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由于对山水之美的形而上的认识,中国文人具有深厚的山水情怀。这种山水情怀表现在山水诗、山水画中,更表现在山水园中。即使在壶中天地式的小园中也能通过象征、因借等造园手法,营造出小中见大、山水相依的境界。山水情怀既是中国造园的缘起,又是造园的指导思想,更是园林鉴赏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朱纯 《广东园林》2020,42(4):76-79
古人崇尚自然山水,从对自然山水的喜爱、感悟,发展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的山水文化观。《瑶溪二十四景诗》正是受传统山水文化观影响的清代文人刘彤以诗文描述的瑶溪二十四处景色。对景诗的赏析,能感受到瑶溪蕴含的人居环境山水文化,更能为现代“诗文造园”带来启发。现代诗文造园者往往更需要具备学识广博的才能,通晓山水园林文化意境的特点,因地制宜、巧用心思,精细设计施工,才能创作出与环境相融,并能引人共鸣的优秀园林作品。  相似文献   

3.
罗超钢  刘业 《广东园林》2007,29(1):6-11
通过历史考察、文献研究和现场踏勘,深入研究雁山园的历史沿革和造园艺术,全面展示雁山园山水、岩洞等地质地貌的特征和植物配置、园林建筑的传统风格;从园林文化的继承和城市发展的角度呼吁名园保护,并提出修复构想。  相似文献   

4.
山水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其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古典艺术的许多方面,还从深层次渗透到了我国历代造园活动中。从中国山水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入手,通过实例探讨分析山水文化在古代传统山水园和现代园林中的作用和体现,并展望中国山水园林艺术传统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西山水盆景,是广西盆景艺术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它包括桂林山水盆景、南宁山水盆景和北海山水盆景。其中以桂林山水盆景最负盛名。著名山水盆景艺术家秦翥翊先生主持创作的大型山水盆景《漓江百里图》,将漓江之名山美景,集于一盆,峰回江转,起伏流畅,层次深远,形象而概括地展示了漓江风光,1985年代表广西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中国盆景艺术评比展览,荣获山水盆景一等奖,标志广西山水盆景发展到一个新  相似文献   

6.
<正>古之文学艺术领域,诗词有山水诗,绘画有山水画,园林称为"山水园林",连《红楼梦》中的造园家也叫做"山子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更是千古传诵,崇尚山水几乎成了国人难以割舍的自然情结。在造园实践中,山水通常被喻为园林的骨架。  相似文献   

7.
<正>以古鉴今园林创造只有以自然为师,与古典园林文脉相承,以古鉴今,与时俱进,方能创造出今日园林之辉煌。在江南园林中,依托自然山水,又能延引山水,使人工山水与自然山水融洽有情,浑然一体者,应首推无锡寄畅园。寄畅园在江南众多山麓墅园中独树一帜,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过对寄畅园造园艺术的剖析,不难看出其对无锡近现代园林建设诸多方面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山水文化在我国历代园林的设计营建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园林史教育作为获取传统园林价值观取向的主要课程,是学生了解中国“山水思想”“环境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基本途径。传统的“中国园林史”教学以注重形式、空间、功能的园林案例分析为主,割裂了中国园林显性物质空间与隐性价值观的关联,导致中国园林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无法被理解。本文将中国园林中的山水元素作为课程教学的切入点,将山水元素与中国园林历史发展主线相融合,按不同历史阶段的园林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秦汉以前为中国山水园林发展的起点,教学重点在于探索中国园林的起源方式;魏晋至唐时期教学重点在于塑造学生的历史环境观和培养山水审美意识;元明清时期的教学重点从科学与艺术的角度对现存经典园林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中国园林的发展过程,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思想,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9.
权凤 《绿色科技》2015,(4):98-99
指出了最初日本园林是以中国园林为范本发展起来 ,随后结合该国的文化、地域、审美心理、风俗习惯等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枯山水庭园景观.从指导现代庭园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日本枯山水造园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传承和发展 ,希望能对中国现代庭园景观设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置石在园林环境中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园林构图一般以山水为主,其它景物围绕山水来布局,而置石是不可缺少的造园要素。因此,研究置石在园林环境中的风格特色、发展趋势,探索园林中合理利用置石的新方法,对置石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园林环境中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禅宗文化的基本观点和美学意境为切入点,逐层分析日本传统园林的艺术理念、空间布局、理山叠水、植物配置;结合日本传统枯山水庭院的具体实例,试从上述四个方面分析日本园林的独特造园手法及其艺术成就。对比不同国家的园林艺术并借鉴其优点,希望对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今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造园,古往今来,神形兼备,“神”通过意境的营造以传达园的精神与韵味,“形”通过地形空间的塑造以形成高低、远近、虚实、藏露的丰富场景,为意境的营造提供平台。神与形相互烘托,互相成就,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造园的精髓。第十届花博会广东“粤芳园”通过地形的塑造,营造了“高山流水”“小中见大”的丰富空间与景观层次,以曲径通幽、蜿蜒前行的园径引导游人沉浸式体验绿意盎然、花木繁茂的岭南水乡的风采,在移步换景中感受中国园林的“形”与“神”,体现了传统山水造园手法在当代园林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维是唐代的杰出诗人、画家、造园艺术家,他将山水诗、山水画艺术融入到造园艺术中,对唐宋写意山水园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造园思想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王维的营造的作品“辋川别业”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写实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写意,园林形式简约、朴素而留有余韵,意境深远,成为唐宋写意山水园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4.
周婷瑞 《湖南林业科技》2023,(6):63-67+2+103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念的提出,给予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城市山水园林新的思考方向。基于空间句法,是对园林空间进行图形描述与数据的定量分析,通过对苏州拙政园的解析,结合对比昆明大观公园,探索建立完善的景观山水轴线,实现现代城市公园的传承与创新。依此建立空间拓扑关系、空间轴线、园内视域模型,计算其四个数值。研究结果表明:(1)拙政园穿行率:中园>西园>东园,大观公园造园规则式,近华浦处穿行率最高,其余相差不大;(2)拙政园的连接度大于大观公园,空间的渗透性较强;(3)在整合度的可视层中,大观公园山水格局空间营造道路宽、水域广,便捷度高于曲径通幽的拙政园;(4)拙政园的平均深度呈现散点式,而大观公园为中心发散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从秦朝便开始了以山水为园林造景主题的造园法,二千多年以来,我国的造园艺术一直围绕这个主题发展。从山水主题出发,我国历代造园家特别重视“因地制宜、巧于因借”的原则,无疑这是中国造园艺术的一大长处,但是,实际上“因地制宜”这一原则有很大局限性。从中国古代园林的内容上看,不论是帝王、官僚苑囿,或  相似文献   

16.
“四面环山、三面绕水”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典型风水格局形成了阆中山水城市的骨架和环境意象。文章以“山水”和“风水”为根本出发点,分析了阆中山水城市的景观艺术特色,希望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能完美地传承和保护好阆中古城这一世界性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人工山水园即在平地上筑山理水,艺术创造山水地貌、建筑营构和加以花木栽植,将大自然山水景观移缩在一个小范围之中,在城镇创造这天然野趣小环境,如点点绿洲,加之各地人文景观不同,必然导致造园艺术手法丰富多采。因此,人工山水园是最具中国园林艺术成就的代表,彭园就属于这类造园手法。 彭园位于揭阳市榕城区梅云镇浦口村,创建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园  相似文献   

18.
岭南园林以求实兼蓄、精巧秀丽的特质在中国园林中独树一帜,其不同时期的造园创作都有传承和创新。借创作岭南和园为契机,梳理现存的广府岭南园林实例,发现岭南园林的风格和形式既有统一的传承,又在明清、清末民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4个历史阶段各具时代特色。顺德北滘岭南和园的设计探索,以“山水、街市、人家”为主题,遵循“北山南水、负阴抱阳”的传统山水格局,荟萃4个历史阶段的岭南园林设计语汇,创作“和园六景”,描绘了一幅自然山水与城市和谐共融的水乡生活画卷,探索了岭南园林精髓的传承和设计手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温州绣山公园造园艺术特色,公园定位为自然山水公园,根据其地形自然处理总体布局为一池三山;植物配置引入生态学理念,构建稳定的植物群落;造园风格充分体现瓯越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0.
1990年 7月 31日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致信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说 :“我近年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溶合在一起 ,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 ?1 993年 2月 ,在北京召开的“山水城市座谈会”钱老又作了《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的书面发言。笔者多年对中国风景名山的研究 ,阐述中国山水诗画的兴起 ,“羊城八景”是广州山水城市的缩影和重塑珠江“母亲河”形象等 ,请同行赐教。一、中国山水诗画的兴起从魏晋、南北朝至清代鸦片战争时期 ,长达 1 70 0多年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和科学文化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