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infectiousbronchi-tis,IB)已成为养禽业中危害最大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基因组RNA的点突变、缺失、插入和不同毒株基因组间的同源重组是造成病毒临诊表现、病理变化、血清型、基因型、病毒复制、结构蛋白免疫原性及其免疫机制变异的主要分子基础。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系统综述IBV遗传变异的特性及其分子基础。一、临诊表现IB的临诊表现差异极大,主要取决于鸡体免疫状态、鸡群…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遗传与变异(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BV变异的机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点突变和同源重组。点突变的根本原因是RNA聚合酶缺乏校正能力,在此基础上,集约化高密度群体加上疫苗使用后的免疫选择压力都使新的抗原决定簇位点不断出现。同源重组是冠状病毒变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普遍采用活毒疫苗免疫预防的情况下,不同毒株的混合感染往往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大量的研究表明,IBV和MHV一样。基因组内存在着所谓的重组热点。S1因最主要的重组热点位于其5′端50~131nt之间,不包括高变区在内。IBV基因组中也存在着类似MHV基因组的二级结构,已经知道这种二级结构有可能阻…  相似文献   

3.
基于S1蛋白基因序列,对国内外主要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进行分子进化树分析,对疫苗毒株加以分类,并分析了流行毒株与疫苗株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变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同IBV参考株比较,中国IBV流行株血清型内和血清型间在基因型和组织嗜性上均已发生变异,研究首次表明IBV血清型,基因型及组织嗜性间存在有规律的相关性,病毒免疫原S1基因的点突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病毒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5.
同IBV参考株比较,中国IBV流行株血清型内和血清型间在基因型和组织嗜性上均已发生变异;研究首次表明IBV血清型、基因型及组织嗜性间存在有规律的相关性;病毒免疫原S1基因的点突变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病毒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支所管炎病毒(IBV)具有高度的变异性,血清型众多,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文章从IBV的基因组、结构蛋白及复制进行分析,阐述了病毒分子的变异及机制,并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免疫预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自上世纪30年代在美国暴发以来,现已成为世界各地流行的重要禽病。该病引起鸡呼吸道症状、肾脏肿大以及产蛋下降和假母鸡,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传支病毒容易重组和变异,造成血清型较多,目前已经发现有30多个毒株,20多个血清型,且不同血清型之间交叉保护较低,给传支的预防和控制带来困难。根据出现新的变异株实时调整免疫程序,在免疫程序中采用多种毒株联合使用,以提供广谱保护,是预防和控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感染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IBV基因组非常容易发生突变和重组,给该病防控带来巨大困难,因此高效疫苗和有效药物的研发非常重要。反向遗传技术是研究RNA病毒的重要技术。通过反向遗传技术可以在DNA分子水平定向改造病毒序列,对病毒的基因功能、致病机制以及新型疫苗进行研究。论文对构建IBV操作系统的策略、利用反向遗传技术研究IBV基因结构和功能、研发新型疫苗以及开发病毒载体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IBV及其他冠状病毒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严重危害世界养禽业的重要疫病。在规模化饲养条件下,IBV变异株的广泛流行给我国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IB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和应用,给该病的预防和控制带来了新曙光。近几年,国内外在IBV的反向遗传技术上取得了较大发展,本文就IB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构建策略及利用该技术在IBV研究中所取得的最新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目前已成为养鸡业中危害最大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病毒基因组RNA的点突变、缺失、插入和不同毒株基因组间的同源重组所导致的病毒血清型、基因型和组织嗜性的改变是造成现用疫苗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病毒的变异已成为当前对IBV病原学及本病免疫防制研究中的热点,作者重点就IBV变异机制及其变异株的来源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ns Bronchitis of chickens缩写为IB)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传染病.临诊上以气管罗音、咳嗽和打喷嚏为主要特征,幼鸡感染可致死亡,产蛋鸡群感染则导致蛋的产量和质量下降.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属冠状病毒科,其血清型极为复杂,目前已知IBV有30多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及变异株间抗原性差异很大,且不断变异,这就给IBV的诊断、免疫及IBV血清型分型带来很大的困难.该病对养鸡业危害极大,从而引起了国内外禽病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上).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世界养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该病毒很容易发生变异,随着不同病变类型和组织嗜性毒株的不断出现,传统的疫苗株驯化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IB防控的需要,以现代基因工程技术为基础,研制安全、高效的新型疫苗成为国内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总结了国内外IBV毒力变异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为IB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一个代表种,引起的鸡的急性、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称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其特征为病鸡咳嗽、打喷嚏,气管发出罗音;蛋鸡产蛋数量和质量下降;肾型病鸡肾肿大、苍白,有大量尿酸盐沉积等。1生物学特性病毒粒子略呈球形,有时呈现多形性,大小不尽相同。在细胞浆中的病毒颗粒,其直径为200nm;而在鸡胚尿囊液和羊水中为70~100nm。有囊膜,其上均匀而松散排列着棒状纤突,长约20nm,基部窄而末端宽大为球形。该病毒为正股单链RNA病毒,在胞浆内复制。未经…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一类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IBV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能够引起鸡的呼吸道炎症、肾脏损伤、产蛋量和蛋品质下降.IBV是国内养禽业快速...  相似文献   

15.
对鸡新城疫(ND)和传染性支气管炎(IB)混合疫苗的研究已有进展。曾有报道,灭能混合疫苗的两个病毒不互相干扰,而且产生抗体良好。还发现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对新城疫灭能疫苗的效果没有影响。但也有报道,将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支病毒(IBV)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代表种,它以多血清型和高变异性的特征给该病的免疫预防造成很大困难。近几年IBV的变异株引起鸡的肾型和腺胃型病在我国广泛流行,而在英国首次发现的变异株793/B引起鸡的胸肌出血型病给欧洲养鸡业带来了很大损失。近10多年来对IBV的变异型的研究已成为兽医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下面对该病病毒变异性研究近况介绍如下:一IBV的基本构造IBV是有囊膜的病毒,呈多形性或椭圆形的病毒粒子,表面有较稀疏的杆状突起。构…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具有高度变异的特点,在养鸡业中不断发生变异,产生较多的血清型和基因型,且不同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保护,常常导致养鸡生产中的免疫失败,防控难度较大,给我国养鸡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论文从IBV变异的分子机制(基因点突变、插入和缺失以及同源重组)、变异的理论基础(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方面阐述了IBV的变异机理,同时对IBV疫苗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防控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变异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辽宁省沈阳地区某鸡场发生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剖人变化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例,无菌采集肾脏、肺脏、气管等组织,接种SPF鸡胚,经病毒形态观察、血凝特性试验、动物回归试验证实,我们分离到一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经病毒中和试验及核甘酸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为一株变异株。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主要侵害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本病呈世界性分布  相似文献   

20.
正传统的IBV分型方法是血清学分型,即通过不同毒株间的交叉中和保护试验来确定抗原性差异,但该方法操作繁琐、难以获得全部血清型的标准阳性血清,因此限制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根据病毒S1基因的序列差异进行基因分型逐渐替代了传统的血清学方法。扬州大学张小荣教授对2009-2012年间从国内各地区分离的54株IBV分离株和Gen Bank中发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