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徐淮山羊及波徐杂交一代体重体尺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对3月龄的江苏沿海地区本地徐淮山羊以及波徐杂交一代山羊两种山羊分别饲养90d,对试验羊的体重和各体尺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以揭示波尔山羊的杂交改良效果、主要改良性状及其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波徐杂交一代山羊与本地徐淮山羊在体尺体重方面有显著的差异(P<0.05);对于徐淮山羊,波徐杂交一代在体尺与体重的相关性上具有一定的改善,将原来徐淮山羊中对体重具有负相关作用的体长性状转变为正相关作用,有利于波徐杂山羊的生长发育,充分说明波尔山羊对改良本地山羊的生产性能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波尔山羊与徐淮山羊的杂交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进一步探明波尔山羊与本地徐淮山羊的杂交效果,加快波尔羊的杂交利用,给波尔羊的推广和建立本地肉羊生产带,提高本地羊产肉性能提供科学依据,于1998年至1999年选点进行定点观察,开展了波尔山羊的杂交试验。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羊的选择和分组 杂交父本系从徐州家畜改良站引进的波尔山羊冻精;选择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基本一致的本地徐淮母山羊作为母本,年龄2~3岁,健康无病,分成试验组(波×本)和对照组(本×本),平均每组22只能繁母羊。12 观测内容 观测各组后代的繁殖成绩和初生、2、6、12月龄体重和体高、体长、胸围等主要体尺;测定其…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黑色波尔山羊与巫山本地羊的杂交优势,测定其杂交F1代的生长性能。以黑色波尔山羊与巫山本地羊进行杂交,测定其杂交F1代初生、1月龄、2月龄、3月龄、6月龄、9月龄的体重、体尺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黑波本杂F1代0~9月龄各生长阶段的体重、日增重及体尺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巫山本地羊的后代,这说明用黑色波尔山羊杂交改良巫山本地羊呈现良好的杂交优势,综合性能得到很好改善。  相似文献   

4.
波尔山羊改良本地山羊效果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对波尔山羊改良仁寿县本地羊的效果进行了测定,波本F1羊初生重平均为340kg,极显著高于本地羊(220kg);2月龄的体重,体尺均比本地羊高,其体重更为明显(平均为2426kg),波本F1羊比本地羊提高了118%;4月龄和6月龄的体重、体尺均比本地羊高。  相似文献   

5.
波尔山羊、南江黄羊与綦江本地山羊的杂交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了解良种山羊经济杂交效果,綦江县从2002年起,开设了波尔山羊、南江黄羊与本地山羊的杂交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杂交一代具有与双亲相似的外貌特征,表现出肉用体型,杂种优势明显,尤以波杂羊更为明显。南杂一代各阶段体重明显地高于本地羊(P<0.05),波杂一代各阶段体重极显著地高于本地羊(P<0.01),其中6月龄南杂一代公羊体重18.74kg,比本地羊提高31.97%,日增重提高32.93%;6月龄波杂一代公羊体重30.04kg,比本地羊提高111.5%,日增重提高116.8%。屠宰测定表明,杂一代羊产肉性能均高于本地羊,其中波杂一代羊屠宰率49.5%,比本地羊高3.37个百分点,净肉率35.65%,比本地羊高5.5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从湘西地区的吉首、凤凰大兴、保靖普戎三个羊场随机抽取30只波杂羊,对其进行初生、1月龄、2月龄、4月龄的体尺与体质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数据分析波尔山羊与湘西本地山羊杂交后代的前期生长情况,得出引进的波尔山羊是否能改良湘西本地山羊品种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目前,很多地方都在利用波尔山羊改良地方山羊,广大饲养户不知道怎么识别各代波尔山羊杂交羊。为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这里介绍一下各代波尔山羊杂交羊的识别方法。一代波尔山羊杂交羊:一代波尔山羊杂交羊的体型特征要明显好于本地山羊(槐山羊、  相似文献   

8.
为对贵州黑山羊的选育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波尔山羊为父本,贵州黑山羊为母本,开展杂交效果研究,对波本一代(F1)和贵州黑山羊纯繁一代(F1)的产羔率、相关月龄体重变化及体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波尔山羊配种能力强,产羔率、双羔率及成活率较之"本×本"杂组合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分别提高13.25%、19.49%...  相似文献   

9.
从湘西地区的吉首、凤凰大兴、保靖普戎三个羊场随机抽取30只波杂羊,对其进行初生、1月龄、2月龄、4月龄的体尺与体质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数据分析波尔山羊与湘西本地山羊杂交后代的前期生长情况,得出引进的波尔山羊是否能改良湘西本地山羊品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用波尔山羊与黑山羊进行杂交,产生杂交一代,然后再将杂交一代母本与波尔山羊杂交。杂交羊4月龄体重可达25~30kg,相当于本地羊的成年体重;在放牧条件下,10月龄产肉量为12.5kg,产肉量是本地品种同龄羊的2倍。  相似文献   

11.
高建斌 《家畜生态》2014,(12):55-57
选择南江黄羊、南江黄羊×本地黄羊的F1代黄羊以及本地黄羊母羊的生长发育资料,分别对其体重、日增重和体尺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南江黄羊对杂交改良效果。结果表明,F1代黄羊体重明显高于本地黄羊(P〈0.05);F1代黄羊与本地黄羊初生-6月龄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初生-12月龄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F1代黄羊与本地黄羊6月龄体长、24月龄胸围差异显著(P〈0.05),12月龄体高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结果显示,南江黄羊杂交改良本地黄羊母羊在生长早期效果明显,显著高于本地黄羊。  相似文献   

12.
波尔半血种公羊改良仁寿山羊的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波尔山羊(Boer)半血公羊对仁寿本地山羊进行杂交改良。通过对其生长发育进行系统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其杂交后代公羊初生重、二月龄、四月龄、六月龄、八月龄、十月龄、周岁及成年体重分别比同龄本地公羊提高了20.56%、17.34%、22.87%、25.26%、24.41%、23、89%、22.95%、19.79%,差异极显著(P<0.01);出生至8月龄平均日增重达到93.08g,比同龄仁寿本地公羊提高了18.54g/d。杂交后代母羊的初生重、二月龄、四月龄、六月龄、八月龄、周岁及成年体重分别比同龄仁寿本地母羊提高了21.18%、21.35%、22.68%、24.21%、23.30%、22.80%、21.84%、18.48%,差异极显著(P<0.01);出生至八月龄平均日增重达84.33g,比同龄仁寿本地母羊提高了16.08g/d,杂交后代公羊、母羊体尺也分别高于同龄仁寿本地公羊、母羊。并通过对杂交后代羊的适应性等方面研究表明:杂交后代羊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极易饲养。由此可见:杂交后代羊生长发育效果显著提高,八月龄便 达到出栏屠宰体重,缩短了肉羊上市的饲养期,节约了饲养成本,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本研究表明,在纯种波尔山羊公羊较少、且价格昂贵的情况下,可利用波尔山羊半血种公羊改良本地山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四川省昭觉地区本地山羊近亲繁殖和品种退化严重的问题,特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美姑县分别引进建昌黑山羊母本和美姑黑山羊父本进行杂交并观察其适应性,对引进的黑山羊及F_1代羊生产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F_1代母羊平均日增重122.87 g,F_1代公羊平均日增重143.62 g,与原产地羔羊日增重相当;引进的12~24月龄黑山羊与原产地黑山羊体尺差异不大,体重均比原产地黑山羊高;引进的24月龄以上黑山羊母羊体重比原产地黑山羊高出了23.14%。说明引进品种能够很好地适应昭觉地区的环境,且引进黑山羊杂交生产的F_1代黑山羊能在该地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4.
选择波杂一代羊、徐淮白山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作为受体,研究受体与供体发情同步化程度、受体的黄体状况、品种、营养状况等对受体妊娠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受体发情同期化对其妊娠率有显著影响(P〈0.05),与供体同步发情的受体移植成功率最高(76.67%),受体黄体数及小卵泡的有无对其妊娠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受体品种对其妊娠率有显著的影响(P〈0.05);渡杂一代羊和徐淮白山羊比长江三角洲白山羊更适合作受体。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育肥期波本杂肉羊能量和蛋白质营养需要量参数,筛选出一个最佳能量和蛋白质搭配的饲料配方,为科学饲养提供理论依据和生产指导。试验选择16只3月龄断奶波隆杂交F1代公羔,采用4×4拉丁方设计,以NRC(1981)营养需要推荐量为参考设计了低能低氮、高能低氮、低能高氮和高能高氮(NRC)4种能氮比日粮,分别为日粮1、2、3和日粮4。试验结果表明,舍饲波隆杂交羔羊育肥期对象草 玉米型日粮干物质采食量与代谢体重和日增重的关系为:DMI(g/d)=181.3W0.75-0.61ΔW-886.2(r=0.9287);舍饲波隆杂羔羊育肥期粗蛋白质(CP)、总能(GE)、消化能(DE)需要量的估测模型分别为:CP(g/d)=19.56 W0.75+0.25ΔW-128.6(r=0.7836),GE(MJ/d)=2.98 W0.75+0.023ΔW-18.69(r=0.8257),DE(MJ/d)=1.26 W0.75-.006ΔW-3.56(r=0.6236);3~6月龄舍饲育肥期波隆杂羔羊,日粮总能代谢率平均为0.49%,粗蛋白质的消化率平均为0.63%,每增重1 g体沉积蛋白质需要量为0.32 g。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广西隆林山羊杂交改良技术的应用,提高隆林山羊的生产效益,本研究以努比亚山羊、隆林山羊及努隆杂交F1代(努比亚山羊♂×隆林山羊♀)为研究对象,所有山羊都在相同水平下进行饲养管理,选取3个群体共205只山羊,分别对1、3、6月龄山羊的生产性能及体尺指标进行测定,选取6只6月龄的父母代及杂交F1代进行屠宰,取其背最长肌进行肉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努隆杂交F1代经产母羊的产羔率、羔羊成活率与父母代差异不显著(P>0.05),初生重、不同月龄体尺指标与父母代差异极显著(P<0.01),努隆杂交F1代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较隆林山羊都有显著提高(P<0.05),肌肉粗蛋白质含量、肌内脂肪含量、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游离脂肪酸与父母代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努比亚山羊在改善隆林山羊体型、生长速度和肉品质上综合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7.
以崇明岛53只崇明白山羊、30只徐淮山羊、37只杂山羊为实验材料,利用直接测序寻找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FABP)部分exon2及intron2序列上的SNPs,PCR-RFLP分析其多态性。结果表明:存在3个SNP位点(A1017G、C1115T、G999-)。A1017G通过HaeⅡ-RFLP得到BB、Bb、bb 3种基因型,除徐淮山羊外,崇明白山羊和杂山羊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3个群体均为低度多态(PIC<0.25)。C1115T未引起酶切位点改变。G999-通过SauⅠ-RFLP得到DD、Dd、dd 3种基因型,崇明白山羊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为低度多态(PIC<0.25);徐淮山羊和杂山羊只有DD基因型,呈严重的偏态,没有多态性。本研究表明H-FABP在不同山羊品种中具有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进一步作为候选基因分析其与肌内脂肪含量性状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波尔山羊对我国本地山羊杂交改良的初步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我国山羊无论存栏数还是产肉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各地方品种众多,与世界优良肉用山羊相比普遍体重小、生长慢.从1995年以来我国引进了著名肉用山羊--波尔山羊,各地相继开展了波尔山羊对本地山羊的杂交改良,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杂交后代在生长速度及产肉性能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为加速我国肉用山羊业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河西绒山羊和内蒙古白绒山羊生存环境相同,前者产绒量低,绒品质好,后者产绒量高,绒品质相对较差。本文旨在评价内蒙古白绒山羊与河西绒山羊杂交对后代产绒量和绒品质的影响。从河西绒山羊主产地平山湖测定11只河西绒山羊、10只内蒙古白绒山羊和10只杂种产绒量,采集颈部山羊绒测定细度、含绒率和长度。测定结果表明河西绒山羊与内蒙古白绒山羊杂交后,杂种后代平均产绒量比河西绒山羊提高了23.43%。杂种后代的山羊绒平均细度比河西绒山羊粗0.32μm,比内蒙古白绒山羊细1.64μm。杂种后代山羊绒长度比河西绒山羊增加5.85mm,比内蒙古白绒山羊增加2.90 mm。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择16只3月龄断奶波隆杂交F1代公羔,采用4×4拉丁方设计,以NRC(1981)营养需要推荐量为参考设计了低能低氮、高能低氮、低能高氮和高能高氮(NRC)4种能氮比日粮,分别为日粮1、2、3和4。探讨不同日粮能氮水平对波尔×隆林杂交羔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日粮1组,日粮2、3、4组血浆尿素氮差异不显著,但日粮3组与日粮2、4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血清白蛋白显著降低,且日粮1组与日粮2、4组差异显著(P<0.05);血清甘油三酯显著升高,且日粮1组与日粮4组差异显著(P<0.05);血液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且日粮1组与日粮2、4组差异显著(P<0.05),日粮2、3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血清总胆固醇呈下降趋势,且日粮1组与日粮3、4组差异显著(P<0.05);对其它血液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