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4 毫秒
1.
为了确定新疆伊犁垦区引种的香青兰是否具有药用价值,本实验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香青兰地上部分总黄酮成分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新疆伊犁垦区引种的香青兰中含有5类黄酮类物质,分别是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黄酮碳糖苷和异黄酮类,其中黄酮类物质包含28种化合物,黄酮醇类物质包含15种化合物,二氢黄酮类物质包含8种化合物,黄酮碳糖苷类物质包含4种化合物,异黄酮类物质包含7种化合物,共计56种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极为丰富。因此,该香青兰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可以在新疆伊犁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微波法提取山丹茎总黄酮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提取法提取出了山丹茎中的总黄酮;对其中黄酮的种类进行了化学定性研究;对山丹茎中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山丹茎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并且可能是黄酮醇类化合物;影响山丹茎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四大因素的次序为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提取时间>提取浓度;最后通过单因子实验确定了山丹茎黄酮微波提取的最佳微波功率为700W,微波加热90 s,乙醇浓度70%,料液比1:35,该工艺条件下总黄酮得率达1.06%,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微波提取法具有节省时间、节约能量、提取效率高、控制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板栗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结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037-5039
[目的]探讨板栗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板栗黄酮的结构。[方法]采用系列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吸光度测定,以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为考核指标,对影响提取的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颜色反应和图谱对板栗黄酮的结构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板栗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0,温度60℃,提取时间5h,乙醇浓度80%。最佳提取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可达0.51%。板栗中黄酮类化合物为具有7-OH结构或A环邻位双羟基结构的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醇类、黄烷酮类、查尔酮类。[结论]该研究为板栗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提取和结构鉴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利用分光光度法,得出地肤子中主要含有黄体酮类化合物;变种地肤子主要含有查耳酮、噢酮类;木地肤子主要含有噢酮类;藜中主要含有二氢黄酮类和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根据芦丁标准曲线法,测得地肤子中黄酮含量为0.749%;变形地肤子中黄酮含量为0.691%;木地肤中黄酮含量为0.648%;藜中黄酮含量为0.772%。  相似文献   

5.
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出了山丹叶中的总黄酮;对其中黄酮的种类进行了化学定性研究和紫外光谱定性研究;对山丹叶中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山丹叶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并且可能是黄酮醇类化合物;影响山丹叶中总黄酮提取效率的四大因素的影响次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山丹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80℃下用50倍于山丹叶重量的80%的乙醇浸提4 h,提取液中黄酮含量可达到2.62%。  相似文献   

6.
卫静莉  张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888-15890
[目的]研究超声波浸取柿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方法及参数。[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分别以碱水和乙醇作为溶剂提取柿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优化超声波碱水提法、超声波乙醇提取法的工艺条件。[结果]用超声波碱水提法提取柿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0 min,温度40℃,料液比1:30 g/ml,浸泡时间为6 h,所得黄酮物质含量为5.28%;用超声波乙醇提取法提取柿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 g/ml,超声波功率200 W,提取时间30 min,得到总黄酮物质含量为6.19%。[结论]超声波碱水提法提取柿叶黄酮类化合物经济适用,适合于生产化;超声波乙醇提取法所得黄酮类化合物提取量较高,比超声波碱水提法高出约0.8%。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及鉴别其黄酮种类,为黄皮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波辅助提取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乙醇浓度、浸提温度、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等提取参数,同时还对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初步鉴别。【结果】对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乙醇浓度和浸提温度,其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5%、固液比1∶20、浸提温度55℃、浸提时间1.5 h、微波功率160 W、微波时间40 s,该提取工艺条件下,黄皮叶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达3.28%,比常规方法高0.27%(绝对值)。通过颜色反应鉴别,初步确定黄皮叶提取液中黄酮的种类主要为双氢黄酮、查尔酮和黄酮醇等。【结论】以微波辅助提取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用时短、稳定性好等特点,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及鉴别其黄酮种类,为黄皮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波辅助提取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乙醇浓度、浸提温度、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等提取参数,同时还对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初步鉴别.[结果]对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乙醇浓度和浸提温度,其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5%、固液比1∶20、浸提温度55℃、浸提时间1.5 h、微波功率160 W、微波时间40 s,该提取工艺条件下,黄皮叶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达3.28%,比常规方法高0.27%(绝对值).通过颜色反应鉴别,初步确定黄皮叶提取液中黄酮的种类主要为双氢黄酮、查尔酮和黄酮醇等.[结论]以微波辅助提取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用时短、稳定性好等特点,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紫花地丁中黄酮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紫花地丁中黄酮化合物的提取条件,为紫花地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紫花地丁为试验材料,在碱提取法、乙醇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比较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选择最佳提取法。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测定了紫花地丁中根、茎、花中黄酮化合物的含量。[结果]3种提取方法中,微波提取法提取时间最短,提取率效果最好,为3.65%。正交试验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1 300 W提取20 s、乙醇浓度65%、料液比1∶15。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全草黄酮化合物提取率最高,为4.84%;紫花地丁中根、茎、花中黄酮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4.81%、4.84%、4.90%。[结论]微波提取法是从紫花地丁中提取黄酮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鱼腥草根中黄酮类化合物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黄酮含量,研究单因素对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试验条件为料液比1g∶40mL、提取温度80℃、乙醇φ=60%、回流提取时间180min。影响黄酮含量的因素有日照时间、海拔及降雨量,其中年日照时间和海拔是主要影响因素。海拔1 800m以上、年日照时间大于2 000h的地区,鱼腥草黄酮含量高。  相似文献   

11.
紫苏叶提取物活性成分测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紫苏叶活性成分含量.[方法]采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紫苏叶提取物粉总黄酮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紫苏叶提取物粉多糖含量.[结果]紫苏叶提取物粉总黄酮含量为32.51%,多糖含量为9.43%.[结论]紫苏叶含多种活性物质,且紫苏叶中总黄酮含量和多糖含量都较高,这为进一步研究紫苏叶中其他活性物质奠定基础,也为紫苏叶产品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法提取侧柏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波法提取侧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50%的乙醇溶液,温度70℃,40kHz超声处理40min。在此条件下将提取液蒸干,得粗提物,提取率达到93 60%,较不用超声处理的提取率提高23 4%。定性试验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侧柏叶中的黄酮化合物主要为黄酮醇类。与传统的醇提法比较,超声法具有稳定、节能、提取率高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波辅助萃取,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拿大一枝黄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溶剂浓度、液固比、微波功率和微波辐射时间等微波提取条件,确定了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加拿大一枝黄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50%,液固比40:1,微波功率700w,微波辐射时间20min。在上述最优条件下进行了精密度和回收率实验,相对标准偏差为1.68%(n=51,回收率在97.6%~101.0%之间。利用最佳提取工艺对加拿大一枝黄花根、茎、叶和花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与传统的索式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相比,微波辅助萃取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经济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确定青海省乐都县西芹茎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测定其含量。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试验,以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西芹茎叶在乙醇超声提取下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测定其含量。西芹茎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45%乙醇,超声时间为55min,料液比为1∶25的条件下超声提取3次,总黄酮含量为2.65%。本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经济可靠、效果显著等特点,可为开发和利用西芹中总黄酮成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骆驼蓬地上部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为指标,按正交试验设计,比较超声波提取和热回流提取骆驼蓬总黄酮率的高低.试验结果表明无论以茎叶或种子为提取原料,热回流提取法都获得最高的总黄酮提取率.其最佳提取工艺为以茎叶为原料提取,样液比(W/W)15∶1、时间25 min、乙醇浓度75%、次数3;以种子为原料提取,样液比25∶1、时间25 min、乙醇浓度90%、次数1.在实际应用中,有必要将种子和茎叶分开提取,并将2种提取方法有效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为测定紫丁香叶总黄酮得率并确定其微波提取条件,在微波提取过程中,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固液比、微波功率、乙醇浓度、微波辐射时间及提取次数等主要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提取紫丁香叶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5,微波功率为480 W,乙醇浓度为50%,微波辐射时间为50 s,在该工艺条件下紫丁香叶总黄酮得率可达0.611%。微波法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省时且无污染,是提取紫丁香叶总黄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杨玉霞  蒋召雪  王安虎  安金玲  胡平  夏燕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587+9589-9587,9589
[目的]研究甜荞和苦荞茎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以75%乙醇为溶剂,1∶25的料液比在65℃振荡提取2 h。在该优化条件下,甜荞、苦荞茎叶中总黄酮得率分别为5.65%、6.54%。[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便于推广和普及,是提取荞麦茎叶中总黄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四川粗壮女贞苦丁茶中黄酮的提取、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粗壮女贞 [Ligustrumrobustum (Rxob .)BL .]苦丁茶为材料 ,选用乙醇浸提L9(34)正交实验 ,确定了从四川苦丁茶中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 :乙醇浓度为 80 % ,提取温度为 80℃ ,乙醇用量为 10倍于苦丁茶质量 ,浸提时间为 4h ,总黄酮的提取效果最好 ,物质的浸出率可达 84 32 % ,所得干物质中黄酮总量为 4 7 6 80 3mg/ g。对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 ,得到 6种化合物 ,经薄层层析 (GF2 54)和显色反应等初步定性鉴定 ,结果表明 :化合物A为异黄酮 ;化合物B、D、F均为黄酮 (醇 ) ;化合物C为二氢黄酮 (醇 ) ;化合物E为花色甙。  相似文献   

19.
紫苏是延边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但目前随着种植年限的延续,开始大量发生虫害、病害以及草害等,从而导致减产、降效,严重影响苏子生产.研究结果表明,延边紫苏地适宜土壤处理的除草剂为敌草胺与扑草净的混剂,使用剂量为3kg/hm^2 5kg/hm^2,一年生杂草除草效果可达到90%以上;茎叶处理除草剂为拿捕净(12.5%,1.0kg/hm^2)、稳杀得(35%,1.0kg/hm^2)、精禾草克(5%,1.0kg/hm^2);紫苏的主要病害为锈病,对紫苏叶片质量影响较大;主要食粒虫害(待定)对产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紫苏是我国传统的药用植物,随着近年来其营养保健功能的重视和开发,紫苏已成为很有发展潜力的食药两用型作物。该研究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菜研究所选育的2个紫苏材料奇苏1号(油用型),奇苏3号(叶籽两用型)为研究材料,研究一般肥力水平下,不同种植密度处理对紫苏的经济产量及相关农艺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农艺学性状随栽培密度变化表现一致。其中,株高、茎节数、一次有效分枝长度、分枝位、单株穗数、单株产量与栽培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主穗长度与主穗粒数与栽培密度呈显著正相关。栽培密度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2个品种的单产均表现为随栽培密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以栽培密度与紫苏单产建立回归方程,2个紫苏品种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54.046 5+96.777 1x-45.719 8x2(r=0.999 4)及y=38.717 6+42.111 3x-16.757 7x2(r=0.999 8)。根据回归方程,奇苏1号最适栽培密度为158 745株/hm2,籽粒产量可达1 578.90 kg/hm2。奇苏3号最适栽培密度为188 745株/hm2,可产籽粒977.55 kg/hm2,每公顷同时还可收获约3 000 kg紫苏干叶及2 400 kg紫苏梗。该研究结果将为紫苏品种推广、高产栽培及综合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