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本文围绕闽北要发展应凭借生态优势和武夷山这块金牌,论述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的主体工程。提出只有运用科技手段,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加强预防监督,减少环境破坏,防止水土流失,加快植被恢复更新,建立新的生态平衡,方可实现闽北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区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实施生态修复试点已有五年,涉及全省6个市的12个县(市)。通过封禁管护,植被得到了快速恢复,加快了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实践证明,生态修复是一条快速防治水土流失的新路子。文章概述了全省生态修复试点成效,总结了主要做法与经验,对今后的生态修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到生态修复的转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生态学原理以及客观存在的问题来阐述水土保持应注重从生态建设到生态修复这一理念的转变,以此达到减少水土流失、持续发展的目的。同时,给出了目前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实践经验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6.
关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相关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修复是从整个生态结构与功能整体上的恢复与改善为目标的综合防治水土流失的全新观念。本提出生态修复关键措施是封山育林育草,核心是预防保护;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是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行政、法律、政策、经济和技术等各个方面的有力支撑;生态修复工作要着重发展农村经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相似文献
7.
尊重自然规律,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一次重大的战略性调整。永和县水土流失面积1072km2,占总土地面积的87.87%,水土流失严重。经过多年治理,至2005年底,全县水土流失治理度仅26.4%,速度缓慢。总结多年来的水土保持工作,主要原因是人为破坏严重,造林成活率低。针对实际,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需大力实施生态自然修复,加快水土保持步伐。 相似文献
8.
江西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是江西省的迫切需要。为了探索和实践生态修复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以安远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为例,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监测内容、方法以及提交的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依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特点在确定该修复工程监测内容的同时,确定了监测的重点,如土壤侵蚀环境因子状况监测的重点项目为土壤和植被,水土流失状况监测的重点是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量和水土流失强度变化等。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紫金县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措施,采用封禁与治理相结合,管护和开发相结合,能有效地改善当地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项目区内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11.
何长高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2(3):99-102
生态修复是近年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新思路,但目前对其概念的界定尚不统一。为了探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理论,加速生态修复实践的进一步深入,讨论了生态修复的定义、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的关系,提出了实施生态修复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对福建省南安市丘陵区疏林地小流域生态修复效果进行系统的研究评价,以期为闽东南沿海丘陵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经过近15年的生态修复,植被覆盖度从30%~50%提高到91.4%~95.8%,群落呈现多样性、稳定性,林分水源涵养能力提高了56.27%~76.86%。土层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土壤肥力得到提高。10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减少2054~2149t/(km2 ·a),水土流失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3.
以深圳国际花卉博览园为例,探讨在城市中心地带山坡地公园开发建设中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应注意的问题,论述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水土流失量的预测,并对排水系统、边坡防护、微地形改造、崩岗治理、施工临时措施等方面做了阐述。将自然、生态、景观理念贯穿于所提出的水土保持方案中,以期实现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城市合理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兼顾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4.
将乐县气候宜人,名胜古迹众多,可开发的旅游资源丰富,发展特色旅游,是该县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洪涝灾害频繁,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投入不足等因素严重制约着该县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蒙山森林旅游资源保护与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搞好蒙山森林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于1998年开始了该课题的研究。经过几年来的工作,蒙山森林生物群落结构更加稳定,旅游环境更加优美,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科学开发利用森林旅游资源探索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矿区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矿区水土流失是一种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存在着明显不同于原地貌的侵蚀特征:井工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使地表变形、坡度加大、侵蚀加重,对地下水质也造成污染;露天开采排出的大量松散堆积物,由于地表严重压实和非均匀沉降,促使径流大量汇集,引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同时增加了入河泥沙量,造成河道淤积、行洪困难.本文论述了采矿塌陷地、煤矸石山、排土场的水土流失特征,采矿对新增入河泥沙的影响,探讨了国内外矿区水土流失的防治所采用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动态监测水土流失的模型,以及今后尚需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对冀北山地不同坡位的蒙古栎天然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水源涵养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0-40 cm土层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有效持水量均表现为:坡中>坡下>坡上,土壤容重在1.0~1.1 g/cm3之间;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有效持水量均值为8.9%和347.6 t/hm2.土壤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毛管持水量和最大持水量均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其均值分别是38.5%,47.5%,1 521.50t/hm2和l 869.1 t/hm2.枯落物厚度、蓄积量和最大持水量表现为:坡下>坡上>坡中,其均值分别是48.7 cm,23.5 t/hm2和49.3 t/hm2,最大持水率表现为:坡上>坡中>坡下,变化范围为219.3%~231.8%.蒙古栎天然林林地蓄水能力表现为:坡下(1 996.0 t/hm2)>坡中(1 930.0 t/hm2)>坡上(1 829.3 t/hm2),平均蓄水量为1 918.4 t/hm2.由此可知,蒙古栎天然林蓄水能力受坡位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19.
在工矿企业发达、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正确处理发展工矿企业和防治水土流失的关系,加快水保产业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各具特色的水保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把小流域建成永续利用的财源宝地,走出一条水保业、工副业相依互促和持续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