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植物激素和光暗培养条件对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再生体系的影响,为卷丹百合种质资源开发和大面积推广种植打下基础。【方法】以卷丹百合鳞片为外植体,分析培养基中不同植物激素[NAA、6-BA、2,4-D、噻苯隆(TDZ)和毒莠定(PIC)]配比及光(光照时间14 h/d)、暗(全天黑暗)培养条件对卷丹百合鳞片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建立卷丹百合组培高效再生体系。【结果】与不添加任何激素的对照(CK)相比,添加激素的培养基均能显著提高卷丹百合鳞片愈伤组织的诱导率(P<0.05),其中TDZ 0.4 mg/L+NAA 0.2 mg/L组合的效果最佳,暗培养条件下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65.57%;在TDZ 0.4 mg/L+2,4-D 0.05 mg/L的培养基中暗培养20 d后,再转入TDZ 0.4 mg/L+NAA 0.2 mg/L的培养基中继续暗培养40 d,愈伤组织增殖倍数最高,可达2.45倍。6-BA与NAA组合比6-BA与PIC组合更利于诱导不定芽的产生,芽再生倍数最高的培养基为6-BA 0.6 mg/L+NAA 0.1mg/L,暗培养条件下其再生倍数最高可达6.08倍。与光培养相比,暗培养更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但在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阶段,长时间暗培养不利于芽的生长,暗培养20 d后转移至光培养条件下继续培养40 d,生成的不定芽色泽鲜绿,叶片伸展,长势旺盛,利于壮苗和生根。【结论】卷丹百合组织培养的不同阶段受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激素组合影响;暗培养条件更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暗培养结合光培养条件最适合不定芽的再生和分化。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对5个参试的食用百合品种进行了生长指标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参试的5个品种,卷丹百合、龙牙百合、麝亚百合Honesty、亚洲百合“穿梭”和兰州百合都可以在常德地区播种、出苗、生长、开花、成熟收获,但是长势表现存在较大差异。龙牙百合的株高在整个生长发育时期都是最大的,而叶片数则以卷丹百合和兰州百合较多;卷丹百合的鳞茎周径最大,无论是单株产量还是总产量也是最高的,卷丹百合鳞茎周径为25.9cm,鳞茎的单重为145.6g,小区产量为29.1kg,每公顷总产量可以达到19413.3kg。  相似文献   

3.
以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鳞茎鳞片为外植体,探讨影响其分化的主要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诱导卷丹百合鳞茎鳞片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诱导鳞茎鳞片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2 mg/L;继代培养中发现,小鳞茎在添加50 g/L蔗糖MS培养基中生长量最大,添加40 g/L蔗糖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且小鳞茎生根率高,生根数量多。  相似文献   

4.
以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um)珠芽鳞片为试材,探讨了不同消毒处理、不同部位珠芽鳞片外植体、激素配组对卷丹百合鳞茎不定芽及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80%次氯酸钠处理20min对珠芽鳞片污染率及成活率综合作用效果最佳;诱导卷丹珠芽鳞片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1+NAA 0.5mg·L-1;诱导珠芽鳞片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mg·L-1+NAA 0.5mg·L-1。  相似文献   

5.
卷丹百合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卷丹百合(Lilium ssp)鳞片为外植体,探讨影响百合分化的主要因素,通过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百合分化的主要因素是培养基中的植物生长素和分裂素的浓度比值,诱导卷丹百合鳞片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1 mg·L-1+糖30 g·L-1+琼脂6.5 g·L-1,诱导不定芽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8 mg·L-1+NAA 0.1 mg·L-1+糖30 g·L-1+琼脂6.5 g·L-1,蔗糖对卷丹百合的分化影响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我国特有易危种丽江百合(Lilium lijiangense)的种质资源保护、快速繁殖及园林应用奠定基础,以野生丽江百合鳞片为外植体,探究其最佳灭菌方法,鳞茎不同部位诱导不定芽的能力,以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丽江百合愈伤组织及不定芽诱导、不定芽增殖、生根结鳞茎的影响。结果表明,丽江百合鳞片最佳灭菌方案为5%NaClO 8 min+75%乙醇30 s;鳞片分化能力为基部>中部>上部;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2.0 mg/L6-BA+0.1 mg/L NAA;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 mg/L NAA;最佳生根结鳞茎培养基为1/2MS+0.1 mg/LNAA+0.01 mg/L IBA。该研究成功建立了一套适宜丽江百合的组织培养和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兰州百合带腋芽的嫩茎为外植体,通过无菌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及芽苗生根的培养,对兰州百合进行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研究表明:选用6-BA和NAA两种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进行诱导培养,筛选出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5mg/L,分化率可达88%,平均苗高为3.1cm;选用6-BA和IBA两种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继代增殖培养时,筛选出丛生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IBA0.3mg/L+6-BA0.5mg/L,增殖倍数可达3.4,平均苗高4.6cm;选用IAA和IBA这两种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生根培养,筛选出生根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IAA0.1mg/L+IBA0.2mg/L,生根率90%,平均生根数3.2条。  相似文献   

8.
以龙牙百合为材料,筛选适宜的增殖培养基,并研究根块茎膨大将军和芸苔素内酯(BR)对其鳞茎膨大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牙百合丛生芽在培养基MS+6-BA 2.0 mg/L+NAA 0.25 mg/L中的增殖系数明显高于其他配方,达到7.3,地上部长势表现良好。以1/2MS+IBA 0.27 mg/L+NAA 0.3 mg/L+IAA 0.3 mg/L+6%蔗糖为基本培养基,龙牙百合丛生芽在加入1.0 ml/L BR的处理中生长最好,全株重量和鳞茎重量均最高,达到1.65 g/株和1.33 g/个,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2.0 g/L根块茎膨大将军和1.0 mL/L BR喷施龙牙百合幼苗后,鳞茎鲜重分别为14.65 g/个和14.91 g/个,是对照的108.8%和110.7%,氨基酸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08.0%和108.5%,蛋白质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14.4%和113.0%。龙牙百合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5 mg/L,2.0 g/L根块茎膨大将军和1.0 mL/L BR喷施能提高鳞茎产量及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9.
以兰州百合的鳞茎增殖为基础,进行了离体微繁研究。鳞茎增殖的适宜激素组合为0.9mg/LBA 0.1~0.2mg/LNAA。培养基中总离子浓度和氮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兰州百合增殖,3种基本培养基N6、MS、和1/2MS以N6增殖效果最好。适当提高糖浓度对鳞茎增殖有促进作用,在各处理中以蔗糖浓度为40g/L增殖倍数高。兰州百合的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0.1mg/L,生根率达100%,生根苗移栽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野生湖北百合资源保存与利用,选用黔东南州野生湖北百合为材料,选用鳞茎及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其不定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1 6-BA+0.5mg·L-1 NAA,但茎段诱导不定芽高于鳞片,出芽率分别为66.67%和59.63%,单块外植体出芽个数分别为2和1,且茎段污染率比鳞片的污染率低。茎段诱导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1mg·L-16-BA+1.0mg·L-1 NAA,增殖率为83.33%,平均增殖系数为2.11,其生长状况良好,为最佳增殖培养基。茎段诱导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3mg·L-1 NAA,诱导生根率高达93.33%,平均生根数为3.18。  相似文献   

11.
食用百合(卷丹)鳞茎球经28~30℃高温催芽处理,剖取小于0.2 mm的微生长点,接种在培养基MS+6-BA 0.8 mg/L+NAA 0.1 mg/L,经3~4 d暗培养后,转光培养30~40 d,经启动、增殖,扩繁成脱毒无性系.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无病毒率达100%.无病毒百合再生鳞茎球的鳞片在MS+6-BA 0.8 mg/L+NAA0.1 mg/L条件下,诱导丛生芽的效率最高;且使用该培养基,丛生芽增殖率最高.培养基糖浓度提高到10%时,再生鳞茎球的诱导率最高;NAA浓度为0.1 mg/L时具有最佳的鳞茎球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新铁炮百合的鳞片为试材,研究不同接种方式、不同培养基配方对小鳞茎诱导率、芽苗分化率、增殖率以及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小鳞茎适宜的培养基为MS+NAA1.0+6-BA2.0;鳞片垂直、内表面向下和向上三种接种方式中,均以内表面向上接种的小鳞茎诱导率为最高,达到206.7%;芽苗增殖效果最佳的培养基为MS+6-BA1.0,增殖率达223.3%;较易生根的培养基为MS+NAA0.5+IBA0.5,生根率达78.3%。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亚洲百合‘红色警报’鳞片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对外植体、不定芽分化、增殖及诱导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1.0mg/L6-BA+0.1mg/LNAA,分化率为76.67%;最佳增殖培养基MS+BA2.0mg/L+NAA0.5mg/L,繁殖系数3.85,苗高2.4cm,生长势强;小鳞茎在生根培养基1/2MS+0.3mg/LNAA中的生根率为94%,组培苗驯化移栽在基质草炭∶蛭石∶珍珠岩=2∶1∶1表现最佳,出苗率最高,为85%。  相似文献   

14.
以东方百合‘Siberia’离体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质量浓度对芽的诱导、增殖、小鳞茎形成、叶片和叶柄再生及生根的影响。结果显示:最适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5mg/L,分化率85%;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7mg/L+NAA 0.2mg/L,芽增值系数为3.83;不定芽形成鳞茎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0.2mg/L+NAA 0.5mg/L+7%蔗糖,增值系数2.47。鳞片叶片的最适再生培养基为MS+6-BA 0.5mg/L+2,4-D 1.0mg/L,分化率为92.5%;叶柄的最佳再生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5mg/L,分化率为83.3%;暗培养对鳞片叶片及叶柄的再生无显著性的差异,分化率均在80%以上;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2mg/L,生根率100%。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强野生湖北百合资源保存与利用,选用黔东南州野生湖北百合为材料,鳞茎及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其不定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1) 6-BA+0.5mg·L~(-1) NAA,但茎段诱导不定芽高于鳞片,出芽率分别为66.67%和59.63%,单块外植体出芽个数分别为2和1,且茎段污染率比鳞片的污染率低。茎段诱导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1mg·L~(-1) 6-BA+1.0mg·L~(-1) NAA,增殖率为83.33%,平均增殖系数为2.11,其生长状况良好,为最佳增殖培养基。茎段诱导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3mg·L~(-1) NAA,诱导生根率高达93.33%,平均生根数为3.18。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兰州百合再生植株效率,保存优质种质资源,以兰州百合鳞片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就初代有无不定芽产生对继一代试管苗生长的影响以及α-萘2酸(NAA)和6-苄氨基腺嘌呤(6-BA)浓度在0.1~1.0 mg/L范围内对继一代、继二代和继三代试管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继一代中,3种激素浓度处理表现为有不定芽处理外植体获得率、转绿率均远高于无不定芽处理;不管培养多长时间,无不定芽处理都无生命体征,死亡率亦远高于有不定芽处理。因此初代诱导产生不定芽的小鳞片是继一代培养的最佳材料。(2)继一代以MS+0.5 mg/L NAA+0.5 mg/L 6-BA为最佳培养基,诱导培养33 d后,生叶率、小鳞茎数和叶片数分别为69.52%、6.67个和14.50片,但死亡率仅为13.02%;继二代以MS+0.1 mg/L NAA+1.0 mg/L 6-BA为最佳培养基,生叶率、叶片数和小鳞茎数在最高时分别达到91.18%、21.00片和7.67个;继三代培养以MS+0.1 mg/L NAA+0.75 mg/L 6-BA为适宜培养基,生叶率和发芽率在各阶段均为100%和0%。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兰州百合再生植株效率,保存优质种质资源,以兰州百合鳞片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就初代有无不定芽产生对继一代试管苗生长的影响以及α-萘2酸(NAA)和6-苄氨基腺嘌呤(6-BA)浓度在0.1~1.0 mg/L范围内对继一代、继二代和继三代试管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继一代中,3种激素浓度处理表现为有不定芽处理外植体获得率、转绿率均远高于无不定芽处理;不管培养多长时间,无不定芽处理都无生命体征,死亡率亦远高于有不定芽处理。因此初代诱导产生不定芽的小鳞片是继一代培养的最佳材料。(2)继一代以MS+0.5 mg/L NAA+0.5 mg/L 6-BA为最佳培养基,诱导培养33 d后,生叶率、小鳞茎数和叶片数分别为69.52%、6.67个和14.50片,但死亡率仅为13.02%;继二代以MS+0.1 mg/L NAA+1.0 mg/L 6-BA为最佳培养基,生叶率、叶片数和小鳞茎数在最高时分别达到91.18%、21.00片和7.67个;继三代培养以MS+0.1 mg/L NAA+0.75 mg/L 6-BA为适宜培养基,生叶率和发芽率在各阶段均为100%和0%。  相似文献   

18.
东方百合鳞片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了7个东方百合品种的组织培养方法。结果表明,东方百合不同品种之间鳞片不定芽的分化率以及单个外植体上再分化不定芽的数量存在显著差异,以西伯利亚最高,分化率为68.04%,瑞塔较低,仅为12.96%,索蚌最差。不同部位鳞片不定芽的分化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分化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中层、外层、内层。适宜东方百合鳞片不定芽分化和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0.50mg/L+NAA0.05mg/L,不定芽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0.20mg/L。  相似文献   

19.
以大百合鳞片为外植体材料,研究确定诱导鳞片形成不定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百合鳞茎的中层鳞片启动与分化能力强,是最佳的外植体;以MS+6-BA1.0mg/L+NAA0.20mg/L的培养基诱导启动效果最好,启动率为86.7%,能培养具有较强分化能力的不定芽5.3个。  相似文献   

20.
以毛百合鳞片为外植体,比较了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对鳞片小鳞茎等诱导的影响,旨在建立毛百合鳞片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 0.5 mg/L NAA+ 0.5 mg/L 6-BA,诱导率达到86.7%,分化系数6.77;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0.1 mg/L NAA+ 1.0 mg/L 6-BA,增殖系数7.8;毛百合小鳞茎生根较容易,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 +0.3 mg/L NAA,生根率91.7%,平均生根数7.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