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事·信息     
《茶叶》1992,(2)
全国名优茶开发项目会议在杭州召开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召开全国名优茶开发项目会议,于3月25~30日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15个省和单列市的代表,在会上介绍了各地如何围绕名优茶生产技术开发,提高茶叶经济效益,因地制宜,开展茶树栽培、加工、包装和贮藏保鲜等实用技术的试验研究,推广和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的工作经验。据15个茶叶生产省和单列市的初步统计,1991年共生产各类名优茶30090吨,创产值7.84亿元;名优茶占总产量、产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茶叶学会】为进一步引导名优茶可持续化发展,为企业搭建培育名优茶品牌的平台,提高茶叶生产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消费者把关茶叶质量,鉴别茶叶品质。中国茶叶学会将举办第十二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创办于1994年,至今已举办11届,共计5756个茶样参与评比,是我  相似文献   

3.
名优茶是名茶和优质茶的统称,它包括进入流通领域的茶叶优质商品和名牌商品。改革开放20多年来,名优茶生产一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1990年全国名优茶产量1.7万吨,占茶叶总产量3.3%,产值4.3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14.32%;1996年全国名优茶产量9.4万吨,占茶叶总产量15.9%;2000年全国名优茶产量14.4万吨,占茶叶总产量21.1%,产值55.52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62.2%;2005年全国名优茶产量23.0万吨,占茶叶总产量26.4%,产值111.5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72.0%。名优茶生产在我国茶叶产业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名优茶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  相似文献   

4.
正为进一步引导名优茶可持续化发展,为企业搭建培育名优茶品牌的平台,提高茶叶生产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消费者把关茶叶质量,鉴别茶叶品质。中国茶叶学会将举办第十二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创办于1994年,至今已举办11届,共计5756个茶样参与评比,是我国茶界历史最悠久的评比品牌。获奖茶样将在2017中国茶业科技年会等  相似文献   

5.
<正>为进一步引导名优茶可持续化发展,为企业搭建培育名优茶品牌的平台,提高茶叶生产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消费者把关茶叶质量,鉴别茶叶品质。中国茶叶学会将举办第十二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创办于1994年,至今已举办11届,共计5756个茶样参与评比,是我国茶界历史最悠久的评比品牌。获奖茶样将在2017中国茶业科技年会等活动中进行展示和推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名优茶走俏,发展很快,为了继续推进我国名优茶生产更快更健康地发展,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从1990年开始主持全国名优茶开发项目,一年多来,项目工作进展顺利,初见成效,据统计,1991年共生产各种名优茶26847.64吨,比1990年17017.25吨增长57.8%,名优茶产量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3.2%上升到5%,名优茶产值由1990年4.3亿元上升到7亿元,增长62.8%,其产值占全国毛茶总产值的20%,比1990年的14.32%提高了5.68个百分点,一年中就为茶农创造纯收益2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1 前言湖南是茶叶主产省之一。近几年来,随着改革不断深入,茶叶流通体制发生了改变,茶叶市场有了新的变化。低档级茶叶价格低廉、滞销,导致茶叶生产下降,而名优茶价高抢手,销售非常活跃,前景可观,潜力很大。大力开发名优茶生产,有利于促进茶叶生产内部结构调整,拓宽茶叶销售市场,促进我省茶叶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如何抓住这一市场机遇,积极开发我省名优茶生产,是当前我省茶叶生产面临的新课题。2 我省名优茶生产现状  相似文献   

8.
前言 发展以单枞茶为主体的名优茶生产,是梅州市委、市政府为实现"希望在山"的发展战略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九三年以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开发,目前,梅州市的名优茶生产和开发已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全市新开发的名优茶种植面积有十二万亩,产量约五千吨,茶叶已逐渐发展成为梅州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之柱. 但是,这些刚刚培养起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将面临国际级企业的全面挑战.中国企业即将在WTO的框架下参与世界经济的大角逐.梅州的茶叶生产、销售企业要生存、发展,要走向世界,除了要跟目前国内企业竞争外,今后还将面临更加强大的国际级企业的竞争.如何避免在竞争中被淘汰,并获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呢?本人认为,很重要的一条措施就是要高标准、严要求地继续推进梅州市的茶叶标准化工作,通过开展标准化工作,促进我市茶叶产业化、规模化,走可持续发展的质量、效益型企业的道路.全面提高梅州市茶叶的市场竞争力.如何认识和推进我市标准化工作,本文试从如下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希望它对促进我市茶叶标准化工作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福安市是福建主要产茶区,也是全国茶叶商品基地县(市)之一。产茶历史悠久,茶树品种资源丰富,茶叶生产技术实力雄厚,生产经验丰富。具有茶类多、花多、优良品种多的优势和特色,为我市创制和发展名优茶提供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为进一步引导名优茶可持续化发展,为企业搭建培育名优茶品牌的平台,提高茶叶生产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消费者把关茶叶质量,鉴别茶叶品质。中国茶叶学会将举办第十二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创办于1994年,至今已举办11届,共计5756个茶样参与评比,是我国茶界历史最悠久的评比品牌。获奖茶样将在2017中国茶业科技年会等活动中进行展示和推介,并举行颁奖仪式;将有机会获得中国茶叶学会品牌推荐,以及中国茶  相似文献   

11.
选用适制名优茶的优良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富莲 《中国茶叶》1994,16(2):10-11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以及茶叶价格的放开,名优茶生产已成了不可阻挡的潮流,大有成为国内茶叶生产、销售主角的趋势。全国名优茶品种与数量已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例如,浙江省1993年全省名优茶总产量已达到8120吨,比1992年增加26.9%,产值达到2.48亿元。 名优茶生产之所以能很快地得到各地的重视,在广大茶区不推而广,除了经济效益高,直接刺激生产者外,良种的推广和采制机具的应用,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保证。现仅就名优茶生产中如何选用良种问题作—讨论。 一、名优茶与良种 回顾名优茶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良种与名优茶之间存在着良性循环关系,即生产名优茶需要良种为基础,推广良种需要名优茶为先导。所以,就全国茶叶生产形势而言,目前正是大力推广良种,加速实现茶园良种化的最好时机。现今名优茶生产对良种的要求偏重于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常山银毫茶品牌整合现状和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常山县自然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上世纪80年代随着名优茶生产的发展,开发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名优茶——常山银毫,并多次在全国和浙江省名优茶评比会、农博会上获得金奖。伴随着茶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常山县的茶叶品牌建设也与时俱进,常山银毫于1991年获浙江名茶证书。为切实把常山银毫茶产业做大做强,结合常山银毫茶产业发展现状和品牌优势,明确在全县主推常山银毫品牌,并于2009年成立茶叶产业协会,发布了常山银毫品牌使用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3.
邵武市肖家坊镇,素有小武夷之美称,是邵武市旅游开发的重地,结合京福高速公路开口、南武夷旅游开发为契机,重点开发高档名优茶,以茶叶促旅游,以旅游促生产,同时加大力度进行产业化建设和实行品牌化经营。雪绒茶就是重点开发的名优茶之一。雪绒茶又名黄花银针(安徽峨桥茶市称呼),是邵武市邵南片茶区总结多年经验自发研制的。我市大部分茶区生产雪绒茶,2002年年产雪绒  相似文献   

14.
正为进一步引导名优茶可持续化发展,为企业搭建培育名优茶品牌的平台,提高茶叶生产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消费者把关茶叶质量,鉴别茶叶品质。中国茶叶学会将举办第十二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创办于1994年,至今已举办11届,共计5756个茶样参与评比,是我国茶界历史最悠久的评比品牌。获奖茶样将在2017中国茶业科技年会等活动中进行展示和推介,并举行颁奖仪式;将有机会获得中国茶叶学会品牌推荐,以及中国茶叶学会微信平台宣传(公众号"中国茶叶学会");邀请新闻媒体对评比活动进行跟踪报道,获奖结果将在有关媒体上公布。  相似文献   

15.
论发展名优茶的重点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茶叶经济发展到80年代末,兴起了一股“名优茶热”。进入90年代,我国名优茶发展速度很快。1990年全国名优茶产量为1.7万t,占茶叶总产量的3.2%,名优茶产值4.3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14.32%;1993年全国名优茶产量达3.6万t,占茶叶总产量的6%,名优茶产值达10....  相似文献   

16.
“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是由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陈宗懋院士于1994年开创的。90年代初期由于茶叶出口减少,大宗茶销路不畅,茶叶生产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名优茶异军突起,产销两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对茶叶生产起到保护和支撑作用。为了使名优茶生产取得更大发展,提高茶农生产积极性,促进茶叶生产的持续发展,自1994年至2005年举办了六届全国名优茶评比。举办“中茶杯”的宗旨:一是提高企业的质量意识,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先进实用技术提升茶叶品质;二是为茶叶企业提供创品牌、提升知名度的机会,促进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由于“中茶杯”始终严格保持公正性、公平性,赢得了广大企业的信赖与支持,参赛地区和参评样品逐届增加,影响力不断扩大,六届共有1255家企业,1645只茶样参评,“中茶杯”已成为我国茶叶行业最具权威性的评比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王达 《中国茶叶》1993,15(3):2-4
为了推动我国名优茶生产发展,1991年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把名优茶开发项目作为重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立项,并于同年3月份在福建厦门召开会议组织协作组具体落实。两年来,这个项目进展情况良好,成效十分显著,特别是在丰富市场供应、稳定和发展我国茶叶生产方面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茶叶学会】"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创办于1994年,至今已成功举办10届,共计4876个茶样参与评比,是我国茶界历史最悠久的评比品牌。为进一步引导名优茶生产向标准化、清洁化、机械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为企业搭建平台,培育品牌,扩大宣传渠道,提高茶叶生产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消费者把关茶叶质量,鉴别茶叶品质,倡导绿色健康消费理念,中国茶叶学会决定举办第十一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活动。本届活动将在总结前10届"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茶叶》2015,(2):20
<正>"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创办于1994年,至今已成功举办10届,共计4876个茶样参与评比,是我国茶界历史最悠久的评比品牌。为进一步引导名优茶生产向标准化、清洁化、机械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为企业搭建平台,培育品牌,扩大宣传渠道,提高茶叶生产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消费者把关茶叶质量,鉴别茶叶品质,倡导绿色健康消费理念,中国茶叶学会决定举办第十一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活动。本届活动将在总结前10届"中茶杯"评比活动  相似文献   

20.
福建名优茶开发20年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福建名优茶开发 2 0年福建名优茶开发从 1981年开始试制 ,由宁德市茶叶公司制作 ,1983年宁德市茶叶公司制作的名优茶直接进入北京市场 ,仅几百斤 ,此后 ,福安开始制作名优茶 ,并扩大到闽东各县 ,名优茶产量逐步提升 ,福鼎试制白毛猴名优绿茶 ,质优量大 ,逐步进入江浙市场及全国各省市场销售 ,至 1985年 ,全省名优茶产量已达几千担 ,后农业厅经作处组织考察江浙、上海市场 ,积极推动名优茶的开发 ,至 1999年 ,全省名优茶产量达 2 4 7万t,产值达 6 4 1亿元。名优茶产量和产值分别占茶叶总产量 12 35万t和总产值 14 73亿元的 2 0 %和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