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粮食生产生态效率做评价研究,以期为保护粮食种植环境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SBM DEA模型对各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生态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并对结果进行整体分析、差异性分析和效率损失分析.样本期内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生态效率...  相似文献   

2.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为分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本文从农业生产系统的角度,建立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权重,对吉林等六个粮食主产省和全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得分评价和比较性分析。分析表明吉林省粮食生产有着很高的土地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服务体系薄弱。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保护耕地和水等自然资源,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和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粮食早期预警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灌区农业生产综合效率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中国灌区农业生产综合效率的空间差异性,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对全国440个灌区2010年的农业生产综合相对效率进行评估,并基于不同区域灌区农业生产投入及其冗余状况对生产效率提升途径进行探索。结果表明,8个灌区的相对效率为1.000,达到DEA有效;灌区间农业生产效率差异显著,绝大部分(327个)不足0.300,省区尺度生产效率无明显空间分布规律;各投入指标对应存在冗余灌区个数分别为319(有效灌溉面积)、369(绿水)、155(蓝水)、298(化肥)及207(农业机械);非DEA有效灌区5个投入指标的可减少量占所有评价单元投入总量的比例分别为23.8%、39.2%、18.1%、29.0%以及19.9%。综上可知,各非DEA有效灌区应根据自身投入指标冗余状况优化配置和管理资源以提高区域综合农业生产效率,其中绿水资源高效利用是全国范围内广泛面临的问题;东北和西北地区需注重水土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而南方粮食主产区应注重水肥高效利用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研究农机服务对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路径,有利于为农机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基于2009-2018年中国31个省粮食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DEA模型测算粮食生产效率,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机服务水平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最后从资本要素对劳动要素的替代效应和技术要素投入效应两方面解释农机服务提高粮食生...  相似文献   

5.
王芳  阳丽 《南方农机》2021,(7):17-19
本文分析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运用DEA方法对全国12个粮食大省和湖南省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综合技术效率位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其纯技术效率变化呈现上升趋势,表明湖南省农业技术水平正在快速进步的同时湖南省需提高纯技术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灌区农业生产效率评价多采用单项投入与产出指标的不足,引入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设定表征生产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CCR模型对江苏省35个灌区相对生产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相对效率分析表明,江苏省综合效率整体不高,灌区间差异较大,全省平均值为0.634,其中3个灌区为DEA有效;不同区域农业生产技术的利用及推广程度相当,灌区相对生产效率的不均衡主要由生产规模不合理引起.可以通过减少投入来提升非DEA有效灌区的生产效率,所有非DEA有效灌区改进生产效率能节约的有效灌溉面积、水资源及农业人口分别占投入量的20.7%,13.3%,9.4%.相对DEA效率的比较可为灌区生产效率的改进途径、农业节水潜力的计算等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面评价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发现粮食生产用水过程中投入要素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分析了2009—2014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阐明了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投入要素的调整方向和调整程度。结果表明:中国4个经济区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差异显著,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最高,且波动较小;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较低,且波动较大;东部地区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最低,且处于下降趋势。不同省级行政区之间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差异较大,粮食生产用水投入要素配置不合理;粮食生产灌溉用水和粮食生产有效降水均存在投入冗余和投入不足现象,说明两者未能实现相互促进和相互调节。  相似文献   

8.
基于DEA模型的山西玉米生产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山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生产效率直接影响到山西整体粮食生产发展。稳定玉米生产,关键要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为此,运用DEA的方法,实证分析了1978-2011年山西玉米生产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以及投入产出的松弛量。研究结果显示,1978年以来山西玉米生产综合效率总体水平低下,尤其是1997年以来呈下降趋势;纯技术效率相对较低,除个别年份外均未达到最佳水平;规模效率未达到最优,1997年以来规模效率呈减少趋势;规模报酬经历了递增—递减的转变,2005年以来一直保持规模报酬递减状态;从投入角度来看,山西玉米生产存在劳动投入过剩的现象,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从产出角度来看,2005年以来,山西玉米生产净产值和收益率未处于最优水平,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9.
基于DEA-CCR与复合系统的用水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DEA模型计算综合用水效率需满足自由度的限制,即投入产出指标数之和的2倍小于决策单元数量,否则造成区分度较低,出现多个决策单元综合效率同时为1,造成难以排序的问题,因此限制了综合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个数。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DEA-CCR模型与复合系统的综合用水效率评价方法,根据水资源主要用途将综合用水效率分解为生态用水效率、生活用水效率、生产用水效率3个子系统,利用DEA-CCR模型计算各子系统的用水效率。根据多目标线性加权和法决策理论,通过子系统用水效率与各子系统熵权,求解综合用水效率。最后以上海市2001-2015年综合用水效率为例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了全面的改进措施。利用基于复合系统与DEA模型的综合用水效率评价方法所得评价结果符合上海市实际情况,证明了该方法合理可用。  相似文献   

10.
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依靠科技进步.为此,在阐述了灰色关联分析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1991~2005年数据为样本,对黑龙江省农机化程度和粮食生产能力两组指标进行测算,得出了影响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能力的具体因素,为制定省内相关农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用DEA-Tobit两步法对陕西农业11个市区2002-2008年农业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Malquist指数,对陕西省农业生产效率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全省平均综合技术效率较高,但是各市区之间差异较大。最后,通过Tobit分析发现,陕西农业生产效率与农民文化水平以及农业生产中投入资金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光宇 《农业工程》2012,2(2):112-114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粮食生产的回顾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阶段划分,分析不同阶段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升安徽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3.
粮食生产的机械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牛产机械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而,也是一种必然趋势。机械化生产手段可以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生产持续发展,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粮食生产机械化不仅是农业技术变迁的一种自然发展过程,而且与制度变迁密切相关、互相促进。在粮食生产机械化中,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凌海市节水增粮建设规模、取用水方案及取水合理性分析,其水资源开发利用通过采取管灌、膜下滴灌等工程,可以提高项目区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从而达到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目的.本文并对取水的影响与补偿措施提出合理化建议.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保障粮食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5.
《Agricultural Systems》1986,20(1):17-35
The design of improved technology or production policies depends upon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options in terms of their efficiency.Measurement of the efficiency of a pastoral livestock system may be based on the food energy output per livestock unit, while rangeland carrying capacity is assessed in terms of livestock units per square kilometre. On this basis we conclude that, for the Sidamo Borana and probably other pastoral societies: (i) rangeland carrying capacity is limited by the existing density of dry-season waterpoints rather than the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the rangeland, with the implication that research in hydrology and design of water supplies may be more beneficial than studies aimed at increasing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the rangeland; (ii) that pastoralists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milk production and, up to a point, human consumption is a more efficient use of milk than feeding it to calves; (iii) the trade of livestock products for grain is essential for survival.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玉米秸秆及玉米芯的综合利用率,以秸秆精粉再利用混合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工作部件螺旋搅拌机构和抛料装置参数进行设计及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螺旋搅拌机构在保证搅拌效率的同时还要保证输送生产量、抛料装置在确保混合均匀度及抛送高度和抛送距离时,生产率要大于螺旋搅拌机构输送量,才能保证机器正常运转,不发生堵料现象。在试验基地按照相关标准和试验报告对物料的混合均匀以及整机生产率进行检验,均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该机现场作业时,可一次性完成对物料的搅拌、混合及翻料,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combines a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ecision support tool, GrassGro, with economic risk efficiency theory to examine several cattle feeding options that include various grazing systems for three climatic environments in Saskatchewan, Canada. Historical weather data were used to simulate a distribution of forage and cattle production data for each of several grazing systems during a 21-year period, 1978–1998. Price variability was included by varying year 2000 prices using historical price margin changes between the buying and selling weights of cattle. The risk efficiency analysis was completed using the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MSD) framework, and stochastic dominance principles.

Results of the study suggested that feeding systems, which included grazing, were economically competitive with traditional feedlot feeding systems and grain farming. Finishing cattle on pasture with the addition of a barley supplement was an attractive option, especially when high pasture productivity can be achieved. In all locations, more intense systems that included pasture fertilization and provision of an energy supplement, improved production and risk efficiency. Although the average net returns of all these feeding simulations were negative, the returns of traditional grain crops were even more negative. It is these negative returns in grain operations that lead to the incentive for producers to diversify into cattle production. Despite the negative net returns, the cash flow (range −$15.59 to $407.54 ha−1) was mostly positive in all three locations.  相似文献   


18.
RC-15高效秸秆揉搓机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祥雄  陈合顺 《农机化研究》2006,(11):145-146,150
目前,国内中小型秸秆揉搓机生产率约在lt/h以下,生产效率较低,大部分的农作物秸秆没有被利用,使得秸秆作为饲料的数量较小,从而加剧了畜牧业对粮食的依赖性,使畜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为此,对影响秸秆揉搓机生产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论证,并介绍了机器的设计思想、结构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实验表明,设计的RC-15高效秸秆揉搓机生产效率可达4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