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3.
应用批培养法和土柱法分别研究了钒和磷在两种美国耕地土壤(Sharkey重粘土和Cecil壤沙土)中的竞争吸附与迁移特征。结果表明,Sharkey重粘土对V表现出非常强的吸持能力,快速的吸持反应表现出了近似于平衡吸附的特征。加P对Sharkey土壤吸持V的能力没有明显的影响。Cecil壤沙土对V的吸附表现为快速的平衡吸附,不过其吸持能力要明显地小于Sharkey重粘土,而且,在前期被Cecil吸持的V会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部分被解吸出来。Sharkey对P的吸持能力略小于对V的吸持能力,且动态吸附特性比较明显。Cecil对P的吸附能力非常弱,V在Cecil沙壤土中的竞争吸附能力大于P。Cecil壤沙土对P和V,尤其是对V的吸持具有动态吸附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土壤中砷的迁移转化以及对农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砷是一种有毒有害并致癌的化学元素.土壤砷污染是当前环境与健康问题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对土壤中环境中砷的来源、存在形态及其迁移转化以及砷对农作物的危害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我国土壤有机污染现状及危害,同时较为详细说明了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有机污染物在水和土壤间的分配理论。为今后研究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治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任向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1,20(1):31-33
论述了对肼、甲基肼和偏二甲肼在土壤环境中的吸附、降解、迁移转化模型及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毒性。肼类燃料在土壤环境中与粘土的作用最强 ,主要存在着物理吸附与化学降解两个方面。pH值较低时 ,在粘土中主要是可逆离子交换 ;pH值较高时 ,在土壤表面形成不溶的氢氧化物 ,通过氢键和离子作用结合大量肼类燃料。肼类燃料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毒性大小是肼>甲基肼>偏二甲肼 ,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也可促进肼类燃料的降解。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鄱阳湖流域施用氯硝柳胺灭螺可能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对氯硝柳胺在鄱阳湖植物-土壤系统中的迁移转化特性进行了盆栽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氯硝柳胺在苔草、藜蒿根际土壤和空白土壤中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14.6、18.3、21.7 d;在植物-土壤系统中,植物根系会促进氯硝柳胺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转化的主要中间产物有2,5-二羟基苯甲酸,2-氯-4-硝基苯胺,2-氯-4-硝基苯酚,5-氯水杨酸等;苔草和藜蒿根际土壤中氯硝柳胺残留量与微生物数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中,细菌在苔草根际土壤降解氯硝柳胺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藜蒿根际土壤中起主导作用的微生物为放线菌;不同的时间,氯硝柳胺在苔草和黎蒿中的残留量及中间产物浓度不同;黎蒿地上、地下部分的最大残留浓度分别为2.47、0.99 mg·kg~(-1),均出现在盆栽的第10 d;苔草地上、地下部分的最大残留浓度分别为1.7、1.0 mg·kg~(-1),均出现在盆栽的第6 d。氯硝柳胺及其降解的中间产物在植物中残留时间较长,施药期间食用可食植物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多氯联苯(PCBs)是一种具有持久性、脂肪溶性和生物毒性等特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难分解和强烈吸附,去除比较困难。以台州典型污染场地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污染土壤中PCBs的调查取样,分析了代表性PCBs同系物的组成、含量。通过室内淋滤和洗脱试验,探讨PCBs的迁移及去除过程,为土壤PCBs污染评价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污灌区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分布与迁移转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给污灌区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了陕西省咸阳市郊渭河北岸接受污水灌溉的沙质土地中,不同种类的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分布与迁移转化特征。土样采集用分层采样法,同时采集同一样点的植物样(地面、地下部分)、水样,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Cd、Cr、Pb、Cu、Zn含量。结果表明:该土壤中重金属Cd、Cr、Pb主要分布在0~50 cm处;不同植物对同种重金属吸收有差异,同种植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吸收差异也较大;污灌水中重金属Hg、Cd、Pb含量的高低,与相对应的灌区土壤和植物中重金属的累积量的多少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11.
由于禽畜粪便未做防渗的露天堆积,导致饲料添加剂洛克沙胂(ROX)进入环境从而诱发无机砷污染。本研究通过157 d的一维土柱模拟探究了ROX长期持续污染的前提下,垂向包气带上砷化合物形态和含量的时空变化,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揭示了不同深度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响应。结果显示,在157 d的ROX持续污染模拟过程中,ROX降解速率很高,显著高于迁移速率,ROX的降解与吸附均发生在土壤浅层(0~10 cm)。ROX降解产物主要为As(Ⅴ)和As(Ⅲ),其中As(Ⅴ)含量明显高于As(Ⅲ)含量,砷化合物均主要聚集在0~40 cm深度,土壤中砷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土壤溶液中的含量,土壤对砷化合物的固定能力很强,砷化合物的迁移速度十分缓慢,157 d最大迁移深度为40 cm。由此可见,土壤一旦被砷污染,其长期危害难以消除。表层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其他深度显著不同,结合RDA与PERMANOVA分析证明深度和ROX含量是控制不同深度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健康风险评估得知,表层土壤中ROX持续污染会诱发较大的砷致癌风险。因此,建议全面执行我国禁止使用ROX的规定,在仍然允许使用ROX的国家和地区,要加强对禽畜废弃物的规范处理,避免长期在未防渗的地面上露天堆积。 相似文献
12.
旱作水稻产量和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半腐解秸秆 (稻草 )覆盖旱作、地膜覆盖旱作、裸地旱作和水作比较试验 ,着重研究了覆盖条件下旱作水稻(协优 6 3)的产量与品质表现。结果表明 ,旱作水稻较水作减产 12 4 6 %~ 32 5 9% ,以半腐解秸秆覆盖旱作减产最小。水稻旱种后籽粒长和宽变小 ,半腐解秸秆覆盖旱作处理稻米垩白度变小 ,碾磨品质得到改善 ,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 ,峰值黏度、低谷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和峰值时间低 ,回复值和糊化温度高于水作 ,米饭质地和口感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氮水平下旱作水稻土壤无机氮的动态变化及其吸氮特征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田间条件下用半腐解稻草覆盖后对旱作水稻进行了氮肥不同用量 0 (N0 ) ,90 (N90 ) ,15 0 (N150 ) ,2 10 (N2 10 )和2 70 (N2 70 )kg·hm-2 试验 ,研究了施氮后土壤中无机氮 (NH4 -N、NO3 -N)的动态变化及水稻吸氮特征。结果表明 ,不同施氮水平下旱作水稻土壤速效氮以硝态氮为主 ,水稻的产量以N2 10 处理最高 ,水稻的植株含氮量及氮素的累积主要发生在生长发育的中期 ,氮肥的表观利用率也以N2 10 处理最高 ,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水稻对土壤氮的依存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石油类污染物对土壤的污染是当前土壤污染的突出问题。通过模拟野外土壤密度和含水条件,开展了室内土柱实验,分别研究了0^#柴油在含水土壤中毛细上升、下渗及水平运移的特性,为全面了解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运移行为,石油泄漏后的污染控制与治理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柴油在土柱毛细上升的过程中,运移初期和末期上升高度的平方均与时间呈线性关系;油品泄漏后,污染土壤的主要运移方式是重力下渗,大颗粒土壤条件下,柴油的运移以重力下渗为主要运移方式,而对于小颗粒土壤,毛细作用将显著影响柴油的运移;柴油下渗运移速率明显高于毛细上升的速率;柴油水平运移的初始阶段,运移速率明显高于毛细上升速率,在末期两者运移速率趋于一致,说明分子级别的铺展作用受重力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对泉州市郊耕地土壤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磷变化幅度为0.7~550.0mg/kg,平均值81.4 mg/kg,水稻土有效磷含量丰富水平的土样数比例达69.2%,旱地土壤有效磷含量丰富水平的土样数比例达97.0%;泉州市郊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总体呈丰富水平;据此提出耕地的磷素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腐植酸与磷肥施用方式对土壤磷素移动性和淋失量的影响,通过室内土柱淋溶试验,分别设计了不施肥(CK)、基施腐植酸钾追施/不追施磷肥(HA-P、HA)、基施磷肥追施/不追施腐植酸钾(P-HA、P)和磷肥腐植酸钾共同基施(P+HA)共6个处理,来探讨将腐植酸水溶性肥料中的主要原料腐植酸钾与磷肥按照不同施用方式施入土壤后对土壤磷素剖面迁移能力和淋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灌溉条件下,HA-P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磷素的淋出,分别比P-HA、P和P+HA 3个处理的磷素淋出总量高244.08%、78.51%和35.34%,而P-HA则显著降低了土壤磷素的淋出量;P+HA和P-HA处理土壤剖面的速效磷和全磷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与P处理结果相似,而HA-P处理剖面各层土壤的速效磷和全磷含量差异较小;HA处理会使土壤磷素淋出略有增加。研究表明,腐植酸钾与磷肥等量输入时,以腐植酸钾为基肥、磷溶液进行追肥的施用方式对土壤磷素移动的促进作用最大,有较高的淋失风险,而基施磷肥、追施腐植酸钾则可以显著控制土壤剖面磷素移动,降低土壤磷素的淋出量。 相似文献
17.
18.
氮素作为作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其供应状况直接影响到农业增产增收。施用氮肥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氮肥用量最多,但是由于施肥方法或农业管理措施的不当,导致氮素损失加剧,氮肥利用率较低,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氮肥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是直接原因。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氮素迁移转化过程,综述国内外肥料氮素迁移转化特征及其生物学响应的研究现状,然后对肥际微域这一特殊环境中氮素的迁移转化特征进行阐述,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氮肥的优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控制条锈病为害,减少农药污染、防治成本和菌源传出数量,确保本地、邻近麦区与中国东部主产麦区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田间系统监测和普查、小麦品种抗性鉴定、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试验示范和气象资料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各主栽小麦品种的抗锈性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并逐步淘汰。3~5年更换一次具有不同抗源的主推品种,实现品种合理布局和多抗源品种集团当家,能有效降低条锈病发生为害。首次探明了小麦间作不同作物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效果为14.84%~62.89%,推行药剂拌种、健身栽培,可推迟并减轻条锈病发生为害,降低越冬菌源量和春季流行程度;探明了条锈病最佳防治方案为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各施药1次;探明了几种新药剂防治条锈病效果和25%丙环唑防治条锈病的适宜用量(600~650 m L/hm2)。首次提出了本市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策略。搞好防治示范片和应急防控,可以显著提高防治效果,并带动大面积防控落实。1999年以来,全市小麦条锈病偏重至大发生频率虽高达81.25%,但通过应用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小麦产量实际损失率均控制在2%以下(特大发生的2002年除外),同时减少农药使用量1591 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