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西藏草地退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西藏草地退化的成因以及恢复治理措施的效应问题,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研究了西藏草地退化的成因和各种恢复治理措施的效率。结果表明,超载放牧对西藏草地退化的贡献率达到45.6%,气候变化异常、自然条件恶劣的贡献率是30.43%,两者是导致西藏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其次是鼠虫毒杂草危害,贡献率占11.4%;治理措施层各因素对总目标权重的大小顺序为:围栏封育和划区轮牧(0.2078)建立人工草地(0.1459)降低放牧强度(0.1402)鼠虫和毒杂草控制(0.1337)停止滥挖乱采活动(0.1211)施肥、补播、松耙(0.1059)优化畜群结构(0.0939)优良牧草选育(0.0515)。实行围栏封育和划区轮牧是治理草地退化的有效措施,而建立人工草地、控制鼠虫和毒杂草、停止滥挖乱采活动、施肥、补播、松耙等措施也不能忽视,草地退化治理应该是一个综合治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AJ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MFD)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FD)收录的1988年至2015年间关于西藏草地退化的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关于西藏草地退化研究的文献分布年份,论文所发表的期刊、研究内容、论文作者所在机构以及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分析讨论。从分析讨论的结果可以看出,最近十年关于西藏草原退化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利用卫星遥感和影像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获得数据,加上数学工具是西藏草地退化问题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同时,探讨针对草地退化问题合理的数学模型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西藏嵩草沼泽化草甸资源及保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青海省西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沼泽化草甸的分布、群落结构及其退化特征。气候的干暖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是西藏嵩草沼泽化草甸退化的主要原因。并以退化成因为依据,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实施生态保护工程、改变草地利用目的与方式,围栏封育退化草地、冲沟治理和加强科学研究等措施,以达到保护和恢复西藏嵩草沼泽化草甸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西藏畜牧业结构的调整做了一些简要的议论,在简述退化草地资源和草地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遵循西部大开发“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的战略方针;主张有效地加速治理退化草地,摒弃“头数畜牧业”传统观念和做法,提倡草地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经营方式。针对长期严重超载过牧引起草地退化的持续因素,人为的砍挖,人类过度的垦荒,特别是不科学的水土开发造成垦植地的大量撂荒,又加剧草地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初步提出治理退化草地和促进草地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通过人工饲草基地与饲料加工基地的建立,为牲畜提供所需的营养,解决西藏现有草畜季节不平衡的矛盾。收集野生牧草草籽,驯化野生牧草,更新人工草地,延长人工草地寿命,加强人工草地抗逆性,同时合理治理退化草地,因地制宜,以草定畜,调整畜群结构,优化畜产品,发展畜牧业商品化,抓住加入WTO给我区草地畜牧业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高寒牧区退化草地生态治理是实现我国新时期生态与环境建设目标的基础与前提之一。本研究以西藏纳木错流域为案例区,综合考虑纳木错景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背景,基于354个牧户调研数据,在构建ⅣProbit计量模型的基础上探讨牧户草地生态治理行为特征及选择因素。研究发现:1)牧户旅游业参与度影响其草地生态治理意愿和行为,参与旅游产业的牧户具有更高的退化草地生态治理意愿;2)纳木错流域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乡村公共事务的自主治理水平,是高寒牧区退化草地生态治理的主要驱动力之一;3)从农户微观角度和微观行为出发、自下而上的乡村治理路径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与前提。基于此,本研究认为,欠发达地区以提高农户参与率为前提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是有效提升乡村退化环境生态治理成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路径。  相似文献   

6.
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草地,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则离不开人工草地。畜牧业是西藏自治区支柱产业之一,但天然草地面临超载过牧、退化沙化、生物量低、与家畜时空分布不平衡等问题,限制当地畜牧业的发展。人工草地由于增加了劳动、技术、资金要素的投入,使牧草产量增加,品质提高,缓解了高寒牧区牧草时空分布不平衡问题,是促进西藏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西藏人工草地发展历史出发,系统归纳西藏人工草地的面积变化、产量情况和栽培牧草品种,分析了限制西藏发展人工草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西藏畜牧业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90~2021年草地退化评价相关的688篇核心期刊文献,借助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功能,在系统梳理我国近三十年草地退化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草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演进过程。结果表明,1990~2021年我国草地退化评价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草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已有评价指标中植被指标占56.5%、土壤指标占43.5%,此外草地退化评价方法、草地退化原因和退化草地修复措施也是草地退化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我国草地退化评价研究热点最初为草地退化内涵与草地植被恢复,到2010年前后为评价方法更新与指标体系完善,近几年则为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草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与循环过程研究;草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单独以植被或土壤为指标的单项评价,以及涵盖生态、生产、生计指标的综合评价,其中,生态指标主要包括植被、土壤指标,生产力指标包括草地生产力、草场载畜量,生计指标包括牧户感知与生计水平;草地枯落物作为草场放牧强度划分指标已被提出,由于放牧强度与草地退化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枯落物积累量作为草地退化指示指标的意义不可忽略,并急需明确不同退化程度草地...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护西藏自治区的草地面积,防止草原面积的退化.本文结合多年的草地保护经验,提出了如何合理的保护和利用西藏天然草地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对西藏自治区草地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当雄草原不同退化草甸土壤含水量及容重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含水量和容重是土壤物理属性的2个重要指标,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及生产能力有重要影响。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法研究西藏当雄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和容重分布特征,为草地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环境及土壤条件对土壤水分含量分布及变异影响显著;随着草地退化程度加重,土壤含水量极显著降低(P<0.01),土壤容重显著增加(P<0.05);土壤含水量在土壤剖面上的变化表现为正常草地和轻度退化草地土壤0~10cm>10~20cm,而严重退化草地为0~10cm<10~20cm;土壤容重在土壤剖面上的变化表现为正常草地和轻度退化草地土壤容重0~10cm<10~20cm,而严重退化区容重变化表现为0~10cm>10~20cm。草地退化首先表现在表层土壤上,且草地退化导致土壤水分含量的显著降低也不利于草地的自然恢复,将加速草地的进一步退化。  相似文献   

10.
西藏草地资源价值及退化损失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4类共13个指标评估了西藏草地资源的价值,并根据草地资源退化速率评估了草地价值年损失量.结果表明,西藏草地资源的价值为1080.33×108元·a-1,包括:调节功能价值884.4989×108元·a-1(81.87%);实物提供价值173.2957×108元·a-1(16.04%);支持功能价值18.6253×108元·a-1(1.72%);旅游功能价值3.91×108元·a-1(0.36%).其中,调节功能的价值由6项组成(空气质量调节未计算),依大小次序排列为土壤碳累积、蓄水、营养物质循环、土壤保持、废弃物降解和养分归还.总体来看,草地资源的文化功能和支持功能有待进一步发展.西藏草地资源的总价值(现值)为11883.63亿元,退化损失的价值为2376.726亿元,年草地资源退化损失价值为297.091亿元.  相似文献   

11.
禁牧对退化草地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草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自然资源之一,但目前草地退化的现象十分严重,超载过牧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针对草地退化提出的围封禁牧措施对草地植被、土壤及草地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发现适度放牧对草地恢复是必需的,但采取长期围封禁牧恢复与重建草地的做法不可取,围栏封育并非恢复退化草地的万全之计。建议在我国要因地制宜,根据草地的退化程度,采取合理的划区轮牧强度和放牧时间,与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围封措施结合,以达到既能恢复退化草地,又可收获畜产品的双赢目的,实现草地生态系统持续平衡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目前我国草地退化问题,系统总结了草地退化的含义与特征,分析了国内外草地退化的研究现状。从退化草地群落特征,生物多样性,种群分布格局,群落种间关系,群落稳定性等方面对我国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刻总结。  相似文献   

13.
西藏自治区草地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杨汝荣 《草业学报》2003,12(6):24-29
草地畜牧业是西藏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在其社会经济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藏族来说,草地不仅是其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其民族文化、精神世界孕育和发展的摇篮,为西藏人民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畜产品和绿色无污染的奶肉食品,同时还肩负着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安全的重任。但是,因其特殊的地域环境和片面追求牲畜数量,超载过牧等问题已导致草地退化,生产力下降,生态平衡失调,个别地方已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对草地退化问题不能拖至不可收拾的地步再议。  相似文献   

14.
以西藏北部羌塘草原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退化阶段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及16种主要组分种的繁殖分配,试图揭示多年生草本植物及其繁殖分配与草地退化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内优势植物发生明显变化,草地群落的各项指标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退化程度对群落内物种个体生物量大小和生物量分配有着显著影响,伴随退化程度的加剧各物种对繁殖的绝对投入所受影响不明显,但繁殖投入升高。在群落水平上,草地退化使植物群落繁殖分配增加,茎分配和叶分配减少。不同植物群落内共有种繁殖分配存在差异,表明其繁殖分配跟退化程度有关;植物繁殖投入随退化程度的变化,反映了植物繁殖对策和繁殖投入在生活史特征中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15.
高寒草地退化日益严重,且限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分析了围栏恢复措施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对地上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探讨退化草地植物恢复中的关键调控因子。通过对西藏申扎地区退化草地4、5、7、8和9年的围栏样地调查分析发现:1)退化草地生物多样性、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均随着围栏年限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围栏年限为7年时出现拐点;2)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全氮对地上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有显著正效应(P 0.05),而土壤pH和容重对地上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都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 0.05)。可知,保持或者提升土壤水分和养分是退化草地恢复关键过程,此外,藏北申扎地区退化地恢复的最优围栏年限为7年左右。  相似文献   

16.
《草业科学》2009,26(3)
从“十一五”开始,国家将陆续投入200多亿元资金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以切实保护雪域高原的碧水蓝天。西藏高原是我国乃至亚洲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是目前生态环境整体退化的形势严峻,其中草地退化、土地沙化、冰川融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成为影响我国整体环境的重要因素。为此,国家明确将西藏纳入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域,构建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17.
在黑土型退化草地上提高牦牛生产力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是我国牦牛的主产区,但近年来黑土型退化草地的发生与发展直接威胁着我国牦牛业的发展.通过对退化草地的调查分析,认为不合理的放牧制度是引起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草地退化又引起牦牛生产力的下降,据此提出了通过建立人工、半人工草地和加强牦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改善本地区生产环境、保持牦牛-高寒草甸系统持续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在黑土型退化草地上提高牦牛生产力的途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青藏高原是我国牦牦牛的生产区,但近年来黑土型退化等草地的发生与发展直接威胁着我国牦牛业的发展。通过对退化草地的调查分析,认为不合理的放牧制度是引起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草地退化又引起牦牛生产力的下降,据此提出了通过建立人工、半人工草地和加强牦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改善本地区生产环境、保持牦牛一高寒草甸系统持续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西部草地退化的原因分析与生态恢复措施探讨   总被引:45,自引:14,他引:31  
通过分析西部草地退化的原因,提出了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方略。研究表明:脆弱的生态环境是西部草地退化的自然内营力,人为干扰和不合理利用是西部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力,气候变暖变干是加速西部草地退化的辅助外营力;草地改良是轻度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主要途径,草地封育是中度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主要措施,人工草地建植是重度和极度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草地退化是我国天然草地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根据东北西部农牧交错带-“黄金通道”,杜尔泊特蒙古族自治县他拉哈镇退化草地生态恢复试验研究,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建设为辅”的方针,通过典型草甸草原退化草地设置试验小区2年试验结果表明,退化草原具有顽强的自然修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以及直播种草其效果更佳,完善草地生态恢复,实现草地与人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