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鹅的繁殖特点和提高鹅产蛋率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建玲  黄群山 《畜禽业》2002,(10):10-11
鹅作为一种节粮型的草食家禽,养鹅的经济效益在某种程度上(比如小规模饲养)或在某些情况下(比如肉仔鹅的肥育)是较高的.但由于各种原因,养鹅业的发展速度慢,尤其是规模养鹅效益比较差,甚至亏损,损伤了群众养鹅的积极性.究其原因,除了社会性因素外,繁殖性能低下是制约养鹅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鹅的人工授精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前  李留霞  代明  李平 《畜禽业》2006,(12):33-35
随着养鹅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推广普及鹅的人工授精技术势在必行。在养鹅生产中推广人工授精技术不但可使公母比例提高到1:(15-20),使公鹅饲养量减少75%左右。降低了饲养成本,同时还可提高受精率,防止疫病传播,克服公母鹅固定配偶交配的习惯,特别是可以克服因公母鹅体形大小悬殊自然交配困难或习性不同引起的品种间杂交的困难。现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工作实践,谈谈鹅的人工授精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健 《畜禽业》1999,(5):38-38
<正> 养鹅业作为一种较理想的高效节粮型畜牧业,深受广大养鹅户的欢迎。近年来,随着鹅品种的改良和大量优良鹅种的引进,各地养鹅积极性空前高涨。但养鹅生产的实践证明,大多数养鹅户无法摆脱鹅病的困扰,特别是缺乏兽医技术人员的贫困山区对鹅病的防治更显得无能为力。为了让养鹅业深得人心,解决养鹅户的后顾之忧,真正体现出养鹅带来的高经济效益,关键要做好鹅病防治及免疫程序。下面简要介绍一下鹅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供养鹅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叶茂 《畜禽业》2011,(12):16-17
<正>养鹅具有投资低、耗粮少、周期短、效益高的特点,在农村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特色产业。但在发展养鹅业过程中,因品种、饲养技术、设施、放牧地域、管理及防疫治病等综合技术的滞后,整体效益不理想。如何才能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呢?现就农村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措施如下:1选适宜当地环境条件的优良品种鹅改良本地鹅品种是决定养殖效益的内因,必须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饲养的鹅品种。饲养一只良种鹅要比"土鹅"收益高40%~60%。农村养鹅长期大都自然  相似文献   

5.
鹅并发李氏杆菌与链球菌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3月27日,安徽淮南上窑某养鹅户饲喂的270只,8日龄的雏鹅,发生一种急性传染病,2d后,死亡20多只,家中尚有40余只雏鹅发病。病鹅表现为结膜炎症状,精神沉郁,粪便稀薄呈灰绿色,肛门附着粪便,主要病理变化为肝脏颜色变淡.布满针尖状坏死灶,十二指肠弥漫性出血,输尿管内有白色尿酸盐沉积。该养鹅户饲养的前4批雏鹅均发生此病。多次到兽医院诊治。均未见效,故前来求治。为查明病因,减少养鹅户的损失.特对该病病原进行分离与鉴定。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农业正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我国畜牧业正逐渐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这两大背景入手,提出了大力开发玉米秸秆养鹅。鹅属于草食性动物,以食草为主,发展养鹅业符合国家主导的"粮改饲""种养结合"的方针和政策。由于玉米秸秆产量高、品质好,玉米秸秆的饲料化既能解决鹅冬季青粗饲料的短缺问题,又能解决饲料粮短缺、人畜争粮问题,还可节约部分精料,极大地降低饲料成本,为养鹅户创造更多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农业逐渐向绿色、生态方向发展,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的全株青贮玉米养鹅将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20,(7)
搞好鹅育雏是养鹅成败的关键,总结了鹅育雏饲养管理的11个关键环节,提高了鹅雏成活率,成活率达96%,增加了养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韩志远 《畜禽业》2009,(6):40-42
<正>近年来,我国的养鹅业得到迅速发展,但大多仍以肉用和蛋用为主,而当今颇受欧美市场欢迎且利润丰厚的鹅肥肝产业在我国却鲜有发展。因而,我国的养鹅产业只是面向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9.
2005年5月中旬,我镇某养鹅户发生一起雏鹅复方敌菌净中毒病例,死亡率达3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鹅副粘病毒病是1997年以来在江苏、浙江等地养鹅地区新发现的一种具有高度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传染病,其病原为副粘病毒。各种日龄的鹅均有易感性,但日龄越小易感性越高,传播范围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具有大面积爆发,难以控制的流行传染病,也是养鹅业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现对该病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临床诊断及其防治进行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来,随着法库县养鹅业的发展,在该县养鹅户的鹅群中发生了一种以消瘦、粪带白色的腹泻为主要特征,幼鹅死亡率较高,成鹅生产性能下降的一种疾病,给鹅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经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等诊断方法诊断为鹅球虫病。经过有效药物的投服,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将诊疗体会介绍如下:1病原与流行鹅的球虫病分为肾球虫病和肠球  相似文献   

12.
鹅是草食水禽,可以充分利用饲草和水源,亦 能充分利用粗饲料,具有觅食强、耗精料少、生长快、抗病力 强等特点。雏鹅是指从出壳到30日龄以内的苗鹅,个体小、 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差。因此,雏鹅 培育的好坏是养鹅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鹅自然交配繁殖力低且具有季节性,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对养鹅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结合实践从种鹅的选择、采精训练、精液质量检测、精液保存和输精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为鹅的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与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田辉  王吉传 《畜禽业》2004,(8):23-23
鹅曲霉菌病多发生于5-35日龄的雏鹅,大多呈急性爆发,发病率、死亡率都比较高。主要是雏鹅吃了发霉饲料或在发霉垫料上饲养感染所致。2003年7月邳州市某养鹅专业户因使用堆积过久而发霉的木屑作垫料,引起雏鹅曲霉菌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马美蓉 《畜禽业》2003,(2):54-55
畜牧产业化是现代化商品畜牧业科学的生产方式,它是畜牧业生产基地、畜产品加工体系、原材料供应体系、畜禽及其产品经销体系和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等方面构成的共同体,是科学、持续、快速、高效地发展畜牧业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养禽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养鹅业。鹅属草食家禽,能较好的利用青绿饲料,饲养成本低,且鹅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农户养殖积极性高。对中国鹅业生产进行产业化开发,把生产规模、产品加工与市场销售各环节紧密地衔接起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兴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其…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21,(9)
鹅属于季节性繁殖家禽,其繁殖季节与自然光周期日照长短密切相关。由于繁殖的季节性导致雏鹅供应呈季节性变化,雏鹅价格波动较大。通过光照控制和调整留种时间能够使种鹅在非繁殖季节内繁殖生产,同时加强反季节种鹅舍的建造、提高种鹅的饲养管理要求,可提高养鹅经济效益,促进肉鹅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鹅副粘病毒病又名鹅类新城疫,是由禽副粘病毒Ⅰ型引起鹅的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高度抗触性传染病,任何日龄鹅只均可感染,在临床上,以下痢,卧地不起,脾脏和胰腺肿大、并散布大小不一的坏死灶,以及肠道粘膜出血、坏死、溃疡和结痂为主要特征。自1997年出现以来给养鹅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成为继小鹅瘟之后危害养鹅业的又一主要病毒病。  相似文献   

18.
<正>小鹅瘟病目前呈世界性分布,常引起雏鹅大批死亡,严重影响养鹅业的发展。小鹅瘟病,是由鹅细小病毒感染,是雏鹅的一种出血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症状特点以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高,并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经卵垂直传播。因此,要搞好小鹅瘟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确保养鹅业的健康发展。1流行病学该病主要发生于2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100%,且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近年来,1月龄以上鹅发病的病例增多。病鹅、带病鹅群及隐性感染的成鹅是该病主要的传染源。小鹅瘟在我国各地均有流行。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5,(10)
近些年来,养鹅业迅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门诊有时出现鹅感染鸭瘟的病例,由于基层兽医和养殖户的业务知识有限,不能及时诊断及控制,造成疫病蔓延,给养鹅业带来经济损失。文章就鹅感染鸭瘟病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做了详细分析,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养鹅业的快速发展,鹅副粘病毒病继小鹅瘟之后渐渐成为鹅群的第二大杀手,常致鹅大批发病与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06年9月,吉林省双辽市某新建的鹅场,2300多只70日龄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