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为筛选出拟茎点霉(Phomopsis sp.)的生防菌,探索拟茎点霉病原菌的有效生物防治方法,从武威7个乡镇采集45个土样,采用土壤稀释平板法进行微生物分离和平板对峙培养法进行筛选,对选出的抑菌效果最好的菌株LKYHC-6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拮抗细菌LKYHC-6菌落在LB培养基上呈现乳白色、中间凹陷、边缘隆起、杆状、革兰氏染色呈阳性,16S rDNA序列分析得到该菌株的序列长度为1 493 bp,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学特征将拮抗细菌LKYHC-6鉴定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对LKYHC-6抑制效果分析时发现,该菌株对供试的拟茎点霉病原菌(枫香拟茎点霉、胡桃楸拟茎点霉、富士拟茎点霉、乌饭树拟茎点霉)都有抑制作用,抑菌带大小分别为11、15、13、16 mm。故拮抗菌株LKYHC-6在拟茎点霉引起的病害防治中具有极大的生防潜能。  相似文献   

2.
《林业实用技术》2021,(8):14-18
为寻找对梨腐烂病具有防控效果的生防菌,从梨韧皮组织分离获得一株潜在的生防菌菌株。基于形态和16S rDNA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以BG培养基为基础,筛选了最佳培养条件:碳源、氮源、无机盐、温度和pH值。经鉴定,该生防菌株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p.),命名为BsP-003(保存编号:ACCC60383)。平板对峙试验显示其对梨腐烂病菌(Valsa pyri)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最佳培养条件为蔗糖0.5%、胰蛋白胨1%、硫酸二氢钾或氯化钠0.1%、温度36℃、pH值6.0~8.0。  相似文献   

3.
【目的】杨树溃疡病是中国杨树人工林重大生物灾害之一,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杨树溃疡病是持续有效的手段。本研究旨在从杨树林地土壤中分离出对杨树溃疡病菌有良好生防效果的拮抗微生物。【方法】以杨树溃疡病病原菌葡萄座腔菌为靶标,进行土壤中生防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和鉴定。土壤微生物的分离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拮抗微生物的筛选分为初筛、发酵液复筛和拮抗菌株离体复筛3步,初筛采用平板对峙法,拮抗菌发酵液复筛选择三明治法和改良琼脂扩散法相结合的方法,最终通过离体组织防治效果测定确定目的生防菌株;生防菌株的鉴定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在河北省廊坊市和河南省原阳县的杨树林地中按上、中、下3层共采集48份土样,从土样中共分离得到微生物259株,其中细菌122株;放线菌106株;真菌31株,各土层微生物数量规律整体符合上层>中层>下层;通过平板对峙法初筛选择出8株抑菌带直径>4 mm的细菌和放线菌以及8株拮抗菌菌落直径>40 mm的真菌;再通过发酵液三明治法和改良琼脂扩散法复筛,筛选出8株对杨树溃疡病有良好抑制作用的拮抗菌,分别是细菌TYZ1B3和YX5B1,真菌LS10F1,LX5F1,LZ10F1,LS6F1,LX6F2和 TLZ2F2;最终通过离体组织防治效果测定,从这8株拮抗菌株中筛选出1株土壤生防真菌LX6F2,其对杨树离体组织溃疡病的防治效果可达76.04%;经过形态学观察,菌株LX6F2的菌落、菌丝及孢子形态符合镰刀菌的特征,通过 rDNA-ITS序列及其系统发育分析,测得生防菌株 LX6F2的序列长度为563 bp,序列登录号为 FR872729.1,其与编号为 JN038467的木贼镰刀菌相似度高达100%,从而鉴定该菌株为木贼镰刀菌。【结论】该菌株的发现为杨树溃疡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原材料,对杨树溃疡病的可持续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可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对其抑菌机理、有效拮抗成分及菌剂研制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利用拮抗微生物不仅能有效防治植物病原细菌,而且对环境友好。该研究中,拮抗菌株 XZQ- 20 分离自健康杨树根际土壤,基于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 16S rDNA 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 深层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rofundus),XZQ-20 具有蛋白酶活性,其对 4 种植物病原细菌欧美杨细 菌性溃疡病菌(Lonsdalea quercina)、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和核桃黄极毛杆菌(Xanthomonas juglandis)均具有较强的拮抗活性,抑菌圈大小分别 为(11.75±1.06)mm、(13.3±2.26)mm、(16.75±0.07)mm 和(7.55±1.06)mm。 此 外, 对 拮 抗 菌 株 XZQ-20 的无菌培养滤液的拮抗活性进行测定,发现其无菌培养滤液也表现出了较强的拮抗活性,对 4 种植物病原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8.18±0.75)mm、(7.63±0.88)mm、(8.03±0.93)mm 和 (8.60±0.53)mm。研究结果表明拮抗菌株 XZQ-20 可用作为潜在的高效防治植物病原细菌的生防制剂。  相似文献   

5.
采用平板稀释法在几种中药材中分离内生拮抗细菌,结果人参根中分离到的内生拮抗细菌菌株数较多。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高效拮抗菌菌株,其中菌株BJ33对人参黑斑病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其抑制率达到了80%。根据BJ33菌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以及采用16S rDNA同源性分析方法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J33菌株及发酵浓缩液对供试的6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BJ33菌株发酵浓缩液在15~35℃和pH5~11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BJ33菌株发酵浓缩液对高温、紫外线以及蛋白酶等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拮抗微生物不仅能有效防治植物病原细菌,而且对环境友好。该研究中,拮抗菌株XZQ-20分离自健康杨树根际土壤,基于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深层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rofundus),XZQ-20具有蛋白酶活性,其对4种植物病原细菌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Lonsdalea quercina)、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和核桃黄极毛杆菌(Xanthomonas juglandis)均具有较强的拮抗活性,抑菌圈大小分别为(11.75±1.06)mm、(13.3±2.26)mm、(16.75±0.07)mm和(7.55±1.06)mm。此外,对拮抗菌株XZQ-20的无菌培养滤液的拮抗活性进行测定,发现其无菌培养滤液也表现出了较强的拮抗活性,对4种植物病原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8.18±0.75)mm、(7.63±0.88)mm、(8.03±0.93)mm和(8.60±0.53)mm。研究结果表明拮抗菌株XZQ-20可用作为潜在的高效防治植物病原细菌的生防制剂。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梨干枯病在武威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本研究结合气象因子分析,调查不同区域梨园干枯病发生情况,开展药剂筛选研究,对梨干枯病发病规律、药剂筛选及砧木建园防治方法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高湿有利于梨干枯病的发生;梨干枯病在武威发病时期为6-8月;杜梨砧木建园可有效预防梨干枯的发生,发病率为0.5%~1%;筛选出5种对梨干枯病具有良好防治作用的化学药剂,根据防治效果依次为甲基硫菌灵、多菌灵、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代森锰锌、甲霜锰锌。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探寻引起枣缩果病的潜在侵染性病原,为枣缩果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梨黑斑病菌、马铃薯早疫病菌和番茄黑斑病菌为供试菌株,测定其对潮霉素B的敏感性后再进行GFP标记,并以枣缩果病互隔链格孢菌作为对照,将通过稳定性测试的菌株进行幼果刺伤接种和枣树花期喷雾接种试验,探明它们在枣树上的侵染途径。【结果】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梨黑斑病菌、马铃薯早疫病菌和番茄黑斑病菌对潮霉素B均较敏感,其有效中浓度EC50值分别为1.489、2.241、3.299和2.873μg·m L~(-1),4种链格孢菌均被GFP成功标记且其稳定性均良好;林间刺伤接种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梨黑斑病菌、马铃薯早疫病菌、番茄黑斑病菌和互隔链格孢菌(对照)的枣果均发病且其症状相同,其发病率分别为75.0%、87.5%、81.3%、83.3%与93.8%;将各处理病果的病组织放在含有10μg·mL~(-1)潮霉素B的PDA培养基上培养后,其均有菌丝生长,且均可观察到带有荧光的菌丝;花期喷雾接种4种链格孢菌和互隔链格孢菌后,枣果均发病,将其病组织分离培养后均有菌丝长出,且在荧光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荧光。【结论】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梨黑斑病菌、马铃薯早疫病菌和番茄黑斑病菌均能侵染枣树,都有可能成为枣缩果病的潜在病原菌,因此,在枣树周围应避免种植上述易被链格孢菌危害的果树和作物,这样可以阻止链格孢菌的侵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杨树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工业用材林树种之一,对其长期的生产力维护和人工林的健康管理是林业和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杨树根腐病的防治措施作为林学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以化学防治方法为主,但其存在许多环境危害,所以具有诸多优点的生物防治成为了现在国内外的研究焦点,找到生防菌是研究的重中之重。以一系列实验分离筛选到用于防治根腐病的低温适生菌为创新点,旨在找到对杨树根腐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并明确其分类地位,令其在杨树根腐病的生物防治生防菌种类方面作为参考,也为进一步研究其定殖特性、林间防效及生物安全性等问题提供前期基础。【方法】为了筛选出新的低温适生生防菌菌种资源,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杨树土壤中分离得到20株芽孢杆菌,经过初步筛选得到了拮抗效果最好的一株芽孢杆菌B42,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平板对峙法对该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然后鉴定明确其分类地位。【结果】该芽孢杆菌对杨树根腐病菌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同时对茄病镰刀菌、红松根腐病镰刀菌、山核桃干腐病菌、链格孢、油茶炭疽病菌、白腐菌均具有广谱抗性。【结论】根据菌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的结果,鉴定该菌B42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相似文献   

10.
一株桑椹菌核病生防菌分离鉴定及其拮抗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椹菌核病是主要由桑实杯盘菌Ciboria shiraiana、桑椹核地杖菌Scleromitrula shiraiana和肉阜状杯盘菌Ciboria carunculoides引起的果桑毁灭性病害。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健康桑椹中分离纯化获得内生细菌Wh-1,对其进行抑菌谱测定和种类鉴定;以桑实杯盘菌为靶标菌株研究Wh-1发酵滤液拮抗活性,分析拮抗机理。结果表明:Wh-1对分离自发病桑椹上的真菌具有显著拮抗作用,对桑椹核地杖菌,肉阜状杯盘菌,桑实杯盘菌的抑菌率分别为100%,100%,63.15%;基于形态学、Biolog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该菌株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其在PDB中振荡培养48 h,发酵滤液具有较强拮抗活性;PDA平板中发酵滤液的体积分数为5%时可完全抑制菌丝的生长;且发酵滤液热稳定性好。发酵滤液对桑实杯盘菌菌丝有致畸作用,Wh-1菌株具有脂肽基因(srfAA)、芽孢菌霉素基因(bmyB)、杆菌溶素基因(bacA)、丰原素基因(fenD)和生物素基因(bioA)脂肽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功能基因。菌株Wh-1可作为开发桑椹菌核病生防制剂较为理想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1.
油松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健康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1 a生松针,2 a生松针,1 a生松枝韧皮部、木质部,2 a生松枝韧皮部、木质部,根等7类部位共分离出40株内生细菌。通过平板对峙法对所得菌株的拮抗性进行了初筛和复筛,得到3株对油松枯梢病拮抗作用较强的菌株。其中AM-5菌株抑菌效果最强,菌体的抑制率达66.95%,其发酵液的抑制率为27.89%;菌体对病原菌孢子萌发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同源性分析,将AM-5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盆栽试验结果表明,AM-5菌株对油松枯梢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在预防实验中,明显降低了油松枯梢病的发病率,预防效果为64.26%;在防治试验中,防效为53.32%。  相似文献   

12.
采用内生菌常规分离法从云南榧的新鲜茎与叶中分离得到10株内生真菌和5株内生放线菌,通过滤纸片扩散法研究了内生菌对小麦雪腐病菌、辣椒炭疽病菌、三七丝核病菌等10种植物病害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云南榧内生真菌粗提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广泛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TY3对棉花枯萎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菌株TY7对辣椒炭疽病菌、三七丝核病菌及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5株内生放线菌中,菌株FTY1、 FTY5、 FTY7无抑菌活性,而菌株FTY2对10株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了较强的抑菌活性, FTY6对辣椒炭疽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梨黑星病菌表现出了很强抑菌活性。该实验结果为云南榧内生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油茶炭疽病拮抗真菌的分离与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防治油茶炭疽病,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油茶炭疽病叶、病果中分离到病原菌,经柯赫法则验证是油茶炭疽病病原菌,根据其形态特征鉴定为胶孢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采集油茶健康叶,通过分离筛选,共获得对油茶炭疽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真菌3株,编号为C5、S2、H1s,它们在PAD平板上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0.7%,60.O%、58.0%.  相似文献   

14.
树木褐根病是由有害木层孔菌 (Phellinus noxius) 引起的一类土壤传染性根部病害,为了实施对 这类病害的生物防治,结合唯一氮源 1- 氨基环丙烷 -1- 羧酸(ACC)为底物和平板对峙法,从澳门松山市 政公园健康树木的根际分离得到 1 株对有害木层孔菌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 1583。采用一对细菌通用 引物 PCR 扩增获得菌株 1583 的 16S rDNA 基因序列,其片段大小为 1 496 bp,系统进化树显示菌株 1583 与 Burkholderia seminalis 的亲缘关系最近,综合结果鉴定该菌株为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sp.)。拮抗 性研究表明,菌株 1583 对油菜菌核病病原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黑松叶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sp.)、香蕉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白蝴蝶炭疽病病原菌(Colletotrichum sp.) 和美人蕉瘟病病原菌(Pyricularia cannaecola hashioka)等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稀释平板法对西南桦猝倒病发生区健康苗木组织、根际土壤及咖啡壳堆肥化基质进行菌种分离和分子鉴定。将分离获得的17株菌株与西南桦苗木猝倒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进行平板对峙实验,筛选病原拮抗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真菌5#、7#及细菌BJ、JCl对西南桦苗木猝倒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具有较强抑制效果。其中真菌5#和7#的抑菌率分别为91.30%和90.12%;细菌BJ和JCl抑菌带较宽,对峙4天分别达0.4cm和0.5cm,抑菌率分别为80.4%和78.6%,且BJ抑菌效果更好;真菌与细菌比较,拈抗真菌5#和7#比拮抗细菌BJ和JCl抑制热区西南桦苗木猝倒病菌效果更好。通过对峙实验筛选出的5#、7#、BJ和JCl拮抗菌,对热区防治苗木猝倒病及生防制剂的开发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枣缩果病的生物防治效果,给生产防治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抑菌圈法和菌丝生长抑制法对11个细菌菌株进行枣缩果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室内抑制试验,筛选出Y2、Y4、CN181、G1、G4、G6、G8等7个菌株对枣缩果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Y2、Y4、G1等3个生防菌株对链格孢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将3个细菌制成细菌制剂,按比例稀释后喷洒到林间,设置异菌脲为化学药剂效果对照,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异菌脲的防治效果最稳定,防治效果达到80%,其次是Y4,防治效果达到60%以上,再次是Y2,G1基本没有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杨树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Y-S-Y12对人参锈腐病的生防作用,进行室内外抑菌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室内抑菌率达到95.13%;菌株的发酵浓缩液对菌丝生长抑菌率为69.41%。Y-S-Y12菌株的发酵浓缩液(含活菌)田间对锈腐病的防效达到75.79%,人参Panax ginseng苗成活率比对照增加了51.82%,小区人参产量比对照增加了154.73%。Y-S-Y12菌株及其发酵浓缩液对6种植物病原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Alternaria brassicicola,Botrytis cinerea,Rhizoctonia solani,Cytospora chrysosperma,Fusarium moniliforme)菌丝生长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在较广的温度和p H值范围内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中20℃、p H6.18条件下的抑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8.
在土壤有益微生物的分离、筛选中获得一株拮抗细菌Bs-03,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对供试的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表现较为广谱的抑菌活性。通过对菌株的培养性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等试验项目,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Bs-03菌株抑菌活性,结果表明Bs-03对供试的14种植物病原真菌,除花生白绢病菌外,都具有抑菌活性。其中对核桃炭疽病菌、苹果轮纹病菌、黄瓜灰霉病菌、冬枣黑斑病菌效果最好,与其他处理在P0.05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该菌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新疆核桃腐烂病拮抗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核桃促生菌群的构建提供菌株材料,通过对新疆核桃拮抗菌的分离纯化,筛选出对核桃腐烂病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且能在其根际稳定定殖的优质高效菌株。从阿克苏、和田、喀什等新疆核桃主产区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出拮抗菌30株,采用对峙试验法对其拮抗能力进行测定,选出拮抗菌14株。经耐利福平诱导后剩余7株。将其进行大田定殖试验后,最终筛选出7株拮抗菌。经16S r DNA鉴定,这7株拮抗菌属于3个属,分别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其中假单胞菌属为优势种属,且拮抗效果及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20.
木霉菌和毛壳菌对板栗疫病的抗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T88菌株、深绿木霉T.atrovorideT95菌株和螺旋毛壳Chaetomium spiraleND35菌株与板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LY菌株的平板对峙培养结果表明,木霉菌对营养和空间有强烈的竞争作用,表现在可使病原菌菌丝消解,对病菌菌丝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毛壳菌生长速度较慢,但可形成抑菌带,使病菌不扩展。室内水培枝条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拮抗菌的拮抗效果好,而且先接种拮抗菌后接种病原菌的处理比拮抗菌和病原菌同时接种的处理效果还好,毛壳菌没有木霉菌的作用明显。接种枝条的木霉菌、毛壳菌和病原菌的再分离结果表明,T95和ND35的定殖能力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