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鸭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病原有3种,其中Ⅰ型鸭肝炎病毒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本文综述了Ⅰ型鸭肝炎的病原特性及防控的最新研究进展,对鸭肝炎几种病原分类及分型的最新情况也进行了概述,对该病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3.
4.
鸭病毒性肝炎的综合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及高度传染性病毒病。该病发病急、传播快,常给养鸭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结合基层生产实践经验,对该病的综合防控技术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鸭病毒性肝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士友 《畜牧与兽医》1989,21(6):282-283
<正>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Hepatitis,简称DVH,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传染病。自从1950年P.P.Levine和J.Fabricant首次在美国报道此病以来,世界各地先后均有本病发现,我国首次于1963年由黄均建在上海报道。各国研究者在此病的防治上作了大量工  相似文献   

6.
鸭病毒性肝炎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鸭肝炎病毒的诊断技术,包括常规的病毒分离技术、血清学诊断技术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着重对目前广泛应用的血清学诊断技术如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凝集试验、荧光抗体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胶体金技术等进行了介绍,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鸭肝炎病毒诊断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我市自1984年开始流行鸭病毒性肝炎至今,已成为雏鸭疫病之首。为实施该病免疫防治所需,用已知的南京Ⅰ型胚毒和Ⅰ型高免血清与本市未知的肝毒及高免血清作了血清型鉴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传染病、死亡率非常高,给养鸭业带来严重损失,我场在1987年4月—7月份之间暴发了此病,发病共计5900余只,死亡3750余只,占发病量的65%,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对此病报道很  相似文献   

9.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雏鸭一种高度致死、高度传播性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以肝炎为主要特征,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DHV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3个型之间无交叉保护作用.Ⅰ型DHV呈世界性分布,并常和其他病毒、细菌混合感染,严重影响了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对Ⅰ型DVH病原学、致病机理、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和防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国内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国内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特性、疾病诊断和防制等做一简要综述,并提出了该病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鸭病毒性肝炎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1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基因组特点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AV)有3个名称:鸭肝炎病毒、鸭星状病毒(DAstV)、鸭甲肝病毒。DHAV基因组的3个显著特点是:3′端(314~336nt)是小RNA病毒科中最长的;5′端内的结构元件有特点;2A由结构上不相关的蛋白组成,口蹄疫病毒样  相似文献   

12.
从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呈DVH阳性的病死鸭肝脏分离到3株(CD、HB、XC)病毒,电镜下病毒颗粒呈圆形、无囊膜,直径30~40nm,对氯仿、pH3.0、50℃,60min的处理不敏感,分离毒连续传代3次,全部鸭胚在24~60h死亡,胚体呈弥散性充血、出血,其致死鸭胚的能力能够被Ⅰ型DHV高免血清中和。分离毒人工感染1日龄雏鸭后出现与自然病例相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能重新分离到相同病毒。间接免疫组化检测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雏鸭的肝、脾、肾等均呈现DVH阳性。结果表明分离到的3株病毒均为Ⅰ型DHV,为有效预防DVH提供了有用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3.
吴忆春  苗立中  郭时金 《中国家禽》2007,29(7):29-29,31
2007年1月,山东省临沂市某鸭场发生一起以鸭背脖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用市售鸭病毒性肝炎卵黄及血清抗体配合抗生素,均不能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4.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是危害养鸭业的重要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低日龄雏鸭,临床上分离到的病原主要为鸭病毒性肝炎I型病毒和鸭病毒性肝炎新型病毒,为了加快本病的检测速度,尽快确诊病原,根据GeneBank上两种毒株的基因组序列,选择两种毒株的差异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一对特异性的检测引物,将两对引物放在一个PCR反应体系中,两种毒株分别进行特异性扩增,根据扩增片段的大小进行鉴别,建立了可以同时检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I型和新型毒株的复合RT—PCR方法,该检测方法快速,特异性强,灵敏性高,可以用于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分型鉴别检测。  相似文献   

15.
16.
根据基因库中鸭I型肝炎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二重RT-PCR扩增条件的优化,研究建立了可同时鉴别检测鸭I型肝炎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二重RT-PCR方法.该方法对同一样品中的鸭I型肝炎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模板进行扩增,结果均同时得到2条大小与实验设计相符的202 bp(鸭I型肝炎病毒)和474 bp(番鸭细小病毒)的特异性扩增条带,对鸭圆环病毒、鹅细小病毒、鸭副黏病毒、鸭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等病原体的检测全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最低能检测到100 fg的鸭I型肝炎病毒RNA和番鸭细小病毒DNA.研究建立的鸭I型肝炎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二重RT-PCR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定量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临床上鸭I型肝炎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鸭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一直严重危害着养鸭业的发展,本文从鸭病毒性肝炎不同血清型出发,从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症状与剖检、防制角度阐述了鸭病毒性肝炎的概况.  相似文献   

18.
鸭肠炎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又名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是能够引起鸭、鹅和天鹅等水禽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的传染病.其特征是侵害血管、组织出血、消化道黏膜糜烂、淋巴器官出现病变及实质器官有退行性的病变.鸭肠炎病毒自出现到现在已有80多年的历史,本文简要阐述鸭肠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播迅速的病毒性、高度致死性疾病,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主要发生在3周龄以内的雏鸭,致死率高达100%。文章对鸭病毒性肝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鸭病毒性肝炎诊断技术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1998年6月-2000年10月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等12个地(市)的208例鸭病毒性肝炎病例的分析,结合种鸭场、养鸭户的调查,对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规律和发病原因进行了综合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黑龙江省鸭病毒性肝炎发病日龄以3-15日龄最多,发病日龄在逐年增大,发病月份以5-6和9-11月最多,而且混合感染病例增加。在病因的调查中发现,除了种鸭免疫和母源抗体影响外,多数的发病属于养殖户对传染病的认识不足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