食虫鸟类是油茶史氏叶蜂幼虫重要捕食性天敌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鉴定引起新疆巩留县杏树果实斑点病病原菌,研究造成杏树果实病害的原因,为当地杏树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得到罹病杏真菌菌株,利用传统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所分离出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及其致病性检测。[结果]杏果病斑处的病原菌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分生孢子形态与经PDA培养基培养后观察到分生孢子形态均与Thyrostroma carpophilum(Lév.) B.Sutton所产生分生孢子一致;将分离获得的3株真菌的rDNA-ITS片段测序后与NCBI参考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对的结果显示,其序列与T.carpophilum一致性为100%;在基于ITS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3株菌与T.carpophilum聚在同一分支。在接种了T.carpophilum后,杏果实和叶片均产生明显病斑并且从其所产生的病斑上再次分离到所接菌,满足柯赫氏法则。[结论]从新疆巩留县杏果实病斑处分离获得的3株真菌,经鉴定为引起杏穿孔病的病原菌T.carpophilum。这是该菌首次在该地区发现并报道。  相似文献   

19.
杏树不同品种及果枝花粉发芽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进一步探明杏树率低的原因,研究了杏树不同品种、不同果枝类型的花粉发芽率。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果枝类型花粉发芽率差异不显著;杏树不同品种间花为分发育率存在极显著差异(99%),其中车头杏最高达31.7%;不同品种的2基最适蔗糖浓度不同,大部品种以10%为最好,但巴斗在蔗糖浓度5%的培养基上发芽率最高,串枝红杏在蔗糖3个浓度下发芽率基本一致;80万单位青霉素对不同品种花粉萌发有促进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普通油茶及其优树生殖生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本文着重研究了普通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Abel)霜降类型及其优良单株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生殖过程 ,并对油茶的生殖生态开展了一个周期 (5 78d)的研究。结果表明 ,普通油茶由花芽分化到种子成熟共需 5 0 0 d;花果相会和花粉管萌发快是油茶生殖的两个主要特点 ,油茶的生殖过程包括五个阶段 ;花期或花时不遇是影响油茶授粉乃至落花的重要原因 ,花期阴雨、低温是影响油茶授粉和落花的主要气候因素 ,水分是油脂形成期的主导因子。油茶优良单株的生殖结构比一般油茶单株表现四方面的优势。用油茶优良单株为繁殖材料 ,建立花期、花时、果熟期一致的油茶林分 ,是提高油茶单位面积产量的关键途径 ;提高集约经营度 ,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是改造油茶低产林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