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绿鳍马面鲀洄游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绿鳍马面鲀Navodon septentrionalis(Gnther)分布于东、黄海和朝鲜、日本近海。我国利用绿鳍马面鲀资源已有10年历史,最高年产量达25万吨,仅次于带鱼,居海洋渔业的第二位。  相似文献   

2.
渤海对虾洄游和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永昌 《水产学报》1986,10(2):125-136
本文根据渤海对虾标志放流与重捕资料、渤海大面水文调查资料、渔场统计资料以及幼虾相对数量试捕资料,对渤海对虾的洄游、分布和中心渔场的位置进行了研究。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表明:每年6、7月份,幼对虾在渤海各海湾及河口水深10米以内的咸淡水交汇处生活;8月上旬至9月下旬由“低盐高温”区(盐度为22-28%,水温为26-28℃)游向渤海中部东侧或辽东湾中部的“高盐低温”区(盐度为30-31%,水温为20-23℃)索饵;9月下旬之后,因季风影响浅水区水温下降,原冷水团所在的深水区反而成为相对的高温区,对虾集中于“相对高温区”中。中心渔场位置及其稳定程度取决于底层水温、盐度分布及它们的稳定状况。渤海对虾具有趋向于底层水温20℃和盐度30.5%的习性。  相似文献   

3.
4.
黄渤海区日本鲐的洄游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黄渤海区日本鲐(Pneumatophorus japonincus Houttuyn)洄游分布的问题,朱树屏等已有报道。但自六十年代后期该海区鲐鱼资源回升以来,又有许多新的情况供人们探索。本文仅将1971-1979年我所对于此问题的研究作一归纳。  相似文献   

5.
一、洄游的类型依据洄游的主要动力,可以划分为被动洄游与主动洄游。被动洄游是指鱼类随水流而移动,在移动中本身不消耗或消耗很少的能量。主动洄游则是鱼类主要依靠自身的运动能力所进行的洄游。此外根据鱼类在洄游时所处  相似文献   

6.
刘永昌  高永福 《水产学报》1990,14(2):120-128
本文根据增殖对虾标志放流重捕和生产回捕的渔场统计资料、海洋水文及跟踪监测虾群的资料,对放流增殖对虾洄游分布和中心渔场变动进行了研究。据之分析表明:研究期内,每年6月中旬至7月初放流入海的幼对虾,主要生活在放流的湾内河口浅水区,并逐步向周围扩散索饵;8月上、中旬,主群陆续游出湾内的低盐高温区(盐度为28—30‰,温度为25—29℃),洄游分布在湾外5—15米水域;随时间推移,虾群逐渐趋向20米以深的高盐低温区(盐度为31—32.5‰,温度为20—23℃)索饵;10月下旬(底层水温18—19℃)为交尾盛期,11月上旬交尾结束,虾群分散进入越冬场。  相似文献   

7.
刘永昌 《海洋渔业》1982,(5):195-199
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c)是我国渤、黄海的重要海产品,产量高,味鲜美,畅销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 鲥鱼Macrura reevesii(Richardson)是著名的过河口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夏之交,生殖群体溯入长江、钱塘江和西江繁殖。仔幼鲥鱼在降河入海前栖息于淡水水域中,生活史的其它阶段在海洋中渡过。关于鲥鱼在海洋中的分布,在一些文献中有零星的记载。如《南海鱼类志》记载:鲥鱼“分布在我国的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菲律宾”,并在广东汕尾采到体长228~244毫米的标本。《东海鱼类志》中记述,鲥鱼“分布于中国沿海,朝鲜南部”,并在福建厦门采到体长188  相似文献   

9.
秦岭Xu水河太白段珍稀水生动物分布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虹彩病毒与水生动物病毒病研究的新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齐志涛  徐杨  邹钧  聂品 《水产学报》2020,44(9):1572-1583
抗菌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体内的小分子多肽物质,为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或杀伤作用。抗菌肽具有无污染、无残留、广谱抗菌及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有望代替抗生素用于水产动物病原性疾病的防控。近年来,抗菌肽已在水生甲壳动物、水产软体动物、鱼类和两栖类等水产动物中得到报道,但其分类和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对不同水产动物中的抗菌肽进行了分类,对各类抗菌肽的结构特征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并从直接杀伤作用、非膜靶向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等三个方面对抗菌肽的免疫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期望能够为今后在水产动物中开展抗菌肽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水生动物卵黄蛋白原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TG)是卵生动物卵黄中主要成分的前体。文章简述了水产动物如鱼类、两栖类及甲壳类动物中卵黄蛋白原基因的鉴定及其基因家族的分类及进化研究,介绍了VTG分子的生物学新功能,以及VTG作为标记分子在环境雌激素监测、反映雌性动物性腺成熟度、区分雌雄性别等方面的应用,以期为VTG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以及繁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产动物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总结了水产动物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所涉及的受试动物、原形药物以及部分药物的代谢产物 ,比较了药浴法、肌肉注射法、口服法、血管注射法、心包内或血窦内注射给药等不同给药途径在水产动物药动学研究中的优缺点 ,探讨了种属差异、性别和健康状况等水产动物生理因素以及温度和盐度等环境因素对药动学的影响 ,分析了水产动物药动学研究模型如房室模型、非房室模型和生理学模型的特点 ,并提出了我国水产动物药动学的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几何形态测量学在水生动物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新军  方舟  苏杭  陆化杰  刘必林  李建华 《水产学报》2013,37(12):1783-1885
几何形态测量法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不同于传统的径向测量法,它主要关注的是物体的外形变化,通过相应的理论基础,将物体的形态和大小分开,利用多元分析等数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该方法对分析具有固定形态的生物有着重要的意义,已广泛使用于种群划分等众多领域中。水生动物一般由硬组织包裹,具有较为固定的外形,同时它们在不同的水域中扮演着的不同的重要角色,对该类生物的形态学分析对个体生长和相应的环境变化的影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几何形态测量法对水生动物形态的研究进行回顾,介绍分析方法和软件,同时对该方法未来在水生动物学科中的发展及其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卢荣华  吉红  聂国兴 《水产学报》2019,43(10):2049-2059
外泌体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分泌的30~150 nm的小囊泡,其通过转运蛋白质、脂质、mRNAs和microRNAs等方式影响或改变受体细胞的行为,已被证明是一种细胞间通讯的新模式。研究发现外泌体参与了脂肪合成及肥胖、肝脏脂肪变性、胰岛素抵抗、免疫调节、炎症反应、肿瘤发生、血管以及神经生成和成骨等过程。本文阐述了外泌体的形成与生物学特性、分离及鉴定的方法,重点阐述了脂肪来源的外泌体在机体生理及病理过程中的潜在作用,并概述了水生动物外泌体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脂肪代谢及有关疾病的病理机制与潜在干预靶标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也为更多地了解外泌体可能在鱼类糖脂代谢紊乱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优军  李勇  蒋克勇 《海洋渔业》2005,27(3):256-260
L-肉碱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和生物活性的新型无公害添加剂,20世纪80年代已在养殖动物中应用并受到普遍关注,近几年来在水产动物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不断增多。本文系统介绍L-肉碱的发现、功能、机理、合成等,重点综述了近年来L-肉碱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的效果研究,并针对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与开发重点。  相似文献   

17.
水产动物B族维生素营养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伟 《水产学报》2001,25(4):373-378
B族维生素是一类具有辅酶功能的水溶性维生素 ,主要包括硫胺素 (B1)、核黄素 (B2 )、泛酸 (B3)、尼克酸和尼克酰胺(B5)、吡哆醇 (B6)、生物素 (B7)、叶酸 (B11)及钴胺素 (B12 ) ,它们在动物营养中起重要作用 ,随着水产养殖的兴起 ,对水产动物B族维生素的营养生理及需要量等的研究也发展迅速。近年来 ,人们对水产动物B族维生素营养研究的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 ,找到了一些反映维生素营养状况的生化指标 ,并结合对生长和缺乏症的观察 ,确定了一些水产动物B族维生素的需要量。总结这些研究方法 ,特别是能够快速、准确反映维生素营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水产业尤其是特种水产品养殖业发展极为迅速,一些地区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已逐步向基地化、集约化、规模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但是,多数特种水产品属于肉食性动物,如鳜、鲈、乌鳢、鳖;少数属于杂食偏动物性动物,如罗氏沼虾、日本沼虾、黄鳝、河蟹。在大规模...  相似文献   

19.
酶制剂作为一类安全、高效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类饲料中已得到广泛应用.酶制剂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饲料资源的不足,还可以促进绿色养殖环境的发展.由于酶制剂受热敏性条件制约的原因,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率较低,但随着一些设备的应用,如多道真空后喷涂等,使液体酶制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本研究就酶制剂在水产...  相似文献   

20.
分别就鱼类、虾、蟹类、贝类和饵料生物等方面综述了氨态氮毒性危害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氨态氮对各种水产动物的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氨态氮中的非离子氨是主要的毒性物质,其受水温和pH值变化的影响,关于非离子氨的毒性作用一般认为非离子氨渗入生物体内,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使生物呼吸机能下降。其主要侵袭机体粘膜,其次是神经系统。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影响氨态氮毒性的因素,并提出了氨态氮毒性方面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