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树溃疡病又名水泡型溃疡病。主要发生于苗木移植过程中,3月下旬开始发病,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6月初基本停止,10月后稍有发展。该病可侵染树干、根茎和大树枝条,但主要为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发病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水泡破裂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2005,(2):17-17
杨树溃疡病主要发生于苗木移植过程中,3下旬开始发病,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6月初基本停止,10月后稍有发展。该病可侵染树干、根茎和大树枝条,但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发病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液体,内有大量病菌。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杨树因其丰产、优质、速生、高效得到大面积推广,乌鲁木齐及其周边地区杨树栽植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发生也随之日益严重。一、主要病害及其防治1.溃疡病①症状此病主要危害树干,有水泡型、枯斑型、细菌型溃疡病。水泡型溃疡病在杨树表皮皮层表面会有指甲般大小的圆形小泡,水泡内充满汁液,挑破水泡后会有棕色、异臭的汁液流出,待汁液流尽  相似文献   

4.
杨树常见病虫害有八种,其中病害两种:杨树溃疡病、杨树黑斑病;虫害六种:桑天牛、杨尺蠖、杨白潜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黄卷叶螟。1.杨树溃疡病、枝干病害识别要点:杨树溃疡病真菌侵染所致,引起枯枝、溃疡、流胶等。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褐液体。病部最  相似文献   

5.
杨树常见病虫害有八种,其中病害两种:杨树溃疡病、杨树黑斑病;虫害六种:桑天牛、杨尺蠖、杨白潜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黄卷叶螟. 1.杨树溃疡病.枝干病害. 识别要点:杨树溃疡病真菌侵染所致,引起枯枝、溃疡、流胶等.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褐液体.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树即死亡.  相似文献   

6.
<正>1.杨树溃疡病杨树溃疡病真菌侵染所致,引起枯枝、溃疡、流胶等。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褐液体。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树即死亡。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形成第一个发病高峰。7~8月气温增高时病势减缓,9月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10月以后停止。树势衰弱时,发病严重。同一株病  相似文献   

7.
<正>1.杨树溃疡病杨树溃疡病真菌侵染所致,引起枯枝、溃疡、流胶等。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褐液体。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树即死亡。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形成第一个发病高峰。7~8月气温增高时病势减缓,9月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10月以后停止。树势衰弱时,发病严重。同一株病  相似文献   

8.
杨树常见病虫害有八种,其中病害两种:杨树溃疡病、杨树黑斑病;虫害六种:桑天牛、杨尺蠖、杨白潜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黄卷叶螟. 1.杨树溃疡病、枝干病害 识别要点:杨树溃疡病真菌侵染所致,引起枯枝、溃疡、流胶等.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褐液体.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树即死亡.  相似文献   

9.
张宏 《农民致富之友》2014,(11):174-174
<正>杨树常见病虫害有八种,其中病害两种:杨树溃疡病、杨树黑斑病;虫害六种:桑天牛、杨尺蠖、杨白潜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黄卷叶螟。1杨树溃疡病。枝干病害。识别要点:杨树溃疡病真菌侵染所致。引起枯枝、溃疡、流胶等。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褐液体。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树即死亡。发病规律: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形成第一个  相似文献   

10.
<正>杨树常见病虫害有八种,其中病害两种:杨树溃疡病、杨树黑斑病;虫害六种:桑天牛、杨尺蠖、杨白潜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黄卷叶螟。1.杨树溃疡病、枝干病害识别要点:杨树溃疡病真菌侵染所致,引起枯枝、溃疡、流胶等。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褐液体。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树即死亡。发病规律: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形成第一个  相似文献   

11.
<正>杨树常见病虫害有八种,其中病害两种:杨树溃疡病、杨树黑斑病;虫害六种:桑天牛、杨尺蠖、杨白潜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黄卷叶螟。1.杨树溃疡病、枝干病害识别要点:杨树溃疡病真菌侵染所致,引起枯枝、溃疡、流胶等。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褐液体。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树即死亡。发病规律: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形成第一个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2004,(8):15
一、症状特点该病在杨树育苗地发病重,有时甚至100%发病,因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其典型的症状为发病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手压即有液体流出,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液体,内有大量细菌。最后病部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病害严重时,水泡密集,可引致树皮全部腐烂  相似文献   

13.
3月底4月初开始发病,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6月初基本停止,10月后稍有发展。幼树感病时多在干、枝部出现灰色或褐色水泡状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压之有粘液流初,5-6月份水泡自行破裂,皮层坏死,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液体,内有大量的病菌。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树即死亡。病原菌借空气传播,由气孔侵入。分生孢子在生长季节可多次侵入。杨树长势衰弱时易发病。  相似文献   

14.
1.症状杨树溃疡病主要发生在主干上,形成近圆形、直径约1厘米左右的溃疡斑。小枝受害往往枯死。病斑的形成过程有以下两种类型:①水泡型:在皮层表面形成一个约1厘米大小的圆形水泡,泡内充满树液,破后有褐色带腥臭味的树液流出。水泡失水干瘪后,形成一个圆形稍下陷的灰褐色枯斑。水泡型病斑只出现在幼树树干和光皮树种的枝干上。②枯斑型:先是在树皮上出现数毫米大小的水浸状圆斑,稍隆起,手压有柔软感,以后干缩成微陷的黑褐色圆斑。2.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也可以未成熟的子实体)在病组织内越冬。病菌主要借风雨传播,带菌苗木和接穗等繁…  相似文献   

15.
杨树溃疡病又名水泡型溃疡病。受害树种有三倍体毛白杨、加杨、柳树、核桃树等,对大苗和幼树为害严重,造成大片幼林枯死。危害主干和枝梢。早春及晚秋,树皮上出现近圆形水渍状和水泡状病斑,严重时流出褐水,以后病斑下陷。病斑内部坏死范围扩大,当病斑在皮下连接包围树干时,上部即枯死。本文结合杨树溃疡病的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治理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一、发病症状流胶病主要发生在果树的主干和枝条上,基部重于枝条。果实因虫害或创伤也可感染引起流胶。树干发病时有"水泡状"病斑突起,渗出琥珀色胶液,经阳光照射逐渐变为茶褐色。遇水变软扩散,与新流出的胶液堆积黏附树干。染病后的果树结构发生变化,形成层停止产生新的韧皮部或木质部,却向水平方向增生厚壁细胞,形成由淀粉堆积成的内含物,并在细菌的作用下产生酶,酶把细胞膜溶化后形成树脂。由于厚壁细胞不断增殖,细胞膜和淀粉的胶化不断进行,致使流胶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17.
《农技服务》2015,(8):162-163
猪水泡病是猪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蹄部和口鼻等出现水泡或溃烂。猪水泡病的流行对畜牧生产和国际经济贸易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主要介绍了猪水泡病诊断防治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羊口膜炎,绵羊和山羊均可受到感染,主要为害羔羊,常呈群发性流行,成年羊多为散发。主要病理特征是口腔粘膜发生水泡,口角、鼻部呈现小米粒至豆粒大的透明水泡,破裂后形成烂斑和溃疡。严重的病羔其硬腭及牙根部溃烂,影响羔羊吃奶、采食、吞咽,最后导致衰弱死亡。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危害杨树的病虫害种类很多,常见的约有20余种,其中最主要的、危害最大的有杨树溃疡病、杨树烂皮病、杨树黑斑病、桑天牛、杨小舟蛾、黄刺蛾、黄翅缀叶野螟等。这些病虫害轻者造成树势生长衰弱,影响杨树生长量,重者能造成整株死亡,给广大林农朋友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下面就介绍杨树几种病虫危害情况及防治方法:一、杨树叶干病害1、杨树溃疡病杨树溃疡病是指枝干皮层局部坏死的一种病害。四月初,树干、枝条上产生圆形水渍状病斑或水泡,水泡内流出  相似文献   

20.
大青叶蝉卵块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1992年在新疆阿克苏等地,对大青叶蝉卵块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杨树干上大青叶蝉卵块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由于卵块主要集中于树干0~50cm处,致使株间卵块聚集程度减少,有偏向随机分布的倾向。根据聚集均数(λ)判断,其是大青叶蝉的生物学特性即成虫产卵习性所决定的。当t=1.96,D=0.3时,全株树干不同卵块密度所需最大抽样数n=4755.17/X+2.2753;树干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