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多年来我省养殖技术良莠不齐,各蛙场生产水平差距明显,提高蛙农的养殖技术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我站建立起一批标准化的林蛙养殖基地,推广“林蛙养殖配套技术”.这项技术较传统养殖技术有许多创新.一是在蛙场建设上将以往的修建“三池”、“四池”变为修建多功能的“一池”,既节约了土地,又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有利于管理;二是采取“全价饲料投喂技术”,在蝌蚪期饲料中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维生素E、山皮土等微量元素及动植物蛋白,使蝌蚪变态率大大提高;三是采取“围栏保护措施”,减少死亡率,增加产量;四是采取“防控结合、以防为主”的病害防控措施,综合防治“病、虫、蛙、鼠、鱼”五害,保证林蛙的健康生长;五是采取“冰水分离、缓水越冬”措施,提高林蛙的越冬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林蛙是我国特产珍贵野生动物,是名贵中药材、滋补佳品和美味佳肴,中国林蛙也是森林卫士,对促进林业增产增收和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具有一定作用。东北森林资源丰富,环境适宜,植被良好,水利资源也很丰富,因此半人工养殖林蛙在山区各地逐渐的发展起来。但是林蛙半人工养殖过程中,回归率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林蛙养殖户。本文介绍了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其中包括林蛙养殖场的选择与修建;孵化方法;蝌蚪的饲养与管理;林  相似文献   

3.
林蛙为无尾目蛙科林蛙属动物,在我国分布的林蛙属动物当中,共有十七个独立有效物种。这十七种林蛙中,只有分布于东北地区的东北林蛙(与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为同物异名)和黑龙江林蛙两个物种被认定为人工驯养技术成熟并收录于允许商业利用的54种野生动物名录当中。  相似文献   

4.
长白山林蛙是珍贵的水陆两栖野生动物,是集药用、滋补、食用为一体的特种蛙类。吉林省的林蛙养殖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现林蛙产业发展成为继人参、梅花鹿产业之后又一朝阳产业,已成为部分县市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山区群众致富的一个好项目。但是,就目前林蛙养殖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养殖户多数延用原始粗放养殖模式,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比预想的相差甚远。如何提高林蛙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一直是专家和广大林蛙养殖户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建  柴秋泉 《吉林蔬菜》2017,(10):46-48
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David),别名哈士蟆、蛤士蟆(《饮片新参》)、哈什蟆、红肚田鸡、蛤蚂、雪蛤、田鸡(《辽宁主要药材》)、雪哈(《药材资料汇编》)、蛤蟆、吧拉蛙(《吉林中草药》),是一种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名贵药用动物,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著名的珍贵滋补佳品。1林蛙的经济价值中国林蛙是我国一种重要的野生药用动物资源.  相似文献   

6.
中国林蛙蛙俗称田鸡,哈什蟆。其肉味鲜美,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不仅是健身壮体的贵重滋补品,而且也是餐桌宴席上的一道名菜。其身价越来越高。林蛙油是贵重的中药材,是雌性林蛙输卵管的干制品,其成分以蛋白质为主,脂肪占40%,碳水化合物占10%,含少量硫、磷、维生素A、B、C及多种激素,药性平,味甘、腥。有补虚退热的功效,经济价值大、用途广、发展前景很好。  相似文献   

7.
《吉林蔬菜》2017,(10):49-51
林蛙是我国一种重要的野生药用动物资源,也是一种名贵山珍。林蛙是集食、药、补等多方面用途于一体的珍贵蛙种,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动物。食用中国林蛙,可增加人体优良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的摄入量,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人体衰老,增强人体抵抗力,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林蛙油入药,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滋补强壮之功效。  相似文献   

8.
在同一菇房内常年多批栽培凤尾菇,一般都是头批投料丰收高产,第二批投料歉收低产,以后几批竟会只菇无收.造成只菇无收的症状是:播种后菌种萌发正常,头几天菌丝长势较旺,7~8天后停止生长,逐日隐退直至全部消失,菌床上尽留下黯白色菌种块,随之毛霉、绿霉猖獗蔓延.我们调查的62个食用菌专业户,普遍有这种情况。对老菇房能否连续栽培凤尾菇?笔者于1986年(?)1月至88年3月进行了试验,从改变凤尾菇生态条件着手,观察其生理特性及效果。  相似文献   

9.
使用福建建瓯市中瑞诚信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光合菌植物活力素60倍液进行根外喷施,15~30天之间,茶叶的芽头密度、新梢生长量、产量均有明显的增加;叶面色泽较浓绿,有光泽,手感较细润;嫩芽采摘后较不易失水萎焉等现象,是人们在茶叶生产中所盼望、并能不间断有所提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核桃树的发枝特点:1.核桃树的枝条分枝角度大,成年树的枝多横向生长,这主要是由于枝条的背后芽较背上芽及两侧芽充实,萌芽力和生长势均表现优势。2.背后枝吸水速度较背上枝快,生长量大,易出现竞争夺头现象,造成中心干过弱,光照不良。3.核桃开始结果后,背后枝极易形成下垂  相似文献   

11.
1)疏梢过早过重。许多年果农在果树坐果后就大量疏除新梢,使树下花影超过40%,不利于树体健壮生长。正确的疏梢方法是:在春梢停止生长后,根据树体情况适当环剥,环剥1周后再疏梢 疏梢数量应以树下的投影面积为依据,一般疏梢后花影保持在30%左右较宜。疏梢对象:外围两权以上的头、内膛过密的细弱枝、背上及剪口的徒长枝、枝组上的争头枝和无生长空间的枝。  相似文献   

12.
<正> 红闪小叶蝉(Typhlocyba sp.)是一种为害枣树叶片的害虫,在大枣产区的阜平、唐县、玉田、昌黎等地均有发生,但发生量不大,成虫、若虫均以刺吸口器刺吸幼嫩枣叶的汁液,使叶片失绿影响正常生长。一、形态特征1.成虫:体狭长美观,雌虫体长1.66—2.66mm,雄虫体长2.25—2.38mm,复眼污白色,越冬态复眼为黑褐色。成虫初羽化时有两种颜色,即污白色或微黄色,两天后则变黄白色。头部色较黄,后唇基部桔黄色,前胸背板的前缘及小盾片的两个前角为褐黄色。前翅长方形,黄白色半透明,后翅白色透明,有明显翅瓣、臀褶。成虫静止时从头的前缘至后缘沿着头缝的两侧各有一条红色纵纹,头缝处有断续黄白色条纹,下接前胸  相似文献   

13.
王元炎  谢仙环 《食用菌》1992,14(2):25-26
蔗头是甘蔗成熟砍收后留在土中的蔗茎和蔗根的总称,在甘蔗生产上,通常利用新植蔗砍收后蔗头上的芽和根,作为第二年进行宿根栽培,一般宿根一、二年后因产量下降,就得把蔗头连根挖掉,进行轮作.甘蔗在生育过程中,叶片不断更新,上部不断长出新叶,下部老叶有层次地枯黄脱落,在田间管理上要及时剥除枯叶清理田园,以增强通风透光,减轻病虫为害.据测算,每亩有干蔗头约300~350kg和干蔗叶200kg左右,未被充分开发利用.鉴于竹类资源有限,而甘蔗与竹同科,而甘蔗除生产蔗糖的下脚料蔗渣、滤泥外,还有大量的蔗头、蔗叶可以利用.为此,笔者从1989年起在仙游县溪尾村等进行了多点蔗头蔗叶栽培竹荪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平均单产干品达200g/m~2以上,且可缩短栽培期.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枣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炭疽病俗称烧茄子病,在各枣产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果实,也可侵染枣吊、枣叶、枣头及枣股.果实感病后常提早脱落,轻者产量损失10%左右,重者可达50%以上.早脱落的果实品质下降,甚至失去经济价值.该病还可侵染苹果、桃、杏等树种.  相似文献   

15.
1 害螨的主要种类我国有农业害螨 5 0 0余种 ,对农作物为害较大的有 4 0余种。在柑桔上为害较严重的害螨主要有 4种 :柑桔红蜘蛛、锈壁虱、黄蜘蛛和侧多食跗线螨 (茶黄螨 )。2 害螨的共同特点2 .1 个体微小 ,数量多 成螨体长在 0 .1~ 0 .4 2mm间 ,肉眼较难看清 ,田间调查常需借助放大镜。害螨盛发期 ,一叶上常有十余头至 1 0 0余头 ,甚至数百头。2 .2 发生代数多 ,世代重叠 柑桔红蜘蛛在广西 (桂林 )年发生 2 1~ 2 2代 ,黄蜘蛛 1 2~ 1 6代 ,锈壁虱 1 8~ 2 4代 ,侧多食跗线螨 2 0~ 30代 (重庆 ) ,世代历期短 ,世代重叠 ,多数时间…  相似文献   

16.
(续前) 3.3乔砧果树的整形修剪 3.3.1乔砧果树的树形 乔砧果树的树形,如苹果和梨,一般选择小冠疏层形.主干高40~60 cm,树高为4 m左右,冠径为5 m左右,当中有一个中心干,中心干较直立,当树体达到一定高度后,逐渐落头,使树冠呈半圆形.全树有主枝5个左右,在中心干上呈2层排列,第1层与第2层相距100 cm左右,第1层3个主枝(基部三主枝)在头一二年内选留,层内距离为40 cm以内,主枝开张角度为70~80°.第1层每个主枝选留2个侧枝,第2层主枝上可不选留侧枝,直接着生结果枝,以利通风透光,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7.
枣树夏季修剪一般在萌芽展叶到盛花期(5-7月)进行.枣树进入盛果期后,主要以夏季修剪为主,一般在新枣头长到30 cm以上时分期进行.   1 摘心   一般摘掉枣头幼嫩部分10 cm左右,摘心部位以下保留4~6个二次枝.对幼树中心干和主、侧枝摘心,能促进萌发新枝;对弱枝、水平枝、二次枝上的枣头轻摘心,能促进生长充实;对强旺枝、延长枝、更新枝的枣头重摘心,能集中养分,促进二次枝发育,增加枣股数量,提高坐果率.具体操作起来有以下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蕌头(Allium chinensis G. Don.)又名薤,原产于我国,是百合科葱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系中国南方特有的香辛类蔬菜.蕌头主要食用器官为鳞茎和嫩叶,鳞茎具有较浓的辛辣味,外皮紫色或淡黄色,肉白色.  相似文献   

19.
灵活应用通头切接法、U形嵌接法、切腹枝接法、凿槽插皮接法、通头插皮接法等嫁接方法高接梨树,接后加强树体肥水、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可实现高接当年恢复树冠,第3年每667 m~2产量在2 000 kg以上,较传统高接方法缩短无效、低效恢复期2~3年。  相似文献   

20.
1.蕌头植株丛生,分蘖力强,叶管状,长60厘米左右,稍有蜡质,深绿色,硬而韧,单株有叶4~6片。鳞茎卵圆形,长4厘米,横径1.6~2厘米,横切面近圆形,各个分离,露地部分紫红色,肉白色,每穴蕌头10~15个,重75~100克。适应性强,多种于丘陵,较耐旱,忌高湿高温。质地爽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