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东港市有淡水池塘面积2.3万亩,多年来一直以鲤鱼、鲫鱼、鲇鱼、草鱼、鲢鱼、鳙鱼为主要养殖品种,销售难,效益差。近几年,一些养殖户在淡水池塘中养殖南美白对虾,亩产多在200千克以下,少数可达300千克,虽然产量不高,但是养殖户的热情却很高。为了调整我市淡水养殖品种结构,探索南美白对虾在我地区高产养殖技术,2014年,东港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东港市椅圈镇枣山村开展"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高产试验",最高单产686千克,亩效益22180元,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准备淡水养殖池塘8个,最小面积1.5亩,最大面积11亩,池深2米。小池塘方形,配  相似文献   

2.
<正>东港市现有海水养殖池塘近6万亩,其中海参养殖面积1万多亩。目前,海参养殖多以单养为主,为了充分利用池塘的空间和饵料、提高生态效益、增加经济效益,2013年,东港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利用海参养殖池塘进行了斑节对虾与海参混养试验,斑节对虾亩放苗4000尾,对海参养殖无不良影响。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度响水县水产养殖技术指导站和响水春海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承担了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研究与示范,养殖水面160亩,新建22个标准水槽,水槽面积3200米2。经过两年多的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项目实施地点位于江苏响水县老舍中心社区恩覃村,养殖池  相似文献   

4.
海蜇人工养殖业是进入新世纪后发展起来的,2001年,东港市开始进行海蜇人工育苗及港湾养殖试验,仅十年时间,海蜇已成为海水池塘养殖的重要种类之一,海蜇养殖业发展成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振兴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5.
海蜇养殖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风险小、适合大面积推广的新兴养殖业。辽宁省东港市近海是海蜇生长繁殖的原产地,也是虾池养殖海蜇面积最大的县,2005年养殖面积5万余亩,产量近6000t。为充分利用好虾池资源,大力推广海蜇高产养殖技术,提高虾池综合利用水平和经济效益,通过在东港地区5年虾池养殖海蜇的基础上,做了海蜇虾池高产养殖技术研究并获得成功,整理出海蜇虾池养殖高产技术要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养殖池选择1.水源与水质养殖池应靠近海水水源,池塘进、排水方便,最好选择可以利用自然纳潮进、排水的池塘。另外,还应备有淡…  相似文献   

6.
马野 《内陆水产》2014,(9):74-76
海蜇人工养殖的历史较短,1999年,辽宁省锦州市娘娘宫乡的一个虾场,进行海蜇土池养殖,首次获得成功。东港市的海蜇养殖起步于2002年,利洋药店于2011年在菩萨庙市场开接触海蜇养殖,当地海蜇养殖起步较早,产量,效益较周边其它地区也要好些。海蜇的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围网养殖和室内工厂化养殖。但在东港市主要为池塘养殖。以小岛农场、盐厂为例介绍一下池塘养殖的有关技术。  相似文献   

7.
海蜇人工养殖业是进入新世纪后发展起来的,2001年,辽宁东港市开始进行海蜇人工育苗及港湾养殖试验,仅十年时间,海蜇已成为海水池塘养殖的重要种类之一,海蜇养殖业发展成为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振兴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2009年,全市海蜇养殖面积已达6000公顷,产量1万吨,产值1亿元;2010年,海蜇养殖面积6235公顷,产量15136吨,产值15508万元。但在养殖面积及总产量都大幅度提高的大好形势背后却隐含着危机,本文  相似文献   

8.
<正>2016-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站联合如皋市水产养殖场等5家企业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其中如皋市水产养殖场项目实施点在60亩池塘上建造砖混结构养殖水槽8条、1328米2。2018年,我们开展了养殖系统放养罗非鱼、净化区套养鲢鳙鱼养殖试验,罗非鱼均产为51.6千克/米3,亩利润为6076.7元,现将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开展罗非鱼养殖试验情况总结  相似文献   

9.
正蕲春县是湖北省水产养殖大县,水产养殖技术基础好,在水库、河道、池塘种青养鱼方面具有特色。在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推动下,蕲春县方远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依托华中农业大学、蕲春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黄冈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力量,开展池塘主养黄颡鱼"黄优1号"生态、高效、健康养殖技术试验示范、技术集成与推广,目前带动全县黄颡鱼养殖面积达到1 500多亩。通过分级饲养、精准投喂、注重内外保健等综合措施,合作社200亩试验示范池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20年10月5日,合作社对黄颡鱼"黄优1号"养殖试验示范池塘进行了测产验收,亩产平均规格110.2克/尾黄颡鱼1 983.61千克,养殖成活率90%,亩产值39 672元,亩投入21 200元,亩效益18 472元。现将养殖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海蜇养殖作为一项投入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病害少,风险低,收益高的新兴特种水产养殖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水产养殖户的青睐。笔者从事海蜇繁育及养殖多年,对海蜇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作了积极的探索,现总结较为成熟和经济效益较高的海蜇与日本对虾混养生产经验,以供参考。一、放养前的准备1.池塘选择及处理 养殖池塘要求砂泥底质,保水性能良好,进排水条件好,海水水质要求无污染,盐度在18‰~35‰之间(如能引入淡水更佳),池塘蓄水水位最低要达到1.5m以上,面积宜在50亩以上。冬季冻晒池塘,清除池底杂物,在进排水闸门处建造防逃设施。在池塘内侧…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自上世纪90年代,对海蜇人工育苗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世纪初海蜇自然产量下降,出口效益高,价格上涨迅猛,因而池塘养殖发展迅速,2002年山东省海蜇养殖面积达667 hm2(万亩),2003年迅速发展到2667 hm2(4万亩)。由于海蜇池塘养殖技术尚未完善,成功率只在30%左右,养殖效果高低悬殊,有些池塘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有的绝产或赔本,造成损失。因此,海蜇人工养殖需要技术支撑与技术普及。近几年笔者对海蜇人工养殖进行了跟踪调查和研究,在此做一总结,以推动全省海蜇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东港市有海水池塘养殖面积12万亩,境内有鸭绿江、大洋河等多条江河入海,向海洋中注入大量的营养盐,近海水质肥沃,饵料资源丰富,非常适合海蜇、贝类、鱼、虾等生物的生长。我市从2001年开始养殖海蜇,主要采用海蜇、缢蛏、对虾、牙鲆混养模式,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有一位养殖户在养殖品种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深挖池、大换水"的养殖方式,取得了很高且稳定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海水池塘人工养殖海蜇的可行性,2003年4~7月,象山县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在象山县鹤翔水产养殖公司,开展海蜇人工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10年,笔者在大洼县荣兴镇海丰水产有限公司利用6.67hm^2(100亩)的池塘,进行了海蜇人工养殖技术研究,取得了单茬海蜇养殖亩产150kg,养殖规格超过3.5kg,每667m^1收入1500元的较好效益。  相似文献   

15.
根据海蜇、海参的生活习性,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与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好当家)等单位科技人员密切合作,选择了与海蜇养殖不存在饵料和空间冲突的海参进行与海蜇的混养试验。现将海蜇、海参生态养殖技术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试验地点 2003-2005年在“好当家”养蜇一、二、三场选择海蜇养殖池塘,养殖面积分别为164 hm2(2 459亩)、164 hm2(2 459亩)、613 hm2(9 200亩)。  相似文献   

16.
海蜇隶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属,北自鸭绿江口,南至北部湾均有分布。东港市拥有12万亩海水养殖池塘,从2001年开始试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河蟹养殖效益,长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展了河蟹池塘"小群体、大规格"的养殖模式研究,在河蟹池塘养殖模式上作新的探索。一、模式设计1.试验地点与方法试验在浙江省长兴县洪桥镇橡树下村朱树成河蟹养殖基地进行。试验塘面积16亩,对照塘面积34亩。池塘底部平坦,淤泥深15~20厘米。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进排水系统完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自上世纪90年代,对海蜇人工育苗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世纪初海蜇自然产量下降,出口效益高,价格上涨迅猛,因而池塘养殖发展迅速,2002年山东省海蜇养殖面积达667hm^2(万亩),2003年迅速发展到2667hm^2(4万亩)。由于海蜇池塘养殖技术尚未完善,成功率只在30%左右,养殖效果高低悬殊,有些池塘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有的绝产或赔本,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为了充分挖掘池塘生产潜能、规避单一养殖河蟹的风险,各地都开展了蟹池多品种混养模式的摸索和研究。兴化市渔业技术指导站承担省水产三新工程"多品种养殖模式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为探索河蟹搭配不同规格沙塘鳢的养殖效果,于2014年在项目实施区兴化市科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分别进行了蟹池套养体长2厘米和3厘米两种不同规格沙塘鳢养殖模式的比较试验。一、条件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基地有6口池,每口7亩,编为1#、2#、3#、4#、5#、6#池。1#、2#、3#池采用河蟹与规格为2厘米###  相似文献   

20.
<正>养鱼先养水,养水需活水。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问题是水产养殖工作者不可逾越的门槛。本养殖试验在传统活水的基础上引进了新的理念,通过水分子、氧离子的微观活化,提升水的质量。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增氧、水源及苗种投放于微山县沿河北村养殖基地内选择3个池塘开展小分子活化水技术应用试验:对照组池塘一26亩,编号为F5;对照组池塘二20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