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线菌C-2发酵产物对草莓和黄瓜白粉病的生防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对小麦白粉病具有较高防效的生防放线菌菌株C-2的发酵液对草莓白粉病和黄瓜白粉病进行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C-2菌株发酵液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为70.04%和65.34%,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为72.14%和 66.57%,都具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黄瓜霜霉病的生防菌株,为黄瓜霜霉病的生物防治和生防菌制剂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温室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生防菌株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以及对黄瓜的促生作用。[结果]温室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接种霜霉病病原菌20 d后,34株细菌中有7株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在50%以上,其中TDGN2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64.65%;有7个菌株对黄瓜苗生物量的增加量超过20%。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温室条件下防效和促生效果较好的DS22、TDJN4和THGB4 3个菌株中TDJN4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均超过50%;生防菌株处理的黄瓜叶绿素总含量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结论]生防菌株TDJN4对黄瓜霜霉病表现出一定的防病促生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翠贝为对照药剂,比较了植物内生细菌LP5发酵液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对照药剂翠贝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达88.3%,内生细菌LP5的发酵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达79.4%,显然内生细菌LP5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白粉病、黄瓜立枯病和油菜根腐病的生防效果.【方法】通过人工接种盆栽试验比较分析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盆栽试验表明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白粉病、黄瓜立枯病和油菜根腐病具有良好的生防效果,其相对防治效果分别达到53.8%,54.8%和43.1%,与化学农药多菌灵相比,相对防治效果分别提高了26.7%,14.8%和10.7%;与培养基质相比,其促生效果分别提高了39.8%,36.9%和21.7%.【结论】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白粉病、黄瓜立枯病和油菜根腐病具有良好的生物防治效果,并可显著促进寄主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5.
细菌TJ是一株生防菌株,室内测定显示,其对瓜类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确认:在白粉病的发病初期,使用’玎生防菌剂的300倍稀释液效果最好,300倍稀释液处理14d后对黄瓜和甜瓜白粉病的防效达到最高,分别为90.8%和95.7%,并且在施药后21d仍有86A%和90.4%的防治效果。而发病中后期使用TJ300倍稀释液14d后对两种白粉病的防效为68.2%和67.6%,低于发病初期施药后的防效。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30%氯苯醚酰胺SC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使用剂量,以250 g/L嘧菌酯SC作对照,采用田间试验研究30%氯苯醚酰胺SC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氯苯醚酰胺SC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良好防效,最佳使用剂量为18.33~25.0 g/亩,防效均优于250 g/L嘧菌酯SC,且对黄瓜生长安全,是防治黄瓜白粉病较理想的药剂之一。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利用Recharge+Dynamic F、百净(3.0%氨基寡糖素AS)、百勇(25%己唑醇SC)对黄瓜白粉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几种杀菌剂(菌肥)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为防治黄瓜白粉病提供依据。结果表明:Re-charge 500倍+Dynamic F500倍溶液与百勇750倍溶液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第3次施药后7d防效达70%以上,推荐使用;3.0%氨基寡糖素水剂750倍溶液对黄瓜白粉病效果一般,连续3次用药后防效为48.96%。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对黄瓜白粉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从温室土壤样品中分离到细菌菌株692株。经室内平板拮抗性筛选和盆栽防治试验,筛选出菌株Bs-18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盆栽防效达82.22%。对菌株Bs-18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测序分析,将其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9.
对10%醚菌酯水乳剂防治黄瓜白粉病(Erysiphe cichoracearum)的田间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混配药剂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有效成分用量为200g/hm2、300g/hm3、400g/hm2时,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69.14%、79.37%、83.43%,与空白对照相比其增产率分别为7.70%、15.39%、19.57%.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防治效果测定研究几种生物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获得防治效果较好的生物药剂种类,从而为黄瓜田间防治应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针对黄瓜白粉病,使用常规药剂三唑酮已产生抗药性,各浓度翠贝、各浓度4%农抗120、高浓度世高、高浓度木醋液、高浓度多抗霉素均具有较好抑制效果。针对黄瓜灰霉病,扑海因对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高浓度百菌清、高浓度益微菌剂(绿康微)防效次之。  相似文献   

11.
试验结果表明,43%氟菌·肟菌酯SC 2 000倍液药后对黄瓜白粉病相对防效为81.26%~85.72%,防治速效性及持效性均较好,防效显著,对大棚黄瓜生产安全无药害,建议在黄瓜发病初期及发病盛期用药防治效果较好,可作为防治黄瓜白粉病的首选药剂;3%多抗霉素WP 100倍液药后对黄瓜白粉病相对防效为51.93%~75.99%,与其它药剂处理比较也有很好的防控效果,对黄瓜安全无药害,可在黄瓜白粉病防治用药时推荐替代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对芦笋茎枯病具有良好生防效果的优良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从分离自北京密云区野生芦笋根部的52株内生细菌中筛选对芦笋茎枯病菌(Phomopsis asparagi)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生防内生细菌,并对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温室防效测定和生防相关性状测定。结果表明,有3株内生细菌对芦笋茎枯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菌率为63.70%~85.00%,其中菌株YS-G10的拮抗活性最高,对芦笋茎枯病菌的抑菌率高达85.00%。温室防效测定结果表明,菌株YS-G10能够有效预防芦笋茎枯病的发生,防治效果达73.44%。生防相关性状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够分泌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推测菌株YSG10可能通过产生蛋白酶、纤维素酶等水解酶类物质破坏病原真菌细胞壁或抑制病原菌致病毒素的产生,从而达到抑制芦笋茎枯病的效果。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该菌株被初步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植物油乳油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活性和田间防治作用。[方法]以长春密刺黄瓜苗为材料,接种田间自然发生黄瓜白粉病菌,进行室内保护试验和田间试验,观察不同植物油乳油对黄瓜白粉病菌的防治效果。[结果]棉籽油、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和葵花油6种植物油乳油稀释至10、5ml/L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室内的保护效果,植物油乳油与对照药剂三唑酮乳油相当,田间防治效果植物油乳油防效多数都在60%~75%,与对照药剂三唑酮乳油稀释1ml/L的防治效果69%~70%也相当。[结论]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植物油乳油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都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天津农业科学》2015,(8):144-146
为明确500 g·L-1氟吡菌酰胺·戊唑醇SC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对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0 g·L-1氟吡菌酰胺·戊唑醇SC对黄瓜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25,50,75 g(a.i.)·hm-2在两次药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90.04%,91.12%和93.30%,在两次药后21 d的防效分别为83.47%,85.64%和87.75%,500 g·L-1氟吡菌酰胺·戊唑醇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好,持效期长,是防治黄瓜白粉病的一种较好的复配杀菌剂。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不通浓度50%硫磺悬浮剂进行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1hm2用50%硫磺悬浮剂(有效成分)1500~1875g兑水750kg,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喷药间隔期为7d,共喷2次。药后7d各处理防效为80%以上,对黄瓜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生防菌株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从漠河永冻层土壤中分离到菌株MHZ111,利用形态学和ITS、18S rDNA序列分析进行种类鉴定,并利用室内离体活性试验、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该菌株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MHZ111为产紫青霉(Penicillium purpurogenum),该菌株发酵液原液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100%,在盆栽试验中防效达71.3%,在田间试验中防效达70.3%。产紫青霉MHZ111菌株在黄瓜根结线虫病的绿色防控上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沙棘根瘤内生细菌为材料,筛选对黄芪根腐病具有生防效果的菌株,以期为黄芪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优质菌种。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得到抑菌性能较强的沙棘根瘤内生细菌TT14,并检测其对4株黄芪根腐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根据形态和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TT14进行鉴定;通过盆栽试验,测定菌株TT14发酵液对黄芪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25株沙棘根瘤内生细菌中,11株具有抑制黄芪根腐病的能力,其中5株对供试的4株黄芪根腐病病原菌都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在这5株内生菌中TT14抑菌效果最佳,其对4株病原菌的抑菌率均在54.52%以上;经鉴定菌株TT14为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盆栽试验显示菌株TT14发酵液对黄芪根腐病有明显的生防效果,其防治效果达65.68%,较对照组提高38.08%。综上可见,沙棘根瘤内生细菌TT14具有较强的抑制黄芪根腐病的活性,并具有较好的生防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利用1株实验室保藏的、分离自大棚黄瓜根际土壤的芽孢杆菌KN1进行发酵培养,在温室条件下研究KN1菌株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黄瓜的促生能力,并对该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接种60 d在温室盆栽试验中,KN1菌剂蘸根处理线虫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分别为48.2%和41.5%,与单独使用10%噻唑磷颗粒剂效果相当,能够显著减少根结的生成,KN1菌剂蘸根与10%噻唑磷颗粒剂配合使用效果较好,线虫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分别达71.5%和57.27%;KN1蘸根处理黄瓜植株鲜质量、根系干质量分别比不接种菌剂对照增加30.33%和70.89%;基于16S r DNA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菌株KN1属于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与苏云金芽孢杆菌serovar konkukian序列的相似度达99.5%,结合该菌的培养特征、形态特征将其鉴定为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KN1的鉴定及对黄瓜的温室盆栽防治效果为研究其生防机制及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花生青枯病的生物防治菌株。【方法】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对花生青枯病有拮抗 作用的生物防治细菌菌株,利用盆栽试验筛选防治效果好的细菌菌株。【结果】从根际土壤中分离的 300 余 株细菌中筛选获得 7 株对花生青枯病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菌株 Ab、A27 和 A38 的抑菌直径超过 10 mm, 且其分泌物对该菌有抑制效果。将这 3 个菌株进一步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A38 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 52.72%。通过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将 A38 菌株鉴定为绿脓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结 论】筛选到一种花生青枯病菌拮抗效果较好的生防细菌,鉴定为绿脓假单胞杆菌。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从采自陕北沙漠的沙土中分离出一株链霉菌A1。通过对其进行的包括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初步确定其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广谱、较强的抗真菌和细菌活性。盆栽试验中,A1菌株的发酵液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作用达到87.85%,治疗效果也达到81.19%。田间试验结果表明A1菌株的发酵液对黄瓜霜霉病的相对防治效果为78.97%,是一株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潜力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