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钾肥施用量与土壤肥力和植株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根据连续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钾肥施用量与土壤中碱解氮和速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钾肥用量与水稻植株体内全氮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磷关系不显著,与全钾呈极显著正相关。最高产量的钾肥用量为98.1kg/hm^2,最佳经济用量89.0kg/hm^2,增产率8.3%一12.3%。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有机物料的施肥效应,指导有机物料合理利用,促进作物高产稳产。进行了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试验,以玉米为供试作物,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单施化肥(CK)、羊粪+化肥(AF)、木薯渣+化肥(PF)、木本泥炭+化肥(MF)、味精废浆料+化肥(IF),研究了等有机物料与化肥用量条件下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AF、PF、MF和IF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升了8.96%、18.60%、7.93%和24.67%,且各处理提升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MF处理降低了土壤电导率,除AF处理外,其他处理均降低了土壤pH;其中,IF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PF处理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最高,AF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最高。施用有机物料增加了玉米植株的养分含量和积累量,提高了玉米产量;其中,IF处理玉米茎叶的氮和钾含量与积累量均最高,籽粒的钾积累量也最高;AF处理玉米茎叶的磷含量和积累量最高,籽粒的钾含量也最高;PF处理玉米籽粒的磷含量和积累量最高。施用有机物料提高了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其中,MF处理玉米穗粒数最多,PF处理玉米穗重最高,IF处理玉米百粒重最高;相比CK,AF、PF、MF和IF处理的玉米产量分别提高了9.97%、16.22%、7.65%和17.03%,其中,IF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可见,不同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均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玉米养分吸收利用,提高玉米产量,但不同有机物料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3.
土壤肥力质量代表土壤生产力的综合能力,是保障苹果优质丰产的重要基础.综述了各土壤肥力因子与果树生长发育、果实产量、品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制约我国当前苹果产量和品质提升的关键土壤肥力因子,以期为果园土壤管理和合理科学施肥等提供理论依据,对促进苹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物炭对滴灌春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生物炭对滴灌春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2年田间试验对灰漠土土壤和春小麦养分及产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生物炭显著(P0.05)增加了土壤肥力,并显著(P0.05)增加春小麦对N、P和K的吸收,还对春小麦产量及构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与NP处理相比,NP+B6处理显著(P0.05)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以及植株吸磷量。与NP+M6处理相比,NP+B6处理显著(P0.05)增加了土壤全氮、速效钾和植株养分吸收量。  相似文献   

5.
在皖南红黄壤地区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连续施用磷钾肥对油菜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氮肥的基础上合理配施磷钾肥,促进了油菜的生长发育,提高了油菜植株的养分含量和养分吸收量,从而显著增加了油菜的产量,并且磷肥的增产效应大于钾肥效应,三季油菜平均产量以处理P90K120最高,达到了1968.7 kg hm-2;同时连续施用磷钾肥能够改善土壤养分含量,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钾、速效磷含量,与试验前土壤相比,速效磷增加了14.83~20.2 mg kg-1,速效钾增加了69.51~109.61 mg kg-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顶坛花椒(Zanthoxylum planispinum var.dintanensis)人工林土壤肥力随林龄的变化,为林分培育措施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7,10~12,20~22,28~32 a的顶坛花椒人工林为对象,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合Norm值,建立最小数据集以评价其土壤肥力。[结果]不同林龄差异主要表现在土壤有机碳、全磷、全钙、真菌、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生物量磷(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有效钾与放线菌、微生物生物量磷呈显著正相关,微生物生物量氮与全磷、有效镁、有效锌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土壤营养元素的积累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物质基础。不同林龄林分土壤肥力限制因子不同,5~7 a和10~12 a主要受有效钾、细菌、放线菌、微生物生物量磷支配;20~22 a主要受有机碳限制;28~32 a则为有效磷、全钙、真菌。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为20~22 a(1.06)>5~7 a(-0.05)>10~12 a(-0.42)>28~32 a(-0.58)。[结论]20~22 a及以后的林分养分吸收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旱塬长期施肥的产量效应与土壤肥力演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9年定位试验的分析结果表明:旱地作物产量,肥料效应与降水有明显的相关性,根据降水年型分析肥料的增产效果,丰水年NPM>NP>M>P;平水年NPM>NP>M>N>P;干旱年NPM>NP>M>P>N。钾肥只在丰水显示增产效果,NPM,M或NP长期施用,不但能够培肥地力,保持土壤养分平衡,而且能够增强土壤贮水性,提高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在西昌安宁河坝区,对秋作(大麦、荞麦、豌豆、白菜、油菜)-玉米复种模式的综合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模式的土壤肥力变化,玉米产量和综合产值极不相同,按综合效益,秋作以豌豆最高,白菜次之,荞麦和油菜再次,大麦最差。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根据连续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钾肥施用量与土壤中碱解氮和速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钾肥用量与水稻植株体内全氮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磷关系不显著,与全钾呈极显著正相关。最高产量的钾肥用量为98.1kg/hm2,最佳经济用量89.0kg/hm2,增产率8.3%~12.3%。  相似文献   

11.
花椒林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的碳汇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石漠化地区花椒林的碳汇功能,为石漠化治理工程的碳汇效益提供技术示范与参考。[方法]以贵州省花江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示范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下顶坛花椒(Zanthoxylum planispinum)为研究对象,依据当地的石漠化现状,通过测定强度、中度和轻度石漠化和不同龄级的花椒林生物量、土壤深度和持土量,对花椒林碳汇量进行估算。[结果]石漠化程度越高,花椒林碳汇量越低,反之,石漠化程度越低,花椒林碳汇量越大,其中轻度石漠化花椒林碳密度为3.24t/hm2,中度石漠化为3.12t/hm~2,强度石漠化为2.81t/hm~2,轻度中度强度;随着土壤深度和持土量的增加,花椒林碳汇量也呈现增加的趋势。[结论]花椒林的平均碳密度为3.06t/hm~2,花椒林的综合最优碳汇经济效益为1.92×10~4~2.56×10~4元/hm~2。  相似文献   

12.
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营养累积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施肥是提高茶叶产量、品质、土壤质量及促进茶园可持续利用最重要的农业措施之一。为了筛选出合理的茶树施肥模式,采用连续4周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方法,研究了6种不同施肥模式(不施肥、茶树配方化肥、1/2茶树配方化肥+1/2有机肥、有机肥、茶树配方化肥+豆科绿肥、1/2茶树配方化肥+1/2有机肥+豆科绿肥)对茶叶产量,茶叶中氮、磷、钾、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的累积量及茶园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肥)模式相比,其他几种不同施肥模式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茶叶产量,促进了茶叶营养物质的累积,并提高了茶园土壤的基本肥力状况;其中,1/2茶树配方化肥+1/2有机肥+豆科绿肥的试验效果最佳,其3年茶叶总产量最高,为5 929 kg.hm?2,比对照提高106.17%;茶叶氮、磷和钾累积量最高,分别为4.962 kg.hm?2、0.48 kg.hm?2和5.966 kg.hm?2,比对照分别提高88.6%、57.41%和98.87%;茶叶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累积量最高,分别为23.39 kg.hm?2和119.41 kg.hm?2,比对照分别提高73.29%和85.56%;并比对照分别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1.29倍、全氮1.7倍、全磷2.98倍、速效氮1.59倍、速效磷34.3倍和速效钾3.3倍。1/2茶树配方化肥+1/2有机肥+豆科绿肥施肥模式值得在茶园施肥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转基因的快速发展,大量转Bt棉秸秆的合理利用和处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明确Bt棉秸秆还田利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本研究以不同抗虫转Bt基因棉和常规棉花‘泗棉3号’为研究材料,在分别种植1、2年后将秸秆机械粉碎后原位还田,测试土壤中Bt蛋白残留量、土壤酶活性及养分含量的变化,分析Bt棉秸秆原位还田对土壤肥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40 d后, Bt棉样地土壤中Bt残留蛋白检测值较低,均与非转基因棉样地无显著性差异。棉秸秆还田后,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皆较秸秆还田前增加,但土壤纤维素酶活性较之前降低。棉秸秆还田使土壤中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和全氮等养分含量及pH明显增加,而Bt抗虫棉与常规棉秸秆还田后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对土壤综合肥力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提升与Bt棉抗虫水平无关,土壤肥力指数在两年间由Ⅲ级水平上升至Ⅱ级水平。综上, Bt棉花秸秆还田不会造成土壤综合肥力降低,相反能有效提升土壤肥力;同时还田利用措施可对转基因植株有效灭活,与转基因植物秸秆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要求相契合。生产中用于Bt转基因棉花秸秆利用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不同粒径团聚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差异可能影响N2O的产生与释放,但目前有关团聚体N2O释放的微生物学机制少有研究。本研究从菜地土壤中分筛出粒径为1 mm、2~4 mm和4~8 mm的团聚体并开展培养试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PCR)与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erminal-Restrict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技术的结合,研究了不同粒径团聚体反硝化微生物群落数量与组成的变化规律及其与N2O释放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粒径团聚体N2O释放速率表现为:粒径小于1 mm团聚体2~4 mm团聚体4~8 mm团聚体;硝酸还原酶基因(nar G)和氧化亚氮还原酶基因(nos Z)的丰度也表现为小粒径团聚体最高,随团聚体粒径增加而显著下降。然而,不同粒径团聚体间含nar G和nos Z基因的群落组成并没表现出显著差异。因此,不同粒径团聚体N2O释放速率差异与反硝化功能微生物丰度密切相关,而与它们的组成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同质园试验比较研究了外来入侵植物豚草与本地植物马唐对土壤肥力及3大类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本地植物及空白对照相比, 豚草显著提高了入侵地的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特别是有效钾含量是空白对照区和本地植物马唐区的3.6倍和1.3倍.与空白对照区和本地植物马唐种植区相比, 豚草种植区的土壤酶活性亦显著提高.外来入侵植物豚草在入侵地形成新的关系过程中, 比本地植物马唐能更快地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及酶活性, 从而实现较短时间内通过提高土壤肥力, 形成对自身生长有利的土壤环境来帮助其竞争入侵.  相似文献   

16.
褐土耕地肥力质量与作物产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26个20多年长期定位试验的褐土土壤肥力质量和产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1986年到2006年,褐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1.50 g/kg上升到15.75 g/kg; 全氮由0.73 g/kg上升到1.07 g/kg; 碱解氮含量由73.5 mg/kg 上升到94.6 mg/kg,20年增加了21.1 mg/kg; 有效磷含量1998~2006年增加幅度较大,由18.1 mg/kg上升到28.7 mg/kg,年增加1.3 mg/kg; 速效钾含量也随时间呈一定的增加趋势。总之,褐土肥力总体呈稳中有升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的上升趋势较土壤速效钾明显,土壤酸碱度保持基本稳定,作物产量也呈现了一定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龙会英  张德  金杰 《土壤》2017,49(5):1049-1052
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在云南省元谋县小雷宰流域内壤土、砂壤土和重壤土3种质地土壤上,以热研5号柱花草为材料,研究土壤质地对柱花草生长发育、生物量及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土壤质地上种植柱花草,柱花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量和生物量表现幼苗期增加缓慢,而分枝期后增加快的趋势。壤土耕性好,兼有砂土和重壤土的优点,有利柱花草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柱花草地上部生长量、生物量及改善土壤肥力方面显著高于重壤土。砂壤土有利于柱花草根系向深层土壤生长,柱花草地下部生长量、生物量及根瘤显著高于种植在重壤土。在3种土壤质地种植柱花草后,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均有上升趋势。综合而言,通气性和保肥保水能力居中的壤土更适合柱花草的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施肥对砂姜黑土基础肥力及强筋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不同施肥方式对砂姜黑土的培肥效果和不同土壤基础肥力水平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22年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下砂姜黑土基础肥力的变化,并分析了土壤主要养分性状与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单施有机肥或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均能较单施化肥处理显著提高土壤全氮、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的含量;同一施氮水平,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基础肥力产量(不施肥时的产量)较单施化肥的高2715.0kg·hm-2.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及速效磷含量与籽粒产量、蛋白质、湿面筋和沉降值均呈正相关.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不仅是培肥地力的主要途径,同时还是确保优质小麦保优栽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肥制度对作物产量及土壤磷素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在潮棕壤上连续进行18年的定位试验, 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磷素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处理相比, 施用磷肥有明显的增产和稳产作用.不施磷肥处理, 土壤磷素收支赤字, 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均明显下降, 且土壤磷收支的盈亏值与土壤速效磷的增减量呈显著直线相关; 施磷肥处理, 土壤磷素收支盈余, 18年间耕层土壤全磷含量均明显提高, 提高幅度为0.02~0.04 g·kg-1, 土壤速效磷含量亦明显增加, 特别是在试验的后几年, 土壤速效磷含量似有加速上升的趋势.施氮肥对玉米有明显增产作用, 施磷钾肥对玉米增产作用不明显; 大豆则相反, 施氮肥增产作用不明显, 施磷钾肥有显著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20.
茶园套种牧草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基本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我国关于茶园生草和低层套(间)种研究起步很晚且报道甚少,有必要深入研究适宜我国茶园推广应用的低层茶草套(间)种模式。通过3年的田间小区试验,以不套种任何牧草处理为对照,研究了3种不同牧草[百喜草(Paspalum natatu)、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平托花生(Arachis pintoi)]套种模式对茶青和鲜草产量及其茶园土壤基本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牧草套种模式比对照提高茶青产量6.48%~20.26%,并收获鲜草产量1 352~4 023 kg·hm?2·a?1;3年来逐年减少茶园表土流失厚度幅度分别为25.0%~30.6%、33.3%~38.9%和53.3%~60.0%,并提高茶园土壤pH 9.64%~11.76%、有机质8.23%~76.13%、全氮13.59%~245.63%、全磷3.41%~210.51%、全钾1.37%~9.65%、碱解氮69.63%~109.33%和速效磷11.40%~34.20%;其中,茶园套种白三叶和套种平托花生处理对提高茶叶产量和茶园土壤基本肥力的效果相对更佳,值得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