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畜禽业》2014,(2)
<正>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的发生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病害动物及产品无害化处理工作,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事关畜牧业健康发展,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如何规范处理病死动物,是当前各级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对病害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谈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21,(2)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事关公共卫生安全和人们生命安全。目前,社会对做好无害化处理已经基本形成共识,也通过规章制度明确了具体的处理方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认识不到位、执行不落地、保障不充分等问题。建议从建立处理中心和处理机制,落实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多方监管机制等方面着力,完善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管理体系,确保专项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工作是当前畜牧业尤其是养殖环节存在的不容回避的问题,事关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事关环境污染,事关食品安全、民生民心。通过所在县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的现状,分析了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5,(7)
畜牧业作为中宁县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经济繁荣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规模化、工厂化、集约化水平逐年提高,在畜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散养和中小养殖场户还占有一定的比重,其在病死、死因不明动物及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存在缺失,制约着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及社会稳定的隐患。笔者通过调研和多年的基层工作实际,就该县中小养殖场户病死、死因不明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工作现状、处理难存在原因加以归纳,并对做好此项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谭秀琼 《畜禽业》2012,(7):59-60
<正>为了摸清石柱县养殖环节病死动物数量,了解养殖环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现状,总结工作经验,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建立养殖环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补贴的建议,为有效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打牢基础,按照渝动卫监发[2009]66号文件《重庆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关于开展养殖环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补贴制度调研工作紧急通知》要求,组织力量,专人负责,集中时间,以乡镇站为依托,在全县内从2008年畜禽养殖情况、养殖环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情况、监督检疫环节查获和检出的病死(害)或死因不明的动物无害化处理情况等方面着手,认真开展养殖环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调研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7,(8):94-95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动物卫生安全问题关注程度的日渐增高,动物卫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而其中养殖环节病死畜禽尸体随意丢弃,甚至有不法商贩将病死畜禽上市销售。不能将病死畜禽及时有效进行无害化处理势必会给公共卫生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如何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将会成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越来越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廖云琼 《畜禽业》2013,(6):17-18
<正>规范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工作,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包括:一是当养殖场的畜禽发生疫病死亡时,必须坚持"五不一处理"原则,即不宰杀、不贩运、不买卖、不丢弃、不食用,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二是每个养殖场必须根据养殖规模在场内下风口修一个无害化尸池;三是当养殖场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除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外,  相似文献   

8.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情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业》2014,(4)
上海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引发公众关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管理水平、饲养技术、环境及疫病的影响,极易造成动物患病死亡,如果国家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补偿政策不到位,则会出现养殖户随意丢弃病死动物,甚至出售病死动物现象,给公众卫生安全带来严重影响。作者结合自己在基层工作的实践,对当前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就怎样合理处理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死动物,完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机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4,(11)
<正>据新华社10月31日电:国务院办公厅当天发布《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作为保险理赔的前提条件,不能确认无害化处理的,保险机构不予赔偿。《意见》规定,从事畜禽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的单位和个人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病死畜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畜禽死亡及处理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4,(7)
病害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是抓好动物疫病防控,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关键措施,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宜居城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文章对病死动物的危害及无害化处理措施做一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在预防动物疫病流行与传播,对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受客观条件的影响,某些地区依旧存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措施不规范的行为,极易引发重大动物疫病的传播与流行。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有效监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措施做一论述,旨在提高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2.
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工作,不仅关系到畜牧业生产安全,而且关系到生态环境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影响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每时每刻都不能掉以轻心,一丝一毫也不能麻痹大意。为此,笔者就如何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置谈些看法,供参考。1部分养殖户处置病死畜禽的现状从事畜禽养殖,就必然会发生畜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4,(12)
牧区养殖环节是病死动物产生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加强对环节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与监管对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农村养殖环节病死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现状做一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病害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一直是困扰动物卫生工作的重要问题,规范病害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民众健康的重要的举措,将对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措施做一探讨,为科学处理病害动物尸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4,(11)
<正>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鼓励大型养殖场、屠宰场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并可以接受委托,有偿对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收集及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对零星病死畜禽自行处理的,各地要制定处理规范,确保清洁安全、不污染环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抛弃、收购、贩卖、屠宰、加工病死畜禽。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4,(12)
<正>11月25日,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召开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有关工作。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全力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建设,努力确保病死畜禽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从根本上解决随意抛弃病死畜禽,甚至病死畜禽产品流向餐桌的问题。公安部党委委员、部长助理王俭要求,各地公安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5,(3)
<正>农业部日前召开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建设现场会议,总结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建设有关工作。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强调,有效解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问题刻不容缓。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办意见精神,坚定不移地推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建设,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作为改善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畜牧业快速的发展,病死、非正常死亡的畜禽动物尸体日益增多,已成为影响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何对这些病死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关系到产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环境安全和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20,(8)
病死动物如果不严格按照无害化要求处理,轻则为生态环境带来影响,重则会引发严重的疫情问题,影响着畜牧行业的经济效益与市场健康,甚至还会对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加强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重视,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及畜牧行业发展的稳定意义重大。但目前而言,我国部分地区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还不够重视,也没有掌握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方式,为当地的环境卫生与公共卫生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加强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意识提升、对策探讨至关重要。在分析当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全国已报道的水产病害种类多达200余种,常年养殖病害发生率达50%以上,损失率20%左右。病死水生动物量多面广、养殖户处理意识差、政府处理机制不健全和利益驱动是我国目前病死水生动物难以得到妥善、科学、有效处理的主要成因,对此,本文提出我国病死水生动物"顶层设计,驱动处理""整合资源,统筹处理""制定规程,依规处理""合理补助,保障处理""加强执法,依法处理"五点实行集中无害化处理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