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理清虾稻共作模式中养虾和种稻的关系,有利于虾稻共生种养殖户及时根据市场动态,调整养虾、种稻的侧重点;虾稻田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有利于虾稻共生种养殖产业取得更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5.
袁虹  刘萍 《农业工程》2020,10(6):41-45
稻渔共作模式是一种继承传统农业中遵循自然协调、绿色生态的农业发展理念并以现代农业技术为指导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该模式具有稳粮、促渔、增收、提质、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生态系统功能,但缺乏稻田生态理论研究及新的生态管理技术,且基础设施不足,与种养技术匹配设施缺乏。工程设施技术属于稻渔共作模式配套技术,决定稻渔共作模式的发展潜力。目前工程设备设施在稻渔共作模式中的应用普及程度低,尚未开发出与稻渔共作模式特点相匹配的专用设备。结合稻渔共作模式的发展历史和水平,对配套工程设施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镇江市从1999年起,通过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在国内率先引进了生态农业的新技术一稻鸭共作技术.10年来,科技人员奋力攻关,在稻鸭共作的研究与应用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推动了稻鸭共作在中国乃至亚洲产稻国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随着小龙虾的市场价格的逐年上涨,进贤县稻虾综合种养规模已得到了不断发展,种养面积也在逐年扩大,从业人员不断壮大,已成为该县的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但也存在种养工程建设、绿色发展管理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就进贤县稻虾共作的养殖技术进行介绍,为稻虾共作养殖技术的运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稻鸭共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鸭共作技术是指将雏鸭放人稻田,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刺激水稻生长,达到中耕浑水效果;同时鸭的粪便又可以作为肥料;最后连鸭本身也可以食用。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无公害、安全的大米和鸭肉,所以稻鸭共作技术是一种种养复合、生态型的综合农业技术。稻鸭共作技术与中国传统稻田养鸭的最大区别在于:将雏鸭放人稻田后,直到水稻的抽穗为止,无论白天和夜晚,鸭一直生活在稻田里,稻和鸭构成一个相互依赖、共同生长的复合生态农业体系。日本流行的稻鸭共作技术始于1991年,日本鹿儿岛市桂川町的有机…  相似文献   

9.
丹徒区稻鸭共作生产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稻鸭共作”水稻生产新技术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并准备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着重对“稻鸭共作”的主要生产技术、生产效果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总结提高,以期在以后的农业生产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世界经济正在由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卫星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在未来新的农业技术革命过程中,信息技术将上升到更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迎接农业信息新技术的挑战,加快研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律,掌握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1.
稻鸭共作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初探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稻鸭共作技术是一项种养结合、省工节本增效的生态型综合农业技术,是由无公害米生产向有机稻米发展的一种形式。它既能通过鸭的不间断活动对水稻产生除草、除虫、防病、施肥、中耕浑水、刺激按摩作用,又能以稻田中的杂草、害虫、浮游生物为鸭提供丰富的食铒,从而稻与鸭之间构成一个相互依赖、共同生长的复合生态农业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以构建的适合于平原灌区虾稻共作田降雨-径流过程模拟的TANK-MIKE11耦合模型为工具,对四湖流域典型虾稻共作田区进行区域排涝影响研究。模拟了在不同降雨标准下,虾稻田种植面积占比、虾稻田上限排水深等条件变化对四新垸农排区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历时暴雨重现期下,相较于50%现有虾稻共作种植面积,当虾稻田面积为10%与90%时,外排水量分别增加6%~28%和减少3%~18%;在各种设计暴雨下,相较于1.2m虾沟上限排水深,1.3m时洪峰流量减小3.01%~5.62%。1.4m时洪峰流量减小5.79%~10.36%。  相似文献   

13.
近年龙虾热从长江中下游风靡全国,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小龙虾生产国.常德市小龙虾养殖经过几年的发展,已逐步向着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本文就常德市农业绿色发展、现状以及如何推进、水产业又该如何找准突破口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丹阳市在加大稻鸭共作技术推广步伐的同时,积极开展相关技术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已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与完善的稻鸭共作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5.
种养复合--有机生态型稻鸭共作技术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在日本的稻作界,一种全新的技术被广泛应用和迅速推广,这就是稻鸭共作技术。所谓“稻鸭共作”技术是指将雏鸭放入稻田,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刺激水稻生长,同时鸭的粪便作为肥料,最后连鸭本身也可以食用,并具有浓香可口、独特的野鲜风味。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出无公害生态型有机大米  相似文献   

16.
句容市2001年首次引进稻鸭共作技术,在后白良种场放养6.7hm~2,获得成功。2002年全市共设3个示范区,放养面积29.2hm~2,投放鸭苗300只/hm~2。9月中旬经镇江市和句容市验收,鸭苗成活率达93%~98%,每只成鸭毛重平均1.4kg,幅度1~1.75kg;产稻谷7365kg/hm~2和对照区(CK)比较,基本持平或略有减产,取得了“鸭子保本,稻米增收”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的喜人局面。  相似文献   

17.
两种日本稻鸭共作的最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鸭共作技术,起源于中国,完善于日本,推广在亚洲,开辟了水稻、水禽有机生产的新途径,已经在亚洲的多个产稻国应用推广.日本在稻鸭共作上研究最多的当属日本福岗县桂川町的古野隆雄先生、日本鹿儿岛大学的万田正治教授、日本岗山大学的岸田芳朗博士.近年来,日本在稻鸭共作研究上的最新重要进展有二:一是古野隆雄先生的直播稻鸭共作,二是岸田芳朗博士的稻鸭萍共作.本文依据日本稻鸭共作的最新文献,着重介绍古野先生的直播稻鸭共作技术、岸田芳朗博士的稻鸭萍共作技术,以供国内开展稻鸭共作时借鉴利用.  相似文献   

18.
2006年7月10~14日,第五届亚洲稻鸭共作研讨会在韩国忠清南道洪城郡召开。1会议概况这次大会由韩国环境农业联合会、洪城郡环境友好稻作联合会联合主办和召开。会议的主题是:稻  相似文献   

19.
应日本全国稻鸭协会、日本鹿儿岛大学的邀请,2002年7月11~19日,镇江市稻鸭共作赴日考察团一行6人到日本稻鸭共作的发源地和研究中心日本九洲地区的鹿儿岛大学、福冈、冈山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  相似文献   

20.
日本全国稻鸭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21届全国稻鸭研讨会是2010年7月1日。8月1日在日本福岗召开的,日本福岗是日本稻鸭共作的发源地。1991年第1届日本全国稻鸭研讨会就是在福岗召开的。其间在日本各地已召开过20届日本全国稻鸭共作研讨会。这些全国会议,交流了日本各地稻鸭共作的经验,推动了稻鸭共作在日本的发展。召开过6届亚洲稻鸭共作研讨会,推动了稻鸭共作在亚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