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牦牛焦虫病是一种经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基于对牦牛焦虫病的归纳总结,提出了本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案,并对日常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养牛场户有效诊治本病提供技术参考,最大限度降低牦牛焦虫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3.
4.
5.
6.
牦牛是我市天祝藏族自治县高寒草原上长期驯养的特有畜种之一,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管理粗放等特点,生产的肉、奶、皮、毛是牧民的重要经济来源。牦牛泰勒焦虫病在该地呈季节性地方性疫病。 相似文献
7.
控制一起牦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的流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控制一起牦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的流行王纯拥魏玉明(甘肃省张掖地区兽医站734000)我区牦牛环形泰勒焦虫病很少发生,国内关于本病的报道也不多见,临床上常因误诊,导致防治措施不当,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994年3至5月份,我区肃南县大河区发生本病流行,接连... 相似文献
8.
1临床表现患畜精神不振,眼角流泪,有浑浊的分泌物附着,体温升高41℃~42℃,排血尿。经检查,在饲草中和畜体后肢下腹部找到微小牛蜱。据此确诊患畜因感染焦虫而发病。2治疗方法该病病源是牛双芽焦虫,因此治疗该病首选黄色素,并配合硫酸亚铁和维生素B12进行治疗。2.1将黄色素按每1kg体重3~4mg(极量2g)稀释于500mL5%的葡萄糖中,静脉注射。2.2将结晶硫酸亚铁2~10g和20mL(含维生素B121000μg)的维生素B12稀释于500mL5%的葡萄糖中,静脉注射。根据临床用药观察,上述治疗方法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9.
10.
11.
对青海省班玛县临床症状类似焦虫病的70头牦牛经过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尸体剖检的观察并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牦牛泰勒焦虫病,经过贝尼尔、黄色素、止血敏等药物的治疗和采取消灭青海血蜱等预防措施。共治愈48例牦牛,治愈率达到69%。 相似文献
12.
泰勒焦虫病是泰勒焦虫引起的,由长角血蜱的终末宿主叮咬牛体后寄生在牛的红细胞内而导致的一种血液原虫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性.临床上呈急性经过,以高烧、贫血、出血、黄疸为特征并造成红细胞破坏,机体缺氧,食欲废绝,机体衰竭,伴机体组织器官感染而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3.
14.
15.
2011年7~8月份,在我县方家屯乡和大湾罗乡发生了2例牛以高热、黄疸和拉血尿为主的疾病,通过临床症状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牛焦虫病.经治疗后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我们的诊断与治疗情况报告给同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随着肉牛产业不断发展,牛的各种疫病也不断出现,西门塔尔牛是通辽市牛产业主要品种,鉴于焦虫病对该品种也有感染,其感染率较高,严重影响养殖效益,本研究基于实地考察,研究焦虫病临床症状、感染诊治,对焦虫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总结汇报,期望给广大养殖户带来帮助。方法:2020年6—10月,通过对焦虫病易发牛场的主场区和隔离区进行研究,对焦虫病的感染途径、特点、主要症状进行详细分析,对研究数据结果进行总结与概括。结果:在最终结果中得知,焦虫病发病时间为7月末,是焦虫中间宿主牛蜱活动季节,也是牛群相互感染焦虫发病的常发季节,从附近牛场感染而传播,本地区患焦虫病的牛病死率达6.2%。发病牛与正常牛体温对比P <0.05,在统计学意义上符合其标准条件。结论:对焦虫病而言防重于治,切断致病的传播途径可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有关马属家畜纳塔氏焦虫病的报道国内甚为少见。张掖地区未曾见到本病的发生。1991年10月上旬,高台县新坝乡顺德村,半月之内接连死亡驴5头。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检查、尸体剖检及实验室检验,确诊是马纳塔氏焦虫病。立即采取治疗措施控制了疫情发展。一、发病情况新坝乡顺德村1庄、6庄地处祁连山边缘的半荒漠草场区。全村饲养驴55头,骡26头,马5匹。每年8月中旬至9月下旬农闲期间,全村马、骡、驴常合群放牧。10月1日7头驴突然发病,经对症治疗,未见好转。而未放牧的舍饲家畜均未发病。据调查,每年春、秋季节常可在畜体上发现蜱,因数量不多,虽有过驴的死亡,但未引起重视。根据 相似文献
19.
我场饲养1985年引进的德国、丹麦进口乳牛,常年舍饲,从未发生过焦虫病。1992年因草场被蜱污染,一群160头舍饲乳牛陆续发生焦虫病,发病64例,发病率40%,死亡7例,死亡率11%,现报道如下:1流行情况1.1发病经过从1992年7月27日发现第1头病例至8月29日最后1例转归,历时34d,发病64头。其中,7月份发病21头占病牛总数的33%,8月份43头,占67%。病情发生头10天为高峰期,发病55头,占85.9%,尤其第4~5天,每天发病15头左右,第10天以后转为缓和。其后的24d共发病… 相似文献
20.
梅花鹿焦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花鹿的焦虫病是一种血孢子虫病,该病具有很强的季节性(5~8月)和地方流行性,发病率高、死亡率大、多呈急性经过。本地区1999年7月某养鹿场饲养的217头梅花鹿有39头发病,死亡5头,经临床诊断和血液检查,确诊为鹿花梅焦虫病,采取紧急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1 发病情况该鹿场地处山脚下,三面环山,环境幽静,加之严格的饲养管理制度,故从1995年建场以来,从未发生过大的疫情。1999年6月份,发现有个别鹿有跛行现象,未引起重视(圈地为砖地面),随后发现有的便秘或腹泻,体温升高40~42℃,精神明显萎顿,食欲锐减,反刍迟缓,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