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甲状腺形态的年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哈白猪、长白猪、三江猪、东北民猪四个品种的猪,进行了甲状腺形态年龄变化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甲状腺重量的增加大致和体重的增加一致。甲状腺长度的增加,只在三十公斤以前时期和体重的增加相一致,以后则减慢。甲状腺宽度及厚度的增加不与体重的增加相一致,而比体重增加的慢。甲状腺滤泡的相对数量(在10×40倍视野内)初生时最多,以后随年龄而逐漸减少。有腔的甲状腺滤泡平均直径在初生时最小,以后随年龄而增加。有腔滤泡上皮在初生时较薄,为低立方形,从15公斤以后则增厚而变为立方形,但因机能状态不同,在以后各时期都可能有薄的近于扁平状的,也可能有厚的近于柱状的上皮。存在于滤泡间的未分化的上皮细胞及细胞团在初生时最发达,在120公斤时期只存在于局部地区。滤泡旁细胞数量非常少,未见有品种变化和年龄差异,间质在初生时最少,所以这时的滤泡间距极小。间质在以后随年龄而增加,相应地滤泡间距也增大,但在局部地区之间差异很大。甲状腺形态在性别上及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东北民猪和哈尔滨白猪毛的数量在初生猪和15公斤体重阶段没有显著差异。在60公斤体重以后各阶段东北民猪的毛量多于哈尔滨白猪的,毛量随着体重的增长而相对地减少。绒毛是东北民猪所特有,但初生猪没有绒毛。绒毛的数量在夏季稀少,冬季密布。粗毛的长度和粗变,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加长和加粗。绒毛的粗度也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加粗。东北民猪和哈尔滨白猪的真皮厚度初生时没有显著差异,随着体重增加而显著加厚。东北民猪的真皮厚得多,尤其在90公斤体重比60公斤体重的真皮加厚一倍。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观察了不同日龄哈尔滨白猪和东北民猪跟骨骨骺骨化中心及骨骺线的X线解剖学特征。东北民猪出生一日龄跟骨无骨骺骨化中心,而哈尔滨白猪出生一日龄跟骨骨骺骨化中就已存在。一月龄两品种间跟骨骨骺骨化中心面积和骨骺线长度差异显著(P<0.01);而二月龄后两品种间差异则不显著(P>0.1)。  相似文献   

4.
对兰西民猪、红兴隆民猪、哈白猪、长白猪及三江猪共五个品种的猪进行了肾上腺形态年龄变化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腺的重量、长度、宽度、厚度及皮质各带的厚度大致随体重而增加。2.初生时皮质各带及髓质的组织结构与其他各期相比有明显不同。3.腺的宽度右侧明显大于左侧。4.腺的性别差异较小,仅30公斤时期,公的明显重于母的。5.腺的重量在各品种间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长白猪优于其他各品种,哈白猪劣于其他各品种。其余三品种处于中位。6.髓质有两种实质细胞。7.明确了猪肾上腺球状带及网状带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了3个体重年龄,3种不同饲养水平,2个品种猪肌组织的发育及其形态学特征。1.正常组织达到50公斤时,低维组哈白猪的肌纤维直径落后于同组民猪,差异显著。说明哈白猪对劣环境反应比民猪敏感,抗逆性比民猪差。2.猪出生后暂时营养失调,对肌组织不能造成退化性和坏死性变化而使肌纤维数减少,主要是影响肌间组织,经补偿后肌组织与正常组无差异。3.1级肌束纤维数为30~60条,而数束或十数束构成2级束。4.民猪和哈白猪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均为中间型纤维(氧化糖酵解型)组成。5.70公斤时,哈白猪和民猪的肌纤维生长还未得到成熟水平,不宜屠宰。  相似文献   

6.
此项实验结果表明,正常饲养情况下,哈白猪的半胴肌从30公斤体重开始,逐渐大于民猪,到50公斤体重以后则绝对优于民猪。在骨长度方面,民猪的后肢骨和荐尻尾椎在30、50和70公斤体重阶段都优于哈白猪。在骨重量方面,两品种三阶段均无显著差异。从30公斤饥饿到50公斤体重阶段,民猪在肌肉重、骨重和骨长度方面,对饥饿的抵抗力非常明显地强于哈白猪。当饥饿组从50公斤恢复正常饲养到70公斤体重时,民猪骨重的补偿力低于哈白猪;脊柱长的补偿力也低于哈白猪;肌肉重的补偿力有低于哈白猪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东北民猪与哈白猪生长发育中的血液生理生化常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探讨了成年东北民猪的主要生理生化常值,并指出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白细胞数、总蛋白量、非蛋白氮及血清总脂等,以初生为低,随体重(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网织红细胞数与血糖量以初生为高,随体重的增长而逐渐降低。血糖含量民猪与哈白猪初生时差异显著。性别与不同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一、品种间差异 (一)正常饲养组在正常饲养情况下,哈白猪于50公斤体重以后,产肉量占绝对优势,而民猪在四肢骨长度上占优势,其中后肢骨表现最突出.在骨骼重量上两品种间无显著差异. (二)限制饲养组在维持和低维持饲养情况下,民猪不论在肌肉重量上,还是在骨骼重量和长度上都占优势,而且,随营养水平的降低优势程度越明显.由此充分说明,在营养缺乏的情况下,民猪在肌肉重量和骨骼重量与长度方面的抗逆性强于哈白猪. (三)限制饲养组恢复正常饲养总的结果表明:哈白猪和民猪尽管前期遇到营养严重缺乏(维持营养以下),如后期给予正常饲养补偿,两品种的产肉量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即缩小了两品种生产瘦肉能力的差异;但同时加大了骨骼长度的品种间差异;对骨骼重量的品种间差异无显著影响. 二、营养水平间的差异在70公斤体重阶段,哈白猪和民猪原限制饲养组的肌肉重量、骨骼重量和长度均与其正常饲养组拉平,即两品种限制饲养组都得到补偿.但很难下结论哪个品种的补偿力强. 三、肌肉和骨骼关系民猪股坐夹角比哈白猪小,而坐骨和股骨又比哈白猪长.因此,延长了股后肌群相对髋关节的力臂,相应增大力矩,提高肌肉功率,结果减少了股后肌群的重量.民猪这种肌肉骨骼结构特点有利于生存而不利于肌肉发育.  相似文献   

9.
1.三江白猪早期(15公斤)卵巢的发育不如东北民猪及长白猪,差异接近显著(p<0.1). 2.三江白猪生殖器官后期发育(30-120公斤)时,重量与长白猪接近,而滤泡发育不及东北民猪. 3.三江白猪卵巢、子宫重量的增长强度与长白猪接近,表现为晚熟型.  相似文献   

10.
以玫瑰花环试验和酸性酯酶(ANAE)染色两种方法检测不同性别、年龄和品种猪只89头的T细胞百分率。结果证明,性别间无明显差异(P>0.05)。玫瑰花环试验法测定,T细胞百分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但酯酶染色的结果无明显的年龄差异。不同品种间,民猪和哈白猪(反交一代)略高于其他组,但差异不显著,而E花环中的致密花环(Compact rosctte, CR)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测量了东北民猪和哈尔滨白猪在正常饲养、维持饲养和低维持饲养条件下的肌肉密度,比较了品种、营养水平和生长阶段间的肌肉密度差异,结果是:①品种间:实验前期在正常饲养和维持饲养下两品种各肌群密度差异很小,低维持饲养下民猪大多肌群密度大于哈白猪;实验后期三种营养条件下,民猪的个别肌群密度小于哈白猪。②营养水平间:限制饲养对两品种的肌群密度无明显影响,补偿后,个别肌群的密度略小于正常组,③生长阶段间:民猪低维持饲养的大多数肌群密度前期大于后期,而哈白猪,正常饲养和低维持饲养大多肌群密度前期小于后期。  相似文献   

12.
纯种东北民猪、哈白猪由活重30公斤始施以一个饲粮三个水平的处理:自由采食,作为对照;维持组,能量按165—0.8(体重—20)体重~(0.75)供给;低维组,能量供给为前者的60%。当自由组达到50公斤时,其余两组同时转入自由采食,直至活重70公斤结束全部试验。处于饥饿状态时,民猪全期减重少于哈白猪1.1公斤;析因分析能量、蛋白、脂肪也是民猪减得少。民猪维持需要比哈白猪低,前者为76.8千卡/公斤。~(0.75),后者为91.2千卡/公斤~(0.75)。消化能沉积脂肪,蛋白的部分效率也以民猪高,在维持需要之上,民猪每食入l兆卡消化能沉积脂肪39.96克,蛋白21.70克;哈白则为33.98克与18.88克。饲料可消化粗蛋白的沉积效率,民猪为52%,哈白猪为45%。消化能日增重效率哈白为143.78克/兆卡消化能,民猪为159.78克/兆卡消化能。限食后民猪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含量以及α—球蛋白百分比例均比哈白高。限食并不显著改变两个品种的体灰分百分比及其日沉积量。饲料能量及其它养分的消化率也不因限食而有所改变。限食转入自由采食后,两品种都表现出明显的补偿作用,表现出日增重快以及限食时血糖α、γ、球蛋白,血清总蛋白低的差异消失。补偿期间哈白水分沉积多,故两个品种的饲粮利用总效率相仿。能量及其它养分的消化率也无品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文检测了6组41头猪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以最小二乘均数法及SSR 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对照组(C 组及 C—C 组)的淋转率高于维持组(M 组)、低维持组(SM 组)及维持改标准饲养组(M—C 组) (p<0.05),更显著高于低维持改标准饲养组(SM—C 组)(p<0.01)。说明营养水平的降低或过低,对动物的免疫功能有重大影响。品种间相比较,东北民猪高于哈尔滨白猪(p<0.05)。不同营养水平各组的哈尔滨白猪淋转率,用方差分析及 SSR 法分析表明,C 组与 M、SM、M—C、SM—C 各组之间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营养水平的变化,明显影响哈尔滨白猪的淋转率。民猪各组间,只有对照组与低维持组之间差异显著,说明民猪对营养水平的变化有较强的耐受力。营养水平对总 E 花环及活性 E 花环形成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胃底腺粘膜的总重量和总面积,两猪种间差异不显著。但在单位距离内,胃底腺的密度,初生和15公斤民猪都非常显著地大于哈白猪。其余各项差异都不显著。民猪的空肠肠腺密度和肠绒毛密度与哈白猪比较,差异都不显著。但在单位距离内,肠腺的高度和肠绒毛的高度,民猪各有一个阶段大于哈白猪。各猪种肠绒毛高度的年令变化,初生阶段两者都显著地大于15公斤和30公斤阶段。初生及30公斤的结肠肠腺的密度及高度,两猪种间的差异都不显著。但十五公斤阶段,在单位距离内,结肠肠腺的密度及高度,哈白猪优于民猪。  相似文献   

15.
试验用不同品种和杂种共30头肥育猪做了复因子试验,观察品种、屠宰体重和解剖学部位对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肌纤维直径上存在品种X部位互作。一般而言,限肌肌纤维直径小于股二头肌,但高度培育的瘦肉型猪例外。屠宰体重间在肌纤维直径和密度上无显著差异,但屠宰体重×品种互作显著。试验的各品种间在肌纤维直径和密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东北民猪肌纤维直径最小,肌纤维密度最大,此乃迄今为止所见国内外各品种猪最具特色的性状,可以认为这是东北民猪独特的优良肉质性状。  相似文献   

16.
两品种的胸椎长大致相等。东北民猪的腰椎长比哈白猪的短,荐骨倾斜角比哈白猪的小。经第六肋的胸腔横断面的面积,两品种相等。但是,东北民猪的椭园横断面趋向于较高较窄,而哈白猪的则趋向于园形。与哈白猪比较,东北民猪的冈结节间距较窄,它们的眉胛骨较薄。除肱骨以外,肩胛骨和桡骨都较长。两品种的髋结节间距相等。东北民猪后肢的其它各项都胜过哈白猪。总之,民猪在骨骼的长度方面呈优势,而哈白猪则躯干骨骼呈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东北民猪、哈尔滨白猪和长白猪的主要器官数值测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东北民猪的髖骨长而宽,臀肌和股后肌群的重量较轻。长白猪的髖骨长而狭窄,其肌肉的重量最重。哈尔滨白猪的这些肌肉不如长白猪的发达。背最长肌在胸腰之间的横切面,东北民猪的呈等腰三角形,而哈尔滨白猪和长白猪的呈椭圆形。在第六肋骨处胸腔形状,东北民猪的胸腔呈扁橢圓形,其它两品种猪的胸腔呈圆形。东北民猪的骨性产道和子宫角都大于其它两品种猪的。  相似文献   

18.
予测了盛夏气温和总辐射量对敞开舍内东北民猪生长肥育的影响。予测是利用 Teter 等人提出的数学模型并作了调整之后进行的。18—26℃气温下各种体重猪的采食量和日增重均随气温升高而下降,但增重一公斤所耗饲料增加。夏季总辐射量(415—635卡/平方厘米·日)对生长肥育猪的不利影响甚于气温。415卡/平方厘米·日强度的总辐射量导致55公斤体重猪的增重水平低于45公斤体重的,65公斤体重的低于35公斤体重的。  相似文献   

19.
民猪与哈白猪半胴脂构成比在正常饲养情况下品种间差异很大;但在限制饲养情况下,这种差异相对缩小。生长阶段的不同只是对哈白猪低维持饲养组的板油比例有一定影响,而对民猪的半胴脂构成比无显著影响。营养水平的差异不能改变半胴脂构成比。  相似文献   

20.
民猪垂体的形态接近圆形,它有一个发达的分枝状的神经部;含有三种不同着色细胞的中间叶,被神经部分成几部分。腺垂体部明显可见四种不同染色的细胞,它们分别表现为:嗜橙黄——G细胞数量稳定,分布一般在腺垂体的中部。嗜碱性细胞表现出深蓝与淡蓝两类细胞,深蓝色细胞(强嗜碱性细胞)数量伴有年龄的变化,幼龄比成年少,差异非常显著(P<0.01),淡蓝色细胞(弱嗜碱性细胞)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到六十公斤体重时则不见。然而,嫌色细胞却随年龄的成长而增加,雌性比雄性多,两性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