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探索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鸡油蘑的种类及分布特征,对不同海拔高度的野生鸡油蘑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长白山野生鸡油蘑共有5种: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 Fr.),小鸡油菌(Cantharellus minor Peck),管形鸡油菌(Cantharellus tubaeformis Fr.)...  相似文献   

2.
鸡油菌又名鸡蛋菌、杏菌、黄花菌、黄食菌及伏菌子等。属喇叭菌科、喇叭菌属。子实体肉质、喇叭形,呈鸡油黄、杏黄或枇杷黄色。菌盖宽3—9厘米,高4—12厘米,最初圆形或扁平,后下凹,边缘波状,碎扇状或瓣裂,微向下卷。菌肉蛋黄色。棱褶窄而圆,褶间有横脉,分叉,下  相似文献   

3.
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1年生苗为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6个接种处理,分别为牛肝菌7 Suillus luteus,牛肝菌1,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 Strain Pt 715,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 Strain Cg SIV和对照(不接种);4个水分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正常(65±5)%、轻度胁迫(50±5)%、中度胁迫(35±5)%和重度胁迫(25±5)%,比较分析马尾松菌根化及非菌根化苗木,在干旱胁迫下水分生理和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外生菌根真菌通过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增加束缚水含量,降低苗木水势、自由水和水分饱和亏缺,从而改善苗木水分状况,增强苗木保水能力;外生菌根真菌增加了苗木叶绿素含量,提高了苗木光合速率,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 0.05)。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使菌根化苗木的光合速率增强,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资源利用效率也提高,从而降低蒸腾速率、气孔限制值和光合耗氧量,减少气孔对水分的阻力,提高菌根化苗木的含水量;马尾松菌根化苗木主要是通过提高光合利用效率来适应干旱环境,其抗旱能力由强到弱为:牛肝菌1土生空团菌牛肝菌7鸡油菌彩色豆马勃对照。  相似文献   

4.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工业、农业、医药、食用等方面已被广泛应用。人们对真菌的利用正日益扩大。其中有一些真菌能和高等植物的根生长在一起,形成菌根,帮助植物吸收水分和养料,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二十世纪初,许多人发现豆包菌和树木一起生长时能形成外生菌根(ectotroph),它可以和松属 Pinus、黄杉属 Pseudotsuga、冷杉属 Abies、桦木属 Bltula、桉属 Eucal-ypt、栎属 Quercus、山核桃属 Carya 等共生。据报导松属 Pinus 中有34个种可以和豆包菌共生(Marx 1977)。通过人工培养可以形成菌根(Marx 和 Bryan 1971)。科学家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两种生于杨树上的多孔菌,杨生薄孔菌(AntrodialeucaenaY.C.Dai&Niemel )和西伯利亚毡被孔菌(Spongipellissibirica(Penzina&Ryvarden)Penzina&Kotir.)。根据所采集标本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杨生薄孔菌的主要特征为子实体平伏反转,二系菌丝系统,生殖菌丝具锁状联合,担孢子圆柱形,造成杨树木材褐色腐朽。杨生薄孔菌目前只发现在中国东北,该种与垫状薄孔菌(Antrodiapulvinascens(Pilat)Niemel )和大孔薄孔菌Antrodiamacra(Sommerf.)Niemel 较类似,但垫状薄孔菌的担子果不形成真正的菌盖,其担孢子为椭圆形,菌丝组织中无结晶体存在。大孔薄孔菌也生长在杨树上,但该种只形成平伏的子实体,其孔口和担孢子均比杨生薄孔菌大。西伯利亚毡被孔菌目前只发现在中国东北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其主要特征为子实体盖状、白色、肉质,单系菌丝系统,生殖菌丝具锁状联合,担孢子椭圆形至近圆形,通常生长在杨树活立木上,造成木材白色腐朽。该种与同属的松软毡被孔菌Spongipellisspumea(Sower by:Fr.)Pat.很接近,但后者的孔口为圆形且完整,其担孢子比西伯利亚毡被孔菌的大。  相似文献   

6.
首次采用微生物免培养技术,对香格里拉地区的黄花杓兰、离萼杓兰、西藏杓兰等5种濒危杓兰属植物的菌根真菌进行了rDNA ITS区段巢式PCR扩增,以了解杓兰属植物菌根真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结构组成。结果表明:杓兰属植物菌根真菌群落表现出较高的丰富多样性,共获得388个单克隆,涉及8个属的真菌(胶膜菌属、瘤菌根菌属、丝核菌属、念珠菌根菌属、毛壳菌属、角担菌属、层孔菌属和伏革菌属),还有一类归属未定的真菌;胶膜菌属(美胞胶膜菌)和丝核菌属(立枯丝核菌)在多种杓兰属植物菌根中存在且占有较高的频率,高达20%,可能是典型的兰科植物菌根真菌。以上结果为菌肥的研制和杓兰属植物的栽培与保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县危害林木的土栖白蚁,主要是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两种。现初步查明,这两种白蚁的菌圃上都有菌类共生。和黄翅大白蚁菌圃共生的菌类是鸡纵菌(Collybia albumino-sa),土名叫桐树菇;和黑翅土白蚁菌圃共生的菌类是长根菇(Collybia radicata),土名叫丁子菇。经初步鉴定,鸡纵菌和长根菇均属白磨科、长根菇属。两种菌类的形态相似:都有一个硕大的菌体,菌盖灰白色,大块纵裂,菌褶稠密,菌柄粗壮、内实、纤维质、具脆骨质表层,常扭曲。菌柄地下部分较长,连在白蚁菌圃上。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  相似文献   

8.
假活血草隶属唇形科黄芩属,为1年生草本,其小坚果背腹面明显分化,背面具瘤,腹面隆起成圆锥形、光滑,顶端具果脐,根茎具匍匐枝,易区别于本属其它种。2016年3月,在湖南省长沙市兴马村采集到该种植物的标本。该种在湖南省为首次发现,其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植物标本室(CSFI)。假活血草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湖南省植物物种资源,也为湖南省植物区系、植物地理学及药理学研究提供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报道利用微卫星引物[(GT)n、(CGA)n、(CCA)n、(GAA)n、(CAA)n、(GA)n]和小卫星引物M13进行的葡萄座腔菌属、盾壳霉属和疡壳孢属真菌的随机扩增微卫星多态性PCR(RAMs-PCR)遗传多样性结果:42个参试菌株被分为4个RAMs分类群;其中22个葡萄座腔菌属菌株和6个小穴壳菌属菌株分布于这4个类群中;RAMs分类群Ⅰ,Ⅱ,IV仅仅由葡萄座腔菌属和小穴壳菌属菌株构成,部分茶藨子葡萄座腔菌,4个贝伦格葡萄座腔菌和所有的盾壳霉属和疡壳孢属菌株构成了RAMs分类群Ⅲ.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形态学确定的茶藨子葡萄座腔菌种内具有遗传不一致性,形态学上一致的28个茶藨子葡萄座腔菌菌株识别为4个不同的表观群;造成苹果轮纹病菌和苹果干腐病菌的贝伦格葡萄座腔菌菌株与部分茶藨子葡萄座腔菌在分子水平上非常相似;研究结果亦显示盾壳霉属与疡壳孢属真菌有着较近的系统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纤孔菌属两新记录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中国纤孔菌属两个新记录种,分别为芮克纤孔菌Inonotus rickii(Pat.)D.A.Reid和杨生纤孔菌Inonotus plorans(Pat.)Bondartsev & Singer.芮克纤孔菌采于海南省保亭县热带植物园,生长在橡胶树上,杨生纤孔菌Inonotus plorans发现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生长在杨树上,本文根据中国的材料对这两个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相似文献   

11.
2005年8月,作者对北京市的松山自然保护区的木材腐朽菌进行了考察,采集了大型真菌100余号,并对这些标本进行了鉴定.研究发现一种生长在阔叶林下的革菌为哈氏杯革菌Cotylidia harmandii (Lloyd)D.A.Reid.杯革菌属(Cotylidia P.Karst)在我国曾有过报道,全球有描述的分类单位共有20余个[1~4],在我国仅发现了5个种,即金黄杯革菌Cotylidia aurantiaca(Pers.)A.L. Welden,明亮杯革菌Cotylidia diaphana(Schwein.)Lentz,克玛波杯革菌Cotylidia komabensis(Henn.)D.A.Reid,苍白杯革菌Cotylidia pallida(Pers.)Boidin,波纹饰杯革菌Cotylidia undulata(Fr.)P.Karst.[2],但哈氏杯革菌此前未被国内报道过,因此,该种为中国革菌的一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2.
江西白粉菌科的新记录和种王爱群(江西省森林植物检疫站南昌330006)笔者在进行江西梅岭地区木本植物病害调查过程中,先后2次采到枫香植物上的一种白粉菌,经鉴定为枫香小钩丝壳,该属及种均是我省首次记录,现报道如下。1小钩丝壳属属征:菌丝体表生,无色;分...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收集并定向发掘铁载体功能微生物资源,对云南省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土壤中的产铁载体微生物进行纯培养筛选、分离和鉴定,结合土壤真菌内转录间隔区(ITS)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结果,锚定活性菌株在群落结构中的位置,并据此分析活性菌株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纯培养,从哀牢山低海拔河谷灌木林及次生林区域和高海拔原始森林区域土壤中筛选、分离和鉴定出的产铁载体真菌活性菌株,均为子囊菌门微生物,分属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um)、绿僵菌属(Metarhizium)、木霉属(Trichoderma)、篮状菌属(Talaromyces)及白僵菌属(Beauveria)。这些微生物主要分离自高海拔原始森林区域,其中的土样大多具备高有机质含量、高含水量、低p H值及低铁含量的特性。结合ITS高通测序结果,以上活性真菌菌株均有对应的可操作分类单元(OTU)。活性菌株相关属OTU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青霉属的分布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曲霉属的分布与p H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土壤质量含水量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木霉属及篮状菌属的分布与所有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白僵菌属、绿僵菌属的分布与p H值有一定正相关关系。原始森林环境对微生物具有选择性影响,其中的产铁载体子囊菌是一类值得深入挖掘的重要功能性资源,其在原始森林土壤矿物质利用和有机质形成的良性循环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Ⅰ、导言大多数昆虫病原真菌属半知菌。已知大约有30个属含有一种或多种真菌能感染昆虫。它们的分类较混乱,误名和乱用学名也常有发生。本文提出了一个常见重要昆虫病原真菌的检索表,并列出了含有一种或多种昆虫病原真菌属的名录。对昆虫的致病性未被证实的一些属,如青霉,茎点霉(Phoma),或鉴定值得怀疑的分类单位则被略去。第Ⅶ部份介绍了一些真菌学术语。  相似文献   

15.
鸡油菌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对鸡油菌的种类与分布、形态特征、生态环境、营养成分、食药用价值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等方面作了综述,为今后云南热区开发和利用鸡油菌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r.anisopliae)是一种重要的真菌,常用于防治林业害虫,但其分生孢子制剂不耐贮藏,且高温、干燥、强紫外光等环境条件影响其田间防治效果.为增强绿僵菌分生孢子的贮藏性及野外应用的抗逆性,该研究探索了水包油法制备绿僵菌分生孢子微胶囊乳液的技术工艺.结果表明,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为壁材料,绿僵菌孢子粉(分散于大豆色拉油中)为芯材,其最佳组合和制备条件为,壁材料∶芯材料(m/m) =10∶1,其中大豆色拉油∶孢子粉=3∶1,乳化剂为0.5%吐温-80,剪切速度为13 000 rmp,剪切时间为1 min,制成微胶囊乳液的包覆率和萌发率分别达到75.53%、82.50%.  相似文献   

17.
菌类在林间地上常有生长,夏秋季更为常见。它们都是从地上长出来的野生蘑菇(图1、图4—6),菇体通常较大,多数种类菌盖直径在3—14厘米之间,菇柄较粗;菌肉组织疏松,肉质至海绵状,质脆,而且容易长蛆而至腐烂;多数菌盖色彩鲜艳、惹人喜爱,颜色则随种类不同而不同,其中以红,绿、黄至黄褐、白等颜色居多。这些菌类中,很多是可供食用的野生食用菌,鳞盖红菇(南雄等地称“红菌”或“大红菇”)就是最著名的一种;部分种类还可供药用;但有部分红菇科的种类是有毒的。而且常与某些可食用的种类相似,没有把握千万不要采食。红菇科的菌类都是菌根真菌。菌根真菌  相似文献   

18.
通过2008-2010年对云南普洱市鸡油菌形态特征、生态分布、生态环境、发生季节、发生地植被类型、土壤性质等生态学特性的调查研究,揭示了鸡油菌子实体发生与气候、植被、土壤的关系,旨在为进行鸡油菌的人工促繁、驯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灵芝琐话     
灵芝,俗称灵芝草。虽然带个“草”字,可是它的长相与常见的花草毫无相似之处,而是和大家所熟悉的蘑菇非常相似。灵芝不是植物而是真菌,属于多孔菌科。灵芝由菌柄、菌盖两部分构成。菌柄呈不规则柱状,紫红色,具有漆状光泽,多侧生。菌盖多为肾形或半园形,表面红褐色,具有环状棱纹和辐射皱纹;菌盖下面为白色或近黄色多孔结构的子实层,“孔”是菌管之未端。菌管内  相似文献   

20.
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采自贵州省印江县新记录种——杉松红菇的形态、线条图、生境进行描述,并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ITS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其子实体中等大小,菌盖直径47~56 mm,边缘具短条纹,孢子9.0~12.0μm×7.0~10.0μm,纹饰类淀粉状,有棘状或疣突.杉松红菇生境为单生或散生于松科和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