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姜黄及其复方在治疗脑病中的配伍规律,为脑病治疗中应用姜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古今名家含有姜黄的脑病治疗经验集23首方、综合性医书脑病治疗验方73首,并对96首方中的药物配伍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96首含有姜黄的脑病治疗方中发现活血化瘀药使用频率高达27.33%,补虚药17.92%,清热药11.38%,解表药10.93%,平肝熄风药8.06%,化痰止咳平喘药5.02%,反映了脑病治疗方中同姜黄配伍的药物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平肝熄风药、止咳平喘药。将具体配伍药物予以聚类分析可归纳为六类:第一类为姜黄,第二类川芎、当归,第三类红花、黄芪、甘草、丹参、桃仁,第四类僵蚕、白芍、葛根,第五类茯苓、大黄,其余为一类,由此可以直观的得出各类药性的药物同姜黄配伍的高频率代表。结论 依据以上结果得出姜黄能够活血化瘀、理气化痰,配伍补虚药以扶正祛邪,配伍清热药以清利头目,配伍解表药以上行开窍,配伍平肝熄风药以治风先治血等的结论,以便在临床脑病治疗中依据具体证候选择合适的配伍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庞鹤教授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庞鹤教授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医案,将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处方256首,涉及中药113味,使用药物以温性药、寒性药为主,多用甘、苦、辛味药,以肝、脾、肺、心、肾、胃经为主,使用频次最高的前5位药物是黄芪、当归、茯苓、车前子、丹参;使用频率最高的用药模式和关联规则是黄芪-当归和黄芪-茯苓。结论 庞鹤教授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温补脾肾为先,兼顾补益肺气、调肝养血,以益气健脾、活血化瘀、利水渗湿药物为主,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整理研究古籍文献及名老中医经验的郁病用药规律。方法 建立古籍文献及名老中医郁病诊治数据库,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及IBM SPSS Modeler软件,使用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因子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1)辨治用药方面:古籍文献用药更为丰富,重视肝、脾,心、肾脏腑辨证等;因子分析发现,古籍文献更多采用越鞠丸类方、二陈汤类方、归脾丸类方等,而名老中医则更多采用自拟方、经验方。(2)郁病常见兼证配伍药味方面,古籍文献多配伍清热活血,化痰行气之品;名老中医经验则常配伍清热凉血,舒肝养心之品。(3)核心用药及常用药物配伍方面:古籍文献以川芎、香附、茯苓、半夏、陈皮为核心用药,药物配伍有:白芷配桔梗、远志配酸枣仁、沉香配石菖蒲、大黄、郁金、槟榔等;名老中医经验则以柴胡、白芍、当归、茯苓、香附最多,常用药物配伍如:槟榔配佛手、大枣配百合、穿山甲配路路通、皂角刺等。结论 对于郁病的诊治,古今用药虽有差别,但无论古籍文献还是当代名老中医经验都具有临证参考价值,不过来源于古籍的用药理论基础可能更为丰富,值得临床进一步挖掘学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处方中含毒性中药的使用情况、功效应用及配伍规律,为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68个《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处方中含毒性中药的处方及其使用频数、功效分布和配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部分含有"大毒"有毒"及"小毒"的中药共计34种,占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收载的83种毒性中药的40.96%。含毒性中药的中成药处方有86个,占比为32.09%,其中内科与外科用药含毒性中药处方数排序居前2位,分别占比18.28%、3.36%,功能多为祛瘀、止咳平喘、补益、清热,配伍应用较多的是半夏与苦杏仁,半夏与陈皮、茯苓、甘草配伍应用,苦杏仁与桔梗、麻黄、白芍等组方。结论 毒性中药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部分应用频数较高,临床上使用时尤需谨慎,在联合用药时应避免重复给药。毒性中药的应用分析对于临床上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及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刘丽芳教授诊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用药经验并归纳探讨其遣方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并整理刘丽芳教授临床辨证论治乳腺增生症处方,进行勘误后建立乳腺增生症遣方用药数据库,于数据库基础上运用软件集成数据挖掘方法,对所选处方进行用药频次统计、用药模式及配伍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纳入门诊病历处方197份,总用药频次为3349次,共使用61味药,17味核心药物,其中药物出现频次以理气药及活血药为主,处方中所出现药物归经分布多为肝、脾、心、肾等经,按出现频数四气分布依次为温、凉、寒、平,五味分布依次为苦、辛、甘;确定药物之间关联规则,进行统计分析后获得用药规律(模式)24条(其中对药模式19条、3味药模式5条),并得到新处方3个。结论 刘丽芳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症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所采用药物以理气活血药、化痰散结药、养血健脾药为主,兼顾患者体质,注重整体审察,并辅之行气活血、化痰散结、养血健脾等治法,将病证结合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用药方剂配伍规律。方法 基于SPSS Modeler数据挖掘软件,利用Apriori算法,对417例胸痹心痛临床跟诊病例,治疗用药的配伍规律进行分析,得出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 在分析结果中得出胸痹心痛临床常见证型为气虚血瘀证与气滞血瘀证,常用的药物关联组合为当归和丹参,川芎和丹参,瓜蒌和郁金,黄芪和人参;当归、郁金和丹参,黄芪、人参和当归,川芎、郁金和丹参等。结论 段富津教授在胸痹心痛的治疗用药过程之中的方剂配伍常以补气、活血、宽胸理气的中药组合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肺癌放疗患者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治疗肺癌放疗患者的中药处方,运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对收集的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 共收集到处方70张,涉及176味中药,使用频次共计890次;使用频次≥9的药物共32味;使用频次前三位的单味中药是黄芪、甘草、麦冬;使用频次前三位的药类是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对32味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2个有效聚类群和13组药对,以补气药和滋阴药配伍为主,辅以补血活血、化痰止咳药。结论 治疗肺癌放疗患者的中药处方以补益药、清热药和止咳药为主,治法以益气养阴、清肺止咳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挖掘国医大师班秀文治疗月经不调的用药特色和组方规律。方法 运用IBM SPSS Modeler14.1软件,基于关联规则,通过Apriori算法,分析156首班秀文治疗月经不调的方剂中药物和药类的使用频次,以及药物之间的应用关系。结果 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次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白芍95次(60.90%)、当归86次(55.13%)、益母草66次(42.31%);药类使用频次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补气药147次(94.23%)、补血药129次(82.69%)、活血调经药116次(74.36%)、活血止痛药67次(42.95)、利水消肿药60次(38.46%)。在关联规则集中,符合最小支持度和最小置信度的由2味药、3味药组成的关联规则分别有9条和20条,白芍、当归、熟地黄、川芎、丹参、鸡血藤、益母草是以上规则集的常见组合药物。结论 班秀文主要采取甘温益气健脾、活血养血相兼、滋补肾阴肾阳的原则治疗月经不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整理总结治疗化疗副作用手足综合征中药外用方剂的用药规律,对手足综合征中药辨证进行分析。方法 筛选基于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录的中药外治法治疗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处方进行统计,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用药规律分析。结果 共筛选55个外用中药治疗手足综合征的处方,涉及中药105味,总共出现频次497次。频数最高的药物为红花和桂枝(34次);药物功效使用频率最高的前5类为活血调经药、发散风寒药、清热凉血药、补气药、补血药;关联分析显示:二连规则前3名为:桂枝→白芍,桂枝→鸡血藤,红花→桃仁;三连规则常用的药物组合为当归、黄芪、桂枝,四连规则支持度最高为当归→黄芪+桂枝+红花。结论 本病病机为气血虚弱、营卫失和,日久可发展为淤血痹阻、热毒内蕴,外治法中药多用活血通络、温阳解表、清热凉血兼补益气血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刘新祥主任医师治疗水肿病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刘新祥教授2013年1月-2018年12月治疗的120例水肿病人首次处方用药情况,基于数据挖掘技术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关联规则、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方法挖掘刘新祥教授治疗水肿病用药组方规律。结果 对符合要求的120例水肿病患者首次处方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用药情况及药物间的关系。刘新祥教授治疗水肿病最常用的药物分别是:黄芪、甘草、山药、芡实、当归、丹参、党参、土茯苓、益母草、怀牛膝等;通过规则分析可知其用药时党参一般均与黄芪、甘草、山药、当归、丹参、芡实连用;并得到治疗水肿病新方:肉苁蓉、山茱萸、瓜蒌子、怀牛膝,芡实、白芍、山药、茯苓,地榆炭、阿胶、侧柏炭、蒲黄炭,丹参、生姜皮、冬瓜皮、益母草等11首。结论 刘新祥教授善于从脾肾双补角度用药,尤擅于健运脾土以治疗水肿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以指导临床选方用药。方法 通过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为主题词,“中医药治疗”“中医治疗”为副主题词,检索“中文期刊数据库CNKI”2010-2015年的相关医学文献,共搜索文献216篇,其中符合条件的139篇,将纳入文献中所包括的单味中药输入Excel 2003进行一般统计学分析。结果 139篇文献中,共涉及中药复方147首,药物134味,用药频次共达1 501次,其中,用药频次前10位的药物分别是:黄柏、牛膝、薏苡仁、苍术、土茯苓、泽泻、萆薢、防己、甘草、威灵仙;药物所属类别最多的分别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结论 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泄浊解毒、兼顾补虚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国医大师刘祖贻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国医大师刘祖贻自2015年8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肺癌患者的病案共计107例,将患者初诊病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采用该软件中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国医大师刘祖贻治疗肺癌用药规律。结果 对筛选出的107首处方进行分析,使用频次>80的高频使用药物有薏苡仁、白术、山楂、八月札、黄芪;常用组合主要有白术、薏苡仁、八月札,薏苡仁、山楂、八月札,鸡内金、薏苡仁、麦芽等;并挖掘出5首新处方。结论 国医大师刘祖贻治疗肺癌喜用益气健脾、消食和胃、化痰消瘀药物,治法以益气健脾、消食和胃为主,通过药物分析印证出肺癌的病机特点为“虚、毒、痰、瘀”,以“正虚”为本,体现出刘教授“调理脾胃,以求扶正”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不同产地延胡索药材中8种生物碱(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脱氢紫堇碱、海罂粟碱、四氢小檗碱、盐酸小檗碱、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的含量,分析8种生物碱含量与不同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延胡索种植基地的选择提供指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延胡索中的8种生物碱含量,从中国气象数据网申请获取样品产地的气候信息,利用SPSS 22.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低气温、低降水量、短日照时间及高海拔环境更适宜延胡索药材中生物碱的合成与积累。表明:陕西地区的气候环境更适宜延胡索药材生长,有利于生物碱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综合评价咀嚼槟榔与口腔癌之间的关联。方法 检索PubMed、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全面查找研究咀嚼槟榔和口腔癌的相关文献,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剔除不相关文献之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评估槟榔与口腔癌的关联性。结果 纳入18篇文献(16篇病例对照,2篇队列研究),包括患者3 170例,对照人群242 085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咀嚼槟榔对口腔癌的合并检验分析结果为:Z=7.57,P<0.01,合并后的OR为8.93,95%的CI为[5.07-15.47],同时嚼槟榔的次数和时长都与口腔癌有关联(P<0.01)。结论 咀嚼槟榔与口腔癌有关联,口腔癌的发病风险随嚼槟榔年份和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聚类分析统计方法,分析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政德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黄政德教授门诊治疗慢性胃炎显效病例,采用Excel统计软件对患者中药处方进行频数统计,并对高频中药功效进行拆分合并,采用SPSS 21.0分析软件,对高频中药基于功效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收集了127例慢性胃炎患者,总计190次门诊病历,共运用中药95味,其中高频中药46味,使用频次排名前十的中药为甘草、白芍、木香、茯苓、法半夏、陈皮、柴胡、川芎、延胡索、白术。获得4个聚类方,C1方能理气活血、健脾祛湿、消痞止痛,由柴胡疏肝散与六君子汤加减化裁而来;C2方能通调三焦、健脾祛湿消痞、疏肝解郁,由三仁汤化裁而来;C3方能养阴清胃、健脾活血止痛、疏肝解郁,由一贯煎化裁而来;C4方能清肝泻火、降逆止呕、寒热平调,由左金丸化裁而来。结论 黄政德教授治疗慢性胃炎强调辨病辨证、重调气血、兼顾情志,治疗慢性胃炎善于理气活血、健脾祛湿、疏肝和胃、寒热平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