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罗鹏 《科学养鱼》2023,(2):52-54
<正>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行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产品产量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养殖水环境的不断恶化、水产品质量下降。水产养殖过程中滥用化学药物,导致细菌和病毒出现耐药性以及药物的残留。耐药性出现又导致水产养殖的用药量不断增加,而疗效却不断下降。中草药具有残留少、不易产生耐药性、价格低廉等特点,使发展安全、绿色水产养殖业成为可能。中草药的广泛、廉价易得也为大规模、  相似文献   

2.
“养好一池鱼 ,先要管好一池水。”池塘水质的好坏 ,决定鱼产量、成活率、经济效益 ,水是鱼类生存、生长、繁殖的必要条件。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 ,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大 ,投饵量也随着不断加大 ,增加了池塘的承载量 ,池塘的产量也随之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 ,一味追求高产的措施对养殖水环境尤其是池塘底部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破坏了池塘原有的生态平衡。养殖水环境的恶化程度一旦超过了养殖对象的适应范围和能力 ,则会对鱼虾蟹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厌食、体弱、致病、甚至死亡。所以加强水质改良 ,为养殖对象创造一个…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居世界首位,养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水环境却持续恶化,病害频发~([1])。目前,主要以抗生素等化学药物防治水产动物的病害,长期使用不仅会增加病原菌的耐药性,降低药效,给鱼病防治增加难度,同时也抑制了鱼体内部有益菌的生存,引起药物在鱼体内富集,导致水产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增长迅猛,目前的产量占了全世界养殖产量的约70%,成了水产养殖的超级大国。然而,水产养殖一方面需要良好的水源,另一方面也对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而水质恶化导致鱼病多发,养殖风险加大,效益滑坡,鱼药滥用,使水产品安全问题也成了食品安全事件中发生概率最高的事件。水产养殖污染主要来源是饲料,减少饲料投入,保证投入的饲料被养殖动物有效摄食,不仅是养殖效益的需要,也是削减养殖污染的需要。本文主要介绍不为广泛关注的提高饲料效率、降低投饲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养殖方式由粗养转为集约化养殖,在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同时,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也给水质带来严重污染:水体中悬浮物增多,BOD、COD、N、P含量增加,溶氧量下降,蓝绿藻大量发生,水环境恶化,导致鱼类病害频繁发生。据对我国30个省(市、区)74个养殖品种全年病害测报显示,2004年我国监测到的水产养殖病害有126种,病害造成的损失151亿元。。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养殖水环境,不但是健康养殖的需要,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更是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水环境污染已成为水产养殖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只有控制好水质,才能提高养殖鱼类的生长速度,减少疾病,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本文将养殖鱼池中主要水质条件的关键控制点和调节技术作初步简述。  相似文献   

6.
正控制水质是水产养殖的重要任务,也是水产养殖技术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几年来,随着高位池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应用,南美白对虾养殖密度不断加大,南美白对虾种群退化,单位产量不断提高,对池底的压力不断增加,高位池中的水质越来越容易出现异常甚至恶化。养殖水体表面泡沫在南美白对虾养成期间  相似文献   

7.
正水体是鱼虾蟹贝等水产动物生存生长所必须依赖的环境,水质好坏是水产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我国水产养殖的面积和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水环境的水质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有效地修复受污染的养殖水环境,是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保障。一、生物修复技术的由来与概念环境修复技术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及生物修复。物理修复主要是通过清淤、沉淀、过滤等物理过程去除污染物。化学修复主要是施用化学试剂(如强氧化剂)使污染物质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转化为无害物质。物理修复、化学修复速度快但费用较高,且二次污染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环境的不断恶化,池塘养鱼产量的不断提高,池塘水质的调控逐渐成为制约鱼产量的重要条件.池塘水质不断恶化,尤其是池塘养殖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的升高,溶氧的下降,造成了鱼虾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多发,用药量上升,饵料系数提高又造成了粪便残饵的增加,进一步导致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高密度养殖方法的采用,大量的残饵和粪便进入水体,导致养殖池水富营养化,如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不仅恶化养殖水环境,导致鱼、虾、蟹等养殖动物的疾病发生,养殖产品质量和产量下降;养殖尾水排入外河,对自然水域环境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推广环境友好的水产养殖模式和养殖尾水处理方式,对水产健康养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监督下,部分养殖场建立了尾水处理设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现行尾水处理设施规模较大,维护成本也较高,且不能适应水产养殖季节性集中排放  相似文献   

10.
水产养殖与生态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的迅速发展,在水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集约化、高密度养殖中,残饵和排泄物的数量超过了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导致水中氮、磷含量增加,水质恶化,底质污染严重,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最终造成养殖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失调,甚至受阻;养殖生物生长变慢,病害加重,死亡率升高,严重影响我国水产养殖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产生了养殖污染。所谓养殖污染,即指水生动物不断排出的粪便及残饵等废物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水流的冲刷速度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水产品产量的逐年提高.水质对水产养殖的影响越来越大.近年来因水质突变引起的养殖事故时有发生.给水产养殖业带来较大损失。水质的好坏制约着水产养殖的发展.只有客观地分析影响水质的各种因素.采取安全有效措施对水质进行调控,养好一塘水,才能养好一塘鱼。  相似文献   

12.
浅析渔药滥用原因与药物残留的危害(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水产养殖中滥用药物的原因1.养殖环境恶劣,规范用药困难随着水产养殖业竞争的加剧,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养殖种类的逐渐增多,养殖密度也不断加大,工农业对养殖水域的污染以及养殖业自身产生的污染日益严重,导致养殖水环境急剧恶化。在恶劣的养殖水环  相似文献   

13.
<正>网箱养鱼是贵州省渔业重要生产方式,对保障全省水产品市场供给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部分水域人工投饵网箱养殖过度发展,养殖产量上去了,但养殖水环境的"健康"状况却下来了,养殖水域富营养化程度明显,水质急剧下降,养殖鱼类发病率上升,病害种类增加,发展与环境之间矛盾凸显。因此,立足本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着力加强水产养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秉承生态发展理念是今后贵州省库区水产  相似文献   

14.
高温季节鱼池水质改良、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渔民历来有“养好一塘鱼,先要管好一池水”的谚语。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池塘养殖单位产量也在增大,高温季节既是鱼类快速生长季节,又是鱼池水质难以控制和鱼类疾病高发季节,尤其是精养鱼池如何实现稳产、高效,调控、改良水质已成为该阶段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水产业的发展,水产养殖的产量不断提高,但养殖密度的增大导致养殖鱼塘的水质不断变坏,水生生物引起的泛塘事件时有发生,笔者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及总结,现针对几种危害比较大的水生生物中毒现象的原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高邮市是全国罗氏沼虾生产的重要产区,近年来,高邮罗氏沼虾养殖面积稳定在14万亩左右.随着罗氏沼虾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养殖产量的不断增加,高密度养殖模式势必采用高质量饵料.由于过量投饵、残剩饵和大量虾体排出的粪便分解产生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超标,导致水体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滋生罗氏沼虾疾病,严重的甚至死亡,在养殖实践中,水质的恶化导致的损失日益严重,因此,良好的水质是养虾成败的关键.2010-2012年借助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的支持,通过对兴南村多个罗氏沼虾养殖户的试验跟踪,现将罗氏沼虾池水质培育与调控技术措施进行总结,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微生态制剂具有改善水产养殖环境,预防水质突变和鱼病爆发,提高水产品质量的作用。微生态制剂按照用途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养殖水体水质微生物改良剂,用于改善池塘底质和水质;另一类为养殖动物体内微生态改良剂,主要用于改善养殖动物体内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养殖水体调控等方面微生态制剂的作用逐渐被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业也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正在从传统养殖粗放型模式向标准化、工业化、精准化方向深度发展。其中养殖水体的水质监测和自动调控日益成为关键环节,相关的硬件配置和软件技术要求也大幅度增加,例如,所需要控制的水质处理或调控的系统设备数量和水质监测点位数量不断增多,设备控制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其与水质、水文、气象指标之间的协同调控关系日益复杂,数据采集量和处理量大  相似文献   

19.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病害发生后使用药物控制不但导致养殖成本的增加,而且导致产品品质的下降。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城乡居民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日益强烈,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对水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疾病的非药物预防技术将成为水产养殖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所谓疾病的非药物预防技术,是指从养殖的各个环节上规范操作技术,提高生产者的技术、管理水平,抓好苗种、饲料、水质和管理等要素;在养殖过程中使用对环境、人体、水产养殖动物均安全无害的有益微生态制剂和水质改良剂,…  相似文献   

20.
夏季是水产养殖业的黄金季节,也是养殖管理上最难的季节。这个时期,由于光照强,水温、气温高,鱼类的新陈代谢旺盛,水体中有机质增加,使水质发生很大变化,鱼病增多;同时乱用渔药,使用劣质饲料等,也是影响水质、暴发鱼病的主要因素。上述因素直接影响了水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1鱼病增多的原因1.1水质调控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颗粒饲料养殖技术开始在全国推广,养殖的鱼类转向了以吃食鱼为主体,在产量和技术上都得到了新的发展。这种养殖造成的最大问题是鱼类排泄物剧增、水体的有机质污染加剧、水体缺氧、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